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氏家谱源流】福清东郭族谱

    中华东郭氏网 2013年9月25日 东郭氏


《福清东郭族谱》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士灿公之三世孙月甫,字维丰复修一次,为第三次。之后中断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相誇八朝计二百八十六年。光绪六年庚辰,合族聘请后洋村宗亲名颂,字学官先生修谱,此为第四次。

公元一九四八年,合族聘请西江村林宗坤先生修谱,同时修茸祠堂,将前落移前加深,新造八角台,忙碌三年,至一九五零年冬谱修完竣,举行进主。总理朝兴公,此为第五次。

这次修谱为第六次。因于一九六七年破四旧时,东支和后支之谱被缴收,西支保管之谱无从查究,前支保管之谱保存不慎破损,至无一完页。三月间预备向人民政府申请恢复正宗回族事,无谱可依据,幸知有焰,在移民时携去家坤,字朝乾手书之小谱,派人借回细阅,谱内之图,四支皆完整,唯生卒传只录东支单线。有了永续之依据,全村存仁爱之心者倡议修谱,若再待几年几位耆老谢后,就乏人指点诸房派系,并托吾两人执毫。若无有熖保存此小谱,即有存仁之心者,而只能缅谱兴叹。吾等应向有焰公致谢,并记其一功。

此次修谱只修线谱,未修生卒谱,因无谱可续,其线谱一图为五代,二图为五至九代,三图为九至十三代,四图为十三至十七代,五图为十七至卄一代,六图为卄一至卄五代,七图为卄五至卄九代。然而各家族之发祥不平衡,有的已发祥到卄七世“志”字辈,有的只发祥到卄三世“世”字辈。故已发到卄六世“芳”字辈的承转下第七图,未转发祥到“芳”字辈的均不转下。后人观谱时,七图中无其祖上名讳者,应查阅第六图。

这次修谱限于时代之观点,未作统一要求,以自愿为原则,愿意者开列名讳来,认为无须者,让其自为。致有的家族,或在家,或迁居他乡,或侨居异国的,凡未回名讳者,俱未收录谱中。知其去向者,在名下注明侨迁之地名而已。如:移民建瓯,迁居福州,侨居日本等。

为了团结起见,对养子不作严格详查注明,有明言者注下,有讳忌者畧之,其他一视同仁,未作另外表记或规定。对原来之谱序作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处理,添上了查究到的郭姓入闽祖先之渊源,使后人观谱后,得知吾宗之原祖名讳及迁入闽部之因缘,浮起爱祖认宗之心。

承蒙侨居异国之兄弟关心家乡修谱,自筹乐助,故各户未负分文。

城山旅日兄弟世春乐助人民币伍佰元。

后支旅印尼兄弟亦顺乐助港币弍仟元,合人民币壹仟弍佰元之则。

公元一九八六年丙寅菊月

总理:秀林  付总理仁铁

理事:秀福 家庄 家英 家春 世凎 世明 金顺 梅花 月仙

世葆 世炽 有昌 东洋 顺兴 有梧 继旺 联荣

当前谱失未知谁存仁孝之心,当修一次或亦失或未全无可稽,唯有搜出二三行残余係儎。

康熙五年丙午孟春谷旦   赐进士出身知江西饶州府德兴县事   会家眷侍生何其智撰

                                        郭氏族谱序

郭氏之谱著于林宗其,后以功名显于中唐,则自汾阳始。汾阳枝叶繁衍,多于多族其子孙迁入闽者,至后皆宗焉。吾融郭氏显著甚众,其城一姓,则吾友云之宗也。云友读书怀古,尤以仁孝为期,每念先世本原,惟遏佚是惧,于是奋励笔墨,篡修宗谱,将欲保世,滋大于亿万子孙而无穷也。颶言:览是谱拜而叹曰:嗟呼!天下之生久矣,孝子仁人不忘其亲,能睹远如近者,恃有谱也,故杞宋无征,孔子伤之,则谱之义重矣。云友豈能无心乎。孟冬持一帙视余,且据明初荐辟仕,河南参议元公为始祖,并尔祖东邱公集载未备,统而全之,故上下三百余年,宗派详明咸有实录,而子姓族属凡十有八世而于调迁,之后悉涣而萃之,云友之功也。云友之仁孝大矣哉!夫能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盖族有尊卑亲疏之分,故礼有宗支祭祢异,聚则均尊于祖,散则各祢其亲,核而详,实而信,谱之义也。语曰:有文无献不足以为考,有献无文不足以为据。云友之谱其殆而献者乎。水有源则流长,木有本则枝茂,况为善阴隲,莫先仁孝,云友之为斯举也,吾卜之得讣于天,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旹                    批:此一序开端则提林宗其,在子仪公再上二十代亦而总提,不能备详接续。

