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家谱源流】司马氏修谱、合族谱序(2)

    中华司马氏网 2014年3月26日 司马向毅


  1. 宿松源流序

    盖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中支分派远,而祖所自出不可忘也。吾宿松司氏著,由天佑公任黄梅令,宦游松地,遂卜居焉。自古至今,而文人蔚起,科甲生香,代不乏人。且财富甲邑,子姓浩繁,猗与盛哉。迨明之季也,迭遭乱离,而谱皆火于寇。即十余之宗支骎总乎。有失次之虞,幸予祖奉乡留心宗谱,犹然识其什一,以昭示来,兹爰立草谱排列雁行,持以授予曰:此吾宿邑宗派也,他如建昌、樵江、以及兴国诸郡,有吾宗姓在焉。是予祖所自出也。欲访顿邱诸遗事,当于数郡邑求之,然吾年己耄,不能旁搜远缉为宗谱,光汝其识之,以俟后有志者,是时,余甫髦年,辛列簧宫,奉王爷遗命,身虽末至,心向往者久之。无如磋蛇岁月,恨不能鼓翼云霄,继先人未逮之志,私心窍自愧焉。适今仲春时,有建昌宗长,讳学宪字幼章者,淡惮间关跋涉,持谱来松,欲合诸郡支姓汇集成一编,与吾祖有同志焉。予焚香捧读,三复序文,而司氏源流,炳职星月,及细推雁行,乃知讳淳者,邯吾鼻祖天佑公也。而祖所自出,及累世以上班班可考,不禁掩卷而叹日:王父有志未逮,幸而为之继起者,使司氏子姓异流同源,不致混淆凌越而莫可继。虽曰人力,盖亦有天幸焉。因出祖之持,以授予者具草敬付幼章,翘首企足,以俟其成。庶前人之遗志,于兹不泯,而世子孙得以并志不朽云。

                 清康熙癸末岁季春月

    第廿世裔孙邑庠生大纬睿玉甫谨撰

            清乾隆十五年庚午   重梓

         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末   重梓

            清道光二年壬午    重梓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仲春月  重梓

       民国六年丁巳季春月     重梓

      公元一九八九年春月      重梓

    公元二o一一年春月重梓

     

    望江司马氏续修宗谱序

    夫人孰无尊祖敬宗之心,敦伦睦族之怀,每见世之贵家,大姓往往支派,莫知源流,罔识而情意乘离。夫果何为而至是哉。揆厥所由谱之不修故也。诚使谱蝶,昭然则知宗德祖功,每饭不忘,而同出一源者无论亲疏,无间远近。悉笃恩义而成之本源矣。若是宗谱之所系,不甚重哉。此仁人孝子所以必推源其本也。予祖肤功居凤阳、泗洲,于太祖倔起时,从阵征云南吉捷。屡建奇勋,封御前指挥职,然驰驱王命,跋涉山川,几天定处矣。迄永乐时,命公镇守皖城,赐公后嗣讳宝世袭,奉职且赐之田宅,于是得居皖城焉。后宝公之华阳,见其林木茂丛,泉甘而土肥,遂筑室而自徙之。春自风阳徒皖城,而徒华阴,己屡径迁越矣。然屡径迁越,而我祖肤功犹贻谱牒,以招来兹世守勿失·毋何传至,明季烽烟四起,而华阳又滨大江,兵旅往来,贻无虚日,而谱牒遂火于寇矣。我王父讳化民,恐愈久而失传,犹然失其一二,编成一集,叙祖宗之来历,以及讳字之原委,此正存仁人孝子之意,而不忍忘其本也。

    然而,煨烬之余己语焉。难详矣。适季春有建昌宗长,讳学宪字幼章,持谱来示焚香,捧读三复序文,其载之源流,与王父所述之来历,若合符节,但加详耳!以是知支派,中分而源流,则一历稽上代文睿,而后五传而至绶公,始迁建昌,以及宿松、兴国诸郡者,班班可考。而余华阳之祖,则后绶公数百年,而自徒其来历,原委不又昭然可据也哉,予安得不乐为之?昌出王父所纪,敬授幼章,以俟窠成,使后之子孙不致渐忘其本,以尊祖而敬宗,敦伦而陸族,庶有合于仁人孝予之意焉耳。

