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及居住地的文物古迹,正在继续收集资料

    中华师氏网 2008年11月26日 师志强


师姓及居住地的文物古迹
云南省

●师范墓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名人墓
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弥渡县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地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
师范墓葬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坝下川东山寅街镇蔡家地村与干海子之间,名叫一碗水的地方。原墓由翰林学士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惇先生出资1万余元,重新修复了师范墓。墓高、宽各4米,整座墓坐西朝东,耸立于青松丛林之中。1983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文中的“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对元代大理区域社会生活的复苏是肯定的,因而聚焦三月街人们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来源:大理日报第八版,发布时间:2005年4月18日)

(资料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地址:大理市下关镇洱河南路33号,邮编:671000,电话:86-872--2128614,E-mail:xiao198065@yahoo.com,
http://www.dlzbwg.cn)
●《师氏家谱自序》碑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古碑
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弥渡县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地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


(资料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地址:大理市下关镇洱河南路33号,邮编:671000,电话:86-872--2128614,E-mail:xiao198065@yahoo.com,
http://www.dlzbwg.cn)
●师家大院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民居
时代:中华民国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
通海,一千多年前的政治经济重镇,素为滇中南交通要冲。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创建大理国,设通海郡,通海为郡治所在地,辖今滇东南,为当时滇南军事、政治、文化重地,通海的城镇建设雏形始于此。大理国文化开始强烈地渗透,当时通海的繁荣仅次于昆明、大理。时至元代,忽必烈征服云南,在曲陀关设宣慰司都元帅府,辖临安、广西、元江,蒙古族落籍通海、河西,当年的曲陀关“人物繁盛、市肆辐辏,盛极一时。”明代,江南三千军户、八万商户大举迁徙入滇,江南仕子随军到通海、河西“戍兵屯田”,将先进的中原生产技术传入通海、河西,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促使当地生产力、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
东汉建武时,今越南顺红河水道经通海至晋城的道路已通行。通海之名始于唐,南诏时置通海都督,通海为治所驻地。唐天宝年间742年,因水道险阻,行人从现在的越南河内溯红河水道而上,至河口,舍舟陆行,经通海北上,称“通海城路”(也称通海大道)。经通海,北上至今四川宜宾,西行至大理或思茅、临沧。
于是在这条始于唐朝的古驿道上,通海成为举足轻重的枢纽。自通海南下经建水、个旧、蒙自、屏边、河口可入越南;从通海北上滇中,可入巴蜀;西至大理,入缅甸、印度。西南经新平至思茅、临沧、景洪。在这条古道上,元、明、清三朝分别设置驿站,交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南北两条线路,古驿道串起大理、楚雄、思茅、玉溪、红河地界上的多个经济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小镇,串起了滇西与滇中、滇南的经贸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线路。在通海县的城镇和乡村,隐藏着许多赶马人的宅院,虽然历经风雨,仍艰难地保存了下来。通海现存的古旧民居,以县城西门外的周家花园,崇文街的张家花园,极星街的逸园,文献里的赵家花园;河西镇南门月城的王家大院,西门张家大院、师家大院,大回村马政和家大院等,最为宏大、精美。河西古镇的民居建筑也很独特,具有通海地方特色的“三间四耳倒八尺”、“三檐平”、“四檐平”、“跑马转角”和“四河五天井”的古民居比比皆是。漫步在河西的大街小巷,你会被那些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湛的古民居所吸引。在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张家大院”、“马家大院”和“师家房屋”。
