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县窦公乡河村(师姓居住地)

    中华师氏网 2009年3月10日 资料


黄县窦公乡河村(师姓居住地)
这一片土地……(2008-03-26 22:42:12)
我们面对未来,所以眺望天空;我们沉思过去,所以凝望大地。
我喜欢历史,喜欢一个人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思考,我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是怎样的走过……
一·河村
家乡是内黄县的河村。
千万不要认为是一个水乡,水乡只是她的一个历史。
河村,第一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叫做“李靖堡”。
说到李靖,熟悉《隋唐演义》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那个近似于半神半仙的唐代开国功臣,这个村庄的起源,正是与他有关。
在目前河村的西北3公里左右,就是黄河故道,而再向西北,过了今天的卫河,就是内黄县的豆公乡(窦公乡)。——当然,这是另一个与这片土地有关的人物了——隋唐年间的枭雄——窦建德。
传,李靖伐窦建德就在此地,在此驻扎建堡,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河村。
关于这点历史,还有一个物证存在,这就是如今矗立在河村西北1.5公里左右,位于裴村境内的大兴寺塔。
大兴寺塔,建于唐武德年间,也就是李渊当政时期。
唐朝有个习惯,就是在隋末战争时期的大型战场上都会建寺建塔,以作超度之用(这种说法《西游记》中也有提过),而大兴寺塔无疑就是一个明证。

唐代中期,在江苏,有一师姓人家出了一位举人,后调到相州府做知县,而相州就是今天的内黄县,内黄县的旧址正是在今天河村正北3公里处的今故县村和旧县村附近。
这位师姓举人一定是看中了李靖堡的风水,当时已经是“河群”了,附近河道分布,从如今的附近村名就可以知道这个叫河群的地名的优势了:附近有叫岸上村了,有叫高崮的,而当时的河群(河村),正是一个小岛的位置,真正是可谓风光秀美。师姓举人,一定是很善于接纳关系,这在师姓的家谱中就可以看到,在2002年,当我第一次拿到宝贵的师姓族谱时,很清晰地可以看出,其中的序乃是当时极为著名的诗人沈佺期所作。
沈佺期,(约656-719)字云卿,内黄县张龙乡沈村人。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人称“沈宋”。其最大的贡献在于促成近体诗格律定型化,他继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后,总结500年间应用于格律形式的实践经验,把逐渐成熟的近体诗形式肯定下来,又完成“回忌声病,约问准篇”,使人们作格律诗有所遵循。著名学者郑振铎认为:“七言律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沈、宋的最伟大的成功便在于此。”在文学史上,可谓前承唐初四杰,后启开元之盛。为唐诗承先启后的代表人物。《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均有其传,《全唐诗》录其诗三卷,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真正让师姓在河村光大的却是在宋代。
当时师姓最高在朝做到了右丞相的官,并且一门三进士,富贵可谓达到了顶点。直到文革前期,在河村东隅的公墓还保留有进士坟的遗址,墓前的石羊、石马和人像等都还有存留,可惜,最终都被作为四旧填到了东河的河道中或者造桥所用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河村到今天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口大村,有近万人,也是河南省中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精神文明村。最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么一个人口近万人的大村,竟然十几年没有发生什么刑事案件,这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了解河村历史的话,这些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目前河村有几大姓,师、申、冯、宗、杜、程、陈等,河村的街道很奇特,不是像其他村庄那样称为前街后街什么的,而是分师街、冯街、宗街、杜街、西赵街、后城街、韩家拐儿等,
原来河村最早有唐代时期师姓在此建园之后,逐渐聚族而壮大,而前来投靠的多为与师家有关系的人家,比如女婿,朋友,家仆等,所以在河村,这些多姓聚居,但由于自古就有一种关联存在,所以,关系和谐,一直相安无事。
河村本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河村,周围河道密布,是一个典型的北国水乡,可是近年由于水源浪费,北方的水资源极其匮乏,导致河村原来“河群”的情况不复存在。周围只是存留着干枯的河道,而水,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
我的母亲在她年轻时,还经常在河道和池塘里抓鱼和捞虾。
而到我大姐小时候,河道已经断流得厉害,只能去捉泥鳅了。
我在上小学时村里的水塘还没有干涸,夏天还能看见荷花。
可现在,只留下一些坑坑哇哇的河道,来说明这里曾经的水源丰富。
大兴寺塔
在上篇中我说过,河村的由来与一座塔有关,那就是大兴寺塔。
大兴寺塔,又名裴村塔,当地人俗称老塔,就在黄河故道的边上,周围是千年的黄河冲击所留下的漫漫黄沙,地势隆起,所以称作老塔坡。
关于老塔的由来,我已经说过,建于唐武德年间,因为唐代有一个在战场建超度塔的习惯,当然,伴随塔的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庙——大兴寺。

