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略考-荆姓-姓氏渊源(较详尽介绍)

    中华荆氏网 2010年6月19日 中华之骨


0400 姓氏略考-荆姓-姓氏渊源
0400 荆[荊,读音作jīng(ㄐㄧㄥ)]

一.姓氏用字: https://6dm2mg.bay.livefilestore.com/y1mu_fsAbeaHlQvqqZfmXv_gZUCfJPaxEG9EtHSMKBTINvPG2SVFrMrmP9L57-P_Pt2H-rr7iLIvb5-qgMqloljHPrP1xJXRwiv4zzUrBEshriqOuTuKK7wDvt2n4f_AHQ5N38pdiETGIL82oFGozBh9A/%E4%B8%B4%E6%97%B6-0400-%E8%8D%86%E5%AD%97.jpg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湖北荆州),国号为荆,君主称为荆君。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上的记载,楚国的旧国号是荆,荆氏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又说周朝楚国的别称为荆,国民以国为氏。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帝之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于是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所属部落族人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
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就是楚之先祖。
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姬昌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被封为子爵,“赐江上楚蛮之地”即湖北荆山地区,熊绎遂率族迁落荆地,建都于丹阳,因称荆国,仍事于周成王。这是芈楚族人首次自中原进入江汉平原的湖北地区,也是荆国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认封。
“荆陵”,也是楚国的别号,春秋初期的楚国在尚未崛起于诸侯以前就号称“荆”,后来“荆楚”二字多被史家连在一起使用,专指春秋至先秦时期的楚国。荆国传到楚文王熊赀执政以后,他将都城从丹阳迁于郢(今湖北江陵),此后为扩充领域,不断与中原诸夏发生战事。
到了楚文王次子芈頵(熊恽)在周惠王姬阆五年(楚堵敖熊艰五年,公元前672年)杀其兄楚王堵敖(亦称熊囏)而自立为楚成王之后(公元前671~前628年在位),自改荆国为楚国。楚成王在位时期尽力结好中原诸侯,同时借周惠王之命镇压了夷越,随后大力开拓江南,迅速壮大楚国实力。到了周惠王二十二年(楚成王十七年,公元前655年)以后,楚成王已经国家治理得实力大增,遂频繁出兵,先后吞灭了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周边的诸侯国,从此楚国声威大长,开始与中原诸夏争夺霸权地位,并积极干预中原诸侯的国政事务。
周襄王姬郑十四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楚成王派兵救郑国,与宋国军队大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射伤意欲称霸的宋襄公并击败宋军,楚国军威大振,其时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在楚成王继位改荆为楚以后,以前历代荆君的庶出子孙者,即有以原国号为姓氏者,称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荆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为居于秦国的楚氏避秦庄襄王嬴楚之讳所改,属于以国名为氏,或避讳改姓为氏。
芈姓之后原有以国为姓的楚氏,其中有一支楚氏族人居于秦国,在斯地生息繁衍。后在先秦时期因避秦庄襄王嬴子楚的名讳,改以原国名“荆”为姓氏,称荆氏,世代相传至今。
芈姓荆氏族人皆尊奉楚君熊绎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荆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末期齐国庆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战国末期,齐国有庆氏一族,是公孙庆克的后裔子孙,后因故有改姓为荆氏者,逐渐形成江南荆氏一族。
公孙庆克,是齐桓公姜小白的庶孙,即齐桓公之子姜无亏的儿子。公孙庆克的儿子后来以父名命氏,称庆氏,形成了一个庆氏大家族。
在春秋时期,齐国公孙庆克的后裔中有著名的庆封,在晋国还有庆郑,皆为齐桓公之支庶。
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在位)任上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在位),庆封与崔杼同为上卿,执掌齐国国政,不久这二人再晋升为左右相国。
后因崔杼家族挑起齐国内乱,庆封以弑君之罪灭掉了崔氏家族,自己独霸朝政。其后,庆封将政事交予儿子庆舍处理,而自己则荒淫无度,肆意享受,结果引起了齐国满朝对庆氏家族的强烈不满。不久,庆封的亲信家臣卢蒲癸与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合谋杀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就逃至吴国。
当时的吴王姬诸樊将吴地朱方之邑(今江苏丹徒)赐封给了庆封,齐国的庆氏宗族闻讯纷纷赶来相聚,自此,庆氏一族富于吴地。由于朱方之邑地近荆楚,因此其后裔子孙中有指地为氏者,分衍出一支荆氏。而其他庆氏族人则在东汉安帝刘祜执政时期(公元107~125年在位),为避汉安帝之父刘庆的名讳,纷改庆氏为贺氏、封氏等其他姓氏。
在先秦时期,被燕国太子丹收买并派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的著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刺客荆轲,即是该支由庆氏分衍的荆氏族人。
姜姓荆氏皆尊奉公孙庆克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荆氏合谱。