现存于河西镇的师家大院本不算大,石质的造型显得格外气派,是河西古镇里的一个新亮点。该建筑位于河西镇政府后院内,面积220平方米。但建筑风格很独特,属于通海少有的“明三暗五”、“跑马转角”式结构,木料精选,木工考究。房屋的主体结构为明三暗五八马推车带走马转角式传统风格。“铜钉石柱小阳台,八马推车少半边”的装修审美取向体现了主人家的闲情逸兴。特别是楼下正堂上下和两边耳房的六颗石柱子和上面的诗词楹联硬是令人注目,感叹不己。
师家大院坐落在河西镇政府大院内,房子的主人叫师万桢。如今成了不少单位的办公地点,而宅子的原貌仍可见。门卫王大爷是这座大院的见证人,据他回忆,大院建于上世纪40年代,设计师是峨山县宝泉乡一位姓禹的师傅,那时师万桢一家在昆明、宜良一带经商致富以后,决定在原河西县衙门前买一片空地,建一座住宅。当时县衙门前的空地可谓黄金地带,寸土寸金,没有足够的财富是不敢妄想的。那一年,师家的建宅工程让河西小城轰动了一回,12根近4米长的石柱子在“嗨哟、嗨哟”的号子声中被石匠们抬着在大街上穿行,建房用石柱,在当时闻所未闻,更为奇特的是,建房用的每一颗钉子都是铜制的。
师家大院建成后,石质的造型显得格外洋气。房屋的主体结构为走马转角式传统风格,也许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住宅在东边围了半边院墙,就只建了西面一个躲间,躲间里为一个玲珑的四合院。宅子的屋顶为三檐平,道八尺不造楼,改建一个小阳台,用石块砌成,过去台上广种花草,道八尺与偏厦、正堂皆有精美的廊道相通,很有些古典的味儿。
师家大院本不算大,但“铜钉石柱小阳台,八马推车少半边”的装修审美取向却体现了主人家的闲情逸兴。原河西人玉溪县县长张联芳有一联书于正堂石柱:插架牙签丕振诗书门第,绕庭琴韵流传风雅家声。联语中流露出太多的艳羡之意。解放后,师家大院的主人都在外工作,惟有师万桢的妻子留家,被下放到四街镇师家湾,之后,再没有回来。
(资料来源:玉溪新闻网《通海马帮老宅》)
陕西省
●师氏造像碑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碑刻
时代:北魏正光四年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收藏有六通北朝时的造像碑,其中一通为正光四年师氏造像碑。
碑侧发愿文共十行,主要内容为,大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邑子71人等发心立石像一区。文中有很多佛教用语,如“同心乐三宝”、“龙华三会”、“如来大圣”等,虽未标明石像的宗教性质,但佛教的倾向性却比较明确。以下再看造像。
碑之正面造像为一坐二立像,头残,中为坐佛,左右为二菩萨。碑阴造像,中尊右手持扇,腰束宽带,二胁侍亦束宽腰带。龛之下方并有道民二人,此面为道龛。碑之两侧,也是一为佛龛一为道龛。由造像可见,该碑佛、道参半,乃双教碑。
道教造像碑在北朝常有借用佛教用语的现象,如耀县藏吴洪标兄弟造道教造像碑,其词云:“道民吴洪标兄弟父叔,仰寻经文,内发慈心,敬造三宝。”还有耀县藏杨阿绍和杨楞黑造像碑,发愿文都有“龙华三会”之词。值得注意的,是临潼这通正光四年发愿文中提到了“佛道合慈”的观点,并将其归纳为“无为”。佛法初传中土时,尤其是东晋中叶以前,依附和汲取道教,如将涅译为无为。东晋孙绰《喻道论》云:“夫佛也者,体道者也。道也者,导物者也。应感顺通,无为而不为也。”至南北朝,虽然佛、道矛盾十分尖锐,但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寇谦之并不赞同太武帝的灭佛行为。南朝道教大师陶弘景晚年更是“两教双修”,临终遗令,死后以大袈裟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这说明佛道的相融在当时比较普遍,并得到上层道教人士的认可。
该碑供养者姓名中,除有一佛弟子为刘姓、一邑师为王姓外,其余皆为师姓。因此,这是一通师姓家族所造双教碑。
(资料来源:《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江苏省
●师饶家族墓葬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古墓
时代:西汉成帝时期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

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
1993年2月,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部的高岭上,几位农民在挖草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批地下古墓,经考古工作者抢救发掘,在第六座墓中发现了数十枚记录古代珍贵历史档案的木牍和竹简,专家们经过潜心整理研究,这批档案文书终于重见天日。经考证,这批简牍为距今2000年西汉成帝时期的东海郡行政文书档案,其完整性、细致性和系统性为过去发现的各类汉代简牍中所仅见。这批简牍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以及研究档案、军事、古文字等专家的高度重视。
尹湾汉墓位于尹湾村西部约2公里的高岭上。这里依山傍水,视野开阔,自然环境优良。尹湾汉墓群经探测共十余座,这次抢救发掘共六座,形制基本一致,均为长方形竖穴石坑木墩墓,墓呈东西向,有单人葬、双人合葬两种安葬形式。墓室皆构筑在5至8米深的基岩上,墓穴为人工凿成,墓坑内回填黄色灰白土,槨室四周填青膏泥,墓与墓之间无打破或叠压关系,葬具有棺、槨,有的带边厢或足厢。