康熙十二年癸丑嘉平之月(为腊月的别称)

眷会弟施颺言顿首拜 谨撰

按谱肇自固始迁闽,至宋元不知凡几世矣。世远代湮,逸不可知,稽其故地有墓牌镌曰:汾阳福地,河南参政,原公乃明洪武初以荐辟仕至河南任参政议为始祖,此亦春秋阙疑得信之遗意也。其谱虽自十世祖东邱公,讳以柱重篡,而后者阙焉。幸郭子蒐次成编,自一世以至十八世,有图以分其世次,有传以誌其实行,常自言曰:苟贤子孙当自致青云,何贵显之,是藉宗韬拜令公之墓,取笑胡为耶,乃录其所可知而阙其所可疑,亦贤于用心矣。‘予’闻本之盛者末必茂,膏之沃者光必烨。郭氏始自原公一人,传至郭子已十八世,子姓蕃衍,由其积德之厚,而流光之远,为云祀无疆之福,为郭氏子若孙者观于斯谱,当衍积善之庆,绍原公之遗芳,绵延引于而替可耳。

旹                                          批:此一序开端则提固始亦难详细。

康熙十二年岁在癸丑孟春谷旦

康熙十八年壬子科举人 会第翁应靇拜撰

                               玉融城山庵下郭氏族谱序

古昔盛时,族于斯,家于斯,长子孙于斯,朝聚夕会,亲义自密,虽无谱可也。泊自调迁以来,拆居离处,踰越乡邑,子孙不相识,而或忘其所,断非谱不可也。

汾阳郭氏闽之望族也,遡自固始入闽,子孙蕃衍,名贤辈出,代不胜书。而城山庵下郭姓乃郭子,云友之宗也。传至郭子凡十五世矣。固念调迁散处,续人旧谱而增新之,请序于‘予’,‘予’取阅其谱,谱以明初荐辟仕河南参议,讳原公为始祖,因念世之故,系大族不为不多,昔皆有。谱中更变,故能存十之二三。其后子孙愚者既不能为,有文学者视为常事,漫不加意,致使世次失传,尊卑无序,疏远之亲,视为途人者往往有焉。观郭子之用心可谓勤矣。此乃人之所当为,固无足异。但常人之所当者未必能,为此所为者所以贤于人也。继兹以往,“予”知郭氏子孙视斯谱者则必忽然于中,莫不尊祖敬宗,以睦族为念,而不乖于一气之忿,谓非郭子之功不可也。

旹                              此序亦提固始更无详细。

康熙十二年岁在仲冬谷旦 眷会弟陈铸顿首拜撰

                                      历世传列

谱莫详于传,传者谱之实录也。传之以世为序,世中兄第不论长幼,以世系为序,亦天叙天序不容紊也。录名字行号知其人也,录父母知其所出也,录徙居、随嫁、出赘后代有可据也,录生平卒葬,知其寿殁忌祭识墓所也。卒者加以讳,生称名,死称讳也,录爵諡重之也,录德行勳业,扬善也,恶则隐之。盖谱以联族,非有史氏褒贬权,书其父母之恶,适招尤啟争也。录所娶及男女有夫妇有父子也,娶有贤善行详录之,重内助也。出者不录,其义绝也。录于子,传子母,无绝道也。妾不录,分尊卑难敌体也。录其子传,子各有母,不忍忘也。所生为父,后极显荣者,录之母以子重。录女子适人及外孙,誌眷属所始也。女贞烈孙显荣,详录之,族有光也。外有行状像讚之委纂要附录焉,不必另为一卷稽阅便也。历世既往无足垂训者削之。盖删烦就简可以为久执固然也。有墳墓者录之,示子孙知所祭扫也,养子非一脉相传不得入世系,第入籍共事休戚与共不可外也,亦为立传附于各世之末,以示一家之爱,庶宗枝无混俾,后来知其所自也。

