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人物——著名老电影演员师伟

    中华师氏网 2010年7月22日 大连晚报


在群星璀璨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像师伟这样演过寥寥几部电影,却又让广大影迷念念不忘的演员并不多。在谍战片《秘密图纸》中,她是影迷眼中“最不应该成为特务”的23号女特务方丽,在战争片《林海雪原》中,她是“万马军中一小丫”的女卫生员白茹。领着“潘冬子”等一帮孩子拍《闪闪的红星》又成为她导演生涯的亮点。
 不久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家属楼,记者采访了师伟。
最不像特务的特务
斑白的头发,圆圆的脸庞,一见到八十多岁的师伟,当年的“23号”和“小白鸽”的形象马上浮现在眼前。“我念书时的学号就是23号,所以今天我们两个‘23号’终于接上头了。”师伟一听记者这番“接头暗语”笑了,说:“当年我最不想演这个特务角色,演了之后反而让大家印象深刻。”
“我透露给你一个幕后故事,其实当时定的是让我们厂里的王晓棠来出演女特务方丽,可是王晓棠在出演完《虎胆英雄》的女特务阿兰后,就对大家说她再也不想演反面角色了,态度很坚决,所以厂里最后把这个角色交给了我。”
凡是看过《秘密图纸》的观众都能记住这样的场景:
静静的月夜,窗台上的白玫瑰吐露芬芳,一首德彪西的《月光》悦耳动听,一位年轻的女子端坐钢琴前,跳跃的指尖中迸出优美的音符,镜头拉近,那张隽秀的脸抬起来……
优美旋律中的清丽女孩名叫方丽,她是那么高雅端庄,她怎么会是偷窃秘密图纸的女特务?很多观众都不愿相信。
能把一个女特务形象塑造得那么可爱,确实令人叫绝。“我演戏的时候,根本不会弹钢琴,我是到中央乐团,通过观察那些女钢琴家们来了解这个角色的职业特征,后来又到公安部门去观察被抓捕的女特务。”
一番细致观察后,师伟出演的女特务方丽丝毫没有先前反特片中女特务妖里妖气、搔首弄姿的公式化表演,这个形象连同王晓棠在《虎胆英雄》中扮演的女特务阿兰一起都成为电影史上反面形象塑造的经典,为老影迷们所津津乐道。
师伟说:“我就是要朴素地表演,把好人演成特务,因为特务不是写在脸上的。”
银幕上的女特务年轻、洋气、漂亮,但她的扮演者师伟当时已经37岁了。
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曾埋怨她演戏
师伟家的书房里有一张大桌子,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师伟写一手漂亮的欧体楷书,她说那是在北京政法大学任职的爷爷帮她选定的字体;书架中一摞摞线装书,也是在俄文专修馆工作的父亲留给她的。师伟出自典型的书香门第,她的哥哥孙宗汾是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就职于武汉城建委,曾经参与黄鹤楼、107钢厂等国家多项重点工程的设计建设,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工程学家,被称为“江城城建规划的儒将”。
  师伟中学毕业后,考上北平中国大学,中国大学是由孙中山创立的,黄兴和宋教仁都曾在此担任过校长。师伟说:“中国大学说是大学,其实相当于一个大学预科班,学生念两三年后,成绩合格就可以升至清华或者北大。”
  在学校里,师伟开始显露表演才华,参加了革命宣传和进步戏剧的演出活动。1946年,在一次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演出中,张瑞芳声情并茂地朗诵郭沫若的诗作《自由树》,这首诗打动了台下的师伟,演出后,师伟鼓足勇气向张瑞芳要到了那首诗的手抄稿。新中国成立后,师伟还多次与张瑞芳合作,出演了不少影片,早已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的张瑞芳没想到当年在舞台下向她怯生生地讨要诗稿的小姑娘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演员。
  “你是不是想问我姓孙,为什么改成姓师了?”师伟非常善解人意,“1948年时,我们这些爱国学生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秘密来到解放区,在河北正定县所在的华北大学‘政治十八班’学习,班上规定不能暴露以前的情况和现在的身份,学生一律改名,我就用母亲的姓,最后一个字是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多年之后,一直认为“唯有读书高”的父亲还固执地埋怨师伟:“你不应该演戏,应该上大学。”
“我长了一张小资产阶级的脸”
