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官姓祭祖与宗教社会

    中华官氏网 2008年11月8日 网络


我们知道,自道教大规模传入后,瑶俗起了很大变化。以上庙祭之俗,很可能即是其中变化之一。其“刻木为像”、“统称为阿公”与隘子大庙有许多相似之处。隘子客家与瑶人交往密切,家中有事,往往“请瑶子来做保福”、做“调”。这种相似,可能与其密切交往有关。

2、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的人类共祖

盘古,在此被尊为各姓共祖。除了“开天辟地”的传说之外,官姓的谱牒中还保留着一则宝贵的大庙祭神文字《坪峰畲水口庙诸神腹脏颂》。该《颂》作于光绪三十四年,其《恭颂盘古帝王腹脏》说:
甫辟洪荒,一阴一阳,肇生人类,盘古帝皇,功高万世,德冠百王,像设山僻,福荫一乡。
其“肇生人类”点出了盘古的人类共祖身份,与大庙屋顶的葫芦,作为祖先崇拜标记正好吻合。
这种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之宇宙化生像,是近年来首次发现:
坪峰水口庙的盘古为官吏装束,双手执笏端坐,其左右肩有小神分别手执日、月、斧、矩,原像传为江西龙南民间道士所雕。经与龙南同类神像比较,可知手捧日月二小神分别为男、女,再证以粤北民间道教经文大庙法事所用的《盘古忏》及瑶族盘古开天地生人,伏羲、女娲再造人类、变日月的神话,可以确认其盘古、伏羲、女娲三位一体的人类共祖身份。
目前,大庙的祖灵崇拜意味已淡化,盘古甚至不出庙,很难察觉其产生何种作用。但仍有乡民将子女的名字、八字贴在大庙的神帐上,与祠堂崇拜之生子“谒祖”形式颇相类似。据说是孩子不好养,就“念给神”,类似“过契”的形式,希望孩子在大神的庇佑下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大庙的神明崇拜与祖先的界分并不是绝然清楚的。

(二)醮地??阴宅的祖灵崇拜

当地人将墓祭称为“醮地”。
官姓的开基祖官千二郎与其兄在明正统年间迁粤开基后,又到故居背来了其父母五郎公夫妇的骨灰,分别葬于隘子坡龟形和翁源龙仙。官千二郎死后,夫妇全葬于隘子坪头墩鸦形,其子万一郎公葬隘子回龙顾主形,孙法鉴公死后葬于满堂缜一边的狮形,以上是官姓的始高曾祖四穴族地。经过560多年,官姓已形成了族地、房地和私地三种等级的庐墓体系。

“醮地”每年一次,在农历元宵节后至清明节间进行。顺序是按祖先长次,先族地,后房地,最后各户私地。族地醮地时间由族庭决定后通知合族各户参加,名曰开醮。房地是各房本身共有的祖地,由各房的理事在开醮后选定日期通知各户参加。按规矩,醮完族地、房地后、各户才能醮自己的私地。
醮族地是宗族的一件大事,合族男丁参与。成群结队,肩挑祭品,敲锣找鼓,兴高采烈前往墓地,在墓地前杀猪宰羊,烧香鸣炮,挂纸筛酒,举行祭仪。
其程序如下:

1、“犒牲”和“回熟”

醮地由始祖地隘子墟五郎公龟形开始,到达墓地后,先动手烧水杀猪。据称官姓人多,醮地时要杀二十多条猪,四、五千斤猪肉。杀猪后将部分猪血泼在坟上,整个坟色都泼得腥红,据说醮地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接著杀一只大雄鸡,将血滴在草纸上,称为花纸,随后将花纸用土石压在坟上,是为“挂纸”。猪鸡杀好后就在坟边煮熟,将猪头、猪尾和鸡供到坟堂,这就叫“回熟”。同时分开人携带猪、鸡及其他供品到其余三个族地祭扫行礼。

2、行礼

行礼由主祭主持。主祭一般由最高身份的人担任,而非族长。据称都是些多钱、多子孙,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民国时,通常由作过官的绅士担任。
执事七名:喝礼二人,带礼二人,酌酒一人,读祝一人,歌古辞一人。祭仪过程是:行礼、读祝文、筛酒茶、行三献礼。《官氏二房宗谱》保留了两篇族地祭文,引录其一如下:
《祭五郎公坟祝文》


分享按钮>>官氏当代名人__官 巍
>>官姓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