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身世考辨

    中华颛孙氏网 2012年8月10日 郭强


        摘 要:子张祖籍为陈,生活在鲁,于鲁从孔子门下。孔子身后,子张居鲁传习孔子之学,遂南徙楚地,展开了一条儒学传承的路线。
关键词: 子张;身世;考辨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论语》中孔子师生的对话记录显示,孔子与子张的对话为最多,对话涉及的内容也最广。另从《韩非子》等文献来看,“子张之儒”是孔子身后公认的主要儒学派别之一。前则材料表明,子张在孔子弟子当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从而也表明了他于孔子身后传承孔子思想的可能性;后则材料显然是一种历史事实的陈述。它表明,子张及其门人对孔子的确进行了某种传承。毋庸置疑,在孔子儒学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存在一条经由子张的传承路线。然而,欲理清这条传承的脉络,弄清子张之承孔之传孔,尚需澄清有关子张身世的两个问题。即,子张是“陈人”还是“鲁人”?于孔子身后,子张真的“居陈”吗? 
      一、子张“陈人”、“鲁人”考
    在历史文献中,有以子张为陈人者,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颛孙师,陈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有以子张为鲁人者,如《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子张,鲁之鄙家也”。蒋伯潜在其《诸子通考》一书中引上述材料,但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子张有鲁人、陈人两说也”。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语云:子张乃颛孙于(鲁)庄公二十二年自齐奔鲁,历闵、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张之非陈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陈而传之者遂误以为陈人耳,若子张为陈人,孔子亦将为宋人乎。从此可看出,子张祖籍陈人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子张之姓(颛孙)源于陈国。颛孙形成于春秋时,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通志•氏族略》云:“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两种材料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后一种材料似乎更据可信度,《左传》载:(鲁)庄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这里说得是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人杀其大子御寇”,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与颛孙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公子完(字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颛孙则从齐国又逃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后代遂以颛孙为氏。故而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说:“(子)张盖其后,故又为鲁人。”。有一幅对联正说明了这种情况:陈国簪缨之后 孔门游夏之俦。这里上联说得是颛孙氏的来历。下联即是说子张是与子游、子夏并列于孔门的贤人。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说“近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
此外,还有旁证材料,《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中记载“子张有父之丧,公明仪相焉,问启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启颡,颓乎其中顺;启颡而年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也。’”。这里说子张的父亲死时,公明仪曾作为礼相向孔子询问过跪拜之礼。说明一是子张之父与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关系颇深,二是从子张之父死后以公明仪为相来看,子张父子应该是长期居于鲁国的。。三是“三年之丧”并非当时的通用之礼(古今学者已有许多文章论证此),只是孔门中或鲁国的部分人中实行。因此,子张父之丧当在鲁发生。四是当时有父在不远游的风俗。《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张师从孔子的时间主要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子张首次出现在‘陈蔡间受困’时,时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鲁后,因此,其主要活动在鲁,其父也必在鲁。又《礼记•檀弓》篇中记子张与曾子之母同时死,“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礼记•檀弓上》还有一段关于子张死时的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是鲁国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则是子张之子,也在鲁国作官,曾随吴起与齐国作战。并且是鲁缪公礼贤之人,因而长期活动在鲁国。从子张与这些人的交往来看,子张生前的活动应该也是以鲁国为主的。又《礼记•曲礼下》中说“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颛孙氏去陈至鲁是逃出来的,自然不会有“爵禄列于朝(陈国)”,发展到子张时已170余年,早已在三代以上,“从新国之法”久矣。因此,我赞成子张为鲁人的说法。子张祖籍是陈人,但得姓于鲁,生于鲁,长于鲁,是为鲁人。
至于子张“陈人”一说,可能与在汉语的特别语义有关。汉语的“某地人”可指祖籍,可指出生地,也可指主要活动地。我认为除了子张出于陈之外,还与社会风俗有关,即子张家族虽已居鲁,但保留了陈国的风俗。处处表现出陈国人的身份符号。按《礼记•曲礼下》,如果一个人移居到别国,那么“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循其法而审行之”。这是当时的习俗,外部环境可以变换,但人的精神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按祖籍地去理解,子张称为陈人也不足为奇。
       二、子张居陈考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孔子既没,子张居陈”,后世遂以此为据,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对于子张作了什么姑且不论,我们的疑问是子张真得回了陈国吗?
