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氏网新闻】奇怪:2000年前"濮阳"人,今姓“濮阳”居高淳

    中华濮阳氏网 2013年7月2日 南京日报


    江苏,南京。美丽富饶的高淳县境内有条历史悠久的人工运河——胥河,清澈而缠绵的胥水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漫坡遍野的油菜花香气扑鼻。

    胥河南岸,中村濮家、河沿濮家、楼下濮家,3个诗情画意的村庄坐落在此,这3个村庄中的300余户1000余人皆复姓濮阳。记者来到高淳县东坝镇的河沿濮家。村里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灰瓦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挎着竹篮担着扁担的村民不时出现。

    在河沿濮家16号,记者见到了主人濮阳侯庭。濮阳侯庭是个很热情的78岁老人,看到记者到来,停下手中的活儿。“我们已经是第三十七世了。只知道自己是从山东濮州(今河南濮阳,记者注)迁来,具体什么原因迁来,我们都不知道,不过据说是因为逃荒来的。”濮阳侯庭说,目前在东坝镇有三个自然村的村民都是复姓濮阳,三个村子连在一起,依傍胥河而居。

    河南濮阳无人姓“濮阳”

    在我市高淳东坝镇,有3个濮家自然村:河沿濮家、中村濮家、楼下濮家,千余名村民个个复姓“濮阳”。在河南濮阳,这个全国唯一用复姓作为名字的城市,却没有一个复姓“濮阳”的族群。濮阳城没有人复姓濮阳,南京却有个“濮阳”村。地名濮阳,复姓濮阳,是偶然巧合,还是另有缘由?近日,河南媒体记者来宁采访,试图揭开谜底。

    濮阳康京,南京市高淳县历史文物研究专家,退休前是高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所长,对濮阳姓氏颇有研究。他手头上保存着十余本濮阳姓氏的族谱。

    濮阳姓氏族谱已修缮十余次

    濮阳康京说,濮阳姓氏自宋孝宗时开始建祠堂修族谱,以后每六十年修缮一次。记者看到,濮阳氏族谱从南宋淳熙己酉年(1189年)开始第一次修订,到1919年最后一次修订,共修了11次。关于濮阳姓氏的由来以及其迁徙过程,族谱的各次修订中都有记载。

    濮阳康京说,太平天国时期大部分族谱被烧毁,民国时期重新整理,到“文革”期间又被毁掉,他现在手头存放的族谱是从距离东坝镇35公里的砖墙镇濮阳侯川老人手中得到的,“濮阳姓氏一祖六宗,砖墙镇濮阳姓是其中的一宗。这些族谱是侯川老人偷偷保留下来的。”濮阳康京说,族谱目前只修缮到民国时期,近期有再修缮族谱的打算。

    据《濮阳姓氏族谱》记载,高淳县东坝镇是濮阳姓氏的聚集地。明朝时期,有一支迁到安徽广德县,清末时候开始繁盛,素有“广德濮半洲”之称。濮阳姓氏一祖六宗,各散于常州、溧水以及芜湖、当涂、宣城、广德等地。时至今日,春节期间濮阳姓氏兴龙舞龙时,其灯笼上还印有“濮阳”、“博陵郡”等字样,以表明其姓氏之来源。

    在《濮阳姓氏族谱》上,记者看到了正宗的濮阳姓氏辈分。濮阳康京说,濮阳姓氏辈分来自于山东曲阜孔庙,自清代起为二十八世,至今已有三十七世。

   “我们的姓是复姓,还有辈字,得按辈字取名。这样的话,名字是4个字,这在生活中多少有些不便,不少人曾将辈字简化掉。”据河沿濮家村的老人讲,20多年前,不少年轻人在办理身份证和结婚登记时,往往因为登记表上留的填名字的格子不够,擅自省去了辈字。后来,村里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在与公安机关进行协商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眼下,村里人名字多为四个字。

    “我们这里原本有个濮阳祠堂,但半个世纪前被毁掉了!”在村民濮阳康德家的老房子前,记者看到了祠堂旧址,两瓦抬一瓦式的建筑风格与河南濮阳民宅相似。

    村中祠堂,建筑风格与河南濮阳相似

    祠堂旧址目前是一家企业。残存的祠堂门前,石鼓、碑刻被杂乱地堆放在一处角落里,雨水敲打在仍十分清晰的碑刻文字上,像在述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村民介绍,1945年,建得颇为坚固、易守难攻的祠堂被烧掉,成为濮阳姓氏家族的一件憾事。后来放在村里长辈家的盛有一尺见方族谱的箱子也被烧掉,这让族人后来一直无法完整延续辈字。目前,濮阳姓氏族人知道的辈字为:观、园、尚、师、康、侯、用、锡、辰、南、征、永、得、喜、辅、泰、以、安。