得姓始祖:熊绎、公孙庆克(姜庆克)。



三.各支始祖:
山东荆门世系:
始祖:荆冠金,妻金氏,源出山西。
二世祖:荆竹南
三世祖:荆有德
四世祖:荆法吉
五世祖:荆维坤
六世祖:荆善已
七世祖:荆长福
八世祖:荆焕国
九世祖:荆梁世
十世祖:荆 有,家谱失传,祖妣不详
十一世祖:荆 忠,妻杨氏,迁往山东
十二世祖:荆永振,妻王氏
十三世祖:荆遇盛,妻李氏
十四世祖:荆长春,妻刘氏
十五世祖:荆之信,妻韩氏
十六世祖:荆克智,妻曹氏
十七世祖:荆宪章,妻李氏
十八世祖:荆大吉,妻崔氏
十九世祖:荆树同,妻杨氏
二十世祖:荆廷兰,妻宋氏
二十一世祖:荆维庆,妻毕氏
二十二世祖:荆鹤泉,妻宋氏
二十三世祖:荆殿秀,妻赵氏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六十六位,人口约二十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7%左右。
今黑龙江省的兰西县、齐齐哈尔市、五大连池市、哈尔滨市,河南省的洛阳小浪底市、巩义市、郑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县、新乡县、开封市、南阳市、漯河市舞阳区、平顶山市,山东省的莒县、龙口市、聊城市莘县、淄博市桓台县、蓬莱市、临沂市、枣庄市、莱阳市、潍坊市高密、东营县、菏泽市、金乡县、临清县、聊城市、威海市石岛、日照市岚山区,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延边地区、白城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泊头市、黄骅市,山西省的阳泉市、平陆县、临猗县、永济市、太原市、石鹿县、朔州市,陕西省的安康县、杨凌县、洛川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丹东市、鞍山市,江苏省的徐州市、镇江市、沛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重庆市的合川县,湖南省的辰溪县,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涡阳县,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荆氏族人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广陵邑。秦朝时期置为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广陵并入江都。

