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三十九》 第 11 楼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安俊才 
安俊才(1892—1956),回族,河北省保定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任该校教官。民国初年,调张学良部任骑兵第二军参谋长。“九一八”东北沦陷,安随张部调防陕西,升任中将副军长。“西安事变”后,奉南京当局军事委员会命令,安所在的骑二军进驻安徽,时军长为何柱国。
  1939年8月何率部驻防五战区的豫皖国统区,军部驻临泉(后移驻沈丘县城),防区跨项城、沈丘、界首、太和、蒙城、阜阳、颍上、临泉河防一线。时安俊才率部驻扎槐坊镇西郊小顶寺(杨营)、小辛营。据沈丘县政协委员、伊协会长李大允讲:当年安将军的弟弟及弟媳就住在他们那条街上,人们见面都喊他安二大人,他家当时住的是青海骑兵师韩有才团长的家眷,副官赵永合的家眷,骑兵师旅长马元祥住在李公馆(李鸣钟公馆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孟团长住在四沿井三分局,骑兵师驻防槐坊后,安移驻临泉,其家眷住县城(今老城镇)教门街(今北关回民街)与马连芳宅相邻。
  安俊才驻沈期间,军纪严明,从不扰民,命令他的部队只准住在庙院和废祠堂里,严禁士兵进入民宅。他与槐坊镇回教救国协会理事长马化堂(孝治)、绅士杜绍棠(字芾村)、马恒斋、马焕五(字文伦)、马济众(字仁同)、李栋才(字子贞)、麻纪仓(若村)十分要好,安还常派他的秘书请杜绍棠去作客。安俊才与沈丘县纸店程营的乡绅程其祥(字长发)原是同事,都曾任过保定军校的教官,程因年长安十几岁,安常带礼品到程处叙旧。
  1942年,何柱国晋级上将升任国民党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任临泉指挥所主任。安俊才同时升任十五集团军参谋长兼总参议。据今县城至元清真寺乡佬,86岁高龄的杜绍良讲,这年是安将军的五十寿诞,回教救国协会连同回民绅商为安合做了一个银盾寿礼,派杜绍良送去。当时杜才23岁,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杜讲自己年轻时就是七尺大个,安军长个比他还猛,身板直,矫健魁梧,一行一动四个护兵跟着。祝寿的有他的军中同僚,地方官绅,听说杜是槐坊来的老表(回民),对杜说:“我们都是教亲,请入后堂”,派人把杜领到后宅,另弄一桌菜,安排亲眷陪他。
  已故县政协常委、伊协代会长李道同(1920—2003)早年在旧县城(老城镇)清真寺座位时常去安俊才家。听他讲,安的夫人也是回民,会做黄焖鸡、饼烙的特别好,他常去作客。后来安的夫人因病去世,李道同为她站的“者那则”。李道同后从商经营陆陈贩运生意,当时各处关卡多,安军长为李特批通行证。
何柱国是安俊才保定军校的学生,当时国民党军中的陈诚、顾祝同、傅作义、程天放等也同为他的学生。安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在沈丘期间,曾招聘不少有才华的回、汉青年到军中任职,为国效力。如大学外语生程麟,黄浦军校毕业的吴翔、李贯一等,回民大学生马仁尧、马志领、马连三,黄埔军校毕业的回民青年马学德、马文钦(字敬斋)、马仁才、马仁孔等。
  1943年,安俊才被委任界首警备司令部总司令,并协调地方各督察处,公安局维护地方治安。当时国民党加紧对我地下党组织的破坏,四处搜捕地下党人,安对此非常不满,因安从军的目的是抗日。与他的前任不同,安在任期间未杀一人,包括共产党人。在国统区口碑颇佳,特别是中下层人士称安俊才为“安善人”。槐坊镇回族青年杜永珍因给共产党地下组织运送物资被抓,安得知他是回民后,以违反治安为名把杜关几天就给放了。很多被抓的“通共”嫌疑人,他都找个借口给放了。为此,军统部门对安颇有微词,何柱国只得把安调往临泉任军队风纪视察团团长。1945年抗战胜利,安俊才奉命接收徐州,任徐海警备司令部中将总司令。1946年3月蒋介石派顾祝同坐镇徐州,主军政大权,为发动内战作准备。安为保晚节,遂以年迈多病为由辞去徐海警备总司令的职务。顾祝同原是安俊才的学生,对安的辞职很不理解,再三挽留老师,但安去意已决,不再随蒋同流。安俊才离开军职后,居于其二太太的原籍南京水西门,与夫人开了一个小饭铺,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作者:安双通 (2009/8/4 20:43:59)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三十九》 第 12 楼