    “祠堂被毁之前,占地近4亩,香火极旺,每年清明和农历十月初一,族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濮阳侯庭说,新中国成立前,濮阳姓氏人家每年都要在祠堂进行两次大型祭祀活动,这个时期,所有在外工作和在家务工的人一视同仁,均自发给祠堂捐款。因捐款过多,族里把钱拿出来置办土地出租,以租金维持祠堂及村里正常开支,3个自然村还分别建有用于议事的“公堂屋”,房前两侧有配房和厨房。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不仅不用出钱,还可在两次重大祭祀活动中免费吃一顿丰盛午餐。


    族谱道出复姓濮阳,源自河南

    族谱道出复姓濮阳源自河南

    翻着厚厚的濮阳姓氏族谱,记者宛如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

   《三修濮阳氏族谱序》所载:“濮阳氏江左巨族也,初卫大夫宁世家,食采于濮水之阳,子孙世著国以为姓。三国时吴丞相兴苗裔滋盛,徙居淮东。”此序道出,濮阳姓氏是长江东岸的大姓,最初的时候是卫国大夫宁的世家,封邑在濮水的北岸,后来,子孙以封地为姓。三国的时候,吴国丞相濮阳兴的后代兴旺,遂迁徙到淮东(江苏淮河一带)。

    从此序可以看出,濮阳姓氏得姓于濮水之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三国时期吴国丞相濮阳兴将后代迁徙到现在的江苏淮河一带。可是,淮东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淮河一带属于江北地区,而胥河则地处长江南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南,两者之间隔着一条长江,现在的濮阳姓氏怎么又会在胥水之南的东坝定居了呢?

    在《一修濮阳氏族谱序》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一修濮阳氏族谱序》记载,在北方居住的太老翁在宋朝政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当上了太常卿。退休后,太老翁想感恩一下祖先,于是来到了银林(现在的东坝镇)为祖先扫墓。不料,扫完墓想回去的时候,得知回去的路已经被金兵所控。没办法,只好占卜选择在胥水的南岸(也就是现在的东坝镇)定居了。

    由此可以得知,濮阳姓氏源自濮阳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族谱记载,我们也能大致理清南京濮阳姓氏的来龙去脉:濮阳氏原来姓姬,与郑伯友(周幽王的叔叔)的族人有血缘关系。后来在卫国当官,成为姓宁的世家,封邑在濮水的北边,就以住地得姓濮阳。到了三国时期,吴国的丞相濮阳兴将后代迁徙到现在的江苏淮河一带。时间一转到了宋代,在江苏淮河一带居住的太老翁退休以后想去祭拜一下祖先,就来到了银林(现在的高淳县东坝镇)为先人扫墓,结果,扫完墓回去的时候却发现归路已经被金兵所控。无奈之下,占卜发现银林也是个不错的风水宝地,就定居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尽管脉络清晰,证据确凿,南京复姓濮阳源自河南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细读《濮阳姓氏族谱》所载内容,仍有不少疑问困扰着记者。

     序中所载,“太老翁晚年致政,恻然动报本之思,来银林扫先人墓。”扫先人墓,先人是谁?照理说,先人应当是濮阳姓氏的祖先,至少也是比太老翁早来到银林(现在的高淳县东坝镇)的濮阳姓氏人士,可是,这个人会是谁呢?他来此地做什么?为何会葬于此地呢?

    序中所载,“三国时吴丞相兴苗裔滋盛,徙居淮东。”然而,记者查阅史料得知,“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史料记载濮阳兴既然是开封人氏,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把后代迁至淮东之前,已经不在濮阳了呢?那么,濮阳姓氏是从何时迁出濮阳的呢?既然复姓濮阳发源于河南,为何在濮阳境内却没有了这个姓氏了呢?

    凡此种种,仍是未解之谜。

 

          (刘献卿 陈伟/文 刘峰/图)

            文章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首届罗田县何氏宗亲会暨何氏商会成立大会举行
>>【濮阳氏文化古迹】濮阳家谱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