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网新闻】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中华晏氏网 2017年10月7日 晏金洲


 

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2017-04-15 14:11:51 来源:趣历史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  

 

  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营。

  齐景公就施政纲领询问孔子。孔子说:“国君是国君,臣子是臣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都必须摆正关系,不能错位。” 齐景公称赞地说道:“好!如果国君不成为国君,臣子不成为臣子,父亲不成为父亲,儿子不成为儿子,关系摆不正,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口吗? 

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说的原始态,之后发展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遂使“三纲学说”成为儒学的纲领,成为中国社会万古不变的精神枷锁。儒学理论中,最恶莫过于“三纲”。由“三纲”衍生出忠、孝、节三重道德,都不是以己推人的主人道德,是强加于人的奴化道德,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扼杀着民众的天性。  

 

  孔子的施政纲领,自然受到齐景公赞赏,准备将尼谿之田封赠孔子,使孔子取得贵族身份在齐国做官。齐相晏婴阻止说:“儒者奸诈狡猾,能说会道,不敢相信;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于领导;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敢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他们四处油嘴滑舌的跑官要官,抱着这样的目的,根本不可能为国家考虑。

  自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晏婴批评儒学的四条依据,读者自会作出公正地评判。 

有必要将晏婴做简单的介绍。晏婴,姓晏名婴字仲,死后谥平,故而又称晏平仲,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一生中多所建树,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崇高声誉。孔丘赞扬他说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之后,《史记》著者司马迁、《晏子春秋》著者刘向都非常推崇晏婴,将其与管仲相提并论。  

 

  由于晏婴的干预,更由于“齐大夫遇害孔子”,齐景公遂下逐客令,孔子只好卷铺盖走人。孔子走得非常狼狈,即正在淘米的时候,得知齐大夫欲加害于他,匆忙中提着湿漉漉的米袋子逃跑,带着学生返回鲁国。

  晏婴使齐国民众能一时间免遭入学的毒害,可悲的是,此后,中国却未能幸免,在这一荒谬理论指导下,造成几千年权势者骄奢淫逸、作福作威,世代民众低声下气、逆来顺受;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其他权势者的觊觎,更造成五千年来的内战不已,买单者一直都是无辜受难的普通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按钮>>贵州“布衣哥”感动一座城
>>【黄石祭祖】丁酉九月初一“美玉公诞辰755周年祭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