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陈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陈姓起源详述 第 6 楼

移居台湾
    至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设台湾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移民了。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后,曾招募闽南沿海移民去台湾垦殖;明末郑芝龙设寨于台湾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兴化沿海居民渡海去台湾垦荒;崇祯元年(1628年)统治台湾的郑芝龙归顺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几万灾民,每人“给银三两,每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运去台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所带士兵连同眷属共三万多人都留在台湾开荒种植,这些士兵多是闽南、闽中人。与此同时,他还到漳、泉、兴化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垦荒。这个时期漳州、泉州、兴化等地赴台者达15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王+爽)归顺清朝后,漳、泉、兴化沿海赴台又有几十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中叶,清政府放宽海禁,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
    闽粤地狭人众,谋生不易,只好向台湾发展(南安《蓝园陈氏族谱》);或因兵燹或民变而移居台湾(《龙浔鹏都陈氏族谱》);光绪末年德化陈拱反抗盐税失败遭牵连者(《丁溪陈氏族谱》)。
    陈姓居民在横渡台湾海峡时,或死于海上,或死于瘟疫,或死于械斗者甚多。由于清朝政府禁止移民携眷赴台,陈姓移民只能把妻小留在家乡,待赚到钱后,衣锦还乡,与妻小共享晚年。未婚者赚到钱后,即返乡结婚,再把妻留在家乡,又只身赴台。这些移民们往往事与愿违,事业有成、衣锦荣归者寥寥无几。一些移民在艰难窘迫的独身生活中,逐渐淡忘了故乡,而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生子。
    台北市宁夏路有一座“德星堂”,是全台陈氏宗祠,大殿内有一副对联:“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说明了台湾陈氏与大陆陈氏一脉相承的关系。其中的“箕裘”,出自胁L记》,比喻继续祖先事业;“袍笏文孙”,指陈宴裔孙、尚书令陈宠、陈国公陈弼等,他们都是官至极品,袍笏上朝;“南国”,指陈霸先在江南建立的陈朝;“东宫衣钵”,指陈后主陈叔宝的后裔;“虎拜龙庭”,指陈元光为大将军。

    迁入琉球群岛
    处于日本的西南部,在九州岛与台湾岛之间,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人口110多万(1970年)。琉球群岛于我国明代初年,曾建立中山国,归附于明朝,成为一个藩属国。明太祖为了便于琉球的朝贡和彼此的贸易往来,便赐给这个小国许多艘大海船,并派遣了同船而去的船工、水手。“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这些姓氏即:梁、郑、金、蔡、毛、陈、林、曾、高、吴、李、阮、沈、魏、田、王、马、钱、翁、穆、韩、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
    自明洪武、永乐年间所“赐闽人三十六姓,知书者授大夫,以为贡谢司,习海事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 (《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三十八)这三十六姓多为福建河口人,子孙优秀者读书南雍(太学),毕业后即为通事,然后升为长史大夫。何乔远也说琉球国“大夫官、长史官、通事官。司贡者也,文臣也,以通中国书及闽三十六姓之后为之。” (《名山藏》卷一百三)
    明代,出使中国、暹罗(泰国)、满刺甲(今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使者、通事的陈氏有:陈康、陈泰、陈耀、陈义、陈武、陈赋、陈继荣、陈继成、陈继章、陈继茂、陈贵、陈富、陈华、陈荣、陈浩、陈文鉴、陈爵、陈宜、陈诏、陈营等。他们在琉球国定居多年,并世代担任琉球国的大使、通事、大夫、长史、火长等要职。所以《久米村系家谱·陈氏家谱》载:”陈氏之称闽人也,盖永乐年间迁中山国三十六姓唐荣,以备出使之先。
    明代时,琉球是中国的领土属地,但是不断被日本人所窥视。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集兵于九州岛,计划先占朝鲜,作为跳板,由辽东入关,再将天皇首都迁到北京,坐镇中原,“以辖万国”。当时同安(今福建省同安县)人陈申,正经商于琉球,闻讯后担心祖国受到侵害,即与琉球长史郑迥商议,委琉球遣往朝廷进贡请封的使节将情况禀告,不久他回到故乡,再次将所获情况向巡抚赵参鲁报告。赵将情况转告兵部,由兵部移咨朝鲜王,为明政府联合朝鲜抗日本侵略争取了主动权。


