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姓在明代移民潮中的迁播

    中华师氏网 2009年3月16日 师志强


中国师姓在明代移民潮中的迁播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杨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中国各地的绝大多数师姓族人,也都为洪洞大槐树萦怀。现根据本人收集的资料,就师姓族人在明代移民潮中扶老携幼、挥泪离乡的历史做一概述。
一、明代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历史作用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致使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农民起义日益频繁,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对农民起义予以镇压,竭尽残暴之能事,争城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亦爆发于一时。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水旱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大蝗灾亦有18次之多。元末兵燹之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淮以北鞠为茂草”。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道路皆阻塞,多是无人之地。明政府鼎革之始,由于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例如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下府(《明太祖实录》卷96、193),洪武十年(1377),河南等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同上卷120、164)。洪武十七年,又把全国不足三千户的三十余州降为县(同上卷25)。为了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明政府采取了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是为洪武移民,而“靖难之役”之后,又有永乐迁民之举,这样,我国历史上有组织的、最广泛的迁民活动持续了近50年。明初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在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广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处之民散移四处者,仅此一例而已。
明朝政府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洪武初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的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十五亩,又给二亩地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亩数。同时还规定皆免三年租税,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山西,不可避免地成为明初迁民之渊源。因为,当元末中原地区兵乱荒疫之时,“表里山河”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由于自然地理的因素,中原地区的水旱蝗疫较少波及山西,战乱亦少,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邻省,山西就显得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相邻诸省亦有大量难民逃亡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稠地狭的地区。元人钟迪在《河中府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据《明实录》的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规模较大的移民有十四五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当时山西移民主要来自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即以今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集散中心,而以临汾附近的洪洞为最,这与洪洞县人口稠密,又地处交通要道不无关系。
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首先是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增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移民地区的人口显著增加,河南地区洪武二十六年(1393)人口为1912542人,到弘治四年(1491)增加为4360476人。其次是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垦田总数达850万顷,较洪武元年增加了四倍。由于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加,生产迅速恢复,田赋随之增加,不少府县为此升格:开封府由下府升为上府,凤阳、太原、西安皆升为上府。总之,移民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使明朝的封建统治得以巩固和发展。
二、古大槐树与移民的关系
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洪洞县城北二里。这里有座广济寺,为唐贞观年间(627—649)的建筑,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唐宋以后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大,常驻驿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大槐树就在广济寺旁,驿道从树荫下通过。因临近汾河滩,河滩上的老鸹便在古槐树杈间构巢垒窝。明初迁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所,由此而散奔冀、鲁、豫、皖。据《明实录》记载,移民活动大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已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不忍离去,频频回首,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的家乡标志。从山西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不仅国内妇孺皆知,而且随着一些侨胞飘洋过海,广为传述。
明朝的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汾水冲毁,幸而在古大槐树的东旁同根孳生出第二代古槐,后又干枯,1974年被巨风吹倒,政府拨款予以整修。第二代古槐的北旁又同根孳生出第三代古槐,现枝繁叶茂,生长茁壮。
古大槐树处迁民遗迹,原来人们并不十分重视,现在的建筑是1914年洪洞人景大启、刘子林倡议募款而建。清末,景大启为官山东曹州,交游颇广,在宦游中,当地官吏和平民知其为山西洪洞人,都热情招待,皆言洪洞为故乡,出示家谱为观。当时洪洞人刘子林亦在山东为官,两人相商,遂起筹建古大槐树古迹之意。次年,洪洞人贺柏寿自河南杞县返乡,言在豫也有同感,便积极筹建移民古迹。正在此时,太原辛亥起义杀死了巡抚陆钟琦,清廷派三镇兵卢永祥部进攻山西革命军,卢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唯独到洪洞始有收敛,原来卢军士卒多系冀鲁豫诸省人,不少人为明初洪洞移民的后裔,他们不忍抢掠,并将许多钱财供施于古大槐树。洪洞人因大槐树而免遭浩劫,认为大槐树有“御灾捍患”之功,由此更加重视移民古迹的保护。
古大槐树处古迹由大槐树、碑亭、茶室和牌坊组成。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阴刻有碑文,简述迁民事略。在碑亭前靠西一旁,建有茶室三间,以备槐乡子孙小憩片刻,品啜乡味。茶室楣匾为‘饮水思源”。在碑亭南二十余步,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阴面雕刻有“荫庇群生”。在横额两面还刻有四首诗,其中一首云:“迁民往事忆当年,柱杖穿云窅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1959年,古大槐树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拨款修葺,派专人管理。1983年又建了门楼与围墙。现在这里已是一座翠柏绿槐、清静幽雅的公园,每年有许多访乡寻根的古槐移民后裔和国际友人前往参观。
三、师姓族人在明代移民潮中的迁播
根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一)明朝大槐树移民在河南地区的分布
元末的河南十分荒凉,自然成为明初移民前往的重点地区。河南省移民以洪武朝迁者为最多,其次为永乐朝。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河南的移民约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来自洪洞县,许多家谱、碑文直接言明迁自洪洞,如襄城县《范湖师氏族谱》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布诏,择贤者恢复中原。师圣道受诏,携妻子由山西省洪洞县移居河南省襄城范湖。”据《洧北师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洪武四年(1371),始祖公让,奉谕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这些迁至河南的移民分布在今洛阳、郑州、开封、长垣、安阳、内黄等市县。从河南移民的分布情况来看,恰以黄河和淮河流域为多,这与黄淮间灾害有关,也和元末农民起义的路线相仿。

