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大夫非靳尚 (作者:邹云鹤)

    中华上官氏网 2009年6月8日 邹云鹤


                                                上官大夫非靳尚

                                                             邹云鹤

     上官大夫与靳尚本来是两个人,但是,现在有不少同志却把他们当成了一个人。如:
     高中语文第五册《屈原列传》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93页:“上官大夫靳尚。”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页:“他被一个上官大夫叫作靳尚的当做死敌……”
     郭老(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样写五幕历史剧<屈原>》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页)
     看来,这些同志把上官大夫当作靳尚所任的官名了。其实,上官大夫是另外一个姓“上官”的大夫,他并不是靳尚,他不过是和靳尚同时并同事而已。这在下列古籍中可以得到证明:
    《战国策·楚策二》有“靳尚为仪谓楚王曰”,“尚(谓郑袖)”,“靳尚谓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这里靳尚名凡六见,但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史记·楚世家》:“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靳尚谓郑袖曰”。“靳向曰”。这里靳尚名也是四见,也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从以上三书所记相同之事看来,靳尚很像竖刁、易牙一类的人物。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上官大夫见欲夺之”。“(张仪)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怀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这里上官大夫名凡四见,而靳尚名仅一见。值得注意的是靳尚的出现与以上三书的情节相同,他是张仪请出场的,而上官大夫则始终是作为屈原的政敌出现的。同时司马迁在这里并没有说过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上官大夫和靳尚当成一个人。
     容易造成错觉的是刘向的《新序·节士》。他在该文中写有“使张仪之楚,货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刘向在这里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是一个人。因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应该理解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因为“属”是表示复数的。
     再看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其中上官大夫被列于“中中”,靳尚被列于“下上”,他们相差两级。班固在这里很明显地把他们当着两个人。这应该是判断他们为两个人的最重要的证据!此外,班固在《离骚赞序》中也作:“上官大夫”,其中所述情节与《屈原贾生列传》相同。
     我以为把上官大夫与靳尚当作一个人,可能是从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所产生的误会。王逸在《离骚经章句第一》中写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这句话,乍一看来,很容易把“上官靳尚”当作一大夫。如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云上官靳尚。”洪祖兴也以迷惑的态度在《楚辞补注》中在王逸的这句话下写道:“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为王逸搞错了。其实,王逸并没有错。他说的是“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就是说“上官”和“靳尚”都是与屈原“同列”的“大夫”。正因为他们是两个“大夫”,所以才有“共谮毁之”的事。如果是一个人,如何能“共”呢?我认为,现在很多同志之所以把上官大夫与靳尚当成一个人,很可能是由于对王逸这句话的误解所引起的。
     早在宋代,朱熹在《楚辞集解》中就写作“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明显地把他们当作两个人。

     (此文最初发表于1962年5月9日《光明日报》,后收录于《诗词曲格律与创作》<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邹云鹤系湖北监利师范学校语文特级教师,1992年—2000年,受人民教育出版社聘请,参与编写中师语文教材中诗、词、曲、赋课文。)


分享按钮>>河北承德教育学院讲师-----敖艳芳
>>易学家-----敖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