        清康熙癸末岁季冬月之吉

    第十四世孙应远縻疆甫谨撰

            清乾隆十五年庚午   重梓

                清道光二年壬午    重梓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仲春月  重梓

       民国六年丁巳季春月     重梓

    公元二o一一年春月重梓

     

    民国卅年重修谱序

    我族谱修于民国六年丁巳岁,距民国卅年辛巳岁,仅立廿五年寒暑。考各族修谱通例,大都以卅年为一届。盖卅年即古之一世也。我族谱距应修期间尚欠五年,固无所用其亟。惟刻值国家难之秋,干戈扰攘,不遑甯居。如能于一二年内还我山河,复我疆字,固如天之福;万一天未厌乱,战事延长;转瞬五年期届,恐修谱之事,未必能如期办理。倘再如上居延至五十余年之久,生年死月,苦难记忆。将若何?族人等有见及此,爰邀集大众共同商议,将修谱之事,于今年提前举办。俾免年深日久,致有挂一漏万之虞,当经一致赞成,本悼宗书族之心,未为雨缪之举,计甫阅四月即告竣事,虽我族众之热诚所致,抑亦我祖宗在天之灵爽,有以默为呵获之也,是为序。

    民国卅年   廿七世裔孙祖光谨撰

               一九九0年孟春月重刊

               二0一一年春月重刊

     

    司马氏续修宗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史记事,言明功罪,俾后世知所法戒而归于正善之区。家谱载生卒葬向盟适聘配,于以尊祖敬宗收族睦姻,俾合族世世万代子孙共笃仁孝之思,且谱中自祖宗来凡有德有功,及明哲勇烈之士,亦皆录其传赞墓志碑铭即法戒亦以昭焉。是家谱与国史固不相上下分缓,急者也,今年秋,吾族人有见于此是一意续修谱蝶,不侯满往昔规定之年数公推老成明敏之父老为司亭各出其长分里蔗务不四月而告竣是固诸公攻作之勤亦祖宗默佑之灵也不意始事时有客至谱室谓诸公曰贵族修谱向准以世今自民国丁巳年重修历史仅廿有四耳以其时考之则未也何如斯其急矣况值国家多难救危扶倾人皆有现民众之担负不为不重矣正宜从事节约先急后缓以舒民力于忧患中何特速以敬宗收族之事累贵族人士乎诸公正色从容而应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彼夫承平之世家给人足歙费固易然死生相告庆吊相通实迹真踪访之亦甚易即迟缓数年犹无害事迩年来烽焰漫天干戈遍地鸿衷鹤屎惨不堪闻吾族人之丁斯际者得无有立身廊庙而淹留仕路者乎得无有从事戒轩而身羁异域者乎得无有远客江湖迁徒他乡而流离琐尾者乎于此而不急为招寻之遍访之何以使散者聚者近者远者皆得详悉而无遗讹乎古人云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宁有有祖宗而不知尊敬有族姻而不知书睦而尚能爱护国家保卫民族者乎与其惜小费而废举奚若仍旧贯而不改作省繁费而勤襄厥事自廿五世续而修之俾谱牒易成而族人之亦不禁悄然悲肃然恐凛乎言之不可忘也将援笔记之诸公因索序于予以自愧浅陋不敢云序亦聊以使后之人知当时苦心诚意云尔。

    民国卅年岁次季冬月上浣之吉

    一九九0年重刊   廿八世裔孙民国骏谨识

    二0一一年春月重刊

     

