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家谱源流】春秋时期济源赵姓

    中华赵氏网 2014/8/25 14:40:31 陈立新


     赵姓文化研究系列之                           春秋时期济源赵姓

 

 

 

赵衰成为晋文公手下的重臣,对中国的赵姓家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赵衰之前的中国赵姓家族虽然也活动在王宫之内,君王身边,但他们只是赵姓家族的领袖人物,他们的任务是管理自己的家族。只有到了赵衰这一代,才走进了国家(诸侯国)政治管理的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政治人物。

“夏日之阳”赵盾  

承袭赵衰之位进入国家政治中心的是赵衰的儿子赵盾。

“骊姬之乱”,赵衰随重耳奔翟,娶妻叔隗(读kui),生赵盾。赵盾童年及少年时代是在翟地度过的。僖公十六年(前644年),赵盾10岁左右的时候,赵衰随重耳又踏上了充满艰难的流亡旅途,客居异乡的叔隗母子也饱尝了离别后的寂寥、凄清和惆怅索莫的愁苦。重耳返国执政为晋文公,论功行赏,赵衰得首功,除在朝中重用外,还把女儿赐给赵衰为妻。僖公二十四年(前636),赵衰在赵姬(文公女)一再恳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晋国。

这时赵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聪颖豁达的青年了。不恃宠固位的赵姬深明大义,又固请于公,以赵盾为嫡子,“而使三子(赵同、赵括、赵婴齐)下之”。其贤如是,实属难能可贵。典籍中,叔隗虽无过多的记载,也一定贤淑可风,教子有方,自是不言而喻。赵姬明义,叔隗贤惠,赵衰温厚,在这种家庭环境的薰陶下,使赵盾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而早年在狄地的阅历,又使他养成了强悍劲直,豁达大度的性情,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品质在赵盾身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他执政后得到充分的体现。 

灵公元年(前621),晋君尚幼,赵盾代表晋君与齐、宋、卫、郑、曹、许君盟于扈,为大夫主盟之始。灵公二年,会诸侯大夫盟于衡雍。灵公六年,秦以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之役伐晋,赵盾将中军御之。灵公八年,赵盾以诸侯之八百乘纳捷甾于邾。灵公十三年,楚庄王及郑入侵陈遂侵宋,赵盾率军救陈、宋,会于斐林。十数年间,他主盟征战,功绩卓著。然而,赵盾主晋国政初,晋襄公尚能败秦师于崤(今河南洛宁县北),再败秦师,取秦地汪及彭衙,使“秦终为晋弱……遂霸西戎”,不敢向东发展。南方楚国北进的步伐也受到遏止。及至鲁宣公元年(前608),楚郑合兵侵陈、宋,与晋争霸,晋却屡败于楚;宣公十一年,楚入陈,次年围郑,大败晋师于必;宣公十四年,楚人围宋,晋弗能救,楚庄王霸业告成。从此,“晋辟楚”,晋文公霸业就此告终。 

 

公元前621年,襄公驾崩。弥留之际将赵盾招到自己的榻前,嘱咐赵盾,在他死之后,扶立太子夷皋为君。

晋襄公死后,赵盾召集文武群臣商讨立嗣问题。赵盾在会上提议,乱世当立长君,太子夷皋年幼不能理政,不如拥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公子雍深受文公喜爱,又有才学,在秦国也是官居大夫,立他的话晋国的霸业可以得到延续。这时候中军佐贾季反对赵盾,赵盾据理力争。

在秦国的公子雍壮胆,敲锣打鼓的向绛都开进。

危急时刻,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不甘心儿子就这样被权贵抛弃,到朝堂上与赵盾评理:先君视你如同股肱,临终前留下遗嘱要你立太子夷皋。今先君有骨肉在国都,你却跑到秦国去拥立他人,先君在泉下如何瞑目啊!哭着嚷着,赵盾就是置之不理。

赵盾烦了,跑回家去。穆嬴又带着儿子夷皋到赵家堂前,“哇哇”哭个不停,又吵又闹,面对如此泼辣的妇女,赵盾真的屈服了。赵盾决定背弃与秦国的协约,遵襄公之嘱,拥立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

灵公是一个不成器的君王,他虽然继承了王位,但压根就没有继承父君的道德与施政措施。小霸王在国际上让赵盾难堪,在国内也是坏小鬼。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大造宫室豪宅,加重人民的负担。赵盾等群臣只能好言相劝,这下小皇帝乐了,更加荒唐。他不但荒诞还很残暴,他喜欢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过往的行人,看着人们抱头鼠窜的样子,灵公觉得很快乐。

有一天赵盾与士会准备去觐见灵公,看到几个宫女抬着个簸箕,外面露出一只手,一问才知道是灵公在草菅人命。士会、赵盾先后去劝灵公要如何如何的勤政爱民。灵公惧怕赵盾的权势,连连点头称是但根本没有悔改之意。赵盾说得多了,他反而烦。继而对赵盾起了杀心。

不久灵公先派遣杀手行刺,结果杀手看到赵盾那么勤政,感动得自杀了。

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以设宴款待赵盾为名,行刺杀之实。席间派刀斧手行刺,放出恶狗协助。赵盾的车右提弥明与灵公阵中有一人叫灵辄的拼死保护赵盾,赵盾得脱,不得已选择“流亡”。

时为灵公十四年。

关于晋灵公的被杀和被谁杀害的问题,后世人讨论颇多,结论不一。我们认为,现在去讨论这个问题已没有必要。对灵公这样一个挥金如土,草菅人命,对自己的忠臣良将挥屠刀的人,就是放在今天,也在该杀之列。即便真的是赵盾或者是赵盾指使人给干掉了,也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举。不干掉他或者听之任之,反而是不正常之举。

赵盾在晋国当政20年,政绩可圈可点。

史载:“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第一,行政法制方面:制事典(制定章程);本秩礼(明确贵

 

谭正岩扮演的赵盾

贱);续常职(恢复废除的官职);

第二,刑事法制方面:正法罪(明确刑事法规);辟狱刑(清理狱囚积案);

第三,民事经济制度:由质要(使用契约帐册);董逋逃(追捕逃亡的奴隶);

第四,具体措施方面:治旧污(清理积弊);出滞淹(举荐沉沦的贤才);

赵盾将这一整套治国方案是建立在晋献公士蒍时代法制的基础上,并对晋文公时代的庐之法进行修改。法度已定,将上述方案定为国策并向晋襄公提交,与之同行的还有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三个举足轻重的大员同时向晋襄公上奏,襄公应允。