内有木牍的六号墓为双人合葬墓,保存最为完整。墓口东西长4.2米、南北宽2.7米、深7.5米,坑壁垂直无墓道,较为规整。墓室由一槨、二棺、一足厢组成。槨顶板五块,南北向排列,每块之间以半肩榫相组合,长2.7米、厚0.35米、宽0.6—0.65米。槨顶板与棺之间由数十块厚0.05米的小木板拼合而成排列有序的“天花板”,槨室东西长3.2米、南北宽2.26米,两棺东西向并列。北侧男棺稍大,长2.28米,宽0.76米,高0.73米,南侧女棺稍小,长2.19米、宽0.74米,高0.71米,槨西部为足厢,依槨壁而设,三面用厚0.08米的木板拼成,内长2.1米、宽0.62米、深0.7米,足厢中放陶罐、陶壶、木俑、漆儿、铜樽、漆耳杯等陪葬品,木牍与竹简出土于男棺内足部。
这一批木牍和竹简无疑是陪葬品中最为珍贵的遗物。其中木牍23件,长23—23.5厘米,宽6—9厘米;竹简133板,分大小两种。大简宽0.8—l厘米,小简宽0.3—O.4厘米,长度基本一致,为22.5—23厘米,小简有绳编的痕迹。
木牍和竹简上内容非常丰富,共载4万余字,现简介如下(按编号排列):
1.“集簿”(木牍1)。标题“集簿”两字用隶体书于正面牍中央,正文用章草书于正反两面,所记为东海郡的行政建置、户口、垦田和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2.东海郡吏员簿(木牍2)全文共3560余字,用工整的隶体书于正反两面,在尹湾汉墓出土木牍中字数最多,字体最规范。所记为东海郡太守、都尉和各县、邑、侯国以及盐、铁官的吏员的统计数字。
3.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木牍3、4)。分别记载东海郡所辖38个县、邑、侯国以及盐、铁官的长吏的官职、籍贯、姓名、原任官职及迁除缘由。
4.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木牍5)。按输钱都内、徭、告、宁、缺(死、免)、有劾、未到官诸项,记载有关长吏的官职、姓名。其反面为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所记为现任掾史等属吏的设置情况。
5.武库永始四年(前13年)兵车器集簿(木牍6)。所记分乘舆兵、车器和库兵、车器两大部分,逐项记载武库所收藏兵、车器的名称和数量,共计240种23268487件。
6.赠钱名籍(木牍7、8)。用草体书写,记载赠钱者姓名和钱数,亦有少数未记钱数,仅书姓名,7号木牍反面“永始二年(前15年)十一月十六日”当为该次赠钱的时间。
7.神龟占、六甲占雨(木牍9正面)。该牍正面上、中段的内容为神龟占。中段统一神龟图像,上段是说明文字。神龟分为八个部位,占测时以后左足为起始部位,按右行方向数日数,从当月朔数到占测之日,看所数到的是神龟的什么部位,以定占测结果。下段为六甲占雨,将六十甲子排列于一图形上,下面标有“占雨”两字。
8.博局占(木牍9反面)。木牍上段统一标有六十干支的博局图,在图的上方标有“南方”二字,下段有五栏与图相配的文字,是分别用来“占取(娶)妇嫁女”、“问行者”、“问繫(系)者”、“问病者”、“问亡者”的。
9.元延元年(前12年)历谱(木牍10)。先将该年13个月(包含“闰月”,即闰正月)分列两端,注明月的大小及朔日干支,然后将其余干支分书于两旁,并将四立、二至、二分、三伏、腊等各为某月某日注于相应干支之下。由于排列方法巧妙,六十干支正好按顺序围成一个长方形。该牍反面为墓主贷钱之券。
lO.元延三年(前10年)五月历谱(木牍11)。历谱分为三栏,第一栏首行为“五月小”,接着记“建”、“反支”等神煞于该月所值地支或天干,以供择日之用。
11.君兄衣物疏(木牍12)、君兄缯方缇中物疏、君兄节司小物疏(木牍13)。分别是墓主随葬的衣物、文具、书籍以及梳篦等“节司”(栉笥)中小物的清单。
12.名谒(木牍14—23)。共十方,第一方为东海太宗级遣功曹史请墓主办事的名谒,其次七方为沛郡太守等官吏遣吏向已任东海太守功曹史的墓主请谒或问起居,问疾时所使用的名谒;后两方为墓主本人或遣吏请谒别人时所使用的名谒。通过研究名谒得知,墓主姓师名饶,字君兄,分别担任过西汉东海郡过卒史、五官掾、功曹史。
13.元延二年(前11年)日记(竹简1—76)。在预先编制成册的元延二年历谱上记事。历谱将大小月分开排列,所记之事大都记录何时出发、至何地住宿以及其他公私事务,当为墓主的记事日记。
14.刑德行时(竹简77—89)。以日干和一日中的时段为依据占测行事的凶吉。
15.行道吉凶(竹简90—113)。用十支简将六十个干支日名排成一个横行的六甲表,在每个干支下注明几阳、几阴及某门,又用五支简分别说明,由于出行时得到不同数量的“阴”、“阳”,并由于得其门或不得其门而会出现不同的吉凶情况。
16.神乌傅(赋)(竹简114一133)。神乌傅赋书于宽简之上,标题用隶书,正文用草书。这是一篇亡佚两千多年的其本完整的西汉赋。其风格跟以往传世的大量属于上层文人学士的汉赋有异,无论从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来看,更接近于民间文学,此赋以四言为主,用拟人手法,通过雌鸟遭盗鸟侵害,临死与雄鸟作别的故事,表现夫妇之间和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末尾以“鸟兽且相扰,何况人乎”点出主题。此赋跟曹植的《鹞雀赋》和敦煌发现的《燕子赋》(以四言为主的一种)如出一辙,但它的发现把这种俗赋提早了200多年,对研究古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尹湾汉墓发现的简牍文书档案,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一批西汉郡级行政书档案,为研究汉代的上计制度、行政建置、吏员设置、档案制度、官吏迁除、国家盐铁生产、国家兵器的制造与贮存以及农业生产、军事制度、术数研究、古佚赋等等,提供了在很多方面较吏籍所记具体得多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来补充、订正《汉书》等史籍。(资料来源:人文自然网,作者:齐劲松)