    宿邑分修宗谱源流序

    司氏原籍顿邱,继居河内,始受姓于程伯休父,  是而世远代没。强为追溯,恐反以传信者疑其失实。与崇韬下拜闵氏称后等,粤自绶公,于宋中叶,由凤阳泗洲西抵艾邑,卜筑白沙,生子谏卿,卿生杰与点,并游朱夫子门,得理学渊源。晦翁当极赏,为修江佳士。点之子:埙、炯、厚、奎、野、衍一脉之。书香并登科甲。杰之孙镇公以宏词,爱与国学,整六、七代,间或掇巍科或膺乡,或以孝廉举,或以韬略扬。芪七棫朴,修江望族也。既而因宦游,选胜乔迁者,清甫公徙酉苑,日元公迁安义,深甫公新建樵江,镇压公以宦籍留兴国。宝公以袭职镇皖附居望江之华阳,星罗棋布。要总以绶公为鼻祖也。深甫公第十世讳贵淳字天佑者,于洪武间,任黄梅令。游宿松,爱其地土善,民醇水湄山秀,逐卜居。是贵淳公又宿松一世祖也。淳公第五世名灵堰公,始迁蕲洲,继居太湖墨白山,又为太湖一世祖。向非有谱,以兼之地远人遐,素不相识,周亲如泰越,何由统一本哉。族谱自炯公造,端于宋之季绩秉亮公,谨信公以及天禄公,振川公等四次重修,愈衍愈葺,凡越汁载而一订,然要皆未合,各郡而一集其大成也,至康熙癸未岁,乾隆庚午内装,两次合修,联民地与同堂不拜汾阳而郭,自郭不分南北,而阮自阮原原本本昭穆彰者鳞鳞并并脉络,分明。格仿欧苏行列为雁序,逐一林集其成焉,第由今兹逆溯庚午,又越卅有八载,各郡瓜瓞益繁,乔迁更广,其生葬娶适事绩,里居匪特,罄竹难书,涯角难聚,而累续重帙什袭维艰势难,再合四省而一牒也,今宿松与太湖约仍分支修,既易敛其资斧更易殚其稽辑,近祖贵淳、鼻祖绶公、水源木本鳌然其在何俟。强为追溯哉,且谱与祠堂相表里谱者所以统同伐异序,昭穆于不淆神祠者,所以妥祖齐家振纲常于不替各郡有宗祠,而宿独未建,今俟谱竣旋肯堂构庶几将予肆祀我祖我宗来格来享,萃子弟而型仁讲义,以俭来其身心,述祖德而说礼,敦诗以申明夫孝悌,则祖宗奋乎,百世之上成世之下欢然,有恩以相亲蔼然,有文以相接,莫不兴起而象贤矣,淳祖之家声永振,芪芪棫朴不依然修江之旧绪也哉。是为序。

    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梅月上幹之吉

    二十二世孙邑庠生兆联谱名以龙  有翼氏篡修谨撰

    清道光二年壬午  重梓

     

    司马氏续修家谱序

    家史之记载,自宋欧阳六一、苏氏老泉,由此家史之兴遂步繁矣。然史之记载,作用何也?盖远宗近祖,尊卑长幼载于史也;男娶女嫁,生殁葬插,载于史也;为国驰驱、何卫祖国,载于史也;教育子孙,既遵农技规,又守国法,载于史也。由此而观,史之作用亦大矣哉!吾族史修于民国三十年间,迄今四十有八年。以先祖决议三十年为一届,如今延十八年之久尚未续修,原因何也?岂子孙忘其决期而未修尔?抑亦子孙多顽而愿修耶?非然也!盖当前局时,社会初步建设,破去一功腐败旧俗,树立无穷新风。在此过渡期间,先国后家,族众生活较难,哪有余钱来修家史,此是不可能也。迄于今,多蒙党恩,把祖国旧貌变成新貌,发展各种科学,制造肥药种田种地,农业比前倍收,兼之连年来风调雨顺,农业更加倍收,群众生活大有改善。吾族邀集大众共同商议。将修史之事,予今年所有人口及死亡葬插全部登记,族众大热。公推明敏之族裔国荣、延寿、东林等率领几个青年举办。各出所长,工作期间焚膏继昝,日夜辛勤,生活朴素,菜羹充饥。如此节约,族众担负较轻,自容岁季冬开工,至今年仲春而各成,虽诸君工作之勤劳,抑亦我祖在天之灵爽有以默为呵获之也。予自愧浅陋,笔墨久疏,在修史之末,将族众一片热心热意,同情修史之事,聊提笔以记之,非敢云序。

    国柱公文下二十八世孙世庆字庆林谨撰

                 公元一九九o年仲春月刊

     

