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辞邑:担心自己的欲望膨胀 最终失去财富

    中华晏氏网 2012年11月17日 网络


    晏子为什么要“辞邑”?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善于节制自己的欲望。

  因为与大臣崔杼的老婆通奸,齐庄公被崔杼杀死在崔府。杀害了齐庄公之后,崔杼立齐庄公同父异母的弟弟杵臼为齐国国君,是为齐景公。齐景公即位后,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崔杼、庆封当权之后,害怕再起祸乱,就让齐国的大臣百姓发誓:“不与崔、庆者死(不与两位相国保持高度一致的人天打五雷轰)!”这个时候,晏子不肯发誓忠于崔杼、庆封二人,他说:“我晏婴不想捞什么好处,我只知道听从忠于国君、有利于社稷的人!”庆封要杀了晏子,崔杼说:“他是个忠臣,放了他吧。”晏子免于一死。能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恪守原则,不畏强权,诚可谓“威武不能屈”。

  崔杼跟原配生了两个儿子:崔成和崔彊。原配死后,他又娶了东郭偃的姐姐棠姜,又跟棠姜生了一子崔明。因为宠爱棠姜,崔杼就让棠姜与前夫生的儿子无咎和东郭偃管理自己相府的事务。崔成犯了罪,无咎和东郭偃要惩罚崔成,并想着让崔明做崔杼的接班人。崔成、崔彊兄弟两个很生气,一怒之下杀死了东郭偃和无咎。崔杼到左相庆封那里寻求帮助,庆封本来与崔杼就有点矛盾,这次就借机派人包围了崔府,“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

  庆封“尽灭崔氏”之后,独揽大权,更加骄横。他纵酒淫乐,实在不像样儿。于是,田、鲍、高、栾四大贵族共同率领家丁攻占相府。庆封只好出逃。

  在崔杼、庆封当权之时,齐国一些正直的公子、大臣或流亡,或下野。待崔杼自尽、庆封逃亡之后,齐国开始召回此前不得志的公子和大臣,并厚待他们。由于晏子此前不肯与崔杼、庆封盟誓,齐国将邶殿(齐国别都,在今山东昌邑县)周边六十个城邑赐予晏子,以示犒劳,但是晏子不肯接受。子尾就问他:“富贵,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东西,您为什么偏不接受?”

  晏子回答:“庆封的城邑让他的欲望太膨胀了,所以他逃亡了。我的城邑还没有让我的欲望膨胀,但是把邶殿地区的六十个城邑加起来也有可能使我欲望膨胀。欲望一膨胀,离逃亡也就没几天了。一旦逃亡,我就连一个城邑都没有了。我不接受邶殿,不是厌恶富贵,而是害怕失去富贵。并且,富贵像布帛,它是有限度的。百姓生活富裕、财用充足,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他们端正品行,不能让财富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利益若超过了限度就会败坏心性。我不敢贪多,就是要守好富贵的限度。”

  最后,齐景公给晏子“北郭佐邑六十(这比邶殿六十邑小很多)”,晏子才接受。这便是“晏子辞邑”的故事。晏子为什么要“辞邑”?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善于节制自己的欲望。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若任由其泛滥,势必造成欲望膨胀,而一旦欲望过度膨胀,那也就离着灾祸不远了。中国古人强调修身,而修身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节制欲望,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在富贵到来之际,晏子能够不贪,十分难得,难怪司马迁对其推崇备至,他在《管晏列传》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司马迁之所以推崇晏子,在其治国本领之外,也包含了他对晏子崇高道德的真心欣赏。

 


分享按钮>>中国画坛元老侯一民的丹青人生
>>好人好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