山东省
●师旷墓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古墓
时代:汉代
保护级别: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地点: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街道南师店村有师旷墓遗址
分布面积约2500平方米。现存封土墓一座,高约2米,直径7米,黄土夯筑。墓室局部暴露,为菱形纹等花纹砖砌筑。墓周围曾发现一批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地表散布有菱形纹墓砖。墓前原有东汉石阙,石阙呈方柱形,阙身用平面浮雕和阴刻的方法刻几何图案和车马,已无1966年毁坏,阙移泰安岱庙收藏。1977年对该墓重修,增培封土,重立墓表。《新泰县志》载:为师旷墓。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著有《禽经》。据载,宋、元时期,该处曾建有师旷庙一座,清顺治年间(1622~1661)知县卢宏重修,并立《师旷墓表》碑一通,文中对师旷充满了敬慕之情。此庙早年废圯。

河南省
●洛宁县康熙帝先后颁布两到圣旨师佐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圣旨
时代:清朝,康熙六年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河南省洛宁县文管会
清顺治年间,师佐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等康熙皇帝即位时,师佐已是官拜五品的福建省福宁州的知州了。由于为官清廉,吏治有方,康熙六年(公元1655年)的时候,康熙帝先后颁布两到圣旨,封师佐的夫人韦氏为五品宜人,封师佐的父母分别为五品大夫和五品宜人。这两轴圣旨上世纪80年代由师佐的后人捐出,现存于洛宁县文管会。曲少波先生早年的时候曾见到过这两轴圣旨,他说,这两轴圣旨一轴是单独赐给师佐之妻韦氏的,夸奖师佐取得的成绩是与韦氏的“内则能贞顺,以宜家载孝”分不开的。另一轴是赐给师佐的父母的,以念他们在师佐幼时的教诲。这便是清朝“封妻荫父母”的制度。
●苑陵故城
类别:师姓居住地文物
性质:古城墙
时代:秦汉时期
保护级别: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地点:河南省洛宁县文管会
位于河南新郑东北三十八里的龙王乡古城村东,据文献记载为汉苑陵故城(《史记•楚世家•正义》:“《括地志》:‘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二里。’《毛诗谱》云:‘昔高辛氏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处其地,是为郐国,为郑武公所灭也。’”郑樵《通志》:“今新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古郐城是也。”)。随着近几年的考古进一步深入,发现有大量西周文化遗存,经考古与文献结合,确认该城极有可能为西周时期郐国都城。2000年,公布此故城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三批),古文化遗址序号690,名称:苑陵故城,时代:东周)
汉代为苑陵县治所,距今2000多年。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300米,南北宽1700米,周长约8000米,西南角残缺约100米。周长约4公里。城墙用黄土夯筑,东城墙高16米,北城墙高9米,城内有许多高土台,城外有31座墓冢和烽火台遗迹,出土有大量铜器、陶器和米字纹空心砖。该城东至肖河,西邻鸿雁河,南是平原,北有崇岗,城外有烽火台遗迹,城内出土有高土台和米字纹空心砖。城墙下层发现有近似西周的夯土层,小园夯窝,夯土层内包含有绳纹夹沙陶片等。城墙下层叠压有周代夯土,内含夹砂绳纹陶片。城内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布币和空心砖等。城内高台地似是宫殿基址。据此,苑陵城早期可能是西周时期的郐国故城。当地群众传说,城西北角面积约70余亩,是“监旮旯”。城北有后花园。城外东南50米处是烽火台遗址。城南门外古代有五里长街,人称南门外闹市。城内外出土文物有铜器、铁器、陶器、金器及大量的空心砖。空心砖有素面的,有米字纹的。城外附近有31座无名古冢,可能是贵族的陵墓。
苑陵城是秦汉时期名城之一,据《括地志》、《郑通志》或《史记》等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是郐国属地,后成为郑国和韩国的重要防护城邑之一;元前230年,秦始皇在此设置了苑陵县,隋朝和唐代贞观年间两度并入新郑;南北朝时期,西魏以2000人大败东魏数万兵马双方大战于苑陵城,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隋唐时并入新郑县。
相关事件:苑陵县
相关书籍:1997年《郑州市志》、《郑州市文物志》
(资料来源:《郑州大辞典》)
●水泉石窟
类别:师姓居住地文物
性质:
时代: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河南偃师市寇店乡石窟村南沙河东岸万安山
