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宗亲情集锦》隆重颁发——暨晏氏文化交流会圆满召开

    中华晏氏网 2013年7月13日 晏达喜


 

    广西玉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园之乡”、“沙田柚之乡”、“三黄鸡之乡”,堪称“天然南国园林”。

    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家族祖先孟宽公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从江西新余迁徙到玉林东街定居,至今已有639年,繁衍24代,近二千余人。

    为弘扬祖德,传授家音,铭记公德,激励后人,玉林东街晏氏家族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历时两年,创作出版了意义深远、价值不凡的《广西玉林东街宗亲情集锦》,为晏氏文化研究和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2013年6月29—30日,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先后在玉林市晏李街晏大夫祠、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三处胜利召开,共有500多人参加。

    应邀出席交流会的外省代表有: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晏春林会长及夫人董仁英女士、晏达喜秘书长、晏守星委员;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副会长;云南晏六富副会长、晏祥亚、晏迪、何平;贵州晏祥学副会长、晏学锋委员、晏祥斌;江西晏瑞祥委员、晏发根副主编及夫人周葵花、晏加亮委员、晏宗生、晏桂珠、晏田英、李秀兰、晏和清、晏良国、晏路华、李菊英、晏结明、晏海云、晏云华、晏凑根、晏庆灵。晏成牯、晏细财、晏勇、晏恩祖;湖南新化晏华伟、晏和生、晏华生。代表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会场内外锣鼓喧天,唢呐鞭炮齐鸣,舞狮队、腰鼓队夹道迎送,场面十分感人。“荔枝之乡”的荔枝更让客人们一饱口福!

    29日上午,观看家族舞狮、武术、舞蹈表演。过硬的功夫,精湛的演技,博得来宾满场喝彩。特别是玉林东街年轻族人能将传统文化如此完美传承,不能不让晏家人由衷高兴。

    下午,文化交流会正式开始。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晏国全先生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晏本明、晏本庆、晏春林、晏爱敏、晏六富、晏祥学、晏瑞祥、晏发根、晏加亮、晏宗生、晏华伟、陈世明(东明社区)、晏远能(樟木)。

    首先,由玉林东街编委会主任、95岁老寿星晏本明致欢迎词。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宗亲代表不远千里前来玉林做客、助兴!

    接着,编委会主任晏本庆主编详细介绍了东街文化建设的盛况和编写《集锦》的前前后后。东街成立了写作专班。编委会成员:名誉主任晏德君,副主任晏本贵、晏本彰、晏本富、晏本英、晏本海、晏德伟、晏德信、晏振、晏衍洪、晏立坚;编委会主任晏本明、晏本庆;副主任晏国全、晏蔚钊、晏立新、晏以林、晏以琚、晏学文、晏光德、晏本成;委员晏立升、晏承先、晏德澄、晏本龙、晏以运、晏以秀、晏华有、晏本华,晏立元、晏立平、晏立海、晏金宏、吴惠秋、钟传芬。

    编委们面对资料短缺、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困难,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众多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两年,终于如愿以偿。

    《集锦》是东街晏氏宗亲的集体创作,主题是“宗亲情”。所以本书不是宣扬某个宗亲或名人的水平和能力,而是宣扬家族中的好人好事。编写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逻辑性、条理性。选稿、审稿严格把关。2、尊重历史、符合事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3、注重团结,化解矛盾,不利于樟木晏氏宗亲或外姓团结的事和话绝对不写。4、审编人员必须出以公心、秉公办事,不抱个人成见,不带个人恩怨。

