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驷后裔毕节访亲记

    中华燕氏网 2018年8月13日 马克春


    跟燕林认识,是去年(2017年12月5号)的事。我们汤池梨花村马氏先辈口口相传——始祖马沐驷是沐国公第四个儿子,跟着建文帝逃难来到云南。建文帝落脚武定狮子山,沐驷落脚梨花村,改名马沐驷。村南马氏祠堂有一块祖先碑刻有《始祖马沐驷生马普台马普华暨合族灵位碑》,栏杆石柱有“兄与兄则友,弟与弟则恭。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人心同好恶,世态异炎凉”三副对联。

    从2013年3月开始,接触沐英研究学者,弄清并肯定了“沐国公”即沐英。2015年马氏家族族会编撰出版了《梨花村志》和《马氏族谱》。2017年3月下旬赴南京将军山祭祖,赴定远、巢湖认祖归宗。2017年11月赴通海河西镇大村参加沐氏冬至祭祖活动。

    2017年12月5日,宗亲沐金平告诉我,有一个燕氏后裔想联系我并告知了他的微信号,他就是毕节燕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得知原来毕节燕氏2006年修族谱,发现缺失明初至清初先辈十代信息。后来有郭氏提醒:可能果敢沐氏有此方面信息,燕林赶赴果敢、新加坡、塔城、腾冲,联系到沐氏、燕氏(包括明氏)后裔,得到黔国公沐府府藏史料,记载沐氏与燕氏、邵氏信息及三方关系,补足了信息的缺失。燕林在细看《建文纪实录》、《国公沐英直系图》,提及“建文帝”、“马沐驷”“宜良沐氏勋庄”等关键词过程中,请教沐金平,沐金平遂向其推荐我……

    燕林给我的史料《建文纪实录》、《国公沐英世系图》关键文字,与梨花村马氏祠堂祖先碑、石柱对联及先辈口传高度吻合,成为马氏始祖马沐驷来历最可靠的旁证、力证,为此我作文《建文帝与沐昶亡滇再添力证》。从燕林那面看,燕氏也想通过马氏族谱、对联、祖先碑、口传证实沐氏史料中有关燕邵信息的可靠性。

    毕节燕氏始祖燕乾是沐英部下参将,洪武十四年,随沐英征滇,在燕子口与元军作战时,为沐春(沐英长子)挡下一剑,沐春与燕乾结为兄弟,燕子口当时是元军军马场。夺下此地,沐英令燕乾驻守毕节盐道,后称为“金州盐道”。洪武二十六年,燕乾在水西经略任上去世,沐春向朝廷申奏,封燕乾为城隍神,邵佐为城隍左判官,并转抄朝廷敕封文给燕氏,亲作挽联祭奠。

    2018年8月8日下午,从遵义到毕节的班车抵达毕节东客站,燕如永开车来接。毕节北门村族长家,燕金昌族长、燕林在此等候。寒暄过后已是五点,我们彼此做了介绍,燕林拿出四本资料《大明黔宁王府军册·贵州志·燕邵源记》、《大明黔宁王府军册·水西志·燕邵源记》、《贵州宣慰府军亡册·平叛录/大明黔宁王府历代忠烈册/贵州宣慰府抗倭阵亡册》、《羽·上谷郡 范阳郡 音·招贤堂燕氏族谱》,翻开与马沐驷建文帝相关地方逐一指给我们看,并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把两套《梨花村志》《马氏族谱》《明黔宁王沐英传》送给他们,由金昌族长代收,嘱其给邵氏一套。

    大家有说不完的话,交流不尽的沐氏燕氏邵氏信息,像久别重逢的亲人。

   焦点集中在燕氏所藏沐氏史料,原版本因为年代久远,其中红色页面资料已十分破朽,蓝色封面资料也已陈旧不堪,现在都被燕林及族人用小楷誊抄下来复印成新册。今天给我们的就是:淡红色暗花封面的。

为何会以半部的形式保留下来,燕林说因沐氏(沐天波后代)逃亡时,从中撕成两半分藏在几个地方,现在誊抄,合二为一。

    其中《大明黔宁王府军册·贵州志·燕邵源记》、《大明黔宁王府军册·水西志·燕邵源记》来自果敢沐氏,《贵州宣慰府军亡册·平叛录/大明黔宁王府历代忠烈册/贵州宣慰府抗倭阵亡册》上半部来自塔城,下半部来自新加坡燕氏,《羽·上谷郡 范阳郡 音·招贤堂燕氏族谱》上半部来自腾冲明氏,下半部来自漳州燕氏。

    沐英第四子沐昶(马沐驷)与燕氏邵氏的关系在于三方史料(或族谱)都记载“兄与(於)兄则友,弟与(於)弟则恭。父与(於)父言慈,子与(於)子言孝。人心同好恶,世态(间)异炎(燕)凉”三副对联,差别仅为括号内为燕邵族谱文字。就像三家祖先不约而同留给后裔接上关系的“密码”,今天得以对号,历史的“锁”打开了。

    晚七点,晚饭前大家在族长家院子合影。晚饭很丰盛,族长、燕林、燕如永和我们畅谈三家历史,关联出一个结论:明朝,三氏互相关照、联姻、以此巩固势力,其他家族插不上足。

“冥冥之中,老祖宗要让我们把中断了的关系恢复起来,六百年了,不容易,今天终于实现了!”“老祖宗可能当年也象我们今天一样吃饭喝酒吃茶聊天。”我们感叹道。

    双方在互赠的族谱资料上签了名,已是十点,暂别金昌族长和燕林,如永开车送我们到酒店。

    2018年8月9日上午十点,先到广惠路与司法街交叉口参观城隍庙。燕林与族长带我们参观。城隍庙建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依山而建,步步高升。此年燕乾去世,朝廷依沐春申请,封燕乾为“监察司城隍显佑伯”,燕子口一战前燕乾曾是沐春的带训师傅。