水泉石窟位于河南偃师市寇店乡石窟村南沙河东岸万安山的断壁上,坐东朝西,依山面水。窟深6.5米,宽4.8米,高12米。窟内后壁正中,雕主佛两尊,现仅存北侧一佛,高约3米。窟内两侧洞壁雕有大小佛龛约四百余座,龛内的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也有不少的交脚弥勒造像;龛楣及近侧多刻飞天、化生、莲花、帏幔、缨络;佛座下有金刚力士及蹲狮、卧兽等。造像刻工简朴硬直,体现了北魏石刻艺术的特点。
窟外北壁有唐代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的造像一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面容丰满,体态有力,为盛唐艺术风格。窟外南壁,保存碑记一通,系依山而刻;其中有关于石窟历史的记载,字迹多已剥蚀不清。
窟壁间雕大小佛龛400余个,龛内多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或交脚弥勒佛等。龛楣及其近旁多刻有飞天,化生、莲花、帏幔、璎珞等。佛座下有金刚力士及形象生动的蹲卧狮兽等。雕刻技法简朴,系北魏造像风格。窟外北壁雕有唐代像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面容丰满。另存有北魏普泰二年(532)及唐先天二年(713)等造像题记。

●禹王台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
时代: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开封城外东南约1.5公里
禹王台座落于开封城墙东南部,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名胜园林,古称梁园。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吹台”。明嘉靖元年(1522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名为禹王台。
禹王台,又名古侯台,位于开封城外东南约1.5公里。是开封游览胜地,现辟为禹王台公园。
禹王台最早叫吹台,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著名盲人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得名。古时的吹台很高,到了明朝还有10米,周长百米,后来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仅高出地面约7米。
西汉初年,汉文帝封其次子刘武于大梁,为粱孝王,封疆初都于大梁,后迁睢阳(今商丘)。梁孝王喜好同墨客吟诗吹弹游乐,为此又增筑吹台,并在吹台兴建殿字亭楼,种植名贵花木,修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称为梁园,又称兔园。入冬,梁园万树银花,玉宇辉映,风景如画,景色迷人,故“梁园雪雾”成为汴京八景之一。梁园后因战乱而荒落。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在台上建碧霞元君祠。后来,因开封屡遭水患,人们怀念大禹治水之功,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吹台上修建一座禹王庙,这座古台从此就又叫禹王台了。古吹台的建筑,在明清时期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禹王台南台阶下面入口处,是一座门楼式牌坊,上写“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河南地方官何煟书写。
今日禹王台上,经过修葺后主要建筑有禹王庙、三贤祠、水德饲和御书楼等。
禹王庙是座精巧的二进庭院,大殿内在明朝时所塑的禹王像,已不存在。现在殿内的禹王像是1982年重塑,高1.6米,双手执圭,身穿龙袍,魁伟端庄。塑像两侧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另一副是:“而耕而粒去巢就庐万代永颂王功德,斯世斯民饮水知源高台重铸禹金容”。东西墙上是砖雕壁画,东边是一副大禹治水图,西边是大禹行赏和乐耕图,反映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大殿北壁镶嵌有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赏摹刻的峋嵝碑,文字奇古,字体怪异,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
三贤祠和水德祠是两个小院,分别位于大殿东西两侧。三贤祠位于殿东边,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纪念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此台相会,饮酒赋诗,留下了《梁园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建。明代著名诗人李梦阳和何景明在开封活动时间较长,明嘉靖四年(1525年),为了增祀明代李梦阳和何景明两位诗人,曾将三贤祠改称五贤祠。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祠堂时,其匾额上仍是题“三贤祠”,水德祠位于大殿西边,是明朝为纪念中国历代治水有功的人而建。历代对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有贡献的人,在水德祠内部奉祀有牌位,祠建初期原祀有29人,以后逐渐增加到37人。
