第三届宗亲会联谱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华燕氏网 2016-11-11 0:52:57 联谱委员会


——在第三届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会议上
燕礼之
2016年10月5日

各位宗亲代表:
    我受联谱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第二届联谱委员会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
五年来联谱委员会围绕燕氏起源、迁徙、繁衍、收集整理各地族谱、理顺谱系、探索燕氏统谱等方面作出了切实有效的工作。
    一、 收集整理各地燕氏族谱,是理清燕氏源流的基础
五年来,我们依据广饶全国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及要求,本着尊重历史,宜粗不宜细,面对现实,宜细不宜粗的原则。对各地燕氏族谱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对46份燕氏族谱或信息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南昌会议《全国联谱工作思路》的内容,基本明确了燕氏起源、迁徙、繁衍等情况。
    (一)、燕氏始祖为召公姬奭,燕姓的主体是以国为姓。
    1、燕氏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伯封于北燕,其后以国为氏。北燕,在旧幽州蓟县(故城在今北京大兴),灭于秦。②出自姞姓。据《通志.氏族略》载,黄帝之后有南燕国,始封国君伯倏为黄帝之子,后以国为氏。南燕,在滑州胙(zuò )城(故城在今河南汲(jí )县西、现在的卫辉市)。春秋时,郑国国君郑文公有个姬妾名叫燕姞。③出自他族。
    无论南燕、还是北燕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代。由于他们在国亡后长期繁衍于古燕国所辖之地的今河北怀来与涿州一带,此二地古时分别称为上谷郡和范阳郡,是故后世燕姓子孙有以上谷和范阳为其郡望堂号的。依据已经收集到的燕氏族谱看出,燕姓之主体应是召伯之后。
   (二)燕氏族谱的特点
    通过阅读各地宗亲提供的燕氏族谱及其信息发现,目前燕氏族谱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大部分族谱始于明末清初,有部分族谱资料对来源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明确,存在衔接断代现象。
    2、各地字辈大部分不同,只有部分族谱中记载的字辈相同,且比较完整。但是其字辈统一时间是在明末清初。
    3、燕氏族谱形成的几个不同时期:
(1)、明确记载到北宋初年(公元960年)燕氏世系的家谱,目前有:江苏泰兴燕氏家谱,江西共青城燕坊(南昌)燕氏族谱,湖南武陵源燕氏族谱。明确记载到南宋末年燕氏世系的家谱有:福建将乐的燕氏族谱和甘肃正宁燕氏家谱。
  (2)、明确记载到明初(1368年)燕氏世系的家谱主要有:河南济源白涧燕氏族谱、江苏古沛燕氏族谱、贵州毕节燕氏族谱、山东广饶燕氏族谱、湖北仙桃燕(鄢)氏族谱、安徽宿松燕氏族谱。(3)、明朝中后期及清朝期间,时间300到400年左右。形成燕氏族谱群,其中记载比较清楚的有:山东泰安燕氏族谱、河南洛宁燕氏族谱、蜀南燕氏族谱、安徽颖上燕氏族谱、安徽无为燕氏族谱、湖北汉阳燕氏族谱、湖北恩施燕氏族谱。
    4、部分燕氏族谱“郡望、堂号”署名不清,部分族谱资料是最近几年通过族人的叙述整理而成,历史依据不足。
    纵观各地燕氏族谱,比较完整清晰记载燕氏世系关系族谱且有署名堂号的。
  (1)署名“范阳堂”有:江苏泰兴燕氏家谱,湖南武陵源燕氏族谱、江西共青城燕坊(南昌)燕氏族谱、贵州毕节燕氏族谱、蜀南燕氏族谱、湖北恩施燕氏族谱。
  (2)署名“招贤堂”的有:河南济源白涧燕氏族谱、江苏古沛燕氏族谱、山东广饶燕氏族谱、河南洛宁燕氏族谱。
    (三)燕氏族人繁衍、迁徙、分布的基本情况
    从各地族谱的特点可以看出,燕氏源流在北京房山至张家口一带,是伴随着历代入口大迁徙的而繁衍迁徙,隋唐以前燕氏主要分布在北方,隋唐以后燕氏人口开始由北向南逐步迁移,宋时,燕姓由于仕宦、谋生、避难等原因,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其中燕肃由山东益都迁居今山东荷泽,南宋赵构偏安江南后,南迁的燕姓再次增多,历宋末乱世至元,连福建、广东等省也都有了燕姓人家入居。明初,山西燕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地。此后至清,江西鄱阳湖瓦西坝、九江、吉水等地燕姓强移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史河流域等,后来,燕姓有进入台湾、祖国的大西南者,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西、山东等地燕姓贫民有伴随走西口、闯关东的风潮进入甘肃、内蒙、东北三省者。如今,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其以安徽、山东等省为多。目前燕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三十二位。
    二、 跨区域的燕氏联谱工作,为合谱工作积累了经验
广饶会议后,山东东营广饶、淄博博山、聊城临清和河北广宗两省四地燕氏宗亲在燕萍东会长的组织下,依据2009年赴河北枣强、山西浮山、洪洞、灵石等地实地考察内容,在聊城临清召开五支合谱会议,会议一致表决通过四地有可考依据的五支燕氏族亲合谱,并与2014年3月完成合谱工作,为下一步续谱工作开了好局,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合谱工作积累了经验。
广饶会议后,在燕文忠族长的倡导下,完整版新修《燕氏族谱》于2013年10月在江苏泰州问世,族谱记载了从始祖肃公(北宋燕肃)至今42世燕氏族人千年的世系关系以及历代部分族人迁徙地,是迄今最为全面、记载历史最长的燕氏家谱,对全国燕氏联谱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广饶会议后,云、贵、川三省,在燕金昌、燕有富、燕金举等宗亲的倡导和领导下,依据三地族谱资料记载,组织开展寻根问组活动,他们跋山涉水、往返于云、贵、川三地之间,历经数月,行程数千公里,寻访三地燕氏先祖文、正、升的历史足迹,通过考察碑文记载,结合文、正、升三祖历史资料,反复推敲核实,初步理清了云、贵、川三地燕氏族先三兄弟系明朝初年征战并守卫南疆而建立功绩的将领,从而理顺了世系脉络关系,根据族谱记载开始了合谱工作。通过这次寻根问组活动,涌现了以燕林、燕如进、燕如新、燕贵林、燕正平等为代表的一批热爱宗亲工作的年轻宗亲,激发了他们关心宗族事业的热情。
    三、 初步制定了燕氏族训,探索了燕氏字辈的统一办法
  (一)制定全国燕氏家训,是激励燕氏族人积极向上,规范燕氏族人行为准则的措施之 一。为此在南昌、宜昌常务理事会上进行讨论,对燕氏家训的内容初步制定如下:
家族训导