首先,孔门虽然有所弱化,但并未分裂。这时的子张与子游、子夏、曾子等还一起担负起了稳定团结孔门的领导责任。子张入孔子门下较晚,但影响力很大,《尚书大传•殷传》记“孔子曰:‘文王有四友。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邪?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至,是非奔走邪?自吾得师也,前有辉,后有光,是非先后邪?自吾得由也,恶言不入于耳,是非御侮邪?’”,是说孔子自认为结交了四个朋友(即收了四个好弟子):自得颜回,因为他德行好,弟子们对我越发亲近了。自得端木赐,因为他联络广,更多的人到我这里来了。自得颛孙师,因为他严肃端庄,增加了我的光辉。自得仲由,因为他很直率、透明,听不到一些对我的攻击、埋怨声。有了四个朋友,道德更加高洁,事业更加发达了,更可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和怨声了。可见子张之才干和威望之高。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孔门弟子为孔子服丧三年的时候,“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然后归。然后归”。那么,这三年子张一定在鲁。并且在随后推举孔门新领袖的事件中,子张也积极参与,“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孔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而曾子坚决反对。但有若终于成了孔门新领袖。虽然不久又发生了有若被孔门弟子驱逐下台的事件,这又可表明,第一,孔门弟子选领袖本身证明弟子们不愿分裂和不能分裂的事实。第二,如果孔子一死,孔门即行分裂,那么,孔门就不会形成后来儒家成为显学的条件和地位。因为。一种学说能够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学说,是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的。三、 表明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四子在孔门内部共同主持事务,不可能散去。那么,子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一直留在鲁国,或者说,子张的活动中心在鲁国。
其次,《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又《礼记•檀公上》说:“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曾子)齐衰而往哭之。”。申祥是子张之子,正在鲁国作官,曾随吴起与齐国作战。并且是鲁缪公礼贤之人;曾子是鲁国人,因为同时有其母之丧,按当时礼制,曾子肯定应在鲁;公明仪是子张弟子(孔颖达《十三经注疏》“公明仪,是子张弟子。” ),子张之父死时也曾为相礼,也是鲁国人。从子张病到子张死都发生在鲁国。则子张的主要活动无疑应在鲁国。
再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子张不可能居陈。我们知道,陈国是周武王灭商后所封诸侯国,北有晋、郑,东有齐、鲁,南接楚、吴,西临秦国,处于几大国之间,一直就是兵戎之地。特别是春秋后期,先是晋楚争霸,后又吴楚争霸,陈国受害最多 。战国时期又出现了魏秦楚之争的态势。因而,战乱和不稳定导致了陈国之地不可能有一个安定的学术环境。《论语•泰伯》中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在此情况下,子张怎么能长期居于陈国授业解惑呢?与此相反,在这个时候(春秋末战国初)社会比较安定的是齐国和鲁国,司马迁多次指出:“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史记•儒林列传》)。《庄子•天下》篇称,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其中,鲁国儒生最著名,所谓“举国而儒服”(《庄子》), 齐国的“稷下”“兼容并包”,在那里战国各派大小学者都可以参加。到了后来“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盐铁论》)。因此齐鲁基本上还是当时的学术中心,也是子张之儒形成的大本菅。
最后,据清代安徽省《萧县志》记载,子张死后葬于萧县掘坊村。后来其子申详也葬于此。其家族迁于此地。遂称为“萧县颛孙氏”。其六十三世孙颛孙承惠曾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于萧县西门外建立子张祠,其子颛孙佐圣于清康熙年间又重建。又《清史稿•志九十•职官二》中记:“颛孙氏、雍正二年,授先贤颛孙子张六十六世孙诚道,道光四年,改归嫡长树勋。”、“东野氏及圣门各贤裔,由衍圣公达部上名,馀各报部云。”。《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儒林四》中记“明制,五经博士,孔氏南宗一,奉衢州孔子庙祀;北宗一人,奉述圣祀。……又增设咸阳姬氏文王后,曲阜东野氏周公后,济宁闵氏子骞后,濬县端木氏子贡后,常熟言氏子游后,钜野卜氏子夏后,萧县颛孙氏子张后,……各一人。”。至于颛孙子张为什么会选择既不是祖籍地陈国阳城,又非老师孔子所居之鲁国(也是子张的出生地)的萧县掘坊村作为自己最终之长眠地。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这里是殷宋文化的主要传播地。据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此建城;殷商之前是相土部落的驻地。