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氏家谱源流】江苏兴化成氏家族史实考略

    中华成氏网 2013年1月8日 成授昌


兴化成氏家族史实考略

                                       作者:成授昌

 

一、兴化成氏的源流

 

史料表明,当今成氏宗支源自于周朝的姬姓,相传为周文王的第七子郕叔武之后人。最初叔武以伯爵封于郕地,古国在今陕西岐山一带,西周初,改封山东鄄城东南,后迁徙至山东宁阳北一带。春秋时郕属于鲁,战国时灭于齐,失去封地后,失国子孙开始以郕为姓失散迁徙,史料载有赵国大夫郕午,其后裔始去邑(阝)为成氏,“郕”改为“成”是当时姓氏“以国而省邑”的通常做法。据《兴化成氏家谱》记载:“翻阅诸史考核源流,成出于周文王有子封邑于郕,曰郕叔。其后失国去邑为成,故郕,成之始也。”(兴化成氏家谱,序言,重修族谱序)这一记载应该证实史料的可信。
    秦汉、两晋、隋唐时期,北方地区连年战乱,成氏失去封地便从中原向南方迁徙。到了宋朝,便在苏州等江南一带定居。《兴化成氏家谱》有这样的记载:“秦汉晋唐湮远无征,至宋靖康间有成闵者,仕为秘书监,建炎初,随扈南度几迁而家于苏,遂为姑苏著姓。”(兴化成氏家谱,序言,重修族谱序)这一记载是说家族中出现为官的人,开始从北方到苏州安家,成姓开始被人重视。至于从什么地方迁徙而来,《兴化成氏家谱》有这样的记载:“予族相传旧为蜀人,不知何时迁于苏。”(兴化成氏家谱,凡例,原族)这一记载是否确实,是无法考证的,可能从四川过来,不过与“南度”的说法有矛盾。可以想见,战乱连年,颠沛流离,家族是不可能有文字记载的。史料表明,经过几百年迁徙,到明朝时,江苏一带富庶地区已成为中华成氏的第一大居住地,有近5万人,约占全国成氏总人口的四成。现在,成氏人口总量排名列全国165位。

《兴化成氏家谱》记载兴化成氏是从苏州迁徙过来。时间大约在元末明初,即公元1370年前后。成氏为什么要从苏州迁徙兴化,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逃避战乱”说。元末明初,群雄并立,各自称王,战争不断。朱元璋、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陈友谅等,在长江下游两岸的苏、皖境内,展开争霸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纷纷逃离家园。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起兵,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在苏州被俘,这十多年带给苏浙一带很多战争灾难,特别在苏州有过多场交战,对于苏州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可想而知,人们逃避战乱是很自然的事。另一种是“移民屯垦”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为开发江淮、黄淮下游、苏北里下河荡区直至沿海淤积之大片滩涂地,推行屯垦新政,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江南移民到江北,苏州大量老百姓被迫移居江北。 1368年即为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出于多方面考虑强迫移民,这段历史史料有“迫迁苏州富民移居”的记载。战争加移民,让老百姓不得安宁,后来民间称这种逃离为“洪武赶散”。史料表明,明初明朝廷迁苏州等地士民充实淮扬等地,实行大移民,大批江南百姓被集中在苏州阊门,强行迁往江淮。据成氏家族老人传说,成氏兄弟几个当时是每人一根扁担连夜过江到江北的,可见当时的仓促、简单,每人一个简单的行李担子,等不到天亮就出发了,非战争、非强迫是不可能这样的。由于元末战争,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元末明初兴化地广人稀,一片荒芜,全县人口不足一万人。由于连年移民,到洪武廿四年(公元1391年),兴化人口陡增至六万多人(63177人),人口较元代陡增7倍多。移入兴化的江南百姓在兴化掀起了又一次创业高潮,并把吴文化带到兴化,从此兴化居民的文化结构也有所改变。

原居住在苏州阊门的成氏兄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开家园到达苏北。

兄弟几个到苏北,到底是几个人?各排行老几?现在了解到的资料表明有两个版本。其一,据盐城成氏在网上介绍的资料,成氏原住苏州阊门,兄弟共有五人,富甲一方。在“洪武赶散”期间,除辛大公仍留苏州操守祖业外,其余四人均移居苏北:辛二公移居兴化,辛三公移居盐城西乡太平堤大成庄,辛四公移居宝应,辛五公移居盐城本城。其二,据《兴化成氏家谱》有几处记载。一处:“洪武初,长峰甫迁通州海门,转迁泰兴”,“次巌甫迁兴化”,“三山甫占籍盐城”。(兴化成氏家谱,序言,重修族谱序)另一处:“自苏州迁兴化时,兄弟三人,一适泰兴,为峰甫。一兴化,一盐城。适盐城者为山甫,与我巌甫祖为兄弟。”(兴化成氏家谱,凡例,原族)这里几次均明确提到兄弟三人,并非四人且有名字。两个版本有不同之处:盐城资料是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四个人;兴化资料是老大、老二、老三三个人。盐城资料到兴化、宝应和盐城境内的两处地方;而兴化资料表明是泰兴、兴化、盐城三处地方。疑问是究竟兄弟几人过江?老大是否过江?宝应、泰兴有没有成氏?前两个问题现在已无法考证,而事实上泰兴、宝应均有成氏,泰兴元竹镇成庄村有成氏聚居,编有家谱;宝应有成氏也有家谱,但是不是这一支呢?历史留下的问题也许成为一个谜。当然,从两个版本看,对于迁至兴化的始祖为老二巌甫则是确定无疑的。
     尽管上述诸种说法不同,但兴化成氏在元末明初从苏州阊门移居而来,已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二、从兴化成氏的家谱看家族的繁衍

 

《兴化成氏家谱》记载,成氏家族始祖成一德,字均绍,元代举人,世居江南苏州。据盐城成氏在网上介绍,其时成氏在苏州富甲一方。其二子巌甫,元赐进士第,曾授浙江嘉兴府知府,后因战乱到达兴化,先在南城外沧浪里南三坊(今沧浪河菜市场一带)落脚为生,为当时南三坊人,隶属民籍。家谱记载“斯时我祖奋迹昭阳,起世单寒,积德存仁,制行廉谨”,以后人口历年递增,家谱记载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到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成氏人口“只二百载户”。巌甫生一子为三世祖成铨,成铨少年时怀有远大志向,但是动乱年代难于创业,而“公力事充拓,门第浸浸日盛,仓惶中教育诸子