赵盾之后在晋国执政长达20年之久,推行的法制一直也在一步步的修订之中。

 

《史记》记载:“晋景公时赵盾卒”。《左传》鲁宣公六年,“晋赵盾侵陈”,可见此时在世。《左传》鲁宣公八年,“卻缺为政,废胥克,使赵朔(盾子)佐下军”,由此可知赵盾卒于鲁宣公八年(前601年)左右。享年约50多岁,谥号宣孟,亦称赵孟。

赵盾死后墓地有两种说法。一是山西襄汾县西南赵康镇西汾阳村。襄汾赵盾墓前现存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晋上大夫赵宣子之墓”碑楼,村里还有康熙三十四年(1694年)“晋上大夫赵宣子故里”碑、清代城堡和其它墓碑等遗存。近年又在赵盾墓附近发现一块墓志铭。临汾学者《从赵纯兄弟墓志看襄汾“赵盾墓”的来历》一文认为:赵纯兄弟及其子辈,奉晋国的赵宣子为始祖。由于春秋晋国卿大夫墓地在九原山,他们以为也应包含赵盾墓,于是在唐开元十八年(730年)隧将墓地迁葬九原山。在813年唐代编写的《元和郡县志》中,该地出现了“赵盾祠”。以后“赵盾祠”又演变为“赵盾墓”、“赵盾故里”,以及出现公孙杵臼和程婴墓。而随着这一支赵氏后裔的繁衍,附近有了赵康、赵豹、赵雄、北赵、南赵、大赵、小赵等一系列赵姓村庄。因此可以说,赵纯兄弟墓地迁葬九原山(今西汾阳村),是今天襄汾一带赵盾及“赵氏孤儿”故迹的滥觞。

二是河南温县西南郊方头村。温县赵盾墓已夷为平地,现仅存金章宗乙丑孟春(1205年春)县丞所立“晋赵宣子坟庙”残碑。据《温县县志》记载,当地原来设有宣子乡,还有孤儿冢(赵武墓)、程婴、公孙忤臼和韩厥、阳处父墓。按照《左传》等文献的说法,阳处父为赵衰的门客或家臣,姓阳,自然是阳樊人。在“晋文公出阳民”事件中,阳处父仍留原地佐赵衰之军,并与赵盾特别要好。后来在赵衰的推荐下,阳处父当上了晋襄公的太傅(老师)。赵衰死后,已经在朝中得到重用的阳处父,极力劝说襄公让赵盾当上中军统帅。鲁文公六年(前621)九月,阳处父因此被贾季派人杀害,赵盾将他收葬在温地。

赵盾葬温,《左传•昭公元年》里有明确的记载,其理由有三种说法:其一,赵盾是赵衰的庶子,赵盾死前将赵氏公族大夫让位于赵姬之子,自然是另选茔地为好;其二,赵盾去世时,赵同是在位的原大夫,赵盾不可能与弟弟去原城争墓地正位;其三,赵盾在朝当权,既然已经取得温地,葬此有利于巩固赵家在南阳的势力范围。

 

下宫之难

也许是赵盾的的出类拔萃与权倾朝野为赵氏家族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发生在晋景公三年 “下宫之难”使赵盾家族遭到一次毁灭性打击。

赵盾之子赵朔(赵衰之孙),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谥庄,故史称赵庄子。妻为晋成公之女赵庄姬,《史记•赵世家》记载其为晋成公之姊,并非事实,属司马迁之误。赵盾死后,将赵氏公族大夫之位让给赵姬之子赵括(即屏括)。赵括继任赵氏宗主之位,但全族的希望仍放在赵朔身上,所以赵朔很快便成为卿,出任下军副帅。晋成公六年(前601)赵朔任下军元帅。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率师与楚进行邲城(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赵朔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晋景公三年(前597),晋灵公时的宠臣、时任司寇的屠岸贾借为灵公报仇,欲剿杀赵氏。他将杀君的罪名安在赵盾头上,煽动诸位领兵大夫们说:“灵公遇害时,赵盾虽然不知道,但他是正卿,仍为祸首。如果以臣下弑君这样的大罪不予以惩处,反让他的后代在朝为官,又怎能惩恶扬善?咱们必须一起消灭他们。”诸将中唯有受到赵盾知遇之恩的韩厥不同意屠岸贾的意见,认为:“灵公遇害时,赵盾出逃在外,我们先君成公认为他没有罪,所以不诛杀他。假如各位要诛杀他的后代,就不合乎先君的意思。如今却要胡乱诛杀,这就叫作乱;做臣子的有重大事情却不向国君报告,这就是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但屠岸贾一意孤行。韩厥见无法阻挡屠岸贾的肆意妄为,急忙将此人的阴谋诡计告知了赵朔,要他赶快逃走。赵朔不愿做对不起先人的事,这时他妻子已怀孕,他就拜托韩厥照顾遗孤,在得到对方允诺后,毅然挺身受死。赵朔和赵盾庶兄赵同、赵括、赵婴齐及其全家全部被杀,只有赵朔夫人庄姬逃入宫中躲起来,才幸免于难,不久生下一个男孩。

屠岸贾得知赵朔尚有遗腹子在,为斩草除根,率兵到宫中搜寻。庄姬急中生智,将婴儿置于裤裆中,并祷告道:苦难的孩子啊,如果赵氏的香火该绝,你就哭吧;如果天不灭赵,你就寂寂无声。说来也怪,或许是婴儿体贴母亲的良苦用心,或许是睡着了,竟悄无声息。屠岸贾搜遍宫中,最后只得空手而归。

在这里不能不提两位义士,即赵朔友人程婴和赵氏门客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在“公子争立”时已经提过,这里不再详表。程婴的祖上是程伯休甫。《诗经》中的《大雅•常武》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程伯休父左右摆布阵势,严格监戒军队。程伯休父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被封在咸阳附近的程邑。后来家道中落,大概到程婴父辈一代展转迁住原城程村(今济源市东), 这样程家与赵衰家族来往甚密,逐渐成为赵家友人和门客。当赵氏遇难时,他们悲痛欲绝,恨不得追随故主于地下,但当得知赵朔有遗腹子时,他们强忍着悲痛,决心把孤儿抚养成人,以报血海深仇。屠岸贾大搜宫中后,他们在一起商议道:屠岸贾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再次采取行动,只有让他亲眼见到遗孤已死,他才会绝了此念。最后他们定计:由杵臼抱一他人之子伪装成遗孤藏匿于山洞中,程婴假作卖友求荣,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得到消息后,大喜过望,赶至山中,将杵臼和婴儿杀死,以为已将赵氏斩草除根,不再关注此事。等风声一过,程婴潜入宫中,将遗孤接出,躲在山中,忍辱负重地抚育孤儿。

