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氏家谱源流】东莞长安-麦氏源流

    中华麦氏网 2021年4月19日 网络


 长安麦氏源自隋文帝赐姓

  麦姓来源复杂。在《麦氏族谱》(2001年版)记载中,麦氏得姓有六种说法:一源自隋文帝赐姓;二源自韩姓;三源自何姓;四源自麦丘复姓改单姓麦氏;五源自麴姓去改麦氏;六源自回族等其他方式。由于众说纷纭,族谱均以帝赐姓为准。在长安咸西新编的族谱中,也承认始祖为麦铁杖,即隋文帝所赐姓麦的饶丰。麦铁杖始居广东南雄县百顺乡;其十五世孙麦三壁生有五子,宋时,因避“胡妃之祸”,五子迁居珠江三角洲;其中,长子麦必荣于南宋时期迁居东莞靖岗(今长安乌沙桥东);麦必荣后裔麦泽迁往长安咸西开基。  

  今志

  长安麦姓人口约有5000人  

  麦姓是中文一个人口不多的姓氏,在宋版中《百家姓》里没有将其列入,但在广东却是一个重要的姓氏。自麦必荣于南宋末年入莞后,经过近800多年的发展,他大儿子麦有登有后裔分布在东莞万江蛄麦村、石龙黄家山麦村、茶山牛过朗麦屋、长安厦岗村等地;二儿子麦有成有后裔分布在东莞长安咸西与增田、企石铁岗等地方。其中,咸西村户籍人口1200多人,九成以上都是姓麦的;增田大约有1000多人姓麦;厦岗也有2000多人。长安姓麦人口大约有5000人。  

  钩沉

  麦铁杖 岭南麦氏始祖  

  《麦氏族谱》载,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南雄县百顺乡人。他的父亲叫曾唯,配妻梁氏。夫妻为人乐善好施,但直到中年才喜获贵子。据说梁氏生铁杖前曾经夜梦星光满堂,飞入怀中,因而得孕。铁杖生于558年,长大后,膂力过人,好使铁杖,故时人称之为号。曾被推荐给陈朝皇帝,陈亡后,为隋朝出力,其间得到杨素赏识,屡立战功,官至右屯卫大将军。后出征辽东,战死沙场,封宿国公,授光禄大夫,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后代曾建铁杖楼以纪念,皇帝赐额“柱国擎天”。传说杨素向皇帝表奏铁杖功劳时,皇帝问铁杖要封什么官好。他回答:“我家境贫穷,但经常练武消耗太大,求得一饱足矣。”皇帝笑道:“我不但给你吃饱,同时赐你姓麦,并封你为开府仪同三司。”其后人因得皇帝赐姓而姓麦。  

  姓氏之旅

  长安麦氏始祖出自南粤  

  在长安咸西,麦氏大宗祠横额没有了,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一座庙宇。走进一看,才发现一块蓝色的小牌子,上面写着:第一批(1996年)镇级文物保护,咸西麦氏大宗祠。原来这就是麦氏的总祠堂了。不过听老人家说里面祖先灵位没有了,蕴含着家族足迹的古联也没有了。现在是咸西的业余曲艺社。大门是锁着的,但门口一副残破的对联却表明了他们麦氏的起源:“宿国永流……”  

  联中所说的宿国,指的并不是春秋时齐恒公封赐的麦丘之地―――麦氏最早得姓者源于复姓麦丘改单姓,而是麦饶丰。或者更加通俗点说,是麦铁杖。据咸西村中老人介绍,铁杖死后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有“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联中所指之“宿国”原是麦铁杖封号“宿国公”。  

  铁杖原来并不姓麦,据传他父亲曾唯姓何,但也仅是传说而已。正所谓人如其名,饶丰得名铁杖并在后来远扬盖过原名,自有他的道理。在咸西《麦氏族谱》记载中,饶丰原为陈朝人,膂力过人,好使铁杖,故被人称之铁杖―――在如今咸西村中大多年青一代都知道铁杖公。陈亡后,他被杨素赏识,屡立战功,官至右屯卫大将军。当然,最值得骄傲的还是隋文帝给他赐了“麦”姓。据说是在给他封官时他说希望能吃饱,皇帝就赐了他姓麦。  