御书楼位于禹王庙南面,是清康熙皇帝为禹王庙写匾额“功存河洛”的地方。此楼是为纪念皇帝书定御书及悬挂御书所建。现在匾已不存,楼房还在,楼下东壁嵌有康有为登吹台时的诗作,字大如拳。
禹王台周围有回廓环绕,壁上镶嵌有大量的石刻题记。在禹王庙正殿后面,有座御碑亭,亭中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
古吹台下有环水河,名为莲花池,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开凿的。古吹台后有一水榭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在禹王台公园北面的苹果园西南角有孙中山铜像和辛亥革命烈士墓。孙中山铜像是1929年冯玉祥在河南主政时所立,身高1.96米,原在龙亭高台南面(台前),后移于此。辛亥革命烈士墓是座庄严肃穆的青石陵墓。武昌起义胜利后,以开封为中心的河南人民积极响应,以同盟会员张钟端为首准备武装起义,由于机密泄漏,张钟端等11人遭清廷镇压而壮烈牺牲。烈士遗骸于1934年移葬开封南关,因禹王台是盟员当时的自由的活动中心,所以1981年迁葬于此,名为辛亥革烈士墓。
此外,公园内外还有景亭、剧场、花园、葛花廊、广场、电动飞机、综合大型滑梯等娱乐设施。整个公园花木繁茂,层峦叠翠,布局精巧,环境幽雅。
每年4月“东京禹王大庙”皆在此举行,热闹非凡。

山西省
●师家大院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窑洞民居群
时代:清代
保护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地点: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处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师家沟的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分为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正如该村《要氏族谱》所记载:“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
师家沟以师族为首居而名,以师家大院闻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占地面积十多公顷,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师家大院共有大小三十一家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赏月房、门房以及工仆马厩等用房。
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它院落相互联系,真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主体建筑一周有一条用长方条石铺成的人行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故又有“下雨半月不湿鞋”之说。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进,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零八种。
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师家沟以其高品位的文化含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到了它的独特价值。
交通:去汾西县可乘火车在霍州市下,转乘汽车,或从临汾、介休、长治乘长途汽车前往。冬季去汾西比较寒冷,部分山区冰雪路滑,要注意安全。去师家沟可在县城乘车到僧念镇下,步行约一小时,或从县城租车前往,吃住可选择村民家。
■师家沟清代民居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极差,围绕它发生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师家沟清代民居的布局是“楼上楼,院中院”。
■师家沟防御自然灾害,设有完整的排水设施,防御盗匪,家家有地道。师家沟有“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下雨半月不湿鞋”等说法。
■师家沟清代民居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基本完整。
■师家沟民居被誉为“迷宫”、“天下第一村”、“文物精华窑洞瑰宝”。
师家沟民居始建于乾隆32年(1767年),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基本完成,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保存完整。有关专家说,师家沟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尽管师家沟民居以它的古老和神秘吸引了多位外国朋友前来参观。然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等原因的限制,师家沟民居来的游客少,回头客更少,因此,围绕它发生的许多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师家沟随着师氏家族的发展兴衰过程,逐步走到了由兴盛到衰败的历程,师家沟的历史辉煌已随着封建王朝的垮台而远去,师氏家族也由过去的望族大户、富商巨贾、逐渐变为传统的农耕世家。然而,师氏家族为我们留下的师家大院古建筑群却是一颗颗镶嵌在姑射山下的艺术明珠,挥不去,抹不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师家大院是窑洞文化之典范,晋商文化之一枝,民俗文化之瑰宝。