15年以后,晋景公突然得了重病,占卜的认为,这是古人大业在晋国的后代冤屈未伸,其阴魂不散所至。晋景公听后非常纳闷:大业佐助大禹治水有功,其后代有秦赵两姓,在晋国的子孙只有赵家。赵姓家族不是全部死于十五年前的那场大祸了吗?他把韩厥召来,向他打听赵姓是否还有后人,韩厥将实情相告,并说:赵氏自叔带入晋以来,事奉晋文侯直至成公,历代立有大功,未尝断绝香火。赵氏遭屠岸贾之难,使国人非常悲伤,理应恢复赵氏的采邑与爵位。晋景公采纳了韩厥的建议,与他商议谋立赵氏孤儿。景公将赵氏孤儿接到宫中,并取名赵武,待诸将入宫探望病情时,韩厥胁迫他们拜见赵武。晋景公命赵武、程婴率兵与诸将攻灭屠岸贾及其全家。赵武即赵文子,在被立为赵氏后嗣后,历作新军、上军将军,后来执国政。

再说程婴,在赵武年满20岁时,不顾他的啼哭恳求,决计告慰为此先故的公孙忤臼,毅然挥刃自尽。为感激程婴扶助赵姓之功,赵武将程婴与公孙忤臼都葬在南阳祖墓附近,并为之服丧三年,每年春、秋两季,各祭祀一次,世世不绝。

赵氏孤儿的故事留传甚广,并被写成戏曲,搬上舞台。元朝人纪君祥创作的悲壮动人的历史剧《赵氏孤儿》(原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即取材于《史记》记载的这个故事。该剧塑造了韩厥、公孙忤臼、程婴等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形象,揭露了为非作歹残害别人的权奸屠岸贾颠倒黑白、凶残无耻的丑恶嘴脸。这出剧搬到舞台上以后,因其情节深动,故事曲折,不但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成为长演不衰的节目,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产生了影响。早在18世纪,它就流传到欧洲,被翻译为英、俄、德、法等文字。法国的大作家伏尔泰还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后,引起轰动。

其实,赵氏家族的祸乱发生在鲁成公八年、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此时赵朔已经去世,被杀的只是赵同、赵括一系。不仅赵武一系完好无损,赵旃一系也在。譬如鲁成公十三年(前578,晋厉公三年),晋以诸侯之师伐秦,晋军已经缩编为四军八帅,赵旃将新军,为第七卿。

后世学者依据史实,认为引发赵氏家族这场祸乱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内部原因是赵朔之妻庄姬的诬告。

事情的起因。《左传•成公五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五年春,原、屏放诸齐。”赵婴封于楼、放于齐,因此也称赵楼婴、赵婴齐。原即赵同,封于原,也称原同。屏即赵括,封于屏,也称屏括。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是赵衰与赵姬的儿子。赵衰与文公之女叔隗还有一个儿子,就是赵盾,也称赵宣子,晋国正卿,已死。赵朔即赵盾的儿子,赵朔谥庄子,故其妻称赵庄姬,说明当时赵朔也己去世。庄姬是晋成公之女。从辈份讲,赵婴齐是庄姬的夫叔,而庄姬则是婴齐的侄媳。赵婴齐与庄姬通奸,被兄长赵同、赵括发觉。为了制止这种乱伦家丑,他们流放了赵婴齐。

三年之后,赵庄姬为报复赵氏兄弟流放并致死赵婴齐,遂向晋景公诬告赵氏兄弟谋反。《左传•成公八年》记其事曰:“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武即赵武,赵朔和庄姬之子,当时年龄约6-7岁。

表面上看,由于庄姬与赵婴齐通奸,赵同、赵括流放了赵婴齐,故庄姬报复,致赵同、赵括被杀。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赵衰随从重耳流亡到狄(也作翟)国,“以叔隗妻赵衰,生盾。”重耳在狄国呆了12年,然后去到齐国,赵衰随从把赵盾母子留在狄国。7年后,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文公为了报答赵衰,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衰,生了赵同、赵括、赵婴齐。姬氏为人贤惠,请求迎回叔隗母子,并固请赵盾成为嫡子。赵衰死后,赵盾继任,同时为赵氏宗主。赵盾对赵姬的恩惠至死不忘,他说:“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所以在晚年,他把赵氏宗主的地位让出。宣公二年(前607年),“赵盾为旄车之族,使屏季(赵括)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赵盾死后,其子赵朔继任为卿。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战于邲,晋三军六帅为: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朔的三个叔父: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赵同为下军大夫,地位均在赵朔之下。

但是赵朔活的年岁不大。成公二年(前589年),晋救鲁、卫,与齐师战于鞌。晋三军各起一半,“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则可以肯定赵朔已经去世。据推断,佐下军者为赵同。

这时,赵庄姬感到心理的平衡:丈夫赵朔英年早逝,儿子赵武尚幼;能够安慰自己的情夫也被流放而死。为了报复赵同、赵括,同时也夹杂着重新夺回宗主地位的图谋,庄姬向晋景公告了恶状。

第二,外部原因系政治斗争,是栾氏、郤氏的倾榨。

栾氏自文公时,由栾枝将下军为卿,中经栾盾,到栾书,已是三代为卿。但栾枝、栾盾将下军,仅位居第五。栾书原佐下军,在赵朔之下。赵朔卒,栾书升为下军之将,也是第五。后来郤克退位,栾书超将中军,成为正卿。

栾氏久居下位,忽居人上,缺乏自信,时时感到别人的威胁。相对之下,赵衰、赵盾久居高位,晋国大夫中有不少为其部下,深感赵氏之恩;而赵同、赵括则争强好胜,不知谦让,也让栾书头疼。故栾书久有打击赵氏之心。这一点,赵婴齐已经看出。他在被流放之前对其二兄说:“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赵氏的另一个对头是郤氏。起先郤芮是晋惠公的主要谋臣之一,郤芮谋弑被杀,其子郤缺则为庶人。后来胥臣举荐郤缺复起,继赵盾为正卿,其子郤克也做到正卿。但郤克子郤锜仅佐下军,位居第六,而赵同将下军,在郤锜之上。这二人同在下军,都不是谦让之人,关系不好。加之郤氏族大,一人为卿又居下位,所以也想排挤赵氏。

