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易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易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易姓祖先与《易经》密切关系 已阅:1186 / 回复:0(楼主)

关于《易经》问题
我们知道,“易”以及后来的《易经》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界天象的变化规律的总结。故《说文解字》云“易,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其过程是悠远的。从混沌无极(太极)、盘古二仪、太一氏“开图挺纪”、大庭氏之库、伏羲氏八卦、神农尝毒、黄帝推策、尧帝晷日、舜帝殛鲧、有易氏(太一氏、古天子国大庭氏、伯益后裔)潜行、禹帝理水、夏社、商卜、周筮等,发展到春秋战国的完备的《易经》。其中古有易氏(部落)由于“易”的原因,可能是《易经》的正宗保持者(一直到殷商上甲微弑绵臣)。正如《尚书》终于《费誓》《秦誓》,当在秦、费地保持至终一样(或是古中山国末代君王尚所终辑),《易经》的最终结集成经当是属有易氏部族。古有易氏为历经尧舜禹三帝之大臣伯益(或曰称过帝)的后人,由于夏启帝的原因,由西徙北镇守黄河北易水流域。有易氏正史无载,当肇始于南方之招摇山(见《山海经.南山经》),后东徙有穷后羿国,由于洪水原因,国力不如西中部势力,故有夏启帝之难(当时的有易氏为西部的有扈氏)。后有易氏帮助商部族推翻夏帝桀(其间有易氏分支后羿在位48年),但商(殷)部族为扩大疆域,使王子亥窥探北方,为有易氏所放施(发现)。后有易氏遁灭。此事载在汉著《山海经》里。古《山海经》或为伪作(杂入旧闻传说),但为秦藏无疑。故《山海经》可能有些根据,只是记载模糊。
汉时(刘向刘歆父子)所敕辑古《山海经》,共18卷,包括山经五,海经八,大荒经五。山经即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经即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经即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晋郭璞注):有困(因)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讬于有易、河伯、仆牛(河伯仆牛皆人姓名。讬,寄也。《汲郡竹书》),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竹书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沅(清毕沅)曰:竹书纪年云: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 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今郭所云是世所传。沈约注也,或沈即取此),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言有易本与河伯友善,上甲微殷之贤王,假师以义伐罪。故河伯不得不助灭之。既而哀念有易,使得潜化而出,化为摇民国),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沅曰:疑即今猺民也)。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卷己:“有易,经云:王亥讬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煞女,王亥取仆牛。《竹书》云: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施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伐有易,灭之,弑绵臣”。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卷丙:易,所谓朔易,古有易之地。(商上甲微伐有易者),今之易州,北终东始,有代易之意,故迩于代。(世不知有易,朔易之地,或谓冬收藏交易,为言东作西成,为朔易。皆以民事言,非也。谓岁改易者,亦非)。有易水出固安,固安为北易(即安国,河出故安关乡西易,故《安经图》云:故安谓之北易,作故通),复有南易,(《燕赵记》有三易,漳为南易。班固、阚骃以呼沱为南易。史云:燕与赵以龙亢汾门与燕者)。而洛为汉易阳,昔燕文公徙易,则汉之易县也。有故城在城西五里有故易,京城在涿之归德南八十里(公孙瓒言刘虞于蓟下,谣云:燕南垂,赵北际,惟有此中可避世。瓒以易地当之,筑城临易河。徙笃曰易京。铁门楼榜千重。袁绍破之。石虎自辽徙此,恶其固,毁之。《寰宇记》“归易东南十五有大城,燕桓侯别都,指此。”)
     据上材料,古有易氏是存在的,活动区域在古易水河一带,夏时的一个侯国叫易国(今河北省易县涿鹿是易氏家族易国的发源地,易国国君绵臣,易氏祖先是易氏部落,易氏部落先祖是轩辕黄帝传裔舜帝之子戏即有易(易氏元宗始祖)世居古易水后代形成易氏部落演变成易姓,商灭有易商初迁雍州传公元前1193年易正),由于其建国时期早,是中国古文字的开创者,在华夏诸部族中颇有地位。所以,商灭有易氏,文字表述的方法也不同。言“弑”,是以下犯上、不正当的行为。由于有易氏部族古史阙载,易、以及《易经》在历史上也是时隐时现,演《易》的方法多种多样,古《易经》(现通行本《易经》)晦涩难懂,颇有韬光养晦的味道。但古有易氏时期应该是古《易经》成型时期,因为在古文献里总算有了“易”字。这里,周朝的《周易》虽然混淆了作为典经的《易经》,但在运用的普遍性、用“之卦”变卦等方法,则是从卜筮方面对《易经》的一些推广。虽然对《易经》的哲学、科学(如排列组合原理)等没有正确地发展下去,总比埋没了要好。魏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虽然首开混淆《易经》与《周易》的先河,但它抛弃了卜筮术数,指出了其迷信舛误,从哲学上阐述《易经》思理(以《老子》之无理论释《易》),有好的方面。总比没有要好。

作者:易水围 (2017/11/30 10:44:3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易氏论坛  执行时间:199.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易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