武警工程学院    安纯前 副教授

作者:安双通 (2009/8/5 21:14:09)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三十九》 第 13 楼

安成才 教授
  任职 2001-现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1995-200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97-1998,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1993-1995,北京大学博士后
  1992-1993,日本岗山大学博士后
  1982-1983,武汉大学研修
  1980-1985,东北林业大学任教
  兼职 1995-1998,英国De Montfort大学兼职研究员
  国家(商业部)出口管制专家支持体系专家
  英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合作委员会顾问
  世界发明家协会理事
  美国帕拉丁国际科学中心客座研究员
  教育 1989-1992,日本岗山大学,博士
  1986-1989,日本三重大学,硕士
  1982-1983,武汉大学研修
  1977-1980,东北林业大学,本科
  荣誉 1) 获世界发明家协会颁发的《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英国伯明翰于2005年。(Eureka Invents Gold Award by World Inventor Association, Eureka Invents the EXPO In World Birmingham, Jan.1,2005)
  2) 获英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荣誉评选委员会颁发的《金皇冠奖》(2004年)。(Gold Crown Award by Britai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entre & The International Honor Evaluates the Committee,Nov. 25, 2004)
  3)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4年9月。
  4) 获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世界自然医学组委会颁发的《人类医学贡献奖》,人类新增及疑难疾病国际医学大会,2003年于新加坡。(Award For Human Medicine Contribution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World Natural Medicine Organization & World Natural Medicine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New Diseases and Unresolvalbe Disease States (Nov. 17, 2003, Singapore).
  5) 北京大学桐山奖教金优秀奖,2001年12月。
  杂志审稿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Acta botinica sinica等论文审稿。
  专业服务 基金评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评审。
  奖励评审:教育部自然科学奖评审等
  教授晋升评审: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等

作者:安双通 (2009/8/5 21:20:06)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三十九》 第 14 楼

19520727朝鲜空军英雄安弘俊的一次胜利战斗

    在一个风劲云厚的日子,勇敢的朝鲜人民军空军驾驶员安弘俊率领的编队接到命令,出动袭击敌人。

    他们把银色的铁鹰升向天空,越过祖国秀丽的山河和受到敌人残暴破坏的和平城镇,怀着急切的复仇的心情,向目标驰去。底下,已经可以看到曲折多弯的海岸线和蔚蓝色的大海了,突然,从浓云缝隙中,出现了一群黑点,美国强盗的二十架B—二十九型和B—二十六型轰炸机在许多架野马式和喷气式战斗机的掩护下,正向前飞来,不知道他们今天准备又要把炸弹和死亡投到哪一个和平的村庄去。

    安弘俊用无线电向他的编队发出信号。他说:“发现了约四十架敌机。为了祖国和人民,把一切忠诚献给金日成将军,全机队勇敢突击!”他紧紧握住操纵杆,引导着朝鲜人民年青的神鹰向可恶的美国空中强盗搏斗。

    安弘俊的编队飞快地升上高空,这时,敌机编队已在他们较远的下方。“全机队以急回旋勇敢进攻!”安弘俊发出命令,并且告诉队员们:“现在我向敌指挥机进击!”他像流星似的向敌机B—二十九型编队直冲下去,对进入瞄准镜的一架敌机机身中间射出猛烈的火力。这架正在愚蠢地旋转着的B—二十九型机立刻起了火,冒出黑烟,机首向下坠落了。

    “击落敌B—二十九型机一架!”安弘俊一面报告着陆的消息,一面把飞机向上升起。受到袭击的敌机群立刻把队形散开。这时,正在右面绕着大圈的敌喷气式飞机,向安弘俊展开了攻击。