    重修家史倚序

    我族家史  源远流长  司马姓氏  举国远扬 

    祖居郑国  后徙四方  历经千载  先祖流芳

    族众住址  地城无疆  由皖迁陕  原住建昌

    蕲州定宅  一别樵江  聚居分脉  宿邑望江

    人丁繁衍  士农工商  纵观后世  兰桂腾芳

    本届编史  全族提倡  族长竭力  大有主张 

    国荣东林  合口磋商  管理谱务  一切承当

    四言卅句  文不成章  序文简短  聊表心肠

    国柱公支下  第二十八世耳孙世杰字延寿敬撰

                                   

    一九九0年孟春月重修家谱序

    本族原姓司马,不姓司。先堂祖父根源先生作上届谱堂而皇之楹联其中说:“程伯仕周,司马成生。”司马,古代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程伯在周朝任司马,于是以官职为姓。又本族祖宗堂上的楹联一向是:涑水家声远,龙门世泽长。龙门在陕西省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涑水在山西省西南部,流经夏县。夏县是司马光的故乡。追根溯源,本族的始祖在周朝,而近祖则是西汉和北宋两位名标史册的伟大的历史学家。

    本姓司马,为什么族人都说自己姓司?推测起来,可能与大史公令后人改姓避祸有关。天汉三年,前九十八年,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惹恼汉武帝,囚蚕室,受腐刑。为避免“诛连九族”,殃及后人,让二子逃回龙门,匿于山区。老大改姓“同”老二改姓“冯”将“司马”二字隐藏在“同”、“冯”之中。在韩城至今无一人姓司马,给司马迁上坟的是“同”、“冯”二姓。由此,可以设想,当时除一部分人改姓而外,畏诛、外逃者也应大有人在。祖先们外逃至全国各地,其中一支定居于今安徽有关县镇村落,为稳妥起见,司马,固然不敢姓,姓“同冯”也觉得易被查出。于是去复姓,改姓司。

    但司姓,却是古已有之。春秋时郑国就有一位知名人士叫司臣。宋人编撰的百家姓有“叶幸司韶”一句,把司氏赫然列为一姓。来皖的祖先们,在改姓的当时,知不知道天下已有司姓存在?现已无法查考。不过,即使知道,但为了避祸,为了缅怀老祖宗,也只好任其雷同。

    于是以讹传讹,相延成习,二千多年来族众不再怀疑自己的姓氏。

    我自幼也依例姓司。但在史无前例之后,每发表诗文,都在名字前面冠以复姓“司马”。这样做,意在恢复姓氏的本来面目。

    庆林诸叔此次来彭,要我在谱前写点什么。苦无新意,仅以此代序。

    第二十九世孙司马耀斋谨撰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三日

    二0一一年仲春月重刊

     

    司马氏犬友公支下序

    水有源,木有根,人有祖先,不可时刻忘且离也。水无源则流通不长,木无根则枝叶不茂,人无祖先则无分尊卑长幼,如犬马等矣。尚何成为人类者哉。吾六号、杨林、木墩几个祖先,世居赤岸毫屋。此地面积微小,田园甚稀,人丁又蕃,生活每不能支持,于是吾祖为谋子孙永远计,约在嘉庆年间迁移居洲地住,佃地而种,兼以开荒砍柴为生,世事沧桑,特华多变,由此几个祖先在百十年当中披星戴月,受尽无限风霜,不怕苦,不怕劳,创造事业不少。人丁已增加数百人左右,住宅亦大半皆新。田连阡陌,树木葱葱。锦秀树庄,不断莺歌燕语。此种美貌是皆几位祖先勤劳创造之力也。而谓吾侪后裔其能忘之耶。今年来我族父老提倡重修家史,余亦族内一分子,热清同修,大力支持。且想到国重史,县重志,家更谱。宵为继往开来,以达源远流长之目的,令值季冬节届,农事完毕,公推明敏之族裔,积极投修,至春月面告竣。虽诸公之努力。抑亦我祖在天之灵爽,有以默佑使成也。予不才,在修文之末,漓笔以记之,是为序。

    国赞公支下二十九世裔孙彩良谨撰

    一九九0年孟春月刊

    二0一一年仲春月重刊

     

    家范

    第一条

    家之亲 父子弟兄 夫妇长幼而已 必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仁 长幼有序 能尽是 则可以保其义而不失矣