栾氏、郤氏一直寻求打击赵氏,而赵庄姬的恶状正是天赐良机。内有庄姬首告,外有“栾、郤为征”,晋景公于是发出诛杀赵同、赵括的命令,时在鲁成公八年(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

赵同、赵括被杀,最大的得益者是郤氏。晋四军八卿,郤氏占了三位,即:郤锜将上军、郤犨将新军、郤至佐新军。

 赵庄姬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晋杀赵同、赵括时,庄姬之子赵武“从姬氏畜于公宫”。赵盾的老部下韩厥感念赵盾的好处,劝谏晋景公:“成季(赵衰)之勋,宣孟(赵盾)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景公接受了韩厥的建议,立赵武为赵氏后,“而反其田焉”。原来韩氏之先有韩简,仕晋惠公。文公即位,韩氏不显,故韩厥依附于赵盾。韩厥自己曾说:“昔者吾畜于赵氏。”后来赵盾提拔韩厥担任司马为上大夫。由于韩、赵关系非同一般,所以韩厥同情赵氏,拒绝出兵诛灭赵同、赵括,又请晋景公复立赵氏之后。当时韩厥将新中军,并且兼任仆射大夫,负责警卫公室,深得景公信任,所以景公听他的话。这样,赵氏宗主重归赵盾、赵朔、赵武一系。三家分晋之后,赵氏建立赵国。赵国君主,是庄姬、当然也是赵衰的直系后代。

用今天的观点看,下宫之难的发生,完全是政治斗争的结局。即使没有赵氏家族内讧的发生,没有赵氏家族内部的“诬告”,赵氏家族的政敌也会借其他理由将其搞掉的。

 

赵氏中兴 

 赵武(赵衰四世孙),春秋中期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

经过晋悼公的长期考验与观察,赵武在悼公心中已呈现出治世贤臣的形象。前560年,正卿知武子亡。悼公超拔赵武,从新军佐一口气连升五级,跃居上军将,由韩起充当他的副手。赵武30岁出头便总理朝政,无疑加重了其家族的分量,巩固了赵氏作为世卿的地位。此时赵盾去世已达半个世纪,下宫之难也已过35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尤其是赵武的幼年,赵氏饱受欺凌,即便在悼公即位后其地位有所改观,但与当年的盛世还相去甚远。赵武一直小心侍奉国君,对国政的参与也兢兢业业。

前558年秋,晋悼公向诸侯下达会盟之令,邀诸侯共商伐齐。就在这时,悼公突然染病,不久便与世长辞。悼公之死,是晋国衰败的起点,也是赵武政治生命的巨大转折。从此,赵武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多有不顺时,才明白拥有悼公这样的主上乃是贤臣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公子彪嗣位,是为晋平公。前557年,诸侯争盟于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平公合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诸国国君,起兵伐齐。大军横渡黄河,齐灵公弃城而逃。赵武、韩起率领上军团团围住卢邑(今山东长清),但城郭坚固久攻不下,使晋国未能速灭齐国。

赵武执政,力主和睦诸侯,最终促成秦晋之好、晋楚弭兵。前555年5月,齐执政卿崔武子弑庄公、立景公。正当齐国朝政震荡之时,赵武力劝平公伐齐,以报其助栾氏祸晋之仇。晋、宋、鲁、卫、郑、曹、莒、邾、滕、杞、小邾11国国君会晤于夷仪,组织联军,准备出师。消息传至临淄,齐国向联军求和。7月,赵武陪同晋平公,与齐景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犁比公、邾悼公、滕成公、杞文公、小邾穆公在重丘结盟。此次盟誓意义极其重大,标志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的再度稳固。

赵武欲重塑霸主的光辉形象,仅靠诸侯的支持还不够,还必须博得周天子的好感。韩宣子奉赵武之嘱托,千里迢迢来到王都觐见。尽管只是晋国一次聘问,周灵王忍不住大加称赞,赵、韩集团给了周王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赵武倡导的和平称霸之国策下,晋国获得了世人的普遍好感。当宋、鲁、卫力挺晋国,郑、齐、秦也相继归附,赵武大胆实施晋、楚弭兵计划。前546年5月赵武来到宋国,经过紧张筹备和斗智斗勇,晋、楚、齐、秦终于一致通过弭兵之盟。

听说会盟圆满结束,周天子便派刘定公去慰劳赵武。刘定公回都面见周景王,说赵武整天忙碌若行伍之人,我看他活不过今年!当时赵武年仅50岁左右,却显得身心异常疲惫,着实令人担忧。前541年冬天,当一切农务已经结束,赵武离开喧嚣的晋都,带着族人前往南阳(今济源及温县),在家庙会祭先祖赵衰、赵盾,不久赵武便撒手人寰。讣告传来,举国哀悼。赵武之子赵成在韩起的协助下,继承父亲之卿位,任佐中军,统帅赵氏。至此,韩起升为正卿,赵氏与韩氏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赵武嗣位之初,以赵旃持家,依韩厥接济,才得以维系,步履维艰;困境之中入仕,受士燮、张老、韩厥等贤臣启蒙,立志匡扶社稷;赵武执政之后,顺应历史潮流,力主弭兵,修文德、偃征战,为中原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暮年的赵武,尊王室、侍平公,敬诸卿,合诸侯,友嬴秦、礼荆楚,赢得了世人的广为称赞。赵武执政时期,是春秋最风平浪静的时代。赵武招贤纳士,无疑充实了晋国人才库,“客大夫”制度被定为国策。《韩非子》称:赵武执政,为国家举荐了46人担任要务,皆为国之干将,无一纳为家臣,堪称千古之楷模。晋国乃至三晋的强盛,应该感激于赵武的功德。然而晋平公穷奢极欲、上行下效,使得公室腐败不堪。赵武本着加强君权、抑制六卿之心,却无法根除世卿世禄制对晋国宗庙的危害,这就无意间加速了晋国的分裂与灭亡。