    春林会长在贺词中高度评价了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注重文化教育,促进家族文明健康的成就。玉林文化交流会为全国的晏氏家族奉献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奉送了一件珍贵的文化精品。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唯有注重教育,才能真正振兴晏氏家族。晏氏家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西新余晏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晏瑞祥的即兴演讲更加振奋人心。他说:六百年前,新余晏氏遗德堂的仕远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迁居玉林,开启了玉林晏氏家族并在悠悠岁月中得以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新余和玉林晏氏宗亲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至亲。这种亲情,剪不断,割不断,千秋永存,万古长青!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姓氏的软实力,因为文化是和人的素质紧密相联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晏氏虽系小姓,但是晏氏文化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经典。由晏子开创、历代晏氏贤达精英发扬光大的晏氏文化,既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晏氏家族诗礼传家,立身处世的传世之宝。我们晏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晏氏文化,这既是增强晏氏族人凝聚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晏氏族人素质素养的需要。晏氏文化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培育它,浇灌它,使其永远艳开不败,绝不能让它“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要永远使其“似曾相识燕归来”。从这个角度讲,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很有意义,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你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衷心祝愿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圆满成功!(因为是文化交流会,各位发自肺腑的发言都相当精彩。只是篇幅有限,本文不能一一复述。力争在下期《通讯》中摘登)

    下一个议程:颁发《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宗亲情集锦》。各分支代表陆续上台领取。宗亲们得到《集锦》如获至宝。《集锦》分为六部分:一、影像篇二、人物篇 三、记事篇 四、活动篇 五、资料篇 六、附录。《集锦》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晏氏宗亲情。比如:翻开正文首页就是象征中华晏氏家族的族旗族徽。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有多少学生?有多少人参军?有多少老寿星?大专生占10%,80岁以上的老寿星占5.1%  。书中都写的一清二楚。

   《集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家书,也是一部寻根问祖,承前启后的家谱。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接着安排外省代表与玉林东街编委会成员在晏大夫祠前合影。毫无疑问,这张“全家福”为中华晏氏史册又将增添光辉的一页。

    下午6点,大会餐开始。宗祠内外摆满了30多桌,宴席之丰盛不言而喻。祝酒词、碰杯声、谈笑声更将家族情谊推向高潮。

    6月30日,文化交流会继续在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举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两点特别引起来宾感动:一是虽经文革十年浩劫,这里的晏氏宗祠保存(或修缮)完好。二是此地并不富裕,但晏氏宗亲特别热情好客。由此可见: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又讯】代表拜访樟木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玉林文化交流会刚刚落下帷幕,7月1日,春林会长率领部分外省代表和玉林东街宗亲前往樟木镇晏氏家族拜访。客人们同样受到了晏家勇、晏万坚、晏海、晏坚、晏劲等全镇晏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七月广西,骄阳似火,舞狮队迎送来宾竟出村一里之外。樟木镇有晏氏家族5000多人,岭南风格的晏氏宗祠非常漂亮。有众多青年人参与的樟木塘基存胜堂醒狮团技艺高超,十分威武壮观,充分显示晏氏家族后继有人,发达兴旺。一笔难写两个晏字,一生难遇几个知音。同是晏婴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樟木晏氏宗亲对我们的盛情接待和兄弟般的信任,使我们深感相见恨晚!此次前所未有的宗亲相逢比过年还热闹,比过节还开心!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大家深深感谢春林会长为晏氏家族导演的这台现代戏!感谢玉林东街宗亲为大家提供的相逢平台!更感谢这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好世道!  

                                             

晏达喜报道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

 

    广西玉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园之乡”、“沙田柚之乡”、“三黄鸡之乡”,堪称“天然南国园林”。

    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家族祖先孟宽公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从江西新余迁徙到玉林东街定居,至今已有639年,繁衍24代,近二千余人。

    为弘扬祖德,传授家音,铭记公德,激励后人,玉林东街晏氏家族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历时两年,创作出版了意义深远、价值不凡的《广西玉林东街宗亲情集锦》,为晏氏文化研究和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2013年6月29—30日,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先后在玉林市晏李街晏大夫祠、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三处胜利召开,共有500多人参加。

    应邀出席交流会的外省代表有: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晏春林会长及夫人董仁英女士、晏达喜秘书长、晏守星委员;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副会长;云南晏六富副会长、晏祥亚、晏迪、何平;贵州晏祥学副会长、晏学锋委员、晏祥斌;江西晏瑞祥委员、晏发根副主编及夫人周葵花、晏加亮委员、晏宗生、晏桂珠、晏田英、李秀兰、晏和清、晏良国、晏路华、李菊英、晏结明、晏海云、晏云华、晏凑根、晏庆灵。晏成牯、晏细财、晏勇、晏恩祖;湖南新化晏华伟、晏和生、晏华生。代表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会场内外锣鼓喧天,唢呐鞭炮齐鸣,舞狮队、腰鼓队夹道迎送,场面十分感人。“荔枝之乡”的荔枝更让客人们一饱口福!