    第二条

       冠婚丧祭 礼之大者 先儒云 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数件虽幼者可使浙 知礼义文公家礼虽载仪文品节之详然冠婚之礼卒难变习从乡俗简易而行其丧礼暨祀先悉依家礼而行

    第三条

    妇者 家之所系 盛衰不为 下重嫁娶务择 相称不可苟 且有玷家声 吾族子孙不论贫富皆要读书以为修身成家之本 毋依豪富 讼取非义之财 差赋依期输 当所有穷达 皆听命 行昔司马温公家训有云 积金以遗子孙 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以遗子孙 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子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此先贤之格言 乃后人之龟鉴诫哉 是言子孙加勉

    第四条

    宗族丧必吊  喜必庆  若遇难必须救援  贫乏随宜捐赠 鳏寡孤必养赡 嫁娶一举贷勿主骄擞一睚眺 勿生仇恕 凡遇亲疏相过各须重义相敬 毋视途人全不顾问 邻里相处亦宜和顺 古人云 千金买邻 重其事也

    第五条

    各支祖坟子孙 永加保护 不得破坏

    第六条

    吾族尊长必谨守礼法 以为子孙式 每遇宴会必整其衣冠 尊其瞻视 予弟有所敬畏 卑幼奉上务宜委曲谢退 毋亵狎侮慢 以失礼容

    第七条

    史载各支条例 皆所笃亲亲之义也 凡我宗族务 宜遵守 则尊卑亲疏 秩然有序 而司氏之史岂不愈远愈盛哉

    明正德庚辰年冬月上浣之吉

    第十二世孙谨信等识

    康熙癸未年  重梓

    乾隆庚午年  重梓

    乾隆丁未年  重梓

    道光壬午年  重梓

    咸丰辛酉年  重梓

    民国丁巳年辛巳年  重梓

    公元一九九0年  重刊

    公元二0一一年  重刊

     

    派名

    派名原立,祖先以五经含意捏句,此届重修家史一律删去,仅留派名。除本届接十六派外,今后子孙再接派幸注意焉。

    尚国大廷  以应熙朝  立绍世业  开继光昭

    礼全德裕  治良文超  乾坤保合  祥发泰交

    接派列后

    温恭俭让  兰桂登高  谨遵宗训  倍启英豪

    第二十八世孙庆林  延寿敬撰

     

    公元一九九0年家史删印几个问题说明

    一、本届将老谱中《源流序》、《宿松源流序》、《望江续修序》、《宿松分修宗谱序》和绶公至皓堂公等坟山及家范七条予以重新刊印。

    二、为了节省经费,缩短时间,本届修家史将老谱中派行自〈诗〉、《书》、《易》、《礼》、《春秋》、《周官》以及跋、传、记、铭、(家规十条)全部删去未印。

    三、本届所删去的名目,希望吾族后裔精心保留老谱,待将未在可能的条件下,全部印上。

    四、为了便利耳孙查阅家史,此届编史故在各房之间分派加了地名。

    五、前面五篇文言序原无句脚,为了便利后裔阅读,编史时加了标点符号,不妥之处,望族众更正。

     

    公元二0一一年宿松八修家史工作人员名单

    编委人员名单:司天宝、司绍华、司国送、司正喜、司世觉、

    司梦生、司梦醒、司国生、司祖元、司  舜

    赞修人员名单:司留根、司业辉、司腊保、司业凡、司长林、

    司友元、司爱国、司留季、司金龙、司绍长、司连生、

    司春保、司广南、司广美、司开明、司春生、司业顺、

    司业定、司建中、司联生、司学记、司旺友、司天云、

    司谱枝、司和开、司旺生、司天云、司后成、司菊贵、

    司来林、司善明、司先德、司菊旺、司春保、司的华、

    司永香、司绍贵、司初益、司耀先、司世义、司福生、

    司如龙、司菊华、司松玉、司季生、司正昆、司贺友、

    司业传、司  俊、司贺火、司开虎、司洪生、司友保、

    司益寿、司银元、司春友

     


分享按钮>>【司马氏古代名人】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司马氏鼻祖司马君锡公像
>>【司马氏家谱源流】司马氏修谱、合族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