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师松龄:心田上的“黄山松”

    中华师氏网 2013年1月9日 鲍克


走过风光旖旎的镜湖,站在繁华秀美的中山路步行街上,凝视着芜湖报业集团的那幢楼房,回忆起既往的故人故事,心里就有一种亲切,一种温暖,一种岁月沧桑的感动。
上世纪1957年,我在原芜湖地委机关报芜湖报社文教组担任编辑。记得有一天,组长宋执权带着一位转业军人来文教组报到,说是让他担任美术编辑。只见这人个子不高,上身穿了一件深蓝色的海军旧制服,两眼炯炯有神,操着一口浓浓的山西家乡话的语调,神态谦和,凸显出特有的军人气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在部队训练有素、循规蹈矩的北方汉子。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师松龄。
三十年后,天道酬勤,也就是这位师松龄,成了新徽派版画的创始人,成了誉满江淮、驰名全国的著名版画家。
1962年,我从省城调回芜湖,我俩又在《芜湖日报》美术摄影组共事,他担任美术编辑,我担任摄影记者。巧的是合我俩都住在芜湖市北门,两家相距较近,平常买菜散步经常能不期而遇,所以交往特多,过从甚密。
师松龄是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劳的人,他白天上班忙于美编业务,根本没有时间去搞自己热爱的版画创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家苦干,有时通宵达旦。他以刀当笔,精雕细刻,经常见他手指磨出血泡,缠满了胶布。当时他的一批版画新作如《天高任鸟飞》《深山探宝》《豆花香》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产生的。记得有一年秋季,地委组织工作队下乡调研,由宣传部副部长庄世德同志带队,抽调我们报社四人,其中有我和师松龄、凌烈明和佘俊(已作古)。我们到了郎溪县幸福公社以后,四人中最忙碌的就是师松龄,他除了要完成调研项目,还忙里偷闲挤出时间不停地画速写搞创作。当时生活很清苦,都是自带背包下乡,睡的是老百姓家地铺,每当夜深人静大家都已进入梦乡,只有师松龄还枯坐在地铺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孜孜不倦的埋头作画,见他如此勤奋,我除了感佩,更多的是深受启发和教益。
我俩在《芜湖日报》共事时,因我喜欢在业余时间画漫画,师松龄虽不画漫画但喜爱漫画,所以我经常向他请教,他总是诚恳地不厌其烦地帮助我,很直爽地点评我的作品,有时说:“这画的啥玩意,要报废。”“这不行,要修改。”有时很肯定地说:“这幅很不错。”有一次我画了一幅《三顾茅庐》的漫画给他看,他说:“这幅很好,可以发给《安徽日报》。”不久一天早上刚上班,他拿着发表我作品的《安徽日报》对我说:“你要请客,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在那个年代,我经常以“十兄”这个笔名在本报和省外各报刊杂志发表漫画作品,师松龄有时在本报发表他的插图时经常用“师弟”这一笔名自谦,有次我问他:“你用这个笔名岂不是抬举我,让我不安?”他说:“我是真诚的,你比我早进报社工作,我本来就姓师么,当然我是师弟啦!”
师松龄在芜湖工作期间,因勤奋执着的工作态度、出色的艺术成果和良好的口碑,受到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艺术家赖少其先生的器重。早在1958年秋,安徽省委接到中央通知,要求在国庆10周年前夕以黄山为题材,创作大型版画装饰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为此赖部长特邀师松龄参加这一重大创作活动,并一同奔赴黄山现场写生,捕捉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于是他的足迹踏遍了始信峰、排云亭、清凉台、天都峰、玉屏楼等多处景点,终于在画板上留下了百余棵黄山松的形象,从此埋下了以浪漫主义的慧眼,精雕细刻一座诗意黄山的种子,同时也奠定了师松龄一生钟情黄山,情定黄山松的艺术旨趣。
正因为神奇而变幻无穷的黄山令他心驰神往,黄山的云烟松石更充溢于他的脑海,师松龄目收瑰丽,胸贮丘壑,与黄山的松石峰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最终锁定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他的速写本中记录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态,他刀笔下的黄山,无一不是无数次坐卧黄山、观察云烟变化、松石情态得来的。在黄山众多的形态里,他特别钟情于黄山松,尤其娴熟于刻划各种飞腾苍劲的奇松。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陆续创作了版画《黄山松云》、《云天苍松》、《黄山鸣弦泉》、《松魂》、《龙之乡》、《月洒劲松》、《苍松竞舞》等,都是以松为画面主体来表现黄山的。