下宫之难赵姓家族为逃脱追杀,部分改为原姓。赵武在晋国当权之后,南阳之地重归赵家。《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将会孟子馀。甲辰朔,烝于温。庚戌,卒。”事说赵武去南阳冬祭。那么“孟子馀”到底是指谁呢?《十三经疏•左传春秋正义》注:“‘孟子馀赵衰'。○正义曰:服虔以孟为赵盾,子馀为赵衰。杜以孟子馀是赵衰一人,盖子馀是字,孟是长幼之字也。”其实,孟是长幼伯(孟)、仲、叔、季排序中的长者,《左传》称赵衰是赵夙最小的弟弟,即为“成季”,他不可能称“孟子馀”,而其长子赵盾习惯则称为赵孟。东汉服虔的《春秋左传行谊》,连东汉著名学者郑玄看后都很佩服,放弃了自己为《左传》作注的念头。现在温县有赵盾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赵衰墓在原城(今济源东南),与赵盾墓相距有10多里地,因此才有赵武在南阳会(会者,合也)祭祖父赵盾和曾祖父赵衰之事。赵武是当年十二月初一到南阳冬祭,初七在温地病故,赵武死后,谥号曰“文”,史称赵文子,世人尊称其“赵孟”。他随祖父赵盾埋在温县,当地称孤儿冢。

晋平公十三年(公元前545年),吴国的使者延陵季子出使晋国,他就预言:“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十九年(公元前539年),晋国的大臣叔向也感叹:“晋国之政将归六卿”。这里的六卿就包括赵、韩、魏三家。至此,赵氏在晋国建立的基业已经不可动摇,赵氏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也已为期不远。

公元前540年,赵武之子赵成(赵衰五世孙)为晋国卿大夫,任赵氏宗主。在郑国子产到晋国时,景叔曾与子产有过一段关于人死有无魂魄的对话,说明他身体不怎么好,常常思考人死以后的问题。果然公元前525年赵成不幸早亡,谥景,史称赵景子。因其排行为叔,故又称赵景叔。赵盾后凡传二代,赵武和赵景叔历事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等。这一时期,父子相继执掌国政,赵氏势力不仅得到了完全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赵鞅改革  赵景子的儿子赵鞅(赵衰六世孙),又名志父,尊称赵孟。死后谥简,史称简子。赵鞅生年不详。《史记》云,晋顷公九年(前517年),“赵简子在位……简将合诸俟戍于周。”假如他20多岁执晋国政的话,其生年应在前537年左右。

赵鞅的青少年时代处于晋平、昭年间,当时晋国内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原来地位显赫的旧贵族正在退出历史舞台,逐渐被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家所取代,形成异姓大夫专权的局面。六卿相互之间围绕晋国统治大权和土地也展开了激烈地明争暗斗,矛盾十分尖锐。在这场角逐中,赵氏家族曾一度凌驾于众卿之上,但由于受“下宫之难”重创,虽经赵鞅祖、父两代努力,其势力仍不及范氏、中行氏。

晋昭公在位时,韩起为正卿,赵鞅代父上朝,为六卿之末—下军佐,赵鞅提前进入风起云涌、杀机四伏的晋国政坛。在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年仅20多岁的赵鞅,决心励精图治尽快使赵氏东山再起。

前517年夏,在韩起保举下,赵鞅第一次出国,与宋乐大心、鲁叔孙昭子、卫北宫喜、郑子大叔,以及曹、邾、滕、薛、小邾共十国代表在晋国的黄父(在今山西沁水县)召开平定周室混乱紧急会议。赵鞅照会各国代表,要求与会各国都要立即提供粮草支援敬王,拨调军队保护周王,同时约定明年出兵,护送敬王回到王城。

这是赵鞅在国际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赵鞅主盟国际会议期间,说一不二,作风干练,手腕强硬,而且敢作敢当,初显一个大政治家之风范。在会议中,赵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既然大家已经裁定王子朝为叛军,那么晋国作为霸主应该为周王室出兵。同时赵鞅力主各诸侯也要共同出力,替周王室解决战斗。由赵鞅主持的“黄父之会”非常成功,第二年王子朝余党就赶出王畿之地。

在韩起、魏舒多方照顾下,赵鞅在政坛崭露头角,但后来他受到了政敌士鞅的打压。约在前501年,春秋后期最大的阴谋家士鞅寿终正寝,赵鞅终于用自己的青春熬死了政敌士鞅。这回,晋国似乎已经没有谁能够管得了他了,从士鞅死去的那一刻起,赵鞅终于逐步走出士鞅的阴影,其雄才伟略、远大抱负才真正可以拥有用武之地。

晋顷公九年(前517年)赵鞅被立为卿。他在政治上表现得极为成熟。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赵鞅、荀寅占领汝滨,令晋国民各出功力,共鼓石为铁,以铸刑鼎,上刻范宣子定刑法。其核心是倡导“法治”,以法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具有明显地反对宗法分封制的非正统色彩,因而曾遭到孔子的贬责。但颁布成文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它使罪与非罪的标准明确并昭示于众,实际上是对奴隶主“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黑暗恐怖政治的否定,体现了社会进化的要求。李悝在总结赵鞅“刑鼎”,子产“刑书”,邓析“竹刑”的基础上,写成了《法经》,使法家文化日臻完善,成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确立封建制度的根本理论依据。

公元前493年的秋天,荀跞驾鹤而去,其副手上军佐赵鞅凭借着在军中的崇高地位,以压倒性优势继任晋国新一任执政,结束了“智氏主内,赵氏主外”的政治格局。从此,赵鞅内外兼修,彻底集中军事、政治、外交、司法等诸多国家大权于一身,成为晋国赵氏家族继赵盾、赵武后第三位正卿,开始对晋国长达17年的独裁。

赵鞅执政不久,六卿在逐步瓜分晋国土地和人口的同时,都在各自的封地内进行全面地改革,为最终夺取晋国的统治大权作准备。其中韩、赵、魏三家采取了比较进步的政策,而尤以赵鞅在南阳原城、阳樊、温地的改革措施最为彻底,改革所带来的成效也最为显著,为赵宗室的兴盛、强大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经济上,赵鞅革新亩制,调整赋税。春秋末年,适当扩大亩制有利于农业和地主经济的发展。为此,六卿都突破了“百步为亩”的旧制,但范氏、中行氏和智氏的亩制不及韩赵魏大,韩魏的亩制又不及赵氏大。赵氏亩制“以百廿步为宽,以二百四十步为长”,且赋税最轻。军事家孙武分析了六家改革后,认为赵氏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因此“晋国归焉”。

