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会议专题片解说词之祭祖仪式

  • 燕氏首页
  • 燕氏字辈
  • 燕氏相册
  • 燕氏地图
  • 人物纪念
  • 画外音:

    九曲黄河,崤函古道。

    天鹅湖畔,棠梨飘香。

    金秋十月,惠风和畅。

       播音:今天陕州古城甘棠苑迎来了八方亲朋,来自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江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的燕氏族人虔聚召公雕像前,缅怀始祖、光大祖德;展开宗亲联谊,促进文化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同祈祖德成荫,子孙康健,国泰民安,共享第三届中华燕氏宗亲联谊和文化交流盛会。

       播音:甘棠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州风景区内原陕州古城的北大街,是一处在原遗址上修建集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如今甘棠苑与钟鼓楼巧妙地连为一体,秉承古祠遗风,亭台楼阁、幽径曲水、怪石修竹、浮雕名匾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播音:甘棠苑也称召公祠,据史书记载:召公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曾辅佐武王克殷,因功勋卓著封燕(长子姬克代其就封),扼守北关,后与周公分陕而治,召公治陕州以西,周公治陕州以东。陕州甘棠苑召公祠遗址,曾是召公在甘棠树下宣德之地。召公德政教化,被称作“甘棠遗爱”。几千年来,召公“敬德保民”、“勤政为民”、“夙夜在公”、“清正廉洁”的爱民情怀,深受后世敬仰和爱戴。

       10月5日上午08:09分。画外音,高大的汉白玉召公雕像,显得比往日更加庄严肃穆,供桌上摆着新鲜的四色供品,两侧摆放着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和燕氏族人敬献的花篮,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华燕氏宗亲文化研讨会的燕氏族人137名,在燕力会长的带领下,依次缓慢步入甘棠苑,人人胸前佩戴着白色丝巾,整齐有序地在召公像前庄严肃立。

       祭祀活动由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张大师主持。

       随着甘棠苑员工唱响的《棠苑秋夜》,主持人高声宣布祭祀仪式开始;全体族人和嘉宾向召公雕像静默三分钟,

       随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启民先生向召公敬(第一柱)香。

       画外音:吴启民先生生于1961年12月,河南省灵宝人,大专文化。现任河南省政协委员,三门峡市政协常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改革开放初期,吴先生响应政府号召,把握机遇、勤奋努力,历尽千辛,终有所成,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致富后的吴先生谨记“位卑末敢忘忧国”的古训,为了弘扬召公精神,筹资2000余万元,耗时两年有余,修建了一座占地13000余平方米的甘棠苑。从此,他始终不渝的致力于甘棠文化的整理、挖掘与研究。吴先生多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尤其为燕氏族人所敬仰。

    接着北京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关战修先生向召公敬(第二柱)香。

       画外音:北京燕都遗址博物馆对燕国文物具有挖掘、收集、整理、收藏的功能,关战修馆长对燕国历史、召公家族、召公文化有深刻的研究。

       当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燕力会长举起的第三柱香缓慢燃起,画外音:族人们仿佛看到了始祖召公的音容笑貌,好似在向我们频频挥手,又好像要嘱咐什么?……请原谅我们的姗姗来迟,我们会谨记您的训示,铭记您的恩德,弘扬您的精神,请您放心,请躺在房山琉璃河的墓穴的燕氏先祖们放心!随后燕力代表族人向始祖三敬酒。

       祭祀活动依序进行,画外音,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秘书长燕礼之缓步从队列中来到雕像前,打开祭文,庄重且富有感情的诵读祭文;

       原音:维公元二零一六年十月五日,岁次丙申,天地呈祥,秋高气爽,棠梨飘香,出席第三届中华燕氏宗亲代表大会之全体同宗,谨具鲜花果品、酒馐(xiū)楮(chǔ)烛等不腆(tiǎn)之仪致祭于古陕州之甘棠苑召公祠前曰:

        播音:崤山巍巍,大河泱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召公姬奭,华夏脊梁。三千余载,美名传扬。
              鼎新革故,辅佐文王。巡行南国,会盟诸邦。
              日辟百里,开土拓疆。牧野之战,伐纣灭商。
              皇天无亲,惟德辅相,天道之行,日月重光。
              周召分陕,听颂甘棠。不劳百姓,安抚八方。
              以人为本,致力农桑。敬德保民,天下和畅。
              成康盛世,世代颂扬。廉吏始祖,唯祖可当。

       祭文分三段;第一段概叙始祖召公丰功伟绩;第二段简介燕召公后裔千百年来燕氏族人的贡献及影响;第三段告知召公如今燕氏族人的大致情况及此次祭祀的目的。

       他朗诵到:

              先祖千秋,子孙兴旺。姬克代父,封燕守疆。
              秉承祖德,八百时光。昭王筑台,治国安邦。
        播音  西秦先贤,万众敬仰。易水潇潇,慷慨悲壮。
              秦统六国,燕氏离伤。思念祖业,聚于范阳。
              苍折阴谋,六世荣光。才堪辅弼,封侯朔方。
              弘农燕氏,三朝军章。越国太妃,婉顺腾芳。
              笔出机杼,誉满汴梁。学通天文,举世无双。
              用兵先爱,抚以民昌。婉拒参政,屯田织纺。
              刚正清廉,正德封赏。文臣武将,不胜举量。
         字幕岁月悠悠,沧海茫茫。华夏共和,举国欢畅。
              宗亲联谊,首聚宜昌。共谋发展,广饶会商。
              丙申秋月,三聚甘棠。祭拜始祖,倾诉衷肠。
              春秋八载,家兴业旺。搭建平台,九州通畅。
              理顺谱系,南来北往。助学济困,惠泽城乡。
              当今燕氏,尽显风光。湖南晓春,族人榜样。
              法学泰斗,武大树棠。时代楷模,长葛振昌。
              西平东爽,党政栋梁。桃源兄弟,学界辉煌。
              医技艺才,遍布四方。企业精英,争艳斗强。

       他继续朗诵到:原音
              燕氏文化,永续弘扬。承袭召公,选址甘棠。
              三届代表,列队成行,告慰先祖,伏惟尚飨[xiǎng]
       最后燕氏族人和嘉宾向召公雕像三鞠躬并依次进入召公殿向始祖敬香,此次祭祀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载入燕氏宗亲联谊会活动的史册。

       祭祖仪式结束,随即在召公殿前举行了燕氏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

       仪式由宗亲会副秘书长燕义荣主持。(燕义荣原音一次)

       播音:宗亲会燕力会长致词,他首先代表燕氏宗亲对参加揭牌仪式的吴启民先生、关战修先生、李柏蕤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字幕,他说:国史、地方志和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之根、是国人之魂。燕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燕氏族人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研究探讨燕氏文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三千多年来燕氏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成就,又可以了解到燕姓祖先的生存状态、为人处事、价值观念等状况。

       原音,他最后说:让我们沿着燕氏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解读燕氏时代文化特征,梳理燕氏文化的社会功能,弘扬燕氏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姓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启民先生和北京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关战修先生为燕氏文化研究会揭牌。

       燕氏文化研究会的挂牌成立,使燕氏亲亲文化研究会具有了合法性,对燕氏宗亲联谊和文化交流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中华万家姓--→返回→中华燕氏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