从1997年开始,师松龄旋风般地掀起了三次以黄山为题材的“师松龄版画浪潮”。第一次始于1997年早春,他运用版画设计的8幅《黄山(小版张)》邮票,以146万张群众选票被评为全国最佳邮票,让世人了解到新徽派版画及这一艺术视觉下的黄山;同年六月又掀起了第二次浪潮,他一口气创作了500套《黄山》极限版画图卡,4000张原作面世后很快被抢购一空,创下了美术原作在短期内被大量收藏的奇迹;第三次则是2001年创作的第三组《黄山》版画,这组木刻把黄山气势磅礴、群峰竞秀的奇观,挺拔有力的松树和变幻多姿的云海,更巧妙地凝聚在画面上。三套《黄山》木刻将黄山刻画得出神入化、美轮美奂,倾注了他对黄山和黄山松的真挚感情。在他的眼里,永远是黄山那峰峰竞秀、松松争奇、云腾雾绕、飞流千尺的一尊独秀。他说:“我把个人对黄山的感情和景物融合起来,在我的心目中,黄山的松石云泉不再是亘古不变的自然面貌,而是具有时代性格的创造物,是活生生的“情圣”。画中的每一刀、每一块色彩都渗透了我对黄山独特的理解、感受和挚爱。”
师松龄是凭借自身的实力被组织上从芜湖选调到省城工作的。这一机遇无疑使他的艺术生涯走上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新天地。他在省文联工作时,曾先后担任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省美协名誉主席。师松龄硕果累累的艺术成就多次受到安徽省委和国家的表彰,1992年他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荣获“全国鲁迅版画贡献奖”,2002年又荣获安徽省委授予的老专家“晚霞奖”……这些崇高的荣誉和桂冠师松龄是当之无愧的,我也因为有这样一位同事和挚友而感到自豪。
师老调到省城工作后我们接触的机会就少了,只有在省文联开会时才能谋面,每次相遇总要深聊一番,他曾赠我一幅他的代表作《云天苍松》,落款写的是“十兄雅正”,当时我说:“不敢当。”他却说:“十兄是双关语,我应该称道兄,但这就重复了。”可见他的地位变了,名气大了,但做人的本性,对人的情义未变。他为人一身正气、不畏权贵、嫉恶如仇,但对朋友总是义重情深。2008年4月,我曾贸然去他府上为我的两位老友和我的长子慕名向他求画,当时他说有急事要离家,答应下次再办,我曾误解他借故拒绝,后来才知道当时他已病魔缠身,心烦意乱急于求医问诊,当得知他住院我去看望他时,他第一句话就对我说:“我得癌症了,你来的正是时候,快把上次说的名单给我,再过几天要化疗我就不能动笔了。”此语既出,如同晴天霹雳!只见他用刚打完吊针的右手颤颤兢兢的在他自己的作品上一一签名落款,见此情景,不由我内心不由得一阵震撼,万分悲痛,强忍着热泪,免他发觉,急忙告退。在他住院期间我连续四次去看望,2008年6月30日是我最后一次对他的探望,当时他已轻度昏迷,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代我谢谢你儿子为我送药,现在不需要了。”(因为有一种药紧缺,是我让在省城工作的长子为他解决的。)他还关切地问我吃饭了没有?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关爱别人,岂不令人感动。不料这次探望竟成我俩的诀别,怎不令人悲痛和惋惜!
2008年7月6日,师松龄先生终于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之旅,他虽然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他留给人间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的人格和艺术魅力也是永存的。他一生追求真善美,顽强拼搏,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他热爱的美术事业,尤其是为宣传刻画黄山做出的卓越贡献,师松龄就是黄山松的化身,是人们心田上的一棵青松,人们不会忘记他,我更不会忘记他。
                              


分享按钮>>【师氏网新闻】为新徽派版画家师松龄先生造像
>>【幸氏网新闻】转发张文玉教授文两篇之一“再说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