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温松康:研制失传空心砚精制礼品贺国庆(图)

    中华温氏网 2009年5月9日 山西新闻网


                                                    

  五台县阳白乡上红表村农民温松康潜心钻研砚台制作技术,先后获得有关专利19项,其中,空心砚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最近,他正在制作开国盛典砚和大团圆工艺品,献礼新中国60华诞。

  出类拔萃 协议工当上车间主任

  3月22日,阳光明媚,春风送暖,上红表村宁静而祥和。记者见到温松康时,他正在工厂里给一方砚台的模具精心雕刻图案。“制作砚台的最佳时间是在春秋两季。”温松康说。冬天天太冷,砚台出不了模具;夏天天太热,澄泥中会产生气泡,烧制时容易裂缝。所以,他想趁着这黄金季节尽快生产。

  温松康从小就心灵手巧。他八十多岁的父亲温玉林告诉记者,1972年,年仅17岁的温松康高中毕业后,进入五台县陶瓷厂当协议工。该厂最开始是生产放粮食和水的瓮子,由于温松康肯钻研,一年下来,他就掌握了全套技术。1975年,厂里准备上马细瓷生产线,要派人去山东淄博学习。9人中,只有他一人是协议工。

  温松康说,他到山东主要学烧制技术。当时,在厂里工作了三年的工人还掌握不了火候,他一个月就掌握了。有时候,老师傅不在,他就独当一面顶班,烧出来的瓷器毫不逊色。不仅如此,他还留心观察其他生产线的工艺与流程。70天学习结束后,厂长问他怎么样。他说,没问题。果然,第一炉试烧,就获得成功。

  烧制是瓷器加工中最难的一道工序。温松康在厂里一炮打响之后,又参加全省陶瓷行业的竞赛,名列第一。为此,厂长把他提拔为烧制车间的主任,后转为细瓷车间的主任。一位曾经在该厂与温松康一起工作过的工友说,当时,他们很忌妒温松康,他们这些在陶瓷厂工作了多年的正式工还当不了车间主任,一个协议工却当了主任。温松康当时的技术绝对出类拔萃。他们嘴上不服,心里却不得不服。

  温松康很勤奋。别人休息,他观察火候;别人娱乐,他看书学习。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孩子,当时在温玉林眼里,却不是一个好孩子。“1982年,温松康怎么也不在厂里干了,说要回家自己干。好不容易进了工厂,又好不容易当了车间主任,眼看着就要转正了,却要回家!”温玉林很恼火。

  不过,事实证明,自己干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温松康说,当时工厂刚上马砚台生产线,他提出了好多项改进工艺的方案,但送到领导手里,都泥牛入海。“在厂里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不如回家自己干。”这是他最初的想法。

  几年之后,红红火火的陶瓷厂慢慢垮了,而温松康的家庭小作坊渐渐发展成了公司,产品远销日本、朝鲜、韩国。

  如今,温玉林不得不承认,儿子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他反反复复对记者说:“要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

  回家单干 两年获得19项专利

  他的祖上曾经为皇帝做过砚台,据《西清砚谱》《钦定四库全书》等记载,汉、唐、宋、清的多位皇帝,都特别喜欢“温氏澄泥砚”。其中,温笠舟为宋徽宗制作的“空心砚”独一无二。“既然老祖宗都能做出那么好的砚台,我为什么不能试试呢?”凭着这股执著劲,温松康做出了当时谁也不能理解的选择。

  从家谱上考证,他是“温氏澄泥砚”的第46代传人,但祖上的砚台制作技术已经失传300多年了。温松康家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方宋代的“荷叶蟾蜍”温氏澄泥砚。

  温玉林说,1947年春节前,他父亲正在给村里人写对联。忽然,有一伙阎锡山部队的官兵进来搜查共产党。其中一个上校团长见他父亲案头上放着一方砚台模样奇特,就要买,被拒绝。这位团长买不成就抢,他爷爷为了护砚台,胳膊被刺刀刺伤。而这位团长为了升迁,把抢到的砚台献给了阎锡山。

  阎一看此砚台是稀世之宝,爱不释手。后发现砚台背后有“温氏澄泥”的字样,便召部下温玉如(炮兵旅长,上红表村人)询问。温观后告阎,此砚为温氏祖先制作,今已失传。阎为使部下效命,便忍痛割爱,将此砚转赠于温。后因战事吃紧,温玉如恐落入他人之手,便将此砚送回上红表村老家,让其父保管。

  土改时,温玉如父亲的房产被分给贫雇农,但此砚不为世人所识,被弃在一旁。当时,温玉林无意中发现家中被掠去的砚台,便与贫农团协商,以一块银元购回。如今,这方砚台价值不菲。

  记者在温家看到,此砚台为不规则圆形,直径约25厘米,似一朵出水荷叶,蟾蜍在荷叶上汲着甘露,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砚台背后有苏轼题词:“荷叶玉池澄泥制,背刻东坡想用之,设以挨群遗事喻,斯人诚不愧研斯。”

  温松康的妻子说,当年,温松康离开陶瓷厂一回到家就开始了折腾。先是找澄泥,后是建烤房,把家里的小院弄得乱七八糟。“别人都是想方设法挣钱,而他却鼓捣些烂泥巴。”直到现在,温松康的妻子说起当时的情景来,依然一脸无奈。