当地的农民可不这么想,并不管是不是所谓的皇家寺院,而是用农民最为朴实的想象,为其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故事来(注:只是传说)。

1、大兴寺前耙和尚
如今的大兴寺早已经荡然无存了,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老塔在这里屹立千年,也难怪,大兴寺塔从建立至今,已经经历了多次的地震和水灾,并且还有不停的朝代更迭的战争。老塔能够屹立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迷,可是,本来大兴寺塔并不孤单,在它的周围,据史料记载,本来还建有另外六座塔,是一座塔林,而如今,六塔早和寺院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关于寺的消失,附近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老塔的东、西两面,是两个村庄,裴新庄和裴村,但奇怪的是,裴村并没有姓裴的。这个由来,应该从“大兴寺前耙和尚”说起。

很久以前,不过并久不过大兴寺的历史,附近村里有一少妇去邻村走亲戚,回来的途中,天上下雨了,正好走到大兴寺的门前,于是就在门前避雨。
寺里的一个看门和尚看见了,见其长得非常漂亮,于是就起了淫心,诓骗其去庙里避雨,说雨并不是马上就停,于是该少妇就进了寺,结果,就被这个和尚糟蹋了。并被灭了口。

裴村和裴新庄的该少妇的娘家和婆家都一家以为回了婆家,一家认为还在娘家,于是也没放在心上,结果,等了好几天都没有音信,于是就去找,先是两家大打出手,彼此都有损伤,后来,双方就在该少妇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打听,这一打听,就找到了大兴寺前,后来就在大兴寺的后院发现了该少妇的尸体,于是,两家就联合村众,一起找到寺院,进行打砸烧,并把所有的寺里僧人全部抓了起来,埋在了沙子里面,只露着头,用犁子全部把头犁了下来,从此,大兴寺就灭亡了,渐渐得整个寺院的建筑也被当地村民拆除,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了,只留下了这座老塔。

这个故事确实很荒诞,故事的草本我在《三言二拍》中见过,而耙和尚的情节却和《封神演义》中很相似,这也许就是群众的智慧吧。

2、大兴寺与朱元璋
朱元璋真是个“倒霉”皇帝,似乎民间好多传说故事都爱扯上他,尽管他的个人形象并不算中国皇帝中最好的一个,但由于当皇帝前做过乞丐和和尚,用今天的话说也算是“草根明星吧”,或许,这就是朱元璋的最大优势吧。

在老塔,有两个传说是关于朱元璋,一个是讲他还在做乞丐时,说有一天来到了大兴寺,正逢阴历的六月二十四,大兴寺前正举行规模宏大的庙会,赶集的做生意的人很多,可朱元璋运气好象并不好,没要到任何食物,晚上就躺在炸油条的小贩剩下的锅台上睡觉,后来就做梦梦见了一条龙铺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后就被惊醒了,也可能饿醒了,反正是很落魄,很无奈,但又报着很大的报复,他在醒时由于惊吓就蹬翻了一个小贩丢弃的一个用来盛油条的破箢(读“元”)。于是,就一语双关地做了一首打油诗: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箢槽(谐音元朝)社稷穿。

后来,朱元璋终于做了皇帝,就又一次来到了大兴寺塔,这次兴致就不一样了,晚上,很惬意地灯塔观景(插一句,大兴寺周围的景致很不错,“面面风来常有韵; 层层夜静自生光。”就是描绘它的诗句),一看周围,在如水的月光下,一片很大的棉花田开满了雪白的棉花,真可谓是丰收在望,国泰民安呀,于是,一高兴,就禁不住夸了一句:真是一片好花呀。

可是,由于朱元璋是安徽人,也许是本地的土地神听不懂南方口音,给听成了“真是一片好沙呀!”,真龙天子发话了,这还得了,赶紧照办吧,所以一夜之间,千里良田成沙海,好花成了好沙了。(如今大兴寺塔周围,已成森林公园了)

这当然是杜撰,和武则天让上苑花开的传说相似,不过,事实也就是如此,在明朝时期,黄河改道向南,这片土地最后一次接近黄河,从此,内黄,这片以黄河命名的土地,就彻底的永别了黄河,只留下了这无尽的黄沙,以及,在沙上屹立千年的大兴寺塔了。


分享按钮>>西周师旂鼎【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中期师尚诏起义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