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氏家谱源流】司徒氏图书馆

    中华司徒氏网 2013年8月21日 万家姓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倡办于一九二零年,一九二三年奠基,一九二五年建成开放。该馆兴建发起人为旅美国 、加拿大华侨和在乡之文化教育界人士,目的是广开民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振兴中华。随后更是创办《教伦月报》,成立机构发动各地华侨捐款,共勷美举。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由广州市永和建筑公司承建,历时二年有余,是一座前有院庭的三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馆内地下为阅览室,二楼为藏书室、借书处,三楼为会议室及归国华侨俱乐部。当时藏书逾万册,有《四库全书》、《万有文库》等巨著,还有不少世界名著翻译本;并集有文物珍品,如司徒仲实翁捐赠之慈禧太后手书"龙"字及司徒照当年殿试试卷,美术家司徒槐赠送之巨幅油画,以及旅新加坡华侨尚楫赠送之鳄鱼标本等。
   一九二六年,旅加司徒氏华侨献资,在楼顶增建一座大钟楼,此钟是波士顿名牌产品。图书包三楼顶正面,有书法家谭延闿所书之"司徒氏图书馆"横额;楼下正门横眉用云石刻上"司徒氏通俗图围书馆"馆名,乃书法家冯百砺所书。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赤坎地区惨遭日寇两次践踏,群众纷纷逃难,一片混乱,馆内图书及各种设备被盗,大量散失。图书馆从此停办,历时三十八载。图书馆停办后,曾作为"司徒氏四乡族务促进会"。解放后,先后用作"中共开平县委会"、"赤坎镇人民政府"、"赤坎公社管委会"、"广东省地质勘探队办公室兼宿舍"、"潭江桥建桥办公室"、"开平六中学生宿舍"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逐步落实华侨政策,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得以复办、并于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正式开放至今,成为侨乡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该馆还被于一九八三年三月被开平县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背景资料