2.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邠庆堂:宋朝的将领荆嗣,累立战功。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宋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他一生经一百五十余战,未尝败北。
受祉堂:资料有待补充。
临保堂:资料有待补充。
笃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保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余堂:资料有待补充。
垂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青堂:资料有待补充。
裕后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恩堂:资料有待补充。
启佑堂:资料有待补充。
宝善祠:资料有待补充。
广宗堂:资料有待补充。
培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昌后堂:资料有待补充。
谷贻堂:资料有待补充。
留青堂:资料有待补充。
六.家谱文献:
江西丹阳皇塘荆氏元一公谱稿,外编八卷,(清)荆国霖续编,清光褚三年(公元1877年)敦五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阳曲阿皇塘荆氏宗谱六十卷,首两卷,附长房外编十卷,(清)荆富庆、荆行坦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六册。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阳曲阿皇塘荆氏南庄公支分修谱稿十六卷,首一卷,(民国)荆孟斋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启佑堂(祠)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丹阳曲阿珥塘荆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荆廷砚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长兴荆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省长兴县博物馆,今仅存第二卷。
江苏曲阿皇塘荆氏宗谱六十卷,首两卷,附长房外编十卷,(清)荆福庆等修,清宣统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六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曲阿珥荆氏族谱二十六卷,(民国)荆廷砚续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受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七.字辈排行:
山东荆门荆氏字辈:“同(士化荣元清受)光(源)聿(恩开)象(临程)延(得献)茂(树功)常(宝)锡(尚)鸿(乃)祚(孝)念(基)祖(续)绍(斯)庭(隆)建(继)本(若)兆(传)贵(守)云(亦)会(宣)丕(芳)成(名)跃(更生苏)千(循)代(孝)卫(翰)国(墨)栋(纪)奇(束)材(江)智(庆)诚(丰)乾(乐)坤(安)灿(康)宪(铭)章(杰)颂(福)忠(顺)良(兴)繁(华)昌(盛)”。
山东高密荆氏字辈:“士(清)本云(希)在锡(曰)淑毓(玉)炳增锦泽树焕培钦汉林烯”。
山东临沂荆氏字辈:“象云培玉兆凡广”。
山东龙口诸由观荆氏字辈:“常乐寿元治永裕业光昌振吉兴瑞富承宏建奇功”。
山东龙口荆氏一支字辈:“槐乃春树……”
河南新乡荆氏字辈:“伍梦明汝树焕培”。
河南武陟荆氏字辈:“治所好则孝友其章”。
河南郑州、新乡荆氏字辈:“龙学体子……”
河南荆氏一支字辈:“韶文明化纪利”。
安徽涡阳荆氏字辈:“玉永献志为体校保手大本家道延常”。
江苏徐州荆氏字辈:“志文方成玉”。
重庆合川荆氏字辈:“永世德安……”
辽宁丹东荆氏字辈:“太喜新春……”
山西太原荆氏字辈:“朝振凤玉显”。
陕西安康、湖北麻城荆氏字辈:“学文开玉自(家)孝(纪)新(成)宽”。
湖南辰溪荆氏字辈:“楚国宗正太家发永(祖)朝(先)明(建)长寿”。
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宗开荆国;秀毓广陵:全联典指荆氏的源流和郡望。
和歌易水;画壁汴京:上联典指战国末年刺客荆轲,原为齐国人,迁居卫国,与善击筑(乐器名)的燕国人高渐离友好。后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派往秦国刺杀秦王政。丹在易水岸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带着秦国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燕国督亢地区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下联典指五代时期后梁的画家荆浩,字浩然,沁水人,隐居在太行山的洪谷,号洪谷子。擅长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吴道子用笔和项容用墨之长。山水画中全景构国及皴法和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正是由他所开创,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过重要影响。又工佛像,曾在汴京双林院画过壁画。著有《笔法记》等。
雄才拔俗;壮气贯虹:上联典指周朝朝时期的上党郡守荆伯柳,有才名。下联典指战国末年刺客荆轲。
髫年摄相;累战立功:上联典指周朝时期的荆公十五岁摄相事。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荆嗣,历官天武军校、田重进部将,后擢都指挥使,身经一百五十余战,每战皆胜。
荆枝叶茂;汉水流长:此联为荆氏宗祠“邠庆堂”堂联。
江南望族;汉后世家:此联为荆氏宗祠“邠庆堂”堂联。

2.五言通用联:
髫年摄相事;善政得民心:上联典指周朝时期的荆公十五岁摄相事。下联典指荆思温(失考)。

3.七言通用联:
屡战屡捷指挥使;愈老愈廉交趾官: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都指挥使荆嗣,经五十余战皆捷。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交趾按察佥事荆政芳,字山甫,溆浦人。明朝永乐年间进士。他廉慎自持。致仕归,笥中惟俸金三两,饍粥不给,绝无怨悔。

4.八言以上通用联:
荆柳才优,出为上党郡守;次非义重,入刺秦国暴君:上联典指周朝时期的上党郡守荆伯柳,有才名。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名人荆轲,好读书,善于击剑,为人任侠仗义,受燕太子丹之使,献地图刺杀秦王,图穷匕见,事败被杀。
九.历史名人:
荆 轲:(公元?~前227年待考),齐国人。著名先秦末期大刺客。
好读书,善于击剑,为人行侠仗义,受燕太子丹之使刺杀秦王嬴政。
战国末年,韩、赵两国先后被秦国所灭,燕国的太子丹也被囚在秦国作为人质。后来太子丹从秦国逃了回来,发誓要报仇。
后来,秦国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就要灭亡了。为了挽救危亡的局势,燕太子丹决定请荆轲去刺杀秦王。
可是荆轲来到燕国后并无动手之意。眼看秦兵就要进入燕国,太子丹十分焦急,催促荆轲早日出发。
荆轲要求拿秦国叛将樊于期的头颅和燕国的地图做诱饵,太子丹不忍心杀死樊于期,没有同意。
荆轲便亲自去见樊于期,说明原因后,樊于期便拔剑自刎。于是,荆轲带着樊于期的头,把匕首藏在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里,带侠士秦舞阳一同前去完成使命。
荆轲动身的这天,太子丹和他的门客们都身着白衣,前来为荆轲他们送行,一直送到燕国南部的易水北岸,然后摆酒高宴,互相诀别。在场的人知道这一分别将再无相见之日,都非常悲伤。
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亲自来到易水河边,为荆轲击筑,荆轲和着拍子唱起《易水歌》。
在悲壮的歌声中,荆轲扬鞭西去。可是,刺杀未遂,荆轲最后被秦王嬴政所杀。
后来,人们用“击筑”这个典故来表示慷慨悲歌之举。北朝的庚信在《思归铭》里就有这个典故;“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