公元前21世纪,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相山;公元前6世纪,春秋属宋;宋共公瑕将宋国国都由河南睢阳迁此,历90年。而子张是尊奉殷商之礼的,《礼记•檀弓下》又记: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这是子张能居于此的文化背景。二是这里在当时也属于鲁国之地。虽然古为萧国地,春秋时附属于宋,但萧国早在于公元前597年就已被楚庄王所灭。在其后的三百余年间,这里一直是齐、鲁、宋、楚、吴几大国必战之地。而在子张死前后几十年中,这里可能是鲁国的领地。因为在公元前473年,吴越争霸以吴国被越国灭掉结束,越王勾践曾割泗水之东地方百里给鲁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於宋,与鲁泗东方百里。”萧地正属泗水流域。《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中也记有:“鲁地,东至东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皆鲁分也。”,此处“临淮之下之相”即为萧县地。同时,战国时代开始,战场转移到沿黄河流域兴起的三个大国:秦、魏、齐。而由于越国称霸,吴国灭亡,楚国休战,鲁南皖北地区获得了相对较长时期的稳定。因此申祥极有可能在此后作为鲁国的守将在此长期驻守,或许这里是申祥的封地。这倒不失为子张居于此地的一个佐证。
说子张“居鲁”而非“居陈”并非表示子张的活动仅仅限于鲁国一地,古今学者只是由于忽视对子张的研究,才笼统地对与子张本人有关的材料一带而过。我们先看子张的一些基本情况,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掘坊志》载,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卒于鲁悼公21年,即公元前447年。活了57岁,子张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间困"的时候, 即公元前489年,子张这时是十五岁,孔子曾说“十有五而志于学”。朱熹《论语集注》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可以说,子张应该刚投入孔子门下。公元前479年,孔子死,子张是24岁。那么以孔子死为分界线,子张师从孔子仅9年,而子张独立传授儒学达33年时间。可能不只居于一个地方。而是去过许多地方。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子张居陈”应该是指子张曾在陈国居住过一段时期,讲学授徒。有三条根据,一是这是当时儒家讲学的特色和任务。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说:“要懂得孔子的学说,必须先懂得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外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于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 ”,而孔子是积极的救世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门弟子们自然最清楚老师的理想,所以才在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班固《汉书》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广大。二是子张与陈国有着特殊的联系。除了祖辈出于陈外,更为重要的是陈也是孔门游学的重要据点。 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为:卫国—陈国—卫国—宋国—(郑)陈国—卫国—陈国(蔡、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孔子的周游基本上以卫、陈为主,而且在两国居住时间最长。其次,孔子游历之地都是殷商遗民居住区。可见这个区域是当时刚刚兴起的儒所能影响到的最大范围(也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了弘儒的目的,当然首先也会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三是与子张个人的抱负有关。《论语》里孔子曾评价子张是“师也辟”、“师也过”,意谓便辟、作事过头。但这种批评换一种思路去看的话,就表现为一种热情,这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致的。除了热情,子张又具有超人的才干,由此而把陈国作为除鲁国外的第二弘儒之地是有可能的。
参考书目:
《十三经注疏》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诸子通考》蒋伯潜 浙江古籍出版社
《先秦诸子系年》钱穆 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中国儒学史》赵吉惠 郭厚安 赵馥洁 潘策 中州古籍出版社
《十批判书》郭沫若 科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韩非子》、《尚书大传》、《礼记》、《盐铁论》
 


分享按钮>>关于征集“颛孙”姓氏家谱版本的启示
>>谭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