   司徒氏家族以"教以人伦"为族训,一贯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近代本族华侨在海外谋生的艰难屈辱,使他们更加体会到发展文教,开启民智的重要。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国弱民穷,百姓愚昧,因而国强民富必须以发展文化教育为基础。为了广开民智,司徒氏的海外乡亲在民国初年倡议创办家族图书馆,为青年人提供学习场地和文化资讯。
   民国九年(1920),司徒氏首先租借下埠联兴街福音堂设立了一个阅览室,利用海外乡亲的捐款购置了一批书刊,开展借阅服务。镇民反映之好之活跃,给海外和赤坎本族父老极大的鼓舞,于是旅居美国和加拿大的司徒懿慈、司徒懿衍、司徒章谋、司徒继敏、司徒宣业和旅居菲律宾的司徒有桥提出要集资选址另辟新馆。这个倡议得到家乡族老的率先响应。海外的倡议人积极在国外司徒乡亲中筹款集资,家乡的族老发动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创办了族刊《教伦月报》以加强宣传工作,使创办家族的壮举做到家喻户晓。有感于司徒氏兴办文教事业意义之重大,海外一些外姓华侨也捐款襄助。民国十一年(1992)便筹得银圆四万多元,这些钱主要来自海外,新建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民国十二年(1923)选址在下埠东头潭江边奠基。司徒懿森受海外捐款者之托,专程从美国回来监督捐款的使用和工程的进度。承担建设项目的是广州市永和建筑公司。
   历经两年的高质量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司徒氏通俗图书馆于民国十四年(1925)落成。楼前建立了通向潭江的码头,楼高三层,楼体高耸,造型典雅大气,整体建筑具有比较鲜明的葡萄牙建筑的风格。第一层高大的窗户两边是红砖垒砌的西式窗柱,古罗马的三角形突出窗楣与西式窗柱相结合,既使窗户的整体造型稳重端庄,在视觉上很好地起到了向第二层过渡的作用,又丰富了一楼立面的装饰。第二、三层有一个内走廊,六根贯通二、三层的葡萄牙式立柱与古罗马的拱券相连,立柱之间设置了镂空的护栏,给图书馆带来了舒展开放的气息。第三层楼顶的正中是由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谭延闿题写的"司徒氏图书馆"匾额,这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图书馆的楼顶为一平台,登高四望,赤坎古镇尽收眼底。楼内每层的地面是做工精细的彩色意大利水磨石,至今平展如初,没有裂缝和漏水现象发生,可见当年建筑工艺之高精。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的建成是该族的一件文化盛事,是家族兴旺的标志,也是当时开平侨乡文化建筑的一项壮举,海内外乡亲无不欢欣鼓舞共同庆贺。民国十四年(1925)十二月出版的《开平明报》第四卷第五十二期登载了《司徒氏图书馆开幕之先声》一文,作了如下珍贵的记载:
   司徒氏图书馆,由该族外洋华侨捐款建筑,别邑别姓梓里,亦间有捐款者,共筹得四万余元,在下埠行河边处建筑,落成已久。碧楼高耸,规模宏伟,楼内陈设装修,均极趣时,共需工程费近三万元。余款万余元尽购书籍,各社团具送书籍及各种美术者,络绎于道。本报亦奉送孙先生真像一幅,装以镜屏,另《百科全书》正续篇一套。该馆定期新历正月一号开幕,经先期柬请各界人士观礼,预备奉行学绩展览会及游艺会,其种类有国技、国乐、跳舞、白话剧、幻术、化学游戏、各种运动,该馆长抱一君与该族侨学两界人士,积极筹备,另主演梨园大荣华班十一套,在下埠牌坊脚戏场。
   民国十五年(1926)一月一日,图书馆正式开幕,对外开放服务。首创开平县家族图书馆之先河,第一任馆长是司徒抱一先生。建馆过程中的采购和落成后各界的捐赠,使图书馆开馆之时藏书就达到了万余册,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其中有《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和多种世界文学名著译本,可供读者借阅查询。图书馆一楼是阅览室,二楼是书库、借书处和《教伦月报》编辑部,三楼为归国华侨俱乐部和会议室。
   一年后,旅居加拿大的本族华侨再次捐资,在三楼顶增建了一座西式造型的大钟楼,大钟由美国进口,产地是波士顿。从此以后,司徒氏图书馆每小时向全镇和附近村落提供报时服务,嘹亮的钟声定时敲响,久久回荡在古镇的上空,成为古镇居民作息的依据,也使古镇的生活平添了不少生气。民国二十三年(1934),旅居美国的司徒氏华侨捐资建设图书馆大楼的前院庭和中式牌楼,牌楼两侧各增建了一个套间,红墙绿瓦,四檐滴水,蔚然壮观,使图书馆更臻完美。这样,就完成了图书馆整体的建筑,共占地八百一十多平方米。
   图书馆开馆以后,既成为传播近代知识文化的阵地,更是海内外族众经常聚会之地。去图书馆坐一坐,看一看,聊聊天,是每一位回国探亲或定居的本族华侨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不去图书馆走一走,便感觉回国的生活里缺少了些什么。
   图书馆还成为了展示家族文化的长廊。走入图书馆一楼环顾四壁,陈列的都是本族名人事迹,有的是政界俊杰,有的是侨界领袖,有的是画坛大师,有的是学界名流,司徒家族尤其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外来的参观者,司徒亮馆长会主动指引您浏览这些橱窗,对先祖们和家族各类名人的业绩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充满着自豪。
   图书馆的功能是综合性的,家族事务在这里决策,实施管理,家族信息由此发布,它是凝聚人心的旗帜,家族团结的象征,更是家族的精神家园。新加坡的司徒式宗亲将图书馆誉为"宗族中枢"。(张国雄)



分享按钮>>【司徒氏家谱源流】司徒氏·家训
>>【司徒氏家谱源流】开平赤坎关氏和司徒氏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