●师家滩古村落、大禹庙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
时代: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师家滩
村里人家多数姓师,是晋国著名音乐家师旷的后代。因为厌倦了宫廷争斗,先祖才避之远地,在这黄河边上开了一个渡口。
解放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师家滩这个紧贴黄河,上衔壶口、下接禹门的小村庄,得其地理优势,一直是上下船只的集中点。当时的师家滩一带又有七、八座私人开办的小煤矿,从而满载粮食、药材、牲畜等的船只,在壶口这个黄河行船的天然屏障前,只能在师家滩渡口卸货,再经“旱地行船”绕过壶口,继续行船。久而久之,师家滩成为上下船只的中转地,卸货后,再装煤返回,成为“行规”。因此,这里船来船往,人流如织,商贾活跃,远近闻名。某些程度上可以说,师家滩是各种文化、思想的吸收和传播地,促进了当地、周边乃至整个吕梁山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发展。
解放后,师家滩作为连接晋陕两省的黄河渡口,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后来,社会不断发展,龙虎公路和禹门黄河桥相继修建,师家滩逐渐冷落以至现在可有可无。
师家滩一带黄河晋陕大峡谷,是整个黄河流域的精华,人称“黄河三峡”,有些地方甚至比“长江三峡”还要好。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文明发祥地,我们师家滩这里自然具有了非常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人类早先文明的遗址。离我们师家滩不远的北节头村曾发现旧石器石斧一件,据文物专家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村里有座醒目的庙宇——大禹庙。这庙虽然不能和城里的庙殿相比,但阔绰的院落,敞亮的殿堂,也为这儿的荒落深山平添了诸多生机。大禹庙建在这里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写照。
相传,大禹治水是从黄河开始的。利斧劈开了孟门,形成了一道石槽。石槽通畅了洪流,流水倾泻而下,奔腾而前,日夜喧嚣。天长日久,石槽寸寸向上,形成了壶口瀑布,瀑布下却摆开十里龙槽。哈哈,当年的人工劈开的石槽已经十里之遥了。不说壶口和龙槽成为了世所罕见的风景,只说治水成就了一代伟人大禹。后世子孙一说大禹,就连带出大禹治水,似乎大禹生平就是治水。其实,大禹有比治水更体面的时光,那就是在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后,舜帝又将位置禅让给了他,他堂而皇之当上了帝王。而且,把尧和舜形成的国家机构进一步完善,成了完备的国家。夏的阳光沿着他行走的轨迹渐渐升起了……然而,大禹作为帝王的时光鲜为人知,人们称道的都是:大禹治水。正是如此,你看那庙中的塑像,大禹攥紧拳头,眼观前方,似乎黄河的浪涛又向他发出了新的战斗号令,他正准备召唤千军万马,扬帆出征。
● 师旷故里和师旷墓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名人故里、古墓
时代:春秋时期
保护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
保存地点:洪洞县曲亭镇师村
据《洪洞县志》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音乐大师师旷大夫即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晋平公赐他为五乐之师,后人称他为师旷大夫。师旷是我国的音乐鼻祖,为了纪念他,故村名为师村。村中现存有春秋时期的师旷墓。现在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已成立了师旷文化研究中心,师旷文化与师旷故里正在进一步开发中。
历史上著名的晋国音乐大师师旷,被昏王晋平公无辜削职为民回到故里洪洞后,组织民间鼓乐艺人以吹打谋生,从此,晋南吹鼓手便逐渐发展起来,称师旷为他们的祖师。

●师村遗址
类别:师姓居住地文物
性质:祠堂
时代:西周——汉
保护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
保存地点:洪洞县曲亭镇、大槐树镇、苏堡镇
遗址以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为中心,东西长5公里,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其暴露在地表的文化层随处可见,范村杨侯国古城遗址文化层内发现有陶鼎、陶豆、陶盆、陶下水管道等;在西尹壁村古墓区盗洞内出土有陶鼎、陶壶、陶盆及彩绘陶器等。追缴回被盗施绿釉陶楼一座、青铜平盖四钮鼎1件、青铜三钮带盖鼎3件。
●炎帝遗址首阳山
类别:师姓居住地文物
性质:石窟石碑
时代:北魏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山西省长治县师庄乡境内