政治上,赵鞅礼贤下士,选贤任能。他重用董安于、尹铎、傅便、邮无正、史黯、窦隼等人,与卫庄公、扁鹊、姑布子卿等名土的关系也极为融洽。赵鞅虚心纳谏,表彰敢于指出他错误的臣下。赵鞅派尹铎治理晋阳,事先告诉他一定要拆除荀寅等人所筑的壁垒。尹铎到任却加固增修原有的壁垒。赵鞅到晋阳,看到壁垒,一定要杀掉尹铎才入城。经人进谏,指出增修壁垒的必要,赵鞅反而“以免难之赏赏尹铎”。赵鞅家臣周舍“好直谏”,周舍死后,简子每每听朝,常面露不悦,大夫请罪,赵鞅说:“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军事上,赵鞅奖励军功,以功释奴。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范氏、中行氏联合郑、齐、鲁、卫等,和赵、韩、魏在铁地(河南濮阳西北)发生战斗。赵鞅率军迎战增援范氏、中行氏的郑国军队,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誓师时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铁地誓师”,内容包括:如果获胜,有军功的上大夫可以受封县,下大夫可以受封郡,士可以获得十万亩田地的奖赏;得胜成功的庶人和工商业者,可以按功升作官吏;得胜立功的人臣、隶、圉等家内奴隶,可以免作奴隶身份,获得自由。这种按军功赐爵、赐田,提高庶人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依军功免除奴隶身份的政策,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改革使赵氏的经济势力得到增强,政治威望得到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赵氏处于劣势的不利状况。此后,赵鞅联合韩魏,把矛头指向六卿中最主要的对手范氏、中行氏两家,揭开了讨伐战争的序幕。

其实,赵鞅要扩大自己势力,消灭范氏、中行氏两位卿士,可谓蓄谋已久。晋定公十一年(前501),晋国执政大臣赵鞅忽然错迷不醒,整整五天不省人事。晋国大夫们慌作一团,急忙请名医扁鹊诊治。扁鹊检查了一下后,对赵鞅家臣董安于说:你主君的脉搏跳动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当年秦穆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七天以后苏醒,醒后曾告诉群臣一番话,以后秦国的发展走向与穆公预言的相同。你主君主症候与秦穆公的相同,不出三天,他必然苏醒,醒后一定有话相告。

果然两天半后,赵简子醒来,对前来探望的大夫们说:我这几天梦游天帝昆仑所居感到很快乐,我与众位神仙在钧天内畅游。天帝们演奏的乐曲和歌舞,与夏、商、周三代乐舞迥然不同,它的乐舞很感动人。突然间,有一只熊朝我奔来,天帝赐给我马和箭,让我射杀它。我接箭在手,一箭中的,熊当即毙命。正在这时一只罴咆哮而来,我开弓又射,罴中箭倒地后身亡。天帝见我射箭技艺超群,感到非常高兴,就赐予我两个筒子,每个筒子都有套子。我还看到我的儿子在天帝身旁,天帝赐给我一支产于翟地的犬,要我等孩子长大后传授给他。天帝告诉我,晋国自此以后将衰微,经七个国君后将灭亡。我念虞舜有大功,将他的后裔孟姚许配给你的第七代孙子。

这个梦到底预示着什么,赵鞅百思不得其解。一天,赵鞅出巡,有一人拦住道路,任凭侍卫怎样呵斥、威胁也不离开,非要见赵鞅不可。原来,这是天帝的使者,他向赵鞅传达天帝的命令:晋国即将发生大乱,它是针对你来的,天帝让你射杀熊和罴,就是让你消灭晋国的两位卿士。这两位卿士的祖先分别来自以熊和罴为图腾的部落。天帝赐予你两个带套子的筒子,是让你的儿子消灭子姓的两位子孙。你的后嗣必定改弃现在的一套,穿上胡人服装,消灭翟人建立的两个国家。

虽然史书中对此事有记载,但用我们今天的观点看,赵鞅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建立赵国,取代晋国是他“蓄谋已久”的“大略”。但根据当时的文化环境,他必须借助于“天意”来实现,必须借助于说“梦”来宣传“天意”,为自己的行为扫除障碍。

赵鞅的怪“梦”,其实就是赵姓发展的路线图。赵氏基本上沿着“天帝”在“梦”中预言的道路发展,赵鞅在铁地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消灭了子姓代国,并消灭了强敌智氏;赵简子第七世孙赵武灵王娶娃嬴,进行胡服骑射,占领了翟人的地盘楼烦、榆中。

其实,赵鞅在与范氏、中行氏进行决战前夕突然做的怪梦,也是在为战胜这两大卿士做舆论准备:既然天帝命令我消灭二卿,范氏、中行氏必亡。赵氏与范氏、中行氏之间爆发的这场冲突,导火线是暂住邯郸卫贡的五百户人口的归宿问题。实际上,这是新兴的异姓强族觊觎和争夺晋国大权的斗争的必然反映。

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赵鞅想把卫国进贡的五百户人口从邯郸迁往晋阳,遭到同宗大夫赵午父兄的拒绝,赵鞅一怒之下,杀了赵午。于是,赵午子稷、臣涉宾“以邯郸叛”,午是中行氏(荀寅)之甥,而荀寅又是范氏(士吉射)的姻亲,因而得到范氏、中行氏的支持。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以晋君名义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以范、中行氏的失败而告终。

赵鞅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首先是因为他十分注意建立可靠的根据地。赵鞅先后派董安于、尹铎治理晋阳,尹铎到晋阳后,立刻“损其户数”,调整赋税,争取民心,修建垒堡,加固城防,使晋阳成了赵氏稳固的后方。其次,赵鞅善于利用六卿之间的矛盾,结成反对范、中行氏的统一战线。战争爆发时,整个晋国两大敌对阵营各派的组合,力量对比的变化瞬息万变、错综复杂。赵、韩、魏、智氏之间,四家权卿与晋君之间,特别是赵氏与智氏之间矛盾重重。然而,在未取得对范氏、中行氏的最后胜利之前,赵鞅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注意争取韩魏智氏,特别是晋君的支持。对智氏的胁迫,他委曲求全,默许有功之臣董安于自杀。当范、中行氏以晋君名义伐晋阳时,赵鞅没有公开反叛晋侯,并设法尽快恢复同晋公室的关系,从而得到国人的拥护,扭转了战争的不利局势。再次,赵鞅还非常注意改善同别国的关系。哀公四年(前491年),赵氏与范、中行氏战事正酣,楚乘晋内乱,“乃谋北方”。赵鞅被迫妥协,满足了楚国的要求,避免了晋楚之间的直接冲突。最后,作为晋军统帅,赵鞅身先士卒,具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哀公二年(前493年),晋郑两军战于铁,赵鞅中箭负伤,面部血流不止,却“鼓音不衰”。赵鞅攻卫,他虚心听取烛过的劝告,“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指挥作战,故能“一鼓而士毕乘之”。