荆 浩:(生卒年待考),字浩然;河内沁水人(今山西沁水)。著名五代时期后粱画家。
荆浩主要活动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世纪上半叶。
荆浩工诗文,通经史。因唐末、五代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他遂绝意仕进,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据其所著《笔法记》记载,太行山洪谷深处,风景佳胜,有无数的古松“挂岸盘溪、披苔裂石”,使他为之惊异,遂携带纸笔,进行写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可见他擅长画山水树石,是与他隐居深山的生活和师法造化的艺术实践分不开的。他也能画壁画,据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他还曾在后梁的京城(今河南开封)双林寺院画过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颇受称誉。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朝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
荆浩的山水画传世作品仅有《匡庐图》。画上宋人原题为“荆浩真迹神品”。后因元朝柯九思在画上题诗,发挥想像,其中有“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之句,此后鉴藏家遂径以“匡庐”命之,实则未必是作者原意。
据宋朝人记载,荆浩曾撰有《山水诀》一卷,为宫廷秘阁所藏。
现今流传的《笔法记》一直相传为荆浩所著,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荆 嗣:(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将领。
累立战功。历官天武军校,是大将田重进手下的一元猛将。
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时,他皆率先陷阵,拜都指挥使。宋真宗时,为邠庆、环庆副部署,嗣起行伍。
在宋辽两国二十五年的争战中,宋雍熙三年(契丹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农历3月,宋太宗派遣田重进由定州率军向飞狐地区(今河北涞源)进发,农历3月9日破契丹军于飞狐南。3月15日,契丹西南招安使大鹏翼与副使何万通、监军马赟,率众二万余人前来抵御。田重进用都监袁继忠之计,伏兵于飞狐南口,自率军列阵于东,命猛将荆嗣率五百骑攻击其西。荆嗣认为自己兵少,而当时谭延美率两千兵屯于小沼,便请谭延美列队于平川,又派二百人手持白旗于道侧。荆嗣这才率领所部疾驱出击,谭延美随其后。
荆嗣沿着山崖与契丹短兵相接,一日之内交锋七次。契丹久战不胜,又见宋军旗帜绵亘,怀疑有大军到来,便要遁走,而这时田重进以大军乘之,契丹人大败,投崖而下,溃卒千余人皆降。此战荆嗣一个人便斩首百余级,田重进等领军向北追击二十五公里,生擒契丹军将领大鹏翼、马赟、何万通及渤海军三千余人,斩首数千级。
农历4月11日,田重进又破契丹军于飞狐北,斩二将。4月17日,进攻蔚州。契丹守将左右都押衙李存璋、许彦钦等杀其节度使萧啜里,执监城使耿绍忠,举城投降。宋朝以崇仪使魏震知蔚州。不久,斜轸的援军大至,田重进迎击,激战于蔚州东。此战激烈,田重进部下军校五人,战死四个,转战至大岭,唯猛将荆嗣拼死力战,方杀退了契丹军。
田重进是个新人,之前没有被委以方面之任,他所领的一路军虽然可以说保持不败,却也受了重大损失,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其都监袁继忠在飞狐之战中表现算是合格。而荆嗣作为一员猛将,在此战中功劳甚大。此人曾在从征太原时,靠勇猛果敢击败过骁将杨业(后来的杨家将之祖),在几次与北汉的战斗中都有他的往来冲杀身影,以勇猛著称。在飞狐城北的战斗中,他以一员偏将,却成了该战役的主角,也可以看出此人并不是简单的一勇之夫,而是能够根据战场形势随即应变的将才。
荆嗣一生经一百五十余战,从未战败过。

荆树森:(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政委。
荆溪皓:(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直属中山研究院电子研究所所长。

 感谢"中华之骨"的辛苦工作,本贴网址:

http://sinosurname.spaces.live.com/blog/cns!77B02AA5FAAB9CAD!3794.entry


分享按钮>> 宜春龙氏会歌、会旗、姓氏LOGO
>>鲍氏文苑六期 《鲍氏文苑》绍兴座谈会欣忆思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