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姓 与勾姓

    中华句氏网 2012年11月1日 句志宾


你知道古代有一个“越王勾践”吗?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这位越王的名字怎么写呢?现在字典词典和各种书籍,都是“勾践”。可是,查查古书,许多地方都是“句践”。清凉山上有幅画,画上题的字也是“句践”。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句”、“勾”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正写是“句”(撇、横折钩,中间是个口),俗写为“勾”(中间是撇折、点,三角)。

(甲骨文前八·四·八、鬲从盨、小篆字形)

甲骨文“句”的字形是:两条弯勾线从两个方面勾住了中间的物品(先是宝贝的贝,简化成了口)。后来,中间的物品(口)移到两条弯钩线的外边。到了小篆,两条弯钩线更加弯曲,互相纠结在一起。

《说文》:“句,曲也。”句,本义就是弯曲的意思,读gōu。

后来,增加了一个义项:句读(jùdòu)。古书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读断句子。于是,读书人往往在旁边打上一些符号:语气稍微停顿的地方,轻轻地顿上一顿,叫做“读”(音dòu),相当于今天的顿号;一句话说完、一个意思结束的地方,就打个“√”,或者画个小圈,叫做“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古音总如鉤。后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屦,又改‘句曲’字为‘勾’。”

他的意思是:最早,只有一个字形:句,读音是gōu。后来这个字的读音、意义和形体发生了分化:“句曲”的“句”,读“鉤(gōu)”,而且字形改为“勾”;“章句”的“句”,字形不变,读“屦(jù)”。

段玉裁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汉字发展的实际,符合“句”“勾”分化的实际。这个分化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句(勾)曲——(gōu)保留读音,改了字形。

句(gōu)—-╣

╚═章句—————(jù)保留字形,改了读音。


“句”、“勾”形、音、义的分化,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不过,在长期的分化过程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彼此渗透、混淆使用的痕迹,无法全部消除。这样,就使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的问题。

比如,一些以“句”作为部件构成的字,读音还是“gou”,但是字形不能变成“勾”。例如:佝偻、枸杞、猫狗、苟且、能够等。

再比如,一些古代的民族、国家的专名,现在不能改。例如:高句丽(也写作高句骊),不能写成“高勾丽”,也不能读成“Gaojuli”。

又比如,姓氏、人名用字,既要规范化,也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例如:上古的句氏、孔子弟子句井疆、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句扶、开头讲到的“越王勾践”,规范字定为“勾”,但古籍中是“句”、“勾”并存的;重印古籍时,如果排印,可以印成“勾”,而如果影印,就改不了了。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勾践”、“句践”并存的原因。不过,作为姓氏、人名,不论是“句”还是“勾”,都读gōu。

地名比较复杂。勾芒、勾绎、勾注山、勾曲山,“句”都改成了“勾”,口换成了三角。“勾曲山”以前写作“句曲山”,现在称为“茅山”。在江苏省南部,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革命纪念地。东汉时三位姓茅的高人茅盈、茅固、茅衷三茅君先后来到句曲山华阳洞修练,羽化之后,人们把“句曲山”改名为“茅山”。南朝梁武帝时,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茅山数十年。在现代,新四军进驻茅山,以茅山为中心,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句曲山”因山的形势好像“己”字回环曲折而得名。因此,读音是“gōuqǔshān”。现在写作“勾曲山”。此山所在的县,叫“句容县”,处在山水包容之中,也是因山而名。但是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读音定为“jùróngxiàn”。这与句容地区特殊的方言语音有关。这就造成了,同一地区的、互相联系的两个地名,现在分别采取了两个字形、两个读音。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分享按钮>>周口勾氏谱序
>>句 姓氏略考-句(勾)姓-姓氏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