首阳山又名羊头山,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的师庄乡境内,它西延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俗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说。羊头山高峻挺拨,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林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因主峰上有两塔如双锥直刺青天,当地人又称其为锥锥山。据北魏《风土记》一书中写道:“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山上有古城遗址,北有谷关,即神农得嘉谷处”。《后汉书·王莽传》中记述说:“羊头之扼,北当燕赵”。
羊头山从山腰到顶峰,石刻遍布。有石窟石碑,有石塔石树,有群体集合,有单个造型,大都为北魏时的古物。
●师范祖墓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名人古墓
时代:宋朝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尹方村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尹方村曾有师姓居住。尹方村古为尹方里时,静升里可能小些,可静升、尹方近在咫尺,人文自然从来就一体相联。尹方村著名的师守信、师克奇、师范祖孙三人所谓“一门三进士”,从宋代传闻至今,当地人无不引以为荣。尤其是元佑年间中进土、后督理江南的师范,仅改制茶税、削减田赋一举便仁政辉煌,南方数省百姓感其恩,户户绘图挂像,祭祀纪德。名传故里后,家乡人为学为官者,备加崇敬。尹方村师家后人虽早年外迁,村内已无师姓定居,可每年清明时节,师家茔地中师范墓及其祖墓,总还有彩色纸幡飘扬。
湖南省
●师祠巷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祠堂
时代:宋朝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街道办事处
湖南图书馆《湖南氏族源流》栏目介绍说:长沙东山师氏的始迁祖是师玉显,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时宦潭州参军,卜居十江坪。师玉显生三子:瞿亭、瞿高、瞿亮。宗祠建于长沙城内芙蓉区浏正街街道办事处,现长沙浏正街有一巷名为“师祠巷”。目前,师姓族人散居长沙、浏阳、华容等县。字辈:一元开万象,圣德立文明,孝友嘉声远,诗书利约芳。
四川省
●九丝城
类别:师姓居住地文物
性质:古城墙
时代:明代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兴文县九丝城镇官田村
九丝山位于兴文县西南的九丝城镇,系纬向构造建武向斜中段北江经强烈侵蚀所残存的丹区式台状山。成山岩层用中侏罗世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山体如城堡,山顶海拔1247米。顶平略向南倾;四壁峭峻,险不可攀。世传绕山一周约需蚕丝9两而得名。九丝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森林密布,溪水长流,上山只有两条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小两个寨门。
远在春秋、秦、汉时代,我国西南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僰人(又称为都掌人)就在川南一带活动,在战国时期就建立了僰侯国,并逐渐成为威震一方的主体民族和强者。明代成化年间“都掌蛮”人曾因不满官府勒索,相聚依山筑城,称“九丝城”,建有宫殿、粮仓及哨楼、城墙等军事设施,并与周围的凌霄、都都、鸡冠等数十山寨遥相呼应,互为唇齿,对抗明王朝。他们聚集群雄,骁勇善战,征服川南数百里,晏州七县无不归服,三十六酋各自而立。传说中的阿大王英勇神武,明王朝以其为西南隐患,多次征剿,俱无功而退。明万历年初(1573年),活动在兴文县九丝山一带的僰人反明斗争十分高涨,朝廷派四川巡抚曾省吾和刘显、刘挺父子将军率领十四万大军,分路围攻,再一次对僰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历时半年之久终将九丝城攻陷,九丝城遂毁于这次围剿;强悍勇敢的僰民族,以明军血洗九丝城而整体消亡。
河北省
●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师姓家族墓葬
类别:师姓文物
性质:墓葬
时代:元代
保护级别:
保存地点: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南
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南分布着九座墓,这组墓东南处有一通立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三月初六日的《师氏族谱记》石碑。《师氏族谱记》称避忌改“尹”姓为“师”姓。第二号墓出土的小瓷碗底上墨书有“尹纪”二字,断定该墓时代下限当在明昌元年(1190年),而六号墓应较其为早。河北省井陉县柿庄金元墓群,发掘于1960年4月,发掘报告刊登于《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分享按钮>>姓氏起源,让所以有涂姓人了解涂姓的起源
>>师姓近代人物——师小帆(尉氏县岗李乡老庄师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