  一千多年过去了,短命的隋皇朝两世而亡,铁杖廷上听封的光荣与沙场战死的壮烈都随风而去。但全国人数并不多的麦姓,在广东却进入了前十名,因为铁杖是广东南雄人。全国麦姓来源多达六种,咸西麦氏族人就承认了源自麦铁杖。这是在我目前所寻找过的姓氏之中,仅有的一次得姓始祖源自广东―――假如不算之前得姓始祖源自东莞本土的香氏的话。  

  宋时因避“胡妃之祸”入莞

  虽然麦氏大宗祠门没有被锁着,但在里面能找到什么呢?来到旁边的麦守常公祠,进去一看还保留着青砖、红砂岩等材质的原汁原味,但除此之外,麦铁杖之后的痕迹荡然无存。编了五年的新族谱还没有印出来,我只能在老人们沧桑的大手指引下在手抄的文字上寻找这段被省略的历程。  

  因为咸西旧谱在“文革”中已经被毁,所以在他们同宗兄弟小榄的《麦氏族谱》上,记载的是他们麦氏从南雄迁出时间是在南宋咸淳九年(1273)。经过对比,这个时间亟待论证。但不变的是因为“胡妃之祸”。这不仅仅是麦氏迁出南雄的原因,也是我之前寻找过的罗氏、谢氏等姓氏继续南迁的原因。正如东莞史学泰斗杨宝霖所言:“由南雄南迁东莞的氏族,唐则无闻,明则少见,多者为两宋,一家一族地零星迁入,在宋318年间,时时有之。但有组织、大规模的97家33姓的集体南迁,却属仅见,影响最大。”  

  麦铁杖的第十五世孙麦三壁生有必荣、必秀、必达、必端、必雄五个儿子,史称“五必”。他们从南雄出发,乘竹筏漂抵中山边陲,并于该地立村,名为古海(今中山黄圃)。但是古海狭僻,若同挤在一起终非上策。于是,他们五兄弟一商量后,决定必秀去南(海)顺(德),必端徙番禺,必达留古海,必雄返回南雄,而必荣则往东莞靖岗(今长安乌沙)。  

  开基乌沙后人却散居他村  

  麦必荣应该是早在南宋时期就来到东莞了。族谱中有记载他来的时间是在1278年,但如果从南雄迁出来的时间都不是准确的,那来东莞的时间自然也无法确定了。不过他的落脚点虽然在乌沙,但询问当地老人,均说乌沙目前主要人口并不是姓麦的了。我便打消了前去探个究竟的念头。不过从族谱的世系中看到,经过近800年的繁衍,麦必荣后裔遍布东莞、深圳、香港等地。仅就东莞来说,长安、石龙、企石、茶山、万江等地均有他的后人。而在长安,也有咸西、增田、厦岗等多个村落。  

  在东莞的麦氏,都是麦必荣两个儿子麦有登和麦有成的后人,不过几乎都是从第五世才开始迁居各处。虽然在族谱中没有说明原因,但应该是人口繁衍增多,正常的迁徙。不过企石铁岗的麦氏却有点偶然的成分。这支麦氏来自长安咸西麦氏仲栗之后。

  话说麦必荣小儿子麦有成的曾孙麦泽搬到咸西住后,生了仲昂、仲栗和仲坚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在梅州当官。二儿子仲栗的妻子也是本村的李氏,与小叔子仲坚时有口角。李氏便把这事情告诉了她大哥,没有想到这个舅老爷一气之下,把仲坚给害了。后来大伙在问罪时,李氏便跪着说她知道错了,只是没有想到结果会这样。一边是亲弟弟,一边是自己的妻子。仲栗无奈之下跑去了惠州,重新娶了一个妻子黄氏,跟这个黄氏生的孩子五七郎便是如今企石铁岗的开基始祖。两地开基始祖还是爷孙关系。

 

  后世忆访

  “我们都承认源自皇帝赐姓”  

  ●受访人:  

  麦穗蕃:长安咸西麦氏后裔,长安《麦氏族谱》编写者之一,70岁  

  麦寿文:长安咸西麦氏后裔,长安《麦氏族谱》编写者之一,71岁  

  记者:你们麦氏来源众多,最古老的源自麦丘以封地为姓?你们咸西这一支是属于哪种来源?  