(二)明朝大槐树移民在皖、苏、鄂、湘地区的分布
安徽是朱元璋的家乡,他起兵于此,转战江苏、湖北等地十余年,与元军殊死相战,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明初移民,以此地为先,据《明史·太祖本纪》载,在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凤阳屯田”。今安徽、江苏、湖北有据可考的移民点有凤阳、安庆、襄樊、徐州、南京等20余市县,这些移民点大多在淮河流域,就地理位置而言,大部分靠近河南,元时这些地方大都属河南行省。江苏省丰县《师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年),迁丰始祖师明远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至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师厚楼村,后分为三支,为长支、二支、三支。”安徽省涡阳县高公镇张心宅村前师自然村和后师自然村《师氏族谱》记载:“世居山西省洪洞县,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兄弟三人迁至河南长葛韩佐街(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居住数年。因圣上有旨不准兄弟同居,四门祖迁于江南,三门祖原籍不动,二门祖迁于山东省曹县老官坑。我始祖生一子二孙三次世地。天顺五年(1461年),二门祖自官坑徙居山东复程。三世长祖自老官坑又徙居于长乐西门外师庄村(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常乐集乡师庄村)以定厥家,自此人丁繁众。”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擂古镇的师姓,祖籍山西太原平阳府洪洞县。

(三)明朝大槐树移民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布

永乐四年(1406)明政府迁都北京,为巩固中枢之地,多次移民河北地区,移民的分布以当时北京、真定府、广平府、顺德府、大名府所属县为多,现有据可查者总计约70个县市。明永乐年间(1402—1424)移民的主要目的是为恢复靖难之役战火波及地区的经济,以狭乡之民垦荒于宽乡,其中以山西移民到北京地区与山东为主。而迁谪罪犯于山东、山西、湖广移民,前往隆庆、保安州等边塞地区,也是为了巩固北京地区的国防。据河北、北京民间家谱、碑文所载,永乐年间自洪洞迁入者颇多,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名,也有以迁出县名为名的,如北京郊区的“屯留营”、“长子营”。河北地区移民分布很多,这与“靖难之役”河北战乱严重以及迁都北京有直接关系。河南省台前县打渔陈乡师庄村祖谱记载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兄弟三人从山西逃难到河南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师姓老人讲,他们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到京西的。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留村乡师庄村由小兴州(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的大屯满族自治乡兴州村,地处兴洲河西岸)四棵老槐树迁入。

(四)明朝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的分布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当时的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青州府,现山东有据可查的移民点就有泰安、曲阜、临清、肥城、济南、聊城等60余市县。《马房村焦氏墓碑记》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9年)师氏祖由山西洪洞县米家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师庄。”据《梁山县地名网》介绍:“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师庄村,明永乐年间,师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师庄。”据《梁山县地名网》介绍:梁山县黑虎庙乡师庄村的师姓,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师庄。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师堤村师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于黄河故道大堤之上,以姓氏命名师堤。
另外,在今陕甘宁地区还有韩城、米脂、宝鸡、天水、镇原等30余个移民市县,以渭河谷地的分布最为集中,此为关中通往陇西的要道。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下高埝乡师家堡师万春小时侯老人讲是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来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炉乡师家村是明朝时从山西大槐树底下迁过来的,那时我们老祖宗不愿过来,是被迫迁过来的。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太平镇崔师村的老一辈们说,我们的老祖先是从山西洪洞迁过来的。
(五)师姓族人还在洪武年间的征滇和万历年间的九丝城平乱中担任大将,并因此迁播。

据云南通海《师氏家谱》记载:师毓秀,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师旷里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傅有德征滇,建功封“武德将军”授大理府指挥职。后领命回原籍任职。南征入滇时,携祖妣字氏册封温恭宜人,生五子,长子师则,次子师曾,三子师禄,四子师?,五子师武。解甲后,择居于云南省大理洲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武邑村的村名,为师毓秀被诰封的“武德将军”号所演变而成。自师毓秀择居大理洲至今,已有620余年,传二十五代近2000人。
明万历年(公元1573年)入四川省兴文县九丝城平乱,主帅师文礼,左右副帅师文龙、师文武,文礼、文龙留居四川,文武返京。清后期迁入贵阳市。


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前黄村师姓由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由山西省文水县迁至此地。
据院东头乡人民政府网介绍:院东头乡师家崖村的师姓,明末清初迁居于此,因西靠山崖得此村名。始迁祖名叫师代。
相传,李自成杀河南人时(或者明朝中期),师姓由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喜村(今平遥县朱坑乡喜村)迁移至白石崖村(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后迁移至陕县菜园乡过村的师家南坡。


分享按钮>>关于筹备中华燕氏宗亲联谊会江西分会的通知
>>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