旹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  夏月吉旦  十五世孙维丰修

十六世孙秉琦书

                                   旧谱世系图解

谱有世系,言世相绳系也。盖水以源而流万派,木以本而发万枝,人以祖而传万世。宋欧阳氏创为图以记之,庶不涣而无统矣。图有水木二式,木图宗子居中支,子分书两傍,称为帝系。水图自源以流,各派顺书通用之。一世至五世为一图,盖五服之亲,以缌而尽也。五世至九世各提为图,记以上为高曾祖考,记以下为子孙曾玄九族之亲也。又九世至十三世,十三世至十七世,百图皆然。今修为水图各名下细书儿子,立后者书嗣子不得以孙继祖,以弟继兄,世系紊矣。为人后者书承伯叔父嗣,不书儿子于嗣父系下。无后书止,言世自此止。悯其不幸之意也。间有十九岁以下忘者书殇,重修日除之。已娶者不为殇,书止。养异姓异族之子为后者,是莒人灭鄫跡虽继,血脉断矣,直书曰绝,且斥其混乱宗支,自绝于宗祖也。图中直下者父子相继,横列者兄弟相联,朱贯朱者血脉相通。支派亲疏总是一气,子孙之多寡总出一人,而览者亲爱之心油然矣。

                                    重修谱序

尝考宋史,嵋山有谱亭之建,老泉有谱序之文,知谱之所关甚巨也。盖合族之人非有谱系,源流之远无从知,支派之分无由识也。吾乡之谱由明代倭变谱失弗存,只知汾阳王郭子仪公支派,未知何支传流。而十二世祖东邱公,讳以柱见谱失,不辞厥瘁随处访觅,实远古难详。以原公为始祖,因墳茔铭碣犹鲜,历代祭扫,子姓具知,推其意非不欲援先世之光,谱系无征不信之故也。其创始系东邱公也,继后族又失,系因顺治辛丑年发生调迁之变,族人星居散处。幸有十三世祖守贡公之孙向节公之子号云友讳乾甫,省试时覩十三世祖事蒞公之孙继耀公之子讳维拱,字斗甫,调迁时负东邱公所创之旧谱以行,允为修谱之凭,此为云友公之二次也。再后系事灿公之孙继炎公之第四子讳维豊,字月甫,凭云友公所修之旧谱而重修之,此三次也。自月甫公操筦以后,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豊,同治、光绪相挂八朝,计一百八十六年未修。年愈久则世愈多,世愈多则派愈潢,人愈众而考征愈难。一十三房之内,二十四世之中,其遗忘漏失者不知几几。人皆曰:与其修之不全,不如勿修。天下事有其可以己,亦有其必不可以已。吾乡之谱其可以己乎?尚若其后常修之,岂至漏失之虞。由搁笔久,而遗失多也。今复言己,将前之不可知者,既已属不可知,今之能可知者,后复至于不可知。前之不知者尚有限,后之不可知者更无所底。此事唯老成人下资,佳子弟相与,同心协力,远考傍搜,不辞劳瘁,不惮其难,萃一图于一版者所以易披阅也。间红缐和蓝缐者所以别亲生与螟蛉也。登螟蛉于谱牒者所以表式俗之教诲无异鞠育之劬劳也。今当谱谨为序。

                                            祠堂记

吾族居城山庵东阁是也,虽系弹丸之区,地方数里许。前玉水浮光,嘻溪潮之吞吐,后城拱卫瞩岗峦之起伏,左则垠界瑟江,山海含清辉之色,右则阡连草柄耕稼,乐宇宙之宽。吾始祖原公卜居此处良有以也。

宗祠之建,肇自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坐艮向坤兼寅申。司厥事者时族长子贵、房长峰甫、倜甫、珍甫、君武、君晋、君朗、君麟、华卿、位卿、振卿、美卿、士商等十六人,公买陈家大厝地两进,合族协谋建修以成。善举四支公约昭彰,历久几沉,晦弗彰矣。至同治十三年甲戍祠复颓圮,顾庙貌深为咤惜。合族举议进主重修祠堂。迨光绪四年合族又议进主,因祠前埕地狭小,以宜擢叔祖房下旧屋数间捐于祠下,许进七主,其祠埕从兹增广开泰矣。

嘉庆十年乙丑合族进主重修祠堂  总理太学宜猷公暨同

董事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士严、振卿、润卿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士灿