  麦穗蕃:在族谱的记载中,我们都承认源自皇帝赐姓,得姓始祖为麦铁杖,即麦饶丰。不过在村人的说法中,大家都说铁杖公。据说当年他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皇帝在论功行赏时,问他要什么。铁杖公就说他家境贫穷,只求一饱。皇帝便问他,多少才能吃饱。铁杖公还很老实地说,每天大概要吃三斗三升三合的麦子才行。皇帝听后,便笑了。并说不但给他吃饱,还赐他姓麦。他的后人便跟着姓麦了。目前岭南麦姓都是他后人。在全国,麦姓人数不多,但在广东,人数在前十。这是因为我们的得姓始祖铁杖本来就是广东南雄百顺乡人。  

  记者:那你们麦姓从南雄到东莞路线是怎么样的?  

  麦穗蕃:在南宋时,我们麦氏族人因为“胡妃之祸”,只能从南雄外迁。其中最大的必荣就来到了东莞靖岗,也就是现在长安乌沙桥东;他有有登和有成两个儿子,目前东莞长安和茶山、万江、石龙、企石等地的麦氏都是他们两个人的后裔。我们咸西就是麦有成的曾孙麦泽的后裔,然后企石麦氏又是我们的后裔,但并不是从我们这里迁过去的。  

  记者:为什么?  

  麦穗蕃:当时我们咸西的开基始祖泽公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仲昂在外为官;二儿子仲栗和三儿子仲坚在咸西生活。据说,当时仲栗的妻子李氏与仲坚时有口角,李氏在回娘家时便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大哥,结果这个舅老爷一气之下过来无意把仲坚打死了。仲栗知道事情后,死的是自己的亲弟弟,但一边又是自己的妻子。无奈之下远走惠州,另娶妻子黄氏,生了一个儿子,叫五七郎。五七郎从惠州迁居企石铁岗,成了那边麦氏的开基始祖。  

  记者:在陈琏的著作中提到了咸西麦氏、咸西蔡氏、咸西李氏,为什么现在咸西只剩下了麦氏?  

  麦穗蕃:其实是这样的,从陈琏的记载中可知,李、蔡、麦三姓祖先原来应该都在“咸西”立村定居。但原“咸西村”在现在咸西与霄边之间的上、下洋一带。后因三姓人口的繁衍增加,必然要分别择吉地另立村发展。按现在咸西、锦厦、霄边仍是紧紧相连推断,原来李、蔡、麦三姓的祖先实有兄弟之谊。在族谱中记载了,我麦氏二十一世祖仲栗公娶“本村”李氏为妻,从“本村”两子可知,三姓原都是咸西村,后来才分成了霄边和锦厦。  

  记者:那既然原来咸西辖内有三个姓氏,你知道当年是哪个姓氏最早过来这里的吗?  

  麦寿文: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现在没有准确的记载。

  记者:你们新编的族谱资料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出过一些名人?  

  麦寿文:只记得清代出过一个举人,叫麦玉泉。因为小时候看过祠堂两边立的中举石碑,但这个祖先一直等到60岁时,才获得推荐到山东做知县,但年事已高,也只好放弃了。至于族谱,以前是有旧族谱的,可惜“文革”时被烧毁了。现在的族谱从2005年就开始修编了,只能通过查阅宗亲的族谱和访问一些老人家,不过线索还比较清晰,目前我们咸西麦氏已经传了29代了。  

  地理志  

  麦有成后裔咸西麦氏  

  咸西社区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中心,面积3.3平方公里,辖泽义、泽荣、泽仁、泽德、泽昌5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1250人,几乎都是姓麦的。据了解,自麦必荣于南宋末年入莞后,经过700多年的发展,他的二儿子麦有成有后裔分布在东莞长安咸西与增田、企石铁岗等地方。咸西麦氏开基始祖为麦有成曾孙麦泽;长安增田麦姓开基始祖为麦有成孙子麦贵岐,目前大约有1000多人。  

  麦有登后裔厦岗麦氏  

  厦岗社区位于长安镇西部,社区总面积9.3平方公里,分为四个居民小组,社区户籍人口3143人,其中麦姓人口有2000多,为入莞始祖麦必荣大儿子麦有登曾孙麦康安后人。在东莞,麦有登一支后人还分居在万江蛄麦村、石龙黄家山麦村、茶山牛过朗麦屋等地。  

