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读《刺客列传》解说盖氏多音

    中华盖氏网 2017/4/3 8:34:54 盖永德


                             

《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关于荆轲的姓,在卫国,卫人谓之庆。在燕国,燕人谓之荆。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朝的颜之推曾指出:“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米,固常然矣。”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它的产生,既可能是不同地域人群在各异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可能是远古时代部落分裂引起的语言分化之结果。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方言地域差异的最早记载,见于《礼记—王制》篇——“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从《王制》篇的上下文来看,五方当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华夏。亦可能是泛指各方。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方言。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先秦时期,今山西、陕西北部和甘肃一带的诸狨与中原言语不通。在中原人眼里,南蛮人说话像鸟叫似的,让人不知所云。山东半岛东部的“齐东”之地,方言也很特别。齐、楚的方言差别亦很大。巴蜀直到为秦所灭后才与中原地区沟通,方言才有所接近。越语则不经翻译便难以沟通。

周振鹤认为:绒、吴越、南蛮、齐东、楚的语言是诸夏以外的民族语言。熊、狄、巴、蜀、淮夷等地的语言也很可能是非夏族语言。即使是在诸夏语言区域中,至少秦、魏的方言也不能相通。这些,都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各地存在着不同的方言。

为了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时也存在着一种“雅言”,“雅言”也就是夏言,是西周王機一带周王室所用的方言。

及至战国时期,周室式微,雅言作为标准音的地位丧失,各诸侯国“言语异声”,也就是以本国首都的方言为标准音,这使得各地的方言差异更加复杂。

《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关于荆轲的姓,在卫国,卫人谓之庆。在燕国,燕人谓之荆。

便是由于方言的缘故,不同的地区其发音不同。只是后来人们都叫他荆轲。但是荆轲的姓只能是一个,只是记录时根据发音不同,写成了两个不同的字。他不可能既姓庆,又姓荆。庆与荆的情况,与陈和田,奄和(盖,先秦时期,这个字读什么我们今天不知道,当时这个字和奄的意思是一个意思,读音也应该接近。)的情况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先秦各国方言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叫法不同,从而出现文字记载的不同。其实指的都是同一事物,今天也可以说是通用。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汉语中依然有它的影子,如: “鞋”字,四川人则称为“孩”。写成汉字的时候都会写作“鞋”。“街”字,东北人则称之为“垓”。写成汉字的时候都是“街”。“岳”字,东北人则呼为“要”。写成汉字的时候都是“岳”。"邹“字东北人呼为“肘”,鸟”字,东北人则称为“巧”,写成汉字都是鸟。“更”字,以前有一个音为“京”,现在也有这么叫的。这样的例子很多。盖字也是一样,无论怎么称呼,其写法都是一样的。

奄、或是雅言与方言之别。国和奄国。所指是同一个国家。俺是由奄转化来,是山东方言,这是众所周知的。《左传》作者左丘明,鲁国人。孔子,鲁国人。孟子,邹国人。他们都是山东人。奄又源于山东,所以作品中都称为奄。所以奄应为方言。而后世又以儒家独尊,奄遂成主流。

——古文盖字。

由于战国时期,周室式微,雅言作为标准音的地位丧失。各诸侯国“言语异声”,也就是以本国首都的方言为标准音,加之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表示。所以出现奄、两种记载。因为奄、两个字是一个意思,可以通用。由于雅言作为标准音的地位丧失,方言奄就成了主流。字在先秦读什么音,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也可能是和奄读音接近。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陈国的陈完,到齐国后叫田完,和荆轲的情况类似。亦是方言的缘故。在陈为陈,在齐为田。并不是什么讹音改姓。《万姓统谱》称其为讹音,其实讹音就是方言不同造成的。

 

盖氏多音亦或是雅言与方言之别。从《史记刺客列传》来看,方言发音不同的情况,在汉代司马迁时还是存在的。上溯到盖聂时,也就是战国时,时间甚至更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齐襄公时期。当然也不排除更早些时候的盖国。盖氏族人有的分散到各诸侯国。所以当他们的后代分别融入当地人群的时候,各地发音也就存在差异。

盖氏的葛音当为“雅言”,其余发音则为“方言”。因为早期的字典里,只有盖(音葛),是作为姓氏解的。其它音都不做姓氏解释。这也是遵循古代的说法。虽然现在,盖(音匄)也做姓氏解。但这是近些年的才有的。盖(音过)在字典上根本就没见记载。明朝《万姓统谱》已经将gai和ge这两个音分开,根据《万姓统谱》记载,这两个音在汉朝就出现了。这和以往的记载大不相同。盖(音葛)的读音自古代沿袭下来,大多没有改变,因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具有固定性。

到了明代,大槐树移民。出现一种现象。

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这种情况盖氏可能出现变音。

古藤盖氏族谱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吾始祖讳亨宗,与胞兄弟讳亨祖,不知孰长孰幼,不敢忘(妄)定,故以兄弟二字浑(混)之,俱入军籍。恐后世军累子孙,推委虑两军贻害一支也,将姓之一字,分为两念。一读甘字韵入声,一读该字韵去声。其后果如所虑,我先人因军之害,躲避异域,代不乏人,其仅存者,惟吾亨宗祖之后一小支耳。凡在外寄居,从甘韵入声者,亨祖之嗣也,从该韵去声者,亨宗之嗣也。

这也是盖氏变音的一个原因。

盖氏源流众多,同氏不一定同姓。有源自姜姓的,为齐襄公。有源自妫姓的,为陈戴第九子赖,如果王欢也是源流之一(因为这只是网上传说的,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可没说王驩是盖氏始祖),那么他是妫姓的可能性较大,这个前文已有说明,田氏代齐后,姜姓统治者的子孙丧失殆尽。这就是所谓的“同氏不同姓”。秦朝时人口大约为两千万,那么先秦盖氏源流不会太多,按照唐朝人的说法,盖氏源于姜姓.

