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氏文化古迹】养氏始祖是养由基?

    中华养氏网 2013年5月27日 万家姓


养姓源流史

在宋朝修撰《百家姓》时,养姓名列389位。在今天新修的《百家姓》中,养姓名列707位。养姓是一个比较稀少的姓氏,但鲜有人知的是,这支稀少的养姓便发源于我们安徽临泉杨桥镇。

查阅各种姓氏工具书或历史资料,大多记载养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姬姓,是古公禀父(周太王)的后代,以邑名为氏。太王之子秦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邑(今临泉县东)。这两个公子的后代遂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称养姓。二是源于春秋时期神射手养由基的后代。周代有养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他的后代子孙有养氏和养由氏。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锜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仇,养由基一箭射死魏锜,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复命。因此,时人称他为“养一箭”。

根据史料所载,笔者发现不管哪种说法,养姓源流其实始出一支,即养由基。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叛吴到楚国,被楚昭王封到养国,后来国亡,国人以养为姓,其实养姓最早见于史籍的也就是养由基一人而已。而确定的历史是养由基为养国后裔,因此,养姓得姓始祖实乃养由基。

养姓始祖养由基

日前,笔者一行前往临泉杨桥镇探寻养姓发源。据当地老百姓说,杨桥以前有养桥,祖辈世代称养,有姓养的,后来演变为杨桥了。

在今天的临泉县杨桥镇老人世代口头传说中,在初期养由基的箭法虽然好,可是理论知识上不行,在前面说的百步穿杨故事里,人人都说他箭法无双,突然出来一个路人说,“你小子箭法不错,能做我的徒弟了”。他告诉养由基这样射箭,即使你箭法高超,也总是会累,一累说不定会失手,就功亏一篑了。养由基在感谢了这个路人指点后,从此便精心研究射箭策略。随后,他的射箭策略终于有了用处,楚庄王有一次去云梦射箭打猎,让属下把猎物全放出来,结果猎物太多,楚庄王想不好射什么了,养由基劝庄王专心射一种动物,想射得多,反而什么也射不到。为此,庄王听养由基所说,便专心射鹿,果然满载而归。没有听信的武将,有的只射到一只猎物。

据1994年《临泉县志·人物传》载:“养由基(公元前6-前5世纪),杨桥集人。楚国名将,有‘百步穿杨’神箭手之称。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王率师北伐,令尹斗椒叔举兵叛乱。时养由基是军中小校,自告奋勇迎战椒叔。椒叔欺其无名,说:‘要与我比,先让我射你三箭。’养由基答应。躲过一箭,还射一箭,椒叔毙命。由基被封为亲军,掌车右。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吴伐楚,养由基迎战,吴军败走。楚灵王九年(公元前532年),养由基复与吴军战于离城,被铁叶车围困,战死。”



养由基射剑图

春秋战国时代,既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弱肉强食、处处充满着血腥杀戮的时代。弱小的诸侯国和其国民命运多舛,时时遭受大国的欺凌。而若想有所作为,必然遭到报复及至灭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作为一个地小人少、兵微将寡的养国,是根本不能寿终正寝的。

养姓既然源于养国,那么,养国所在地望到底在哪里呢?

养国在临泉县杨桥镇

今天的杨桥镇,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它是养国诸侯,但杨桥镇颇符合嬴姓养国所在地。笔者根据查阅史实及实地探寻考证,认为佐证史料有四:一是杨桥镇符合《左传》、《读史方舆纪要》史料所记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地理因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沈丘县,东至南直颍州百二十里,北至南直太和县八十里。古沈子国……养城,在县东北。春秋时楚邑。昭公三十年吴二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使居养,取城父(今亳州)胡(今阜阳)田以与之,盖其地近今亳、颍二州界。又今城址犹存。(《左传》载)”根据清代顾祖禹史学家所记,当时的沈丘县就是现在的临泉县。养城在临泉东北地理方位符合现在的杨桥镇方位。

二是杨桥镇现在有一座古老的桥,当地老人世代相传为明代修建。从明代至清代、民国一直称养桥,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杨桥。史学家董全生、赵成甫曾认为:“养国以养为名。”养桥桥址经历代修葺仍存在,但已不再使用,因为在其南不远又建了一座新的大桥。同时,《读史方舆纪要》曾记载有养城,而杨桥镇历史上称养桥,其桥名必然与所在城市名相符,由此推知,养桥必然依据先前养城而称。

三是《临泉县志·古代人物》载:“养由基,杨桥集人,楚国名将,有百步穿杨神箭手之称……”《养姓渊源》载:“养由基,又名养繇基,楚国平舆邑人(今安徽临泉县),楚国神箭手养由基尊为养国养氏之祖。”《中国姓氏辞典》、《万姓统谱》、《中国姓氏起源》等姓氏学书籍史料都载,养姓始祖源自养由基。既然养姓是以国得姓,其始祖是养由基,养由基故里又在杨桥镇。那么,养由基本人必然是以养国的“养”为姓,其养国地望又焉能离开养由基的故里呢?

四是杨桥镇有一处费子街遗址,面积为22100平方米,属新石器石代文化遗址。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被省考古专家列为夏商周三代史文化。今年3月15日,经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探寻,发现不仅有夏商周文化层,还有唐宋元明清文化断代层。同时,费子街遗址位于泉河边,符合古代历史上部落或城邑的选址。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春秋时期的养国所在地必然是在杨桥镇。同时,根据杨玉彬先生的探寻考证,笔者分析认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嬴姓养国在阜阳以西的杨桥镇。嬴姓养国立国时间可能早至夏、商之际,立国初居地应在汝、颍上游的古养水流域,即汉代之养阴里、今之河南宝丰县境,周初为周王室所伐而被迫沿汝颍流域东南迁至今天的杨桥镇立国,以故在汝颍上游的古养水流域为后世留下与“养”相关的名称。



分享按钮>>【养氏文化古迹】养氏源自临泉杨桥镇
>>【养氏家谱源流】养氏姓氏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