                   序族合头字讳

旧讳:祚昌绍俊秀,家世有联芳;  新讳:志本文儒尚,科名定孔彰;

表字:卿士宜忠孝,朝国爵封侯。  表字:贻书遵圣训,万代振鸿猷。

原公字念祖,崇德公长,娶林氏,生一子奕公,合葬本境大王山后东麓,坐西向东,墓牌中间镌曰“汾阳福地”。公生于元初,适元顺改元,元公为避国讳,改为太原之原。公布衣时为永丰助教,欧阳氏曰:“尔先王二十四考中书令,载经史,勋德无边,宜其流泽于无穷。遂推荐其为河南参议(长乐梅西郭镗东越文苑作堂)”。福清县誌记载:“郭原荐壁仕河南参议,元二十九年壬辰二月望”。从原公明初肇基于平北上里城山庵下之东阁至今继传二十七世,其人数将近万人。

                                  郭氏三位代表人物

郭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才辈出,但最突出而且公认的有两位:东汉郭泰(林宗)和唐朝郭子仪。《汾阳王郭子仪谱传》引明朝罗伦<层山郭氏族谱序>里总结的:“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并且得到广大郭氏族人的认同。林宗公在当时名声很大,人们对其评价极高,被尊为介休三贤之一,评为“八顾”之首,道德高尚举国公认,人称有道先生。大书法家蔡邕为其撰写墓志铭,给予高度评价。林宗公才能也出众,识别人材,教书育人,而且著有评鉴人物的著作,对后世有影响(惜失传)。

子仪公功业为当时第一,一身系天下安危二十多年,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重大贡献。《郭氏史略》引郭崇焘《湘阴郭氏家谱自叙》云:“较而论之,郭氏见诸史籍者,名迹莫著于汉魏,文学莫多于晋宋之交,功业莫盛于唐代,而唐太师汾阳忠武王尤显异”,

子仪公道德高尚自不待言(连对手都佩服),军事和政治才能也出众,而且其文化修养也高,书法堪称精品(有书《后出师表》传世)。

另外璞公在当时影响稍逊,但其词赋为中兴之冠,在强权面前毫不退缩,舍生取义,道德高尚也不在话下。璞公才能更是高异,在古文字、诗、赋、神话、风水学等方面均有开创之功。其博学多才,在郭族历史上只有现代郭沫若可与比肩。开创游仙诗形式,又注释《尔雅》、《山海经》等,对后世影响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其设计建设温州城,使其兴旺1000多年,温州人民至今仍怀念其功绩。

《郭氏史略》引郭崇焘《湘阴郭氏家谱自叙》云:“较而论之,郭氏见诸史籍者,名迹莫著于汉魏,文学莫多于晋宋之交,功业莫盛于唐代,而唐太师汾阳忠武王尤显异”,也对郭氏族史进行总结。如按古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说,林宗和子仪分别代表立德(名迹)和立功(功业)。那么郭氏族史上立言(文学)代表就是晋朝的郭璞。

当然,选出上述三位郭氏代表人物,有其标准或前提(适应范围)。至少有下列条件:

三、需对历史进程和本族发展有重大贡献。上述三位均是,尤其是子仪公。如果从功业来说,子仪公不能说是郭氏族史上最高峰,最高峰是郭氏始祖虢仲公、虢叔公和建立后周的郭威公。但前两者资料缺乏,难以全面了解;郭威称帝达到了古代社会功业的顶点,但没有直系后裔,故在本族中地位不如子仪公。

五、上述标准应是一种综合的标准。如单独某一项,则另有代表人物,如科技方面,非元朝郭守敬莫属;绘画方面则郭忠恕、郭熙等;音乐则郭沔等;医学则汉朝郭玉、南宋郭雍、清朝平乐郭氏正骨等;哲学则晋朝郭象、南宋郭忠孝(郭雍之父,开创兼山学派);富商则春秋时郭纵、清朝时山西太谷晋商郭家等,不胜枚举。各行各业均有突出人物可作为代表。

荐辟仕:推荐和征召事。

太学:学府,即国学。

文学:学问。

                                                     平潭县海山观音澳郭祖成摘录



分享按钮>>【慕氏古代名人】甘肃近代十大名医之首慕元春
>>新产品、新征程、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