作者:58.61.85.* (2007/2/4 17:03:58)   回复此贴
  回复:陈姓起源详述 第 7 楼

迁入安南
    越南古称安南,与中国是比邻之国,两国在历史上虽然也兵戎相见过,但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的岁月毕竟更多,经济、文化的交流,为陈姓进入安南提供了契机。早在后梁时,就有一个叫陈文戒的人任交趾(即安南)德州刺史,这是陈姓进入安南之始。到了宋代,福建陈氏有许多人到越南并担任官职,慢慢成为大族。据史籍记载,在安南阮高宗、李惠宗时,达官显宦中陈姓甚多。当然,最使陈姓人引为荣耀的,是当了安南至高无上的国王。据南宋人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当安南国王的人叫陈日照(又名陈照、陈京),是福建长乐人。他本名叫谢升卿,祖籍为浙江会稽郡山阴县谢姓,后南迁至福建长乐县,他因事改姓名。他容貌俊逸潇洒,才华不凡,但性格却落拓不羁。因为杀人犯了王法而改姓名为陈京,逃到安南国。成了太尉陈承的义子,后在会试中荣登榜首,获得国王召见。在安南李氏王朝国王李惠宗召见陈京时,国王的女儿昭圣公主透过窗隙看到了他,心生爱慕之情,于是他便成了驸马。过了若干年,陈京之妻昭圣公主成为李朝女皇,称李昭皇。南守宝庆元年(1225年),陈京改名陈日照(亦称陈照),取代安南李氏王朝,建立了大越陈朝。大越陈朝是南宋的藩属国,传八世13王,历时175年,至1400年时,国位被大臣黎季犁所篡,改为胡朝,国号大虞。1407年,陈艺宗次子陈顾自立为简定帝,此后,大臣陈姓名门望族举要邓容复立陈顾之侄陈季扩为帝,史称重光帝。这个后陈朝,仅传二世七年,便于1413年被明成祖朱棣所灭。

    移居东南亚
    从清代开始,有闽、粤、台等地的陈氏渡海远徙南洋诸国,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向海外迁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则是由于家乡地瘠民贫,生活难,生存空间窘迫,而东南亚(即南洋群岛)诸国则相对开放、发达,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于是,许多人便远赴海外进行开拓性的劳动,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
    福建永春县岵田《陈氏族谱》说:“嘉靖间,闽之田里失丈”,“公虑及人无生活之所,窃恐坐食山崩,于是过洋谋生”;安南县丰山《陈氏族谱》说:“族之子姓发达后,陋于疆界,土地褊小,庐舍纵横,田园益蹙,食寡生多,故士农工商,维持生活颇费踌躇,于是奔走外洋。”早期出洋,主要的运载工具为木船。小小木船,漂泊于海洋上,大风骤至,浪涌如山,稍不注意,便会船翻人亡。因此,早期出洋的陈氏子孙,有不少人死于海难。安南县《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有这样的记载:“时贵公,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年),往番失船”,“遂掌公,生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卒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六月二十八日午时,在番失船。”“番”,旧称外国的或外族的,这里指南洋诸岛;“失船”即翻船发生不幸的事故。晋江县安海《陈氏族谱》也有类似记载:“陈毓践,生崇祯癸酉(1633年),康熙甲戌(1694年),因吧回船沉于七洲(南沙群岛海域)。
    出洋的陈氏子孙,历尽艰辛,到达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或经商,或务农,大都要披荆棘,斩蒿莱,进行一番开创性的劳动。永春县岵山的陈臣留,于清乾隆丁丑年(1753年)游贾(经商)马六甲,后又牵引其亲戚朋友百余人,迁移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德化丁溪《陈氏族谱》记载族人在马来西亚从事经营及农业的事迹时说:“侨居之地,为英属(山+合)株吧辖、文律等处,经披荆斩棘之余,聚族而居,遂成村落,迄今人口已达二百数十人,拓土已至数百万亩,财产有数十万,且有至百余万者。”
    出洋的陈姓人,绝大多数都是男青年,他们在海外各地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辛勤劳动,积极奉献,和当地人民和睦友好:相处,许多人还娶当地的女子为妻,在当地安家落户,生息繁衍。

-------------------------------------------------------


作者:58.61.85.* (2007/2/4 17:04:32)   回复此贴
  回复:陈姓起源详述 第 8 楼

1314博爱家谱网www.1314ajp.com实现世人一次录入家谱,世代不愁造福后代,即使你身处外国也可轻松加谱续谱。在谱内有与族员绑定的个人空间,可书写人生自传、丰采影视,使你千史留名,让此生无憾。各地风俗风情按地域保存,让更多年青后人了解本地风俗,防止失传。――欢迎全国各姓氏族人进站免费修谱。

作者:风中太阳 (2016/6/27 16:32:3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2/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陈氏论坛  执行时间:6,26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