  温松康说,澄泥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最早见于西汉,鼎盛于唐宋时期。要做出好的澄泥砚,关键是找到好的澄泥。最开始,他找了许多地方,都不理想。有一天,他坐车从太原回家,路过五台县槐荫村时,看到护路工堆在路边的土极似澄泥。他立即下车察看,果然是澄泥,用手一捏,细润而又有柔性。他顿时欣喜若狂,顺着拉土的痕迹,找到了一处土崖,土崖中仅仅有约5厘米的土层为澄泥。他拿上澄泥去太原化验,泥中含有硅、铝、铁、金刚砂等20余种矿物质。这正是他要找的澄泥。

  据温松康介绍,他做的澄泥砚,比太原博物馆徐文达所研制的同类产品早一年,比绛州生产的澄泥砚早11年。

  最开始,他制作的是普通的砚台,一窑只能烧出一种颜色。他想让一方砚台上同时烧出多种颜色,这样才能独领风骚。但反复试制了十几次,都失败了。温玉林在上世纪60年代制作过一段时间砚台,虽然反对温松康回家自己干,但看着心急火燎的儿子,他不得不和儿子共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的一天,父子俩从窑里取出砚台一看。哇,变色了!一窑中,不仅有黑色、黄色、紫色、土色等多个颜色,而且在一方砚台上也能烧制出多个颜色。经过媒体报道后,温松康成了全国制砚界的奇人。

  真正激发温松康制作空心砚的是一个兰州人。有一天,温松康收到一封从兰州寄来的信。信上说,他收藏着一方砚台,长方体,上面有两个黄豆大的孔,刻有“正其体,虚其心,洁如玉,盎如春”等字,署名为“笠舟铭宋澄泥砚”。这人问他,该砚台是不是空心砚?

  这方空心砚正是自己祖宗温笠舟为宋徽宗制作的空心砚。温松康陷入了遐想之中,连老祖宗都能制作出空心砚来,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八年,整整八年功夫,温松康昼思夜想,一直反反复复地做着试验,也不知失败了多少回。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梦见自己做成了空心砚。他一骨碌爬起来,照着梦中的样子做成粗坯后,放入窑中,焦急地等待了三天,出窑后一看,空心砚烧成了!

  温松康告诉记者,空心砚最大的特点是砚腹中加满水后,储墨不涸,发墨益毫,质坚细腻,改变了传统砚台墨汁易干,易腐臭的弊端。

  2007年,他把自己的这项发明,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到2008年底,两年时间里,他在砚台领域里,共申请了19项专利。其中两项实用专利,17项外观专利。

  精心制作 献礼新中国60华诞

  记者在温松康的一个展览室看到,里面的砚台琳琅满目,形式各异,摆满了整个房间。有春秋大鼎砚、奥运圣鼓、多蟾砚、双耳鼎砚、金蟾砚、龙瓶砚等20余种,颜色有青铜色、紫铜色、豆绿色、鳝鱼黄等十余种。春秋大鼎是仿照商朝的鼎制作而成,形象逼真,观之如碧玉,抚之如童肤,叩之如金石。

  现在,温松康除了生产砚台,还生产工艺品,有四羊方樽、奥运至樽、观音赐露、青铜瓶等20余种。看上去古色古香,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还有收藏价值,可与古青铜器媲美。

  观音赐露,下面是一个六角底座,上面是一个双耳香炉,香炉内坐着观音菩萨。香炉中注入七成水后,水一点也不漏,而注入八成水后,水即从底部漏出,直到漏完。这就是令人神奇的“八漏七不漏”。

  温松康说,制作这些砚台和工艺品,需要13道工序。每一个图案,都需要技术工人一笔一画地刻上去。制作四羊方樽的模具,用了72件。2008年,该产品总共才制作了16件。

  阳白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温松康的砚台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眼前最当紧的是建一个恒温车间,一年四季保持在春秋两季的温度上,扩大再生产。温松康也说,扩大再生产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槐荫澄泥虽然只有5厘米厚,但此处曾为湖泊,面积很广,原料来源不是问题。去年,村里学校的教室闲置,他花15万元买了三排十余间房屋,用作加工车间,又从山东淄博买了一套自动化烧窑。现在,他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成批的产品。

  目前,“温氏空心澄泥砚”虽然供不应求,但大多数被当作礼品送了人。五台县文联主席张嫦娥从2003年就开始帮助温松康发展企业。她说,砚台作为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松康传承的不仅仅是砚台的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文化瑰宝。她通过相关部门在五台县招商引资网上公布了温松康企业的相关信息,还在为温松康的砚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奔忙。

  温松康对记者说,他现在最当紧的是尽快把献给建国60周年的砚台和工艺品制作完成。他设计的礼品有两件,一件是一方椭圆形的空心砚台,高约30厘米,直径约50厘米,周围刻有五大领袖十大元帅的肖像和开国盛典的图案。另一件为一件花瓶工艺品,高约50厘米,花瓶上刻有56个民族的代表人物和祥云,取意为56个民族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人民大团结。

  这两件礼品预计6月底制作完毕。届时,将由五台县人民政府转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分享按钮>>滕氏历史名人 摘录与史书 家谱 网络 按时间顺序
>>滕国故城 今位于山东滕州城西南约七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