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何谓“和而不同”(周简叔著)

    中华晏氏网 2015年8月31日 晏金洲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何谓“和而不同”


周简叔


   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但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等原因,中国古代的一些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以及他们的著作,被后世冷落了,淡忘了。例如我国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后期,齐国的宰相,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外交家晏婴(公元前?-500年),及其传世之作《晏子春秋》,除了历代不多的注家,及《二桃杀三勇士》等几个脍炙人口的晏婴故事,还有所流传外,就很少有人再提及晏婴及他的《晏子春秋》了,更没有人谈及他的“和而不同”理论了。晏婴和而不同的理论,就像一块璞玉,埋没在了深山老林中,已长达2000多年,现在应是把它挖掘出来,经良工雕琢,使其成为传世之宝的时候了。宝是什么?宝就是可使民富国强,国泰民安的“和而不同的”理论!

什么是“和而不同”?

   《晏子春秋》和《左传》中,都有关于晏婴与齐景公‘和同之辩’的记载。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打猎回到,距齐国故城临淄西南不远处的遄(chuan)台,正在与晏婴辩论“和而不同”的问题,景公的近臣梁丘据,竟敢违‘礼’驾6匹马拉的车,飞奔来到遄台,向齐景公献殷勤。景公指着梁丘据,问晏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吗?”晏婴回答说:“他是与你‘同’,哪里是与你‘和’啊!”景公问:“和与同不一样吗?晏婴回答说:“是,不一样!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晏婴继续解释说;“‘和’,就如羹,是由厨师用水、醋、肉酱、咸盐、梅子等佐料,在灶火上,像烹制鱼肉那样调制其味,使其咸淡可口,酸甜适中,使君子吃了,心平气和。所以,羹又称和羹”。景公对晏婴将‘和’比作“和羹”还不甚了了。晏婴继续解释说:“君臣关系,也如制作和羹那样,国君认为‘可’的言行中,就是国君认为正确的言行中,必有‘否’的成分,’否’就是缺点或错误,为臣的就要批评其‘否’,使国君改正缺点或错误,成全国君的‘可’;国君认为‘否’的言行中,就是国君认为错误的言行中,会有‘可’的成分,就是会有合理的内核,为臣的就要摒弃其‘否’,吸收发扬其合理的内核。以上所说,就是君臣‘和’的内涵”。晏婴总结说:“‘和’就如厨师,调酸、甜、苦、辣、咸五味,为美味的羹,乐师调工、商、角、证、羽(即简谱中的1、2、3、5、6)五声,为美妙的音乐”那样,建立和而不同的君臣关系。景公又问晏婴:“那么你说的与君‘同’又是何意?晏婴回答说:“国君说‘可’,梁丘据也跟着说‘可’,国君说‘否’,梁丘据又跟着说‘否’,就是不论国君说什么,也不论国君说的对与错,梁丘据都唯唯诺诺,举手赞同。这就是与君‘同’。‘同’就如同用水调剂水,用一根弦演奏音乐,是调济不出好喝的水,好听的乐章来的”。梁丘据是什么人?他是投国君所好,奉迎在前,阿谀在后,君前说人坏话的小人,晏婴称他为谗佞。晏婴说谗佞是藏在土地祠里的老鼠,就是在国君呵护下人人喊打的谗佞。晏婴说,谗佞是治国的大患,他曾多次犯颜直谏齐景公,要坚决地铲除梁丘据。

     直谏、纳谏是“和而不同”的灵魂

   “和而不同”的灵魂是,忠臣能犯颜直谏,国君能纳谏如流。晏婴就是一位能终身犯颜直谏,能纠正国君的过失,与君和则留,不和则去,绝不与君同邪的大臣;齐景公则是终生纳谏如流,能知错改错的国君。由于晏婴犯颜直谏,齐景公纳谏,才使已面临危机的齐国,实现了中兴,成了春秋晚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使齐景公成了少见的、能善始善终的国君。历史上一时一事能犯颜直谏的大臣也有不少,但如晏婴那样终生犯颜直谏的大臣,在私天下的封建王朝中,是罕见的;能一时一事纳谏的国君也有不少,但如齐景公那样终生纳谏如流的国君,不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国君兼听纳谏,能知过改过,是中国古代圣君的为君之道,是圣君所以成为圣君的根本所在;大臣直言直说,犯颜直谏,能纠正国君的过失,是为臣首要的任务,是忠臣所以成为忠臣的根本所在。晏婴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兴亡,最为关键的是要有一位什么样的国君。我国黄帝、唐尧、虞舜时期,是公天下,实行的是选贤与能的制度,帝王都是优中选优推选出来的,所以都是明君。夏、商、周三代时期,是私天下,实行的是父传子的帝位世袭制,从而君王就有了贤与不肖的区别。遇到明君在位,则国家兴起,国泰民安;遇到昏君在位,则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亡身亡国。怎样避免国家的危亡呢?晏婴的“和而不同”的事君哲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由此,我们可以界定出何为明君,何为忠臣了:明君就是能纳谏,能知过改过的国君;忠臣就是能犯颜直谏,能纠正国君过失的大臣。