    29日上午,观看家族舞狮、武术、舞蹈表演。过硬的功夫,精湛的演技,博得来宾满场喝彩。特别是玉林东街年轻族人能将传统文化如此完美传承,不能不让晏家人由衷高兴。

    下午,文化交流会正式开始。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晏国全先生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晏本明、晏本庆、晏春林、晏爱敏、晏六富、晏祥学、晏瑞祥、晏发根、晏加亮、晏宗生、晏华伟、陈世明(东明社区)、晏远能(樟木)。

    首先,由玉林东街编委会主任、95岁老寿星晏本明致欢迎词。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宗亲代表不远千里前来玉林做客、助兴!

    接着,编委会主任晏本庆主编详细介绍了东街文化建设的盛况和编写《集锦》的前前后后。东街成立了写作专班。编委会成员:名誉主任晏德君,副主任晏本贵、晏本彰、晏本富、晏本英、晏本海、晏德伟、晏德信、晏振、晏衍洪、晏立坚;编委会主任晏本明、晏本庆;副主任晏国全、晏蔚钊、晏立新、晏以林、晏以琚、晏学文、晏光德、晏本成;委员晏立升、晏承先、晏德澄、晏本龙、晏以运、晏以秀、晏华有、晏本华,晏立元、晏立平、晏立海、晏金宏、吴惠秋、钟传芬。

    编委们面对资料短缺、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困难,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众多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两年,终于如愿以偿。

    《集锦》是东街晏氏宗亲的集体创作,主题是“宗亲情”。所以本书不是宣扬某个宗亲或名人的水平和能力,而是宣扬家族中的好人好事。编写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逻辑性、条理性。选稿、审稿严格把关。2、尊重历史、符合事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3、注重团结,化解矛盾,不利于樟木晏氏宗亲或外姓团结的事和话绝对不写。4、审编人员必须出以公心、秉公办事,不抱个人成见,不带个人恩怨。

    春林会长在贺词中高度评价了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注重文化教育,促进家族文明健康的成就。玉林文化交流会为全国的晏氏家族奉献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奉送了一件珍贵的文化精品。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唯有注重教育,才能真正振兴晏氏家族。晏氏家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西新余晏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晏瑞祥的即兴演讲更加振奋人心。他说:六百年前,新余晏氏遗德堂的仕远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迁居玉林,开启了玉林晏氏家族并在悠悠岁月中得以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新余和玉林晏氏宗亲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至亲。这种亲情,剪不断,割不断,千秋永存,万古长青!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姓氏的软实力,因为文化是和人的素质紧密相联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晏氏虽系小姓,但是晏氏文化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经典。由晏子开创、历代晏氏贤达精英发扬光大的晏氏文化,既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晏氏家族诗礼传家,立身处世的传世之宝。我们晏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晏氏文化,这既是增强晏氏族人凝聚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晏氏族人素质素养的需要。晏氏文化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培育它,浇灌它,使其永远艳开不败,绝不能让它“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要永远使其“似曾相识燕归来”。从这个角度讲,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很有意义,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你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衷心祝愿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圆满成功!(因为是文化交流会,各位发自肺腑的发言都相当精彩。只是篇幅有限,本文不能一一复述。力争在下期《通讯》中摘登)

    下一个议程:颁发《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宗亲情集锦》。各分支代表陆续上台领取。宗亲们得到《集锦》如获至宝。《集锦》分为六部分:一、影像篇二、人物篇 三、记事篇 四、活动篇 五、资料篇 六、附录。《集锦》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晏氏宗亲情。比如:翻开正文首页就是象征中华晏氏家族的族旗族徽。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有多少学生?有多少人参军?有多少老寿星?大专生占10%,80岁以上的老寿星占5.1%  。书中都写的一清二楚。

