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赵氏家族的“漾块”习俗

    中华赵氏网 2012/3/5 14:36:47 万家姓


“漾块”是礼县民间部分赵姓家族中流传久远的一种独特习俗,也是博大秦文化里的一缕遗韵。

  “块,块,块,块(快)发财,有了漾的(方言,撒的意思。)一斗(斗:量粮食的器具,方形,一斗等于十升)来,没了(方言,少的意思)漾的一升(升:器具,方形。)来,再没了把掌柜的拉出来。块,块,块发财……”这是礼县宽川乡宽川街道村、上寨子自然村赵姓人家除夕之夜“漾块”习俗上“抢块”儿童们唱的民谣。

  据考,宽川乡街道村和上寨子村部分赵姓人家是元初礼店汉阳军民元帅府督元帅赵浒心的后裔,赵浒心家族亦是秦人一支沿脉,据《天水赵氏家谱》载:“……守吾太原郡倅顺齋赵公秦人也。”“始祖浒心,世居四川清渠沟钓鱼台,元时隶四川保宁府,从元世祖以功封万户侯,列衔汉阳都督元帅府。……三世克勤,编户秦州市子(今甘肃天水市秦城区杨家寺乡)里长,五世瑄编户州之横河(今甘肃礼县红河乡)里长,六世彬居宽川(今甘肃礼县宽川乡)子,后嗣各以民为籍。七世祯袭祖职祥授恩荣官,为人慈善恺悌,好谈仙道,喜炼丹砂,积谷济贫,舍药疗疾,发心建寺,施木修桥,……八世安(祯之子)袭祖职,征满四功,升礼店千户,其子时用,孙孟易俱袭祖职寭(祥之子)为人刚正英明,积米五百遇饥荒煮粥而不卖,恤贫援苦,其子经为人聪慧多智,不畏强悍,好古尚实,济贫恤疾,终身无恶。”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宽川赵姓家族的“漾块”习俗,源起当时的名门望族赵浒心家族赈济当地贫苦百姓的一项善举。封建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一般都过着食难果腹,朝不保夕的贫苦生活,即使在“于把新桃换旧符”的大年三十,那些豪宅朱门前也涌满着柱杖托碗,祈望讨得一口残羹剩饭的叫花子。乐善好施的贵族赵家便“积谷济贫,遇饥荒煮粥,恤贫援苦。”每年除夕夜在自家门前搭起赈济棚,支一口大锅,熬粥放“舍饭”,救济饥民。随着时代变迁,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漾块”(该县红河乡部分赵姓聚居村落亦有“漾块”)习俗。

  现在的“漾块”,已经是一种相邻之间、族人之间昭示当年年丰物阜,祝愿来年康泰好运的祝福和祈愿仪式。进入年关,赵姓人家都会早早预备好自家的“块”。据上了年纪的人讲,最初的“块”以红干枣、核桃等干果为主,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现在“块”的种类越来越多,除大枣、核桃外,还有花生、各种水果糖、带包装的糕点、饼干,甚至还有硬币等等。大年三十这天,大人孩子换上新衣,在门楣上贴上大红对联,等到日落西山后,家家户户燃上一挂迎接福神、先祖的鞭炮,吃罢扁食、饺子等年夜饭,孩子们慌急急的蹦出家门,你呼我唤的串联着去“抢块”,男人们团坐在暖烘烘的热炕上,一边在烧的望望的(当地有“有吃没喝,三十晚夕一盆大火”之说,意在企盼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铜的、铁的圆火盆里煨罐罐茶喝,一边在升子、盘子里备好“块”,等着孩子们来“抢块”,女人们则在厨房里杀鸡、洗鱼、煮猪头,脸上流汗手上滴油地准备着“初一饭”。

  “掌柜的,块(快),块(快),块(快)发财……”当一群十岁左右大的孩子们高唱着“抢块”歌,呼啦啦涌进院子时,早等得有些心焦的主人家掌柜的(多为男主人)在厅堂里喜盈盈应一声,“块来了,大家块(快)发财!”端着五颜六色的“块”,走出厅堂们,“哗啦”一声把“块”漾撒在院子里,孩子们跳着、唱着开始“抢块”。抢完块,大家说道着谁家谁家的“块”怎么样,嬉闹着奔向下一家。

  由《赵氏家谱》可以推定礼县北大街赵氏,红河乡红河村、白连村、六八图村部分赵氏,宽川乡宽川村、上寨村部分赵氏,燕河乡阳山村部分赵氏,其家庙神牌相同,应为一祖之后裔。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