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期温氏的一次大举南迁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4日 网络


温氏向南播迁,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末黄巢起义时期。从温氏始祖到37世温一直居住太原平陆县白寨乡、河内等地。41世温通生于公元前667年,初迁河北邯郸,后又复迁河南洛阳。62世温能文任州太守,定居山东州。93世温峤(公元289~329),东晋将领,初任中书令,成帝时,任江州(江西九江)都督刺史,拜骠骑大将军,封始安郡公,后辞职回江西抚州定居,不久病死,建有温国公庙。至111世温选在唐太宗时(631)任朝廷御史大夫(从三品),从此裔孙衍播江西南部。135世温皇生于约1018年,任金陵(南京)太守,定居金陵南部。139世温尚简生于约1090年,从江西庄平迁居赣州府石城县皂角水,人丁蕃盛,子孙先后迁居宁都、石城、福建上杭、永安中心坝等地。144世温九徽于1198年迁徙福建宁化石壁村,为石壁温氏开基祖。147世温图生于约1234年,时值宋末,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兄弟带领家族人石壁村出发,先后到达广东长乐(五华)等偏僻山区安家蕃衍。


来自江西福建


温氏入潮来自江西、福建。温锡佑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由江西宁都迁创福建平和,其后次子温贵和又迁回宁都黄坊林村创族,温贵和孙温元寿于宋末由宁都迁徙入潮,定居潮阳县阳溪里(今峡山镇洋内),惟衍派失考。今潮阳温氏多散居于城区。



温十五郎(150世)约生于1288年,是少数留守故土的裔孙,元初战乱从石壁移居福建永定县,传下四子,长子十郎迁入广东翁源;三子叫三十七郎迁入大埔杨梅洞,后再移居百候横乾、白罗乡;四子十八郎迁入广东潮州马辂。


澄海温氏来自福建上杭(一说莆田),始祖温殿崇于明代由福建迁徙入潮,定居云溪乡(今莲下镇),部分子孙移居横陇乡(今上华镇)。

“子良村惨案”


饶平县上善镇永子良村,原来叫温子良村,创建于明朝中叶,是温姓人的聚居地。大革命时期是革命老区,1928至1929年国民党两次清剿,当时仅有100多人的村庄,就有71人为革命献身,党史上称“温子良村惨案”。1949年解放,村民重建家园,因“温”与“瘟”同音,认为不吉利,遂改名为“永子良”,祈望子孙长远,吉祥安康。



温氏人口在全国约180万,列第114位;潮汕人口近10万。其中金平、龙湖、濠江区约4000多人;潮阳区约90人,分布棉城及金玉镇;澄海区4000多人,分布莲下、上华等镇;南澳100多人;揭阳榕城区1000多人;揭东约1200多人,分布埔田、玉窖、曲溪等镇;揭西4万多人,聚居灰寨、五经富、河婆,分布下砂、金和、京溪园、棉湖等镇;普宁约3万多人,分布高埔、船埔、梅林、麒麟、流沙等镇;惠来3000多人,分布葵潭、东港、侨场等地;潮州湘桥区1200多人;潮安约2000多人,分布文祠、庵埠等镇;饶平约1500多人,分布黄冈、三饶、上善等镇。周边地区大埔、兴宁、五华、梅县温氏人口更多。


分享按钮>>温氏的宗族文化和郡望堂号
>>中华郦氏古代名人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