  在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后,师伟先后出演了《吕梁英雄》、《红色战斗员》、《赵小兰》等影片,她在《林冲》中演丫环锦儿;在《母亲》一片中与张瑞芳合作,扮演女儿;在《不夜城》中与孙道临搭戏。“电影演了一些,但都不是什么大角色。”回想那段日子,师伟半开玩笑地说:“可能是因为我长了一张小资产阶级的脸吧。”
在那个工农兵唱主角的年代,师伟这张清丽无比的小资产阶级的脸显得有些另类。“我无论穿上什么样的工农兵衣服,也改变不了小资产阶级面孔。我们下农村劳动,你看人家田华,抱着一捆草怎么抱怎么是工农兵形象,可我怎么抱也是小资产阶级,再怎么劳动,这个形象也无法改变。”
不过师伟的这张小资产阶级面孔也把她打入了另一类型人群:医生、护士和学生。在大老爷们唱主角的《林海雪原》中,师伟塑造的卫生员白茹堪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令人至今难忘。
在原著小说中,少剑波在剿灭威虎山匪首座山雕后,雪夜萌诗情,对眷恋的情人白茹写下:“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的诗句,后来许多影迷也用“万马军中一小丫”这句诗来褒奖师伟的精彩演出。师伟也非常喜欢这个评价,她说:“卫生员总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吧,符合我的气质。”
后来,师伟在《东进序曲》中出演学生周明珠,在《白求恩大夫》中扮演护士小贾。但是师伟认为自己将学生气质演到极致的是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她扮演的林媛媛也成为她最满意的作品。“周总理和罗瑞卿大将都接见了我们。”
独特的年代和“另类”的面孔让师伟在银幕中表现机会不多,但在她不多的银幕形象中,人们突然发现,在她所有的影片中,她全是以未婚姑娘的形象出现,所以有人称她为“少女明星”。
领着“潘冬子”拍《闪闪的红星》
记者能采访到师伟,完全是八一厂演员剧团团长祝新运从中牵线搭桥,因为在三十多年前,就是担任副导演的师伟领着他们这群小孩在拍戏,所以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当时作为“黑帮”家属的师伟意外地被八一厂请出来担任《闪闪的红星》的副导演,“我当时是以‘赎罪’的心理来拍片的。”“当时领着‘潘冬子’祝新运和‘春伢子’刘继忠拍戏,他们长得胖乎乎的,非常可爱,我就对他们说,‘长大了你们不一定要干这一行,要做好第二手准备。’当时我觉得他们长大后,形象上可能发生变化,但是现在两人还都在演戏。”师伟非常善于发现儿童明星,著名演员洪学敏、张光北、洪剑涛都是当年师伟发现的好苗子。
尽管《闪闪的红星》红遍全国,但是师伟的导演之路却相对平淡,师伟叹息一声:“在八一厂,女导演的成长非常缓慢,我就当了五部戏的副导演。”
在大连独立执导电影
1985年,师伟独自执导电影《失去的歌声》,外景地就选在大连。师伟说:“那是一部反映离异家庭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影片,在那个年代是个冷门题材,非常感人,刘文治、吴竟等人参与演出,但是在评大奖时,把这部儿童片打到了社会组,没有拿到大奖。”
 影片没拿到大奖,在大连住了一个多月,让师伟对这座城市充满好感。
师伟晚年家庭生活并不如意,丈夫康志忠曾是北京科技电影厂的副厂长,几年前去世了,但是最为不幸的是她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二儿子因心脏病突然死亡,英年早逝。和一些人不同,师伟没有把自己一直埋藏在悲伤中,而是更从容淡定地生活,她说:“亲人离去后,会有一段自我哀悼,但是之后,自己要对得起自己,要更好地活着。”
如今,在加州大学毕业后留美的大儿子和在北京工作的唯一一个女儿都给年过八旬的师伟很多慰藉。
 自己最满意的角色和执导的影片并不为大多数人知道,这种遗憾可能会在一些人眼里被无限量地放大,可是师伟却处之泰然。
 师伟为记者播放了《失去的歌声》DVD光盘,这是她作为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电影里记者看到了熟悉的中山广场、劳动公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建筑让人感到格外的亲切,在临分别时,师伟说“这张光盘送给你了,告诉你们读者,我忘记不了大连。”
 


分享按钮>>南楚俞氏的《俞氏四修族谱》已经制作成了电子版
>>师伟档案——记电影表演艺术家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