‘和’则国兴,‘同’则国衰

   晏婴熟知中国古代,特别是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历史。他总结了三代明君与贤辅“和”,则国家兴起,国泰民安,就会出现君爱民,民拥君的所谓盛世,如禹帝与皋陶‘和’则夏代兴;商汤与伊尹‘和’则商代兴;周武王与姜太公、周公旦‘和’,则周代兴。晏婴也看到了暴君与谗佞“同”,则国乱不止,君有隐行,民有讳言,民不聊生,国家衰亡的所谓乱世,如夏桀王、殷纣王、周幽王,他们远贤良,不纳谏,与谗佞沆瀣一气,荒淫无道,最后导致亡身亡国的惨剧。

                         晏子、孔子,是谁最早提出了“和而不同”?

   晏婴(晏子)与孔子,同是春秋末期人。晏婴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500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晏子春秋》记载,公元前556年,晏婴的父亲、卿大夫晏弱病逝,晏婴接替其父,开始事齐灵公为卿大夫。用晏婴开始出仕的公元前556年,与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比较,可知晏婴出仕5年后,孔子才出生,所以晏婴长于孔子,是历史事实,是铁板钉钉。如果公元前556年,晏婴开始事齐灵公为卿大夫时,为20岁(这是个合理的变量),那么晏婴长于孔子约25岁。

   “和而不同”是晏婴的事君哲学。晏婴公元前556年开始,就以他的“和而不同”的事君哲学——犯颜直谏,纠君之过,和则留,不和则去——为导向,先后事齐灵公2年,事齐庄公3年,事齐景公时间最长,约51年。也就是说,孔子还未出生,晏婴就开始实践他的“和而不同”的事君哲学了。例如公元前556年,晏婴曾犯颜直谏齐灵公,提倡宫女着男装,却反对都城内女子着男装,是挂牛头卖马肉,违背了禁止百姓做的事,国君首先不做,国君要处处事事为民表率的原则。灵公接受了晏婴的诤谏,首先禁止了宫女着男装,不久都城内女子也就不再效仿宫女着男装了。又例如齐庄公崇尚武勇,轻道义,晏婴犯颜直谏齐庄公:要遵道义,守礼法,否则就是禽兽,因为只有禽兽才以力大者为王。齐庄公拒绝了晏婴的诤谏,拒不改弦更张,晏婴遂辞庄公而去,不久齐庄公就被崔杼所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臣弑君’的典型案例。齐景公是位明君,因为他基本做到了纳谏如流,知过改过,甚至有晏婴一日三次诤谏,齐景公一日三次纳谏的故事。但齐景公对晏婴犯颜直谏,也有一时想不通,拒谏的时候。但当晏婴辞而别后,景公很快就幡悔悟了,认识到晏婴是对的,是自己错了的时候,立即又亲自把已远去的晏婴追了回来,当面向晏婴承认错误,做自我批评。

    自汉代开始,世人只读《论语》,不读《晏子春秋》,只知《论语》中有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知《晏子春秋》中有晏婴与齐景公的“和而不同”之辩,甚之不知晏婴长于孔子约25岁的事实。更使人迷惑不解的是,孔子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未做本文以外的任何解释,不知孔子是在何时,针对何事、何人而发;对何谓君子,何谓小人,何谓“和”,何谓“同”也未做任何解释,至使后世的《论语》注家,各执所云,唯宋代大哲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解释最为经典,最具代表性,但他也只对‘君子’‘小人’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意思是说,君子是在言语行为方面不别扭的人,小人是有结党营私意念的人。显然朱熹是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看成一个修身养性的、纯伦理学的范畴了。可以说:“和而不同”是晏婴从公元前556年,或者说在孔子出生前,就开始实践的事君哲学,是一个尖锐的政治议题。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概是孔子到了30岁(公元前556年),访问齐国时,听到了晏婴与齐景公和同之辩后,把晏婴的“和而不同”,抽象概括成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本来是一个尖锐的政治议题,抽象和概括成了一个内涵不确定的纯伦理学议题了,他用君子代替了晏婴的‘忠臣‘,用小人代了替晏婴的‘谗佞’2009年2月21日于北京寓所



分享按钮>>长兴白米兜钱氏(1)——钱盛家族
>>【何氏网新闻】广西百色市隆林县何氏宗亲会理事会议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