父母呼,勿缓应。父母令,吾必行。
父母教,须敬听。兄弟间,互关心。
五服内,禁嫁娶。夫妻爱,共平等。

朝早起,夕晚寝。常洗漱,爱卫生。
强锻炼,体魄健。衣冠整,行步稳。
拒辍学,求学文。勤发奋,学业精。

爱劳动,勤耕耘。养家口,尽责任。
同创造,旺家门。富帮困,家族兴。
爱事业,求上进。取人长,争创新。


携老幼,长者尊。交往时,守诚信。
处事公,勿欺人。爱家族,清廉政。
不义财,勿沾挣。有礼貌,讲文明。

学法律,要遵循。吾犯错,则改进。
少责备,多亲近。求大同,小异存。
嫖赌毒,不可行。拒邪恶,正气升。

丧尽礼,祭孝诚。常感恩,勿忘本。
燕宗族,一家亲。勿亲疏,诸同仁。
继祖业,永传承。多联谊,求共赢。

     以上族训内容,请各位代表认真推敲,提出修改建议。
   (二)提出了全国燕氏字辈统一的建议
    关于燕氏字辈统一的建议,最初是由江苏老族长燕彦宗亲提出,我们经过了南昌和宜昌常务理事会议反复讨论,提出全国燕氏字辈统一的三种方案。
    1、各地字辈并入全国统一字辈的方法及操作。
    a、有字辈的燕姓分支,以现有最低辈份与全国燕姓统一确定的基准字辈并轨。
    b、没有字辈的燕姓分支,以全国燕姓字辈统一实施基准时间为分界点,基准时间后出生的燕姓族人与全国燕姓统一确定的基准字辈的下一辈份并轨。
    c、原有字辈燕姓各分支,现最低辈份以上尚未出生者,一是可以继续采用原族谱字辈。二也可以采用全国统一燕姓基准字辈往上推算使用新的统一字辈。
    2、三种字辈方案
    a、重新拟定字辈。
    b、以某地家谱字辈为基点拟定字辈。如湖南燕氏字辈可供大家参考:“绍宗起序,学正为良。道明德立、源远泽长。宏开锡庆,永登平康。家声丕振,百世其昌。乾坤月朗,贻爱甘棠。孝贤礼义,荣耀东方。”
    c、综合各地现有字辈,吸取其中精华,整合成新的字辈。
    燕氏字辈统一是个复杂的过程,新的字辈必须尽可能的考虑到各地字辈的现有情况,避免与原有字辈重叠而产生误解的现象,不能一蹴而就,需组织专门人员反复研究推敲才可拟定。
    四、今后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中华燕氏第二届宗亲代表大会以后,山东分会以燕萍东会长为首组织修编了《燕氏族谱》一套五大本。2016年7月10日,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宗亲代表召开联谊大会,共商三省燕氏联谱、修建宗祠等燕氏大事。宗亲会以及联谱委员会认为山东、云贵川等省在修编族谱工作方面是做的很突出的。对于全国联谱,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一)、凡是没有修谱的省分会或者区域,一定要澄清底子,组织专门班子尽早修编好当地的族谱。已经修好族谱的地方,也要将族谱编制成电子版本,每年定期更新人口信息资料。
   (二)、全国燕氏统一字辈是项巨大浩瀚的工程,我们要在广泛征求燕氏宗亲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字辈,然后搞好各地字辈的与统一字辈的衔接、过度的工作,使之完成字辈统一。
   (三)、联谱委员会负责修编好全国燕氏总谱,各地、各分会分别修编好各地分谱。总谱命名为燕氏族谱总卷(或首卷),分谱分别命名为燕氏族谱某支分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