   《集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家书,也是一部寻根问祖,承前启后的家谱。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接着安排外省代表与玉林东街编委会成员在晏大夫祠前合影。毫无疑问,这张“全家福”为中华晏氏史册又将增添光辉的一页。

    下午6点,大会餐开始。宗祠内外摆满了30多桌,宴席之丰盛不言而喻。祝酒词、碰杯声、谈笑声更将家族情谊推向高潮。

    6月30日,文化交流会继续在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举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两点特别引起来宾感动:一是虽经文革十年浩劫,这里的晏氏宗祠保存(或修缮)完好。二是此地并不富裕,但晏氏宗亲特别热情好客。由此可见: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又讯】代表拜访樟木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玉林文化交流会刚刚落下帷幕,7月1日,春林会长率领部分外省代表和玉林东街宗亲前往樟木镇晏氏家族拜访。客人们同样受到了晏家勇、晏万坚、晏海、晏坚、晏劲等全镇晏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七月广西,骄阳似火,舞狮队迎送来宾竟出村一里之外。樟木镇有晏氏家族5000多人,岭南风格的晏氏宗祠非常漂亮。有众多青年人参与的樟木塘基存胜堂醒狮团技艺高超,十分威武壮观,充分显示晏氏家族后继有人,发达兴旺。一笔难写两个晏字,一生难遇几个知音。同是晏婴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樟木晏氏宗亲对我们的盛情接待和兄弟般的信任,使我们深感相见恨晚!此次前所未有的宗亲相逢比过年还热闹,比过节还开心!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大家深深感谢春林会长为晏氏家族导演的这台现代戏!感谢玉林东街宗亲为大家提供的相逢平台!更感谢这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好世道!  

                                             

晏达喜报道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

 

    广西玉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园之乡”、“沙田柚之乡”、“三黄鸡之乡”,堪称“天然南国园林”。

    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家族祖先孟宽公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从江西新余迁徙到玉林东街定居,至今已有639年,繁衍24代,近二千余人。

    为弘扬祖德,传授家音,铭记公德,激励后人,玉林东街晏氏家族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历时两年,创作出版了意义深远、价值不凡的《广西玉林东街宗亲情集锦》,为晏氏文化研究和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2013年6月29—30日,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先后在玉林市晏李街晏大夫祠、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三处胜利召开,共有500多人参加。

    应邀出席交流会的外省代表有: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晏春林会长及夫人董仁英女士、晏达喜秘书长、晏守星委员;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副会长;云南晏六富副会长、晏祥亚、晏迪、何平;贵州晏祥学副会长、晏学锋委员、晏祥斌;江西晏瑞祥委员、晏发根副主编及夫人周葵花、晏加亮委员、晏宗生、晏桂珠、晏田英、李秀兰、晏和清、晏良国、晏路华、李菊英、晏结明、晏海云、晏云华、晏凑根、晏庆灵。晏成牯、晏细财、晏勇、晏恩祖;湖南新化晏华伟、晏和生、晏华生。代表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会场内外锣鼓喧天,唢呐鞭炮齐鸣,舞狮队、腰鼓队夹道迎送,场面十分感人。“荔枝之乡”的荔枝更让客人们一饱口福!

    29日上午,观看家族舞狮、武术、舞蹈表演。过硬的功夫,精湛的演技,博得来宾满场喝彩。特别是玉林东街年轻族人能将传统文化如此完美传承,不能不让晏家人由衷高兴。

    下午,文化交流会正式开始。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晏国全先生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晏本明、晏本庆、晏春林、晏爱敏、晏六富、晏祥学、晏瑞祥、晏发根、晏加亮、晏宗生、晏华伟、陈世明(东明社区)、晏远能(樟木)。

    首先,由玉林东街编委会主任、95岁老寿星晏本明致欢迎词。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宗亲代表不远千里前来玉林做客、助兴!