这场战争的结果,赵鞅军队打败了范氏、中行氏及诸侯联军,取得了铁地大捷。接着,赵鞅又围攻范氏、中行氏据守的邯郸(今属河北)、柏人(在今河北隆尧西),中行文子、范昭子被迫逃亡齐国,“赵氏竟有邯郸、柏人”,形成“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的局面。可以这样说,赵鞅时奠定了赵国的基础。赵氏子孙在追述祖先功业时,也往往以赵鞅作为立国始主、开国之君。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时就说“简(鞅)、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也说:“今吾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意”。可见在子孙心目中,赵氏立国始自赵鞅。所以赵鞅时期是赵国实际建国或形成雏形的时期。

从哀公六年(前489年)至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赵鞅为避免同智氏之间矛盾的进—步激化,转移国内视线,巩固既得利益,又发动了一系列讨伐卫、齐、鲁、鲜虞的战争。哀公六年,赵鞅帅师伐鲜虞。哀公十年春,赵鞅帅师伐齐。哀公十四年春,伐卫。然而,这一进程因赵鞅染疾而中断,“使太子无恤将而围郑”,从此,赵鞅退出晋国的政治舞台,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赵鞅卒,谥简,史称赵简子,寿70多岁。综观赵鞅生平事迹,可以说他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鞅继位之初,赵氏家族已处于存亡绝续的关头。由于赵鞅采取了卓有成效的革新措施,使赵宗室的势力迅速增强,为赵氏立国奠定了基础。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赵鞅在军事上讨伐晋腐朽势力的同时,在经济、政治、思想各个领域也向旧的宗法制度发起猛烈冲击,严重动摇和瓦解了奴隶制的基础,加速了晋国封建化的进程,其影响甚至波击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三家分晋 

 赵鞅死后,太子无恤代立。赵无恤(赵衰七代孙),又作毋恤,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赵无恤是赵鞅与侍妾所生庶子,在诸公子中出身微贱,而且其貌不扬,生年不详。卒于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谥襄,史称赵襄子。《史记》中所列赵国的襄子纪年为前457至前425年,在位为33年。

赵简子有很多儿子,按照世俗的观念,哪一个应该接班,但为了赵氏的千秋基业,谁能担当大任,赵简子是心知肚明的。但为了这件事能做得天衣无缝,赵简子又制造了一个“天意”。

有一天,一个叫姑布子卿的造访赵府,赵简子知道他懂得相面之术,就请他给诸子相相面,看看哪个继承他的爵位更合适。赵简子的这些孩子个个衣服鲜亮,精神饱满,但姑布子卿观察一遍后,禁不住摇头,大为失望地对赵简子说:您的这些儿子都是纨绔子弟,没有一个能承继您的大业。赵简子心有不甘地问:难道赵氏家族就此衰微吗?姑布子卿安慰他说:将军不要伤感,这次来的路上见到一个小孩,根据相貌判断大概是您的孩子,是否把他叫来相一下。赵简子仔细察看,确实还有一个孩子叫无恤的没来。原来赵无恤的母亲是翟人,在赵府中当婢女,很受歧视。无恤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庶子,所享受待遇不能与其他嫡子相同,而且在长相丑陋不得父亲欢心,所以每次独来独往,少惹麻烦,赵简子几乎忘记还有这个儿子。

赵简子赶忙派人把赵无恤叫来,姑布子卿一相面,禁不住站起身来,拍案大叫:这人才是能当将军、继承您大业者!赵简子很感纳闷:这个孩子的母亲只是赵府通房大丫环,他又生得貌不惊人,怎么其他嫡出的孩子福份反倒不如他呢?姑布子卿说:贵贱不由人,只要是上天的安排,既使原先卑贱最终必然富贵。

一天,赵简子把伯鲁和无恤叫到身旁,每人交给他一块木简,上而写满了对二人进行训诫的话,要他们牢牢记住,此后,赵简子再也没有提这件事。三年后,他突然让伯鲁背诵木简上的话,伯鲁早已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罔然不知所措,木简也不知扔在哪里去了。倒是赵无恤是个有心人,得到父亲所赐木简后,把上面训诫之辞牢记在心,并时时背诵。这次父亲问时,他恭恭敬敬一字不漏地很流利地背出,还把这些话的意思讲解了一番,并从袖子中拿出珍藏三年的木简呈上。这次测试后,赵简子对赵无恤另眼相看。

赵简子决定再试一次,看看伯鲁和无恤到底谁最有才能,以决定取舍。他把伯鲁、无恤和其他孩子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我把宝符藏在常山(即北岳恒山)上,你们中谁能找到,我有重赏。伯鲁和他的弟兄们赶忙乘马车前往,在山上到处寻找。看到众人忙乱的样子,赵无恤在一旁暗中考虑:常山这么大、这么高,假如藏一两件东西,是不会轻易被发现的。父亲为什么让我们到常山呢?猛然间,他醒悟了:这分明是父亲在考验我们哪。

看到伯鲁和他的兄弟们垂头丧气归来,七嘴八舌告诉说找宝的经过和艰辛,赵简子不动声色把他们打发走了,禁不住叹了口气。这时赵无恤走上前来禀报:我在常山找到了宝符。赵简子一听暗喜,忙对他说:快把符拿出来呀。赵无恤说:常山的山顶处有个飞狐口与代国相通,从常山越过飞狐口,可以攻取代国。父亲让我们到常山并非去寻宝,而是让我们去实地观测地形,为今后夺取代国做准备。

经过再三测试,赵简子感到赵无恤确实才智出众,就废除原立的太子伯鲁,另立赵无恤为继承人。当时有人对赵毋恤有非议,赵简子认为,赵毋恤能够忍辱负重,适宜担当大任,所以尽管有人反对,还是坚持让赵毋恤继承他的事业。

赵简子死后,太子无恤代立。四卿中年资最长的智襄子(智瑶),乘机独占了大部分范氏、中行氏故地,把持了朝政,欲取赵氏而代之。导致后来与赵氏的战争,使晋国历史发展进程出现反复和挫折。 