    城隍庙初建前,毕节还是卫城,以栅子作墙,驻兵。随着形势转缓,渐有民户进驻,洪武二十三年(1390)筑城墙。新中国成立后,占地3000平方米的城隍庙为法院进驻,部分墙壁被拆,建做员工住宅。现在所见,乃上世纪80年代的青砖四层楼房,仍矗立于半山坡上,但已人去楼空,门窗洞开,无窗板门板,形似“天窗”。毕节是山城,房屋建在山上半山很常见。部分城隍庙旧有鼓形石柱礅、方形石基础、长方形大砖仍在,几根粗大的房梁倒卧在逼仄的青石坎上,斗拱、木顶棚镂空装饰、一大堆粗细一致的檩条堆放在几间卧室或者客厅内,灰尘满面。房屋外荒草满地。

    中饭过后,乘车北上,前往50公里外的燕子口镇。连续翻过三座大山,三条深谷,车子在县道上奔驰,一会儿爬坡一会儿下谷,县道年久失修,颠簸厉害。又一个两山夹一谷之处,右手边,金昌族长一指:“那就是阿罗密千户所(旧址)。”“乾公所建?”我问,他点头。再翻越一山一谷,一个大集镇出现在路两边,燕子口镇到了。我们在店铺买了两盘烟花、两挂鞭炮、两捆黄钱、一把红香、若干红烛。金昌族长说:此地当年不叫燕子口,当时燕乾驻守此地,人们根据其姓氏称为燕子口。

    继续往北,金竹村到了,向来路左边(西边)的山爬去,拐过一个弯,一大尊土坟堆凸现,燕林说这就是燕乾公之墓。与赶来的邵氏代表认识后,沐氏、燕氏、邵氏三姓代表一一在墓前烧纸、跪拜;燃放烟花、鞭炮之后,大家移步向右前方穿过村子,朝邵氏墓地而去,燕乾夫人邵氏祖母邵蕙墓也在其中,还有邵蕙兄长、先辈后辈等。邵丁鼎说:改地(改小平原)把下边的坟迁上来,插缝,所以看上去很挤。如何确定墓主?有一次挖出残片,发现“燕母邵”三个篆字,他翻开一块石片给我看,确实是那三个字。再根据族谱资料、埋葬方式次序推测判断墓主是谁,依次用木牌写上名字。割去茂盛的蒿草,扒开一看,每一尊墓前都插有一块小木牌,写着墓主名。又一一祭拜。

    回到村子,邵氏族人招待我们烧洋芋,茶水。摆好板凳让我们乘凉,聊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前后都是青山,夹着一条山谷,北边留出一个口,通向遥远的四川。起身了,准备回城,村口见到燕林母亲及家人,又坐了一会,燕母招待我们核桃、花生。该村80%为邵氏,20%为燕氏和其他姓氏,在燕林找到沐氏史料的2016年前,燕邵互不知晓之间的关系。

   邵氏说:古代此处称小金州,因为燕乾、邵佐军队驻扎,两山夹一谷,往北那个口通向四川叙永(永宁卫),向南通向毕节卫,盐道、茶道。川盐入滇黔,滇茶进川渝,兼兵家必争之地。军队来自金陵,故称此地小金州。

    至此,沐氏燕氏邵氏三家关系清楚了:燕乾在阿罗密为沐春挡下一剑,沐春与之结为兄弟,尽管燕乾比沐春大26岁;邵氏女子邵蕙嫁给燕乾为妻,燕乾用自己的儿子燕祥代替邵佐充军,收邵佐为义子;燕乾驻扎金州燕子口,尊奉的是沐英之令。洪武二十六年(1393),燕乾去世于水西经略任上,沐春亲做挽联悼之,向朝廷申请封燕乾为毕节城隍,邵佐为城隍左判官。燕氏告诫后人:一定要铭记沐氏!沐氏燕氏邵氏在清朝不为满人卖力,甚至沐天波牺牲后,燕氏邵氏还带兵为其报仇,有一次协助清朝,还是为了镇压吴三桂。

    我们在燕乾夫人——邵蕙老祖母坟前,把一套《梨花村志》《马氏族谱》《明黔宁王沐英传》送给邵氏。

离开金竹村时,燕林眼圈有些红,我们拥抱了一下,他留下看看母亲、家人,过天再回毕节城。

车刚离开金竹村不久,大雨倾盆,燕林发来微信:舍不得你们走,你们刚走,就下大雨!我回复:老祖宗感受到我们来看他们了。来到毕节城,地面是干的,无风无雨。

    今天,沐氏燕氏邵氏代表聚首毕节燕子口金竹村,把三氏关系从史料、族谱记载变成实际交往,从沐氏史料中知晓了沐昶燕进及其他姓氏护送建文帝亡滇,落脚宜良沐氏勋庄,改姓氏隐居,以三副对联为记等,明确了沐氏燕氏邵氏“三氏为一”的铁三角关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昆明到遵义,从遵义到毕节,从毕节到昆明,绕了一个圈,刚好1100公里,就为了联系六百年前三氏祖先的亲缘。感谢金昌族长、燕林、燕如永、燕贵林以及金竹村邵氏的热情款待!望三氏友谊长在。

     本文作者:云南大学马克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