    接着,编委会主任晏本庆主编详细介绍了东街文化建设的盛况和编写《集锦》的前前后后。东街成立了写作专班。编委会成员:名誉主任晏德君,副主任晏本贵、晏本彰、晏本富、晏本英、晏本海、晏德伟、晏德信、晏振、晏衍洪、晏立坚;编委会主任晏本明、晏本庆;副主任晏国全、晏蔚钊、晏立新、晏以林、晏以琚、晏学文、晏光德、晏本成;委员晏立升、晏承先、晏德澄、晏本龙、晏以运、晏以秀、晏华有、晏本华,晏立元、晏立平、晏立海、晏金宏、吴惠秋、钟传芬。

    编委们面对资料短缺、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困难,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众多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两年,终于如愿以偿。

    《集锦》是东街晏氏宗亲的集体创作,主题是“宗亲情”。所以本书不是宣扬某个宗亲或名人的水平和能力,而是宣扬家族中的好人好事。编写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逻辑性、条理性。选稿、审稿严格把关。2、尊重历史、符合事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3、注重团结,化解矛盾,不利于樟木晏氏宗亲或外姓团结的事和话绝对不写。4、审编人员必须出以公心、秉公办事,不抱个人成见,不带个人恩怨。

    春林会长在贺词中高度评价了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注重文化教育,促进家族文明健康的成就。玉林文化交流会为全国的晏氏家族奉献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奉送了一件珍贵的文化精品。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唯有注重教育,才能真正振兴晏氏家族。晏氏家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西新余晏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晏瑞祥的即兴演讲更加振奋人心。他说:六百年前,新余晏氏遗德堂的仕远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迁居玉林,开启了玉林晏氏家族并在悠悠岁月中得以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新余和玉林晏氏宗亲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至亲。这种亲情,剪不断,割不断,千秋永存,万古长青!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姓氏的软实力,因为文化是和人的素质紧密相联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晏氏虽系小姓,但是晏氏文化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经典。由晏子开创、历代晏氏贤达精英发扬光大的晏氏文化,既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晏氏家族诗礼传家,立身处世的传世之宝。我们晏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晏氏文化,这既是增强晏氏族人凝聚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晏氏族人素质素养的需要。晏氏文化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培育它,浇灌它,使其永远艳开不败,绝不能让它“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要永远使其“似曾相识燕归来”。从这个角度讲,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很有意义,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你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衷心祝愿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圆满成功!(因为是文化交流会,各位发自肺腑的发言都相当精彩。只是篇幅有限,本文不能一一复述。力争在下期《通讯》中摘登)

    下一个议程:颁发《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宗亲情集锦》。各分支代表陆续上台领取。宗亲们得到《集锦》如获至宝。《集锦》分为六部分:一、影像篇二、人物篇 三、记事篇 四、活动篇 五、资料篇 六、附录。《集锦》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晏氏宗亲情。比如:翻开正文首页就是象征中华晏氏家族的族旗族徽。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有多少学生?有多少人参军?有多少老寿星?大专生占10%,80岁以上的老寿星占5.1%  。书中都写的一清二楚。

   《集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家书,也是一部寻根问祖,承前启后的家谱。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接着安排外省代表与玉林东街编委会成员在晏大夫祠前合影。毫无疑问,这张“全家福”为中华晏氏史册又将增添光辉的一页。

    下午6点,大会餐开始。宗祠内外摆满了30多桌,宴席之丰盛不言而喻。祝酒词、碰杯声、谈笑声更将家族情谊推向高潮。

    6月30日,文化交流会继续在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举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两点特别引起来宾感动:一是虽经文革十年浩劫,这里的晏氏宗祠保存(或修缮)完好。二是此地并不富裕,但晏氏宗亲特别热情好客。由此可见: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又讯】代表拜访樟木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玉林文化交流会刚刚落下帷幕,7月1日,春林会长率领部分外省代表和玉林东街宗亲前往樟木镇晏氏家族拜访。客人们同样受到了晏家勇、晏万坚、晏海、晏坚、晏劲等全镇晏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七月广西,骄阳似火,舞狮队迎送来宾竟出村一里之外。樟木镇有晏氏家族5000多人,岭南风格的晏氏宗祠非常漂亮。有众多青年人参与的樟木塘基存胜堂醒狮团技艺高超,十分威武壮观,充分显示晏氏家族后继有人,发达兴旺。一笔难写两个晏字,一生难遇几个知音。同是晏婴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樟木晏氏宗亲对我们的盛情接待和兄弟般的信任,使我们深感相见恨晚!此次前所未有的宗亲相逢比过年还热闹,比过节还开心!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大家深深感谢春林会长为晏氏家族导演的这台现代戏!感谢玉林东街宗亲为大家提供的相逢平台!更感谢这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好世道!  