  名人志  

  麦必荣长安麦氏始祖,宋奉政大夫  

  麦必荣,字尚仁,登宋崇宁癸未(即崇宁二年,1103)贡选,官至奉政大夫。妣范氏,生有两个儿子:长子麦有登、次子麦有成。麦必荣为麦铁杖十五世孙麦三壁长子,宋末,因避“胡妃之祸”,与其四个弟弟―――必秀、必达、必端、必雄迁居珠江三角洲;后来他又迁居东莞靖岗(今长安乌沙桥东),为麦氏入莞始祖。  

  麦泽 咸西麦氏开基始祖  

  麦泽,麦有成孙子麦贵华的大儿子,长安咸西麦氏开基始祖。生有三子:仲昂、仲栗、仲坚。在咸西《麦氏族谱》中对其记载有限。  

  麦玉泉 咸西清代举人

  麦玉泉,又名小如,长安咸西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科第72名举人。中举后一直在家候音。直到60岁时,方接到赴任山东某县知县。因年事已高,麦玉泉最终没有去。  

  麦彦桐 热心公益事业者  

  麦彦桐,东莞人,广东省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热衷公益事业,先后向企石镇宝石中学、铁岗村小学、广东省清远市清平小学、广西河池地区贫困小学、广东连平希望小学、江西修水希望小学等捐款逾150万元;为企石镇铁岗村门诊部、企石医院和设立贫困医疗基金共捐款260多万元;向市慈善会捐款200万元;向健康促进委员会捐款200万元……历年累计捐款约2000万元。先后被授予关爱妇孺发展博爱人士、“三现代”教育热心公益的先进个人、东莞市十大“农村党员创业标兵”等。  

  轶闻志

  “麦”在地“鲤(李)”近水

  目前长安咸西为麦氏聚居地,霄边为蔡氏聚居地,锦厦为李氏聚居地。据了解,当年霄边与锦厦都属于咸西。明朝人陈琏在《琴轩集》中曾记载:咸西麦氏、咸西蔡氏、咸西李氏。话说当年,三家人先后来到了咸西,其中李姓人口多点,在村中势力比较大点。后来李氏族人请了一个风水先生来看地。这个先生说李氏应该住在靠水的地方,“李”与鲤鱼“鲤”谐音。所以李姓族人就跟麦姓族人说,他们李氏要住在靠珠江口的那一边,而麦刚好离水远一点点 为 好 。因 此 ,大 家 都 依 着“麦”在地“李”近水的原则住了下来。  

  历史解疑

  何谓“胡妃之祸”?  

  宋度宗咸淳八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临安,为商人黄贮万所得,携归南雄珠玑巷。后商人知她是贵妃,不敢收留,复令逃出,为强暴欺凌而死。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书张英贵查访。南雄人讹传因胡妃已死,朝廷将加罪于珠玑巷。故珠玑巷居民纷纷南逃,散居于南方海滨各地。历史上称为“胡妃之祸”。

  历史存疑  

  麦氏南迁时间为咸淳九年有疑  

  在《麦氏族谱》记载中,麦铁杖十五世孙麦三壁的五个儿子因避“胡妃之祸”,于咸淳九年(1273)迁居珠江三角洲。但另外又有记载:“麦必荣(麦三壁长子),字尚仁,登宋崇宁癸未(即崇宁二年,1103)贡选,官至奉政大夫;麦必秀,字尚义,登宋政和丙申(政和六年,1116)乡贡”。崇宁二年与咸淳九年相距170年;政和六年也与咸淳九年相距157年。假如麦必荣与麦必秀乡贡之年为20岁,如果咸淳九年南迁,则麦必荣已190岁,麦必秀170岁了,有可能吗?  

  据东莞史学泰斗杨宝霖研究认为,由南雄南迁东莞的氏族,唐则无闻,明则少见,多者为两宋,一家一族地零星迁入,在宋318年间,时时有之。但有组织、大规模的97家33姓的集体南迁,却属仅见,影响最大。因此,对此次南迁事件在《东莞英村罗氏族谱》、《番禺市桥谢氏族谱》等多家族谱中均有记载,咸淳九年南迁之说必误,陈乐素老前辈分析时代背景之后,以为“时在南宋末年,比较近实”。笔者以为作“绍兴元年”则合理。据《广东通志》(明黄佐【嘉靖】)卷十一《选举表》(上)记载,麦必秀七世孙麦雷奋已在咸淳元年登进士第。若在绍兴元年南迁,则麦必荣为48岁,麦必秀为35岁。时在壮年,正可远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