姓氏寻源卷四十一

(清)张澍
十五合
盖氏:唐京兆曹卢若虚《录》云:太公后有盖氏。这已成定论。

唐代西川大校盖巨源墓志铭记载盖氏,为齐襄公的后代采用王父字为氏。齐襄公为姜姓。

其他均为后来人的说法。而宗开盖邑之说应在宋代以后。

有源自少数民族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版
[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姓氏研究]载:
1、改汉姓
[锡伯族]
盖[盖楼氏]

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变为了锡伯族。而契丹族最后也都融入到汉族。内迁鲜卑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 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汉族人成了地主?),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融合。降至隋唐,鲜卑已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

[拓跋部](《魏书官氏志》所载诸姓)
盖氏(盖楼氏)
据史籍《魏书》的记载,卢水胡人中的西羌族复姓盖拉氏,又有鲜卑族复姓盖楼氏。其实,所谓“鲜卑盖楼氏”原为羯胡部的一个分支卢水胡的姓氏,被北魏政权吞并后归附于鲜卑拓拔部,称盖楼氏,实际上就是西羌盖拉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间(公元493~406年)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入主中原,其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此期间,盖拉氏、盖楼氏皆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盖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高句丽]
盖氏
清河郡君盖氏源于河北清河郡盖氏望族。
[卢水胡]
盖氏(盖楼氏)

盖鲜,盖吴。

盖楼氏


邓名世 撰《古今姓氏书辨证》
二十八

蓋 、盖楼氏
可知,宋代人认为盖氏和盖楼氏发音为he,归类到盍音部。

姓氏考略 (十四画)
陈廷炜(清)

盖:歌盍切。[辩证]齐大夫食采于盖。以邑为氏。又庐水胡有盖氏。又盖楼氏改为盖氏。并见[魏书]。
盖楼:代北姓。后改为盖氏。见[魏书官氏志]。氏族略作盖娄氏改为娄氏。
盖和盖楼氏为歌盍切,音ge。

姓氏寻源卷四十一

(清)张澍
十五 合
盖氏:唐京兆曹卢若虚《录》云:太公后有盖氏。《辩证》云:盖氏出自齐大大,食采于盖,以邑为氏。《孟子》有盖大夫王驩,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是也。唐魏征定天下姓氏,平昌郡三姓,山阳郡五姓,皆有盖氏。澍按:敦煌有盖姓。见《后汉书》。卢水胡有盖氏。元魏时之盖吴是也。见《魏书》。又按:汉盖公之盖。颜师古注:古盍反,邓元亚作居太切,误。
盖楼氏:《后魏•官氏态》云:盖楼氏后为娄氏,一云改为盖氏,楼一作娄。
盖和盖楼氏为合部,音he。“颜师古注:古盍反,邓元亚作居太切,误。”意思是说张澍认为颜师古所注古盍反是正确的,而邓元亚所注居太切是错误的。其实他们都是正确的。唐代ge和gai两个音都是存在的,只是按照传统固定用法,盖用作姓氏读ge。而gai则是被认为不标准的俗称。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格佳喇氏,亦称葛加尔氏,满语为gegiyala Hala,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盖氏、葛氏等。

由于满族格佳喇氏在长白山只有一户人家,所以其发音只能是一个。应为音“葛”。

 

  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

  蒙古族盖珠氏,亦称嘎拉珠氏,世居新巴尔虎左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aij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盖珠氏后多冠汉姓为冯氏。

该支蒙古族、满族盖珠氏汉化盖氏人数极少。并且历史也较短,距现在也就200多年。其世系不会太多。

格佳喇氏、嘎拉珠氏都属于同音转译形式改盖氏。

在元明清时,盖姓进一步出现与周边民族融合的现象,今回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少量盖氏族人分布。

这些盖氏是通过同音转译等形式改姓的。

《康熙字典》记载

盖:推导现代汉语    

(蓋)〔古文〕《唐韻》古太切gai《韻會》居太切,?音匄gai。苫也。《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gai。《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gai。
又掩也。《書·蔡仲之命》爾尚蓋gai前人之愆。
又覆也。《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gai。
又車蓋。《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gai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詩·小雅》謂天蓋gai高,謂地蓋gai厚。
又《廣韻》胡臘切ha,音盍he。亦苫蓋gai也。《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he。
又通盍,何不也。《禮·檀弓》子蓋he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ga。地名。《孟子》王使蓋ga,大夫王驩爲輔行。《註》蓋ga,齊下邑也。《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ga。
又姓。《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ge公,善治黃老言。
又蓋ge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ji,叶音旣ji。《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ji,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因源流众多,方言不同,以及少数民族同音转译等形式改盖姓,加之盖字本身又为多音字。所以就又出现了切音不同的盖氏。所以说,切音不同的盖氏,其血缘肯定是很远的。即使切音相同的盖氏,其血缘也不一定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