赵襄子嗣位后,正是在继承其父改革的基础上,争取民心,任用贤臣,很短时间内即显示出他的政治风格,利用强势手段夺取了代国。此前赵简子把女儿嫁给代王,以姻缘结交代国君臣,意欲取代代国之意。安葬完赵简子,赵襄子就率军登夏屋山(夏壶山、贾母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派人请代王来相会。因有这样的姻亲关系,代王毫无戒备即来赴会。在酒宴上,赵毋恤早已安排下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时,用斟酒用的铜勺乘机击杀代王及其从官。然后兴兵伐代,一举占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赵襄子派使者迎请姊姊代国夫人回国。得知噩耗,赵氏悲天呼地。由于受当时道德观念的约束,她陷于两难境地:如果偏袒弟弟,对丈夫之死漠然处之,良心上很也受谴责;但如果因丈夫被杀而怨恨弟弟,又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在悲愤无处诉,深仇无法报的情况下,她既无面目见代国百姓,又不愿取这样的身份回故国,只有一死了之。当赵氏行到马头山时,她拔下头上的笄(即簪子)自刺身亡。代王夫人的举动,让迎请她的人深感震惊,感到无法向赵襄子交代,也自刎而死。代人虽然痛恨赵襄子的无情无义,但对代王夫人的举动予以深深的同情。为了纪念她,就将其辞世之地命名为摩笄之山(又名磨笄山,在今河北怀来县西北)。

其后,赵无恤协同智氏、韩氏、魏氏三卿瓜分了范、中行氏的领地,驱逐晋出公,立晋懿(或作哀)公。四卿把持晋国的朝政,争权夺利的矛盾更集中、更激烈。其中智氏最强,智伯狂妄骄横,不但不把晋国国国君放在眼里,还向他旧日盟友开刀,要求韩、赵、魏三家都向他进献封邑。韩康子、魏桓子惧怕智伯,忍气吞声地各自进献一万户的县邑。智伯贪心不足,又派人向赵襄子逼索蔺(今山西省离石县西)、皋狼(今山西省离石县西北)之地,但遭到赵襄子的坚决拒绝,因为蔺、皋狼本是赵氏发源地,不能轻易割让。

赵襄子与智伯原有宿怨。晋定公十一年,智伯率军进攻郑国。赵简子生病,派太子赵无恤率军从征。智伯喝醉酒后,硬要用酒灌赵襄子,并拿酒罐击打他。赵无恤的臣属们请求跟他拚命,他坚决制止了,安慰大家:“主君所以立无恤,是因为能忍受侮辱。”话虽这么说,赵无恤心里也恼恨智伯。智伯回国后,怂恿赵简子废掉赵无恤:象赵襄子这样相貌丑陋、胆小如鼠的人,怎么能当嫡子呢?赵简子当然没有答应,但赵无恤更加怨恨智伯。

不可一世的智伯没有想到赵无恤竟不听从命令,他恼羞成怒地起兵攻打赵氏,并胁迫魏、韩两卿也派军队一同作战。赵无恤寡不敌众,听从张孟谈的谋划,退保邑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因为晋阳是赵简子时的干练之臣董安于苦心经营过的城池,简子失利时就曾固守晋阳,历任守臣都做到了政宽民和,是理想的死守据点。赵无恤退据晋阳,巡视一遍,见城池坚固,府库充实,仓廪丰盈,只是缺乏御敌所用的箭矢。张孟谈又告诉他,董安于当年深谋远虑,建筑宫室墙垣的材料都可以拆来作箭杆,铜铸的柱础可以用来造箭镞。于是一切齐备,严阵以待三家来犯。

智伯率韩、魏两家围攻晋阳,一年多没有攻下。后来引汾河水灌城,“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岌岌可危。得意忘形的智伯认为晋阳城指日可下,对陪侍的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今天才知道用水可以灭掉别人的国家。韩康子、魏桓子闻言色变,因为韩氏邑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临近绛水,魏氏邑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临近汾水,两人都担心智伯用同样手法对付他们,已生叛离之心。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赵无恤与张孟谈策划,由张孟谈暗中与韩、魏二氏联络,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动二君。为了自身利益,魏、韩与赵结盟,约好里应外合,共灭智氏。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三月丙辰日,韩、魏之兵在夜里杀死智氏守堤之吏,决开河堤,反使汾河水冲向智伯军中。赵军从城中杀出,韩、魏二家从旁夹击,活捉了智伯。三家瓜分智氏领地,形成韩、魏、赵三家把持晋国的局面,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

赵无恤在困守孤城的境地中,始终坚持,而且临危不乱,在破城的前夕,能够做出正确抉择,反败为胜,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赵无恤还十分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晋阳被围时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寻找个人的出路,对赵无恤不怎么恭敬,只有高共一个人不敢失礼。胜利以后,赵无恤论功行赏,以高共为首。其实高共并没有什么功劳,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赵无恤说:“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在他看来,恭谨驯顺的臣子比建功立业的干将更重要,因为后者固然有用,但若没有前者,就无法维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统治。

宗法观念在赵无恤的头上,比同时代的人表现得格外突出。他自己是赵简子的庶子,被立为太子,继位为君,从宗法习惯上来说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与太子伯鲁的被废,属于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与宗法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相悖。他一直对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设法加以补救。在他即位不久,攻灭了代国,即把太子伯鲁之子封为代成君。后来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把伯鲁之孙赵浣立为太子,他死以后,赵浣即继承大权,是为赵献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因而,那样的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政治手段。

在晋国六卿攫夺政权的残酷斗争中,赵无恤注意团结内部,向外扩张,又能把握时机,转化矛盾,败中取胜,终于使赵氏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势力,成为瓜分晋国的三家之一。赵无恤同韩、魏一起灭了“贪愎好利”的智氏,才有韩、赵、魏“三家分晋”,实际上奠定了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争霸格局。

 前425年,赵无恤去世,在位33年,谥襄,史称赵襄子。《列国纪闻》载:襄子尝居原。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晋,原归韩。可见在三国分晋之时,赵氏仍食采于原。济源当地相传,赵襄子住原城,是因为他的母亲家居此地的缘故。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情结,据说赵襄子死后也归葬济源轵城赵氏祖坟。赵氏原城采邑的最后终结,当是在三国分晋时。从公元前635年开始到公元前403年,赵衰及其子孙在晋国为卿执政的时间长达230多年,这是济源赵姓家族大发展的时期。

赵无恤出生于五霸称雄的春秋末代,卒于诸侯兼并的战国早期,与其父被后人并称为“简襄之烈”。晋自西周初年立国,即奉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基本国策,具有融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赵鞅、赵襄子两代改革后,进一步发扬光大了晋“观事而制法,因事而制礼”的优秀传统,使赵文化含有“中原古文化的农耕文明和北方古文化的草原文明二位一体”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军事、文化、商业、建筑等方面以其鲜明的风格丰富和发展了中华古代文化,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