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氏家谱源流】呼延姓氏渊源

    中华呼延氏网 2013年11月26日 呼延氏


 第一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魏时期匈奴嘑衍氏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嘑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其在史籍《汉书》中也如是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西汉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这样记载:“嘑衍氏、蘭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并指出“呼衍氏、须卜氏常与单于婚姻。须卜氏主狱讼也。”东汉史学大家班固也在《汉书•匈奴传》中有同样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史学大家范晔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亦记载:“异姓嘑衍氏、須蔔氏、丘林氏、蘭氏四姓,为国中名族。”
   “嘑衍”,古匈奴语,意指“右部”。最早出现在史籍中的嘑衍氏族人,就是东汉“昭君出塞”时期的南匈奴贵族嬖左伊•须訾,他所统领的就是南匈奴右部即呼衍部,因号“呼衍王”,此时在史籍中已称“嘑衍氏”为“呼衍氏”了。呼衍王,是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嬖左伊•秩訾的兄长,所率嘑衍部曾被东汉大将军窦固(字孟孙,公元?~88年待考)击败,一直向西逃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从呼衍王嬖左伊•须訾起,始有呼延氏。
  到了唐朝时期,官修的《晋书•北狄•匈奴传》中则这样记载:“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这说明,“嘑衍氏”已经完全被“呼延氏”替代了,不再见“嘑衍氏”称谓。
  古代匈奴民族中的呼衍部,是以部落名为姓氏,称呼衍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姓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从曹魏末期至东晋时期,呼衍部落已经成为南匈奴贵族的代表之一。匈奴民族进入中原之后,在匈奴四大姓氏中:嘑衍氏→呼衍氏→呼延氏,須蔔氏→须卜氏→卜氏,丘林氏→乔氏,至公元五世纪已经完全融入汉族,成为汉姓,其中的复姓呼延氏族人中有继续维系复姓者,例如南北朝时期著名前赵将领呼延谟、前赵冠军将军呼延那吉、前赵辅威将军呼延清、后汉君主刘聪之妻呼延氏、后汉卫军将军呼延瑜、后汉大司空呼延晏、后汉宗正呼延攸、后汉大司空呼延晏、后汉大将呼延朗、后汉征虏将军呼延颢、后周末北宋初前军将军呼延寿廷、北宋御营兵马指挥使呼延赞等人皆是,后也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呼氏、延氏者,亦有因避难改称陈氏、许氏、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今山西省吕粮地区有一著名的“呼延山村”,古称石邑忠孝村,地理位置在吕梁市的石楼县和合乡西部,该山村以拥有著名的《呼延赞之墓》而名。
  北宋名将呼延赞智勇双全,骁勇善战,赤胆忠心,他的母亲以醋墨在其耳后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在其后背上则纹刺“赤心杀契丹”五字,呼延赞的妻、仆皆然。他膝下诸子亦由他亲自在其脊背上纹刺“为国忘家,出门忘身,临阵忘死”十二个字,世代相传。后世两宋之际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之母,就是仿照呼延赞的故事,也以醋墨在儿子脊背上纹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今石楼县以及周边地区多有呼延氏复姓族人生息繁衍,据传皆其后裔子孙。只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的两代呼延氏族人皆已不再在脊背上纹刺祖训之字了,因此有执拗的呼延氏老人不屑地说:“无字不嫡,算不得我呼延家好男儿!”
  
  第二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晋朝时期的鲜卑稽胡部族人刘楚,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又为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时期大儒颜师古的注释,亦今所称的呼延氏。
  鲜卑族呼延氏,出自晋朝时期的鲜卑稽胡部族人刘楚,因他有功于社稷,被东晋朝庭赐姓为呼延氏,其后裔子孙因此随之称呼延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呼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实际上,所谓“稽胡”,亦称“步落稽”,仍是南匈奴的一个分支,世居离石水(今山西离石北川河)以西地区,以南匈奴贵族世代相传的汉赐刘氏为核心贵族姓氏,其在史籍《周书•异域传•稽胡》中有记载:“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
  在北魏宣武帝元恪正始中期(公元505~506年),该支呼延氏族人中的呼延勤官为定州刺史,驻守定阳镇(今山西介休),被北魏朝廷赐改汉姓为贺遂氏,又因住南汾州仵城县(今山西临汾隰县),音讹称其为贺悦氏,这一呼延氏分支从此改称贺遂氏、或贺悦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贺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出自元、明时期的费雅喀奇勒尔部族首领希努尔呼•奚噶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费雅喀奇勒尔人,就是汉朝末期南匈奴呼延部的一个残支,时称“奇勒尔人”,俄罗斯人称其为“尼夫赫人”,由于其主要分布在费雅喀(今黑龙江下游),因此女真族人则称之为“费雅喀奇勒尔人”。
  据传,费雅喀奇勒尔人原本是呼衍氏族人散居于东北地区的遗众,但按史籍《吉林通志》的记载,该支族人并非单一民族,其成员有赫哲族、满族、蒙古族等,在族内皆称希努尔呼氏,满语为SinurhuHala,主体世居苏穆噶山(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
  在历史上,费雅喀奇勒尔人一直是坚决地反抗沙皇俄国侵略的民族,史书上大笔特书的是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二十二~二十三年(公元1683~1684年)间,时居于黑龙江左岸第二大支流牛满河上游的费雅喀奇勒尔领袖希努尔呼•奚噶奴率族人击毙了入侵的十多名沙俄侵略军,随后组织起黑龙江下游的费雅喀奇勒尔族人,在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不惧牺牲,前赴后继,与兵器犀利的沙俄侵略军一直抗争到第二年初,在得到了大清军队三百骑兵的增援后,一举拔除了入侵到黑龙江下游的全部沙俄侵略军据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在俄罗斯境内的费雅喀奇勒尔族人长期以来尽遭沙俄当局以及后来苏俄政府的残酷镇压与迫害,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总人口已经不足六百人,目前大多居住在费雅喀地区,即今俄罗斯远东大区黑龙江下游北岸支流的阿姆贡河流域,也就是元朝时期征东元帅府的所在地亨滚河一带,包括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
  费雅喀奇勒尔族人中有一支在清朝中叶随军迁驻至麟州地区落居(今陕西神木),复改汉姓为呼延氏、呼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麟州呼延”。
  
  得姓始祖:呼衍王(嬖左伊•须訾)、呼延楚(刘楚)、希努尔呼•奚噶奴。


分享按钮>>【呼延氏网新闻】三兆呼延姓 世代守皇陵
>>【呼延氏家谱源流】呼延姓郡望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