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四十一》 第 101 楼

: 安芳,女,副主任医师,1968年10月出生,山西大同市人。1992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2006年获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6余年,于1997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修1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并编辑了《高原医学》的部分眼科论文撰写工作。并在西藏大学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西藏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

作者:安双通 (2009/11/11 17:02:38)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四十一》 第 102 楼

原泰安市副市长安海军

作者:安双通 (2009/11/11 17:08:20)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四十一》 第 103 楼

安军,男,1976年6月生,山西省浑源县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2000年7月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本科毕业;2003年7月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哲学社会学学院任教。2007年7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至9月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

  一、主要学术论文
    1.隐喻的语境分析,江海学刊,2002年5期
    2.隐喻与科学理论的陈述,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4期
    3.科学隐喻的本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3期
    4.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3期
    5.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6期
    6.科学隐喻与科学哲学,哲学动态,2006年9期
    7.隐喻的逻辑特征,哲学研究,2007年2期
    8.科学隐喻的基本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2期
    9.科学隐喻的认知结构与运作机制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年5期
    10.后哲学文化的守望--纪念理查德.罗蒂教授(1931-2007)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年6期

  二、主持科研课题
  1、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山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科学隐喻的认识论意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7JC720002


  三、主要获奖
  1、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
  2、山西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6年
  3、山西省优秀毕业生,2007年


作者:安双通 (2009/11/11 17:15:04)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四十一》 第 104 楼

安峰
  河北香河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66年应征入伍,历任新疆7335部队空军机械员,北京乐器总厂党委办公室秘书、总厂党委宣传部干部,工人日报社记者,编辑。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死角》、《心灵的轨迹》等。散文《春》获庆祝建国30周年作品评选一等奖,报告文学《乡下来的姑娘》获当代女性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佳作奖。

作者:安双通 (2009/11/11 17:17:33)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四十一》 第 105 楼

安峰:杭州人,1968年生。原名金一峰,因杭州话“一峰”发音很像“安峰”,后改艺名“安峰”。从到“西湖之声”电台至今,做了12年的主持,主持过10档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台及电视节目。曾发表散文及小说80多万字,出版过《杭州泡泡》、《西湖里有张双人床》、《吃啥西》等书。2004年因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而声名雀起,被评为“2004杭州市十大新闻人物”。
1985年安峰进杭州半山发电厂当工人,期间办过文学社,给电影配过音,演过戏,1992年揣着张初中文凭硬是过五关斩六将成了“西湖之声”电台的一名主持人,之后又在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杭州佬》节目中主持兼演戏。

作者:安双通 (2009/11/11 17:19:4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43 每页5条 当前21/29页 首页 上一翻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3,08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