                                             

晏达喜报道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

 

    广西玉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园之乡”、“沙田柚之乡”、“三黄鸡之乡”,堪称“天然南国园林”。

    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家族祖先孟宽公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从江西新余迁徙到玉林东街定居,至今已有639年,繁衍24代,近二千余人。

    为弘扬祖德,传授家音,铭记公德,激励后人,玉林东街晏氏家族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历时两年,创作出版了意义深远、价值不凡的《广西玉林东街宗亲情集锦》,为晏氏文化研究和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2013年6月29—30日,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先后在玉林市晏李街晏大夫祠、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三处胜利召开,共有500多人参加。

    应邀出席交流会的外省代表有: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晏春林会长及夫人董仁英女士、晏达喜秘书长、晏守星委员;上海东华大学晏爱敏副会长;云南晏六富副会长、晏祥亚、晏迪、何平;贵州晏祥学副会长、晏学锋委员、晏祥斌;江西晏瑞祥委员、晏发根副主编及夫人周葵花、晏加亮委员、晏宗生、晏桂珠、晏田英、李秀兰、晏和清、晏良国、晏路华、李菊英、晏结明、晏海云、晏云华、晏凑根、晏庆灵。晏成牯、晏细财、晏勇、晏恩祖;湖南新化晏华伟、晏和生、晏华生。代表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会场内外锣鼓喧天,唢呐鞭炮齐鸣,舞狮队、腰鼓队夹道迎送,场面十分感人。“荔枝之乡”的荔枝更让客人们一饱口福!

    29日上午,观看家族舞狮、武术、舞蹈表演。过硬的功夫,精湛的演技,博得来宾满场喝彩。特别是玉林东街年轻族人能将传统文化如此完美传承,不能不让晏家人由衷高兴。

    下午,文化交流会正式开始。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晏国全先生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有:晏本明、晏本庆、晏春林、晏爱敏、晏六富、晏祥学、晏瑞祥、晏发根、晏加亮、晏宗生、晏华伟、陈世明(东明社区)、晏远能(樟木)。

    首先,由玉林东街编委会主任、95岁老寿星晏本明致欢迎词。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宗亲代表不远千里前来玉林做客、助兴!

    接着,编委会主任晏本庆主编详细介绍了东街文化建设的盛况和编写《集锦》的前前后后。东街成立了写作专班。编委会成员:名誉主任晏德君,副主任晏本贵、晏本彰、晏本富、晏本英、晏本海、晏德伟、晏德信、晏振、晏衍洪、晏立坚;编委会主任晏本明、晏本庆;副主任晏国全、晏蔚钊、晏立新、晏以林、晏以琚、晏学文、晏光德、晏本成;委员晏立升、晏承先、晏德澄、晏本龙、晏以运、晏以秀、晏华有、晏本华,晏立元、晏立平、晏立海、晏金宏、吴惠秋、钟传芬。

    编委们面对资料短缺、资金紧张、经验不足等困难,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在众多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两年,终于如愿以偿。

    《集锦》是东街晏氏宗亲的集体创作,主题是“宗亲情”。所以本书不是宣扬某个宗亲或名人的水平和能力,而是宣扬家族中的好人好事。编写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逻辑性、条理性。选稿、审稿严格把关。2、尊重历史、符合事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3、注重团结,化解矛盾,不利于樟木晏氏宗亲或外姓团结的事和话绝对不写。4、审编人员必须出以公心、秉公办事,不抱个人成见,不带个人恩怨。