    安弘俊机警地感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的不利。他立刻向左侧回转,把机身翻了过来,敌机以为安弘俊的飞机要向右方飞去,便向右方旋转。安弘俊突然把机首转过来,向敌机飞来的方向冲过去。这时敌机正在向右旋转。这样,安弘俊得到了射击敌机的良机。敌机机体和驾驶员慌张失措的形象已全部进入瞄准镜内。刹那间,安弘俊的飞机吐出了火舌,击中了敌机的机首。受了伤的敌机慌忙逃脱。这时,安弘俊看到在他的左下方正有三架敌B—二十六型机在飞行,于是,他立即冲过去,向着最前面的一架俯冲下去,到距离很近的时候,他猛烈开动火器。那架敌机的机首中了一连串子弹,一溜烟坠落到山那一面去了。

    安弘俊编队的其他队员也向敌机进行了胜利的攻击。狼狈不堪的美国空中强盗向海的西、南两个方面仓惶遁去。

    就在这一天,安弘俊和他的机队取得了击落和击伤敌B—二十九型轰炸机一架、B—二十六型轰炸机两架和F—八十型喷气战斗机两架的光辉战果。安弘俊机队的银色的神鹰在胜利的歌声中回到自己的基地上。


作者:安双通 (2009/8/5 21:37:07)   回复此贴
  回复:黄河边上安姓人家《三十九》 第 15 楼

安家驹---空军轰炸机队中队长
安家驹是广东省高要县新桥镇多等村人,1910年生于广州,其父亲名安贯三。初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其后往广西梧州培正中学任校长,家驹随父在培正中学就读。

1927年家驹16岁初中毕业,时值南京交通技术学校首届招生,他慕名前往南京投考。录取后在该校学习一年,勤奋攻读,成绩超人,后被保送入南京航空学校深造。
1936年在航空学校首届毕业。被派到空军第十二中队任飞行战斗员。

1936年,广东省主席陈济棠下野,家驹从南京奉派回广东接收陈济棠所属的空军人员。在同年8月12日,安家驹驾机飞返高要,在家乡多等村上空盘旋数圈,然后向东飞去。第二天再次驾机在家乡盘旋侦察良久,第三次于14日又驾机飞回家乡,低空飞行,选择好地形向村边投下一沙袋,袋口紧系一封信跌落在一水井旁,才知是家驹投下的家书,信内说他公务羁身,未能抽身回家,通知他父亲同家人即到广州会面。当时同去广州团聚的有父、母、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共五人。家驹在广州完成接收空军任务之后,继续返南京工作。
安家驹驾机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深得国民党长官器重,1936年12月,蒋介石、钱大钧及其人员飞往西安,这次座机是由安家驹负责驾驶的。不久发生“西安事变”,在事变和平解决后,亦由安家驹驾机载蒋介石、钱大钧、张学良等人员返回南京。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安家驹任空军轰炸机队中队长,他经常驾机率领机队轰炸日本侵略军基地,出没于上海、南京长江一带上空,狠狠打击日军侵略气焰。
1940年,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出动陆、海、空三军进犯武汉。安家驹率领一个中队,轰炸驻在长江江面的日本舰艇,前后三天炸沉日舰3 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冈村宁次老羞成怒,即指派50余架飞机,轮翻轰炸武汉空军机场,家驹面对强敌,绝不畏惧,亲率机队,奋勇迎击。在同年6月10日一次激烈空战中,安家驹击落敌机3架,与敌机空战达30分钟,终因敌众我寡,陷入敌机包围之中,当弹药耗尽,情况危急之际,决心与敌拼搏到底,最后他看准其中一架敌机猛撞过去,结果机毁人亡,同归于尽。安家驹所驾飞机坠毁于武汉附近地区。战后,我方派员将安家驹遗骸捡回一部分,运送到宜昌县烈士坟场安葬。牺牲年仅29岁,


作者:安双通 (2009/8/5 21:40:40)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03 每页5条 当前3/21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3,628.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