    春林会长在贺词中高度评价了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注重文化教育,促进家族文明健康的成就。玉林文化交流会为全国的晏氏家族奉献了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奉送了一件珍贵的文化精品。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唯有注重教育,才能真正振兴晏氏家族。晏氏家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西新余晏氏宗亲联谊会会长晏瑞祥的即兴演讲更加振奋人心。他说:六百年前,新余晏氏遗德堂的仕远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迁居玉林,开启了玉林晏氏家族并在悠悠岁月中得以兴旺发达,枝繁叶茂。新余和玉林晏氏宗亲是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至亲。这种亲情,剪不断,割不断,千秋永存,万古长青!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姓氏的软实力,因为文化是和人的素质紧密相联的。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晏氏虽系小姓,但是晏氏文化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经典。由晏子开创、历代晏氏贤达精英发扬光大的晏氏文化,既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晏氏家族诗礼传家,立身处世的传世之宝。我们晏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晏氏文化,这既是增强晏氏族人凝聚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晏氏族人素质素养的需要。晏氏文化是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培育它,浇灌它,使其永远艳开不败,绝不能让它“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要永远使其“似曾相识燕归来”。从这个角度讲,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很有意义,为我们带了一个好头。你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借鉴。衷心祝愿玉林东街晏氏文化交流会圆满成功!(因为是文化交流会,各位发自肺腑的发言都相当精彩。只是篇幅有限,本文不能一一复述。力争在下期《通讯》中摘登)

    下一个议程:颁发《广西玉林东街晏氏宗亲情集锦》。各分支代表陆续上台领取。宗亲们得到《集锦》如获至宝。《集锦》分为六部分:一、影像篇二、人物篇 三、记事篇 四、活动篇 五、资料篇 六、附录。《集锦》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晏氏宗亲情。比如:翻开正文首页就是象征中华晏氏家族的族旗族徽。玉林东街晏氏家族有多少学生?有多少人参军?有多少老寿星?大专生占10%,80岁以上的老寿星占5.1%  。书中都写的一清二楚。

   《集锦》既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家书,也是一部寻根问祖,承前启后的家谱。因此,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接着安排外省代表与玉林东街编委会成员在晏大夫祠前合影。毫无疑问,这张“全家福”为中华晏氏史册又将增添光辉的一页。

    下午6点,大会餐开始。宗祠内外摆满了30多桌,宴席之丰盛不言而喻。祝酒词、碰杯声、谈笑声更将家族情谊推向高潮。

    6月30日,文化交流会继续在茂林镇菓山圹晏元捷祠和陆川县龙圹村晏贤孝祠举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两点特别引起来宾感动:一是虽经文革十年浩劫,这里的晏氏宗祠保存(或修缮)完好。二是此地并不富裕,但晏氏宗亲特别热情好客。由此可见: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又讯】代表拜访樟木镇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玉林文化交流会刚刚落下帷幕,7月1日,春林会长率领部分外省代表和玉林东街宗亲前往樟木镇晏氏家族拜访。客人们同样受到了晏家勇、晏万坚、晏海、晏坚、晏劲等全镇晏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七月广西,骄阳似火,舞狮队迎送来宾竟出村一里之外。樟木镇有晏氏家族5000多人,岭南风格的晏氏宗祠非常漂亮。有众多青年人参与的樟木塘基存胜堂醒狮团技艺高超,十分威武壮观,充分显示晏氏家族后继有人,发达兴旺。一笔难写两个晏字,一生难遇几个知音。同是晏婴子孙,打断骨头连着筋。樟木晏氏宗亲对我们的盛情接待和兄弟般的信任,使我们深感相见恨晚!此次前所未有的宗亲相逢比过年还热闹,比过节还开心!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大家深深感谢春林会长为晏氏家族导演的这台现代戏!感谢玉林东街宗亲为大家提供的相逢平台!更感谢这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好世道!  

                                             

晏达喜报道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分享按钮>>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0)《陶姜戚》
>>【何氏网新闻】从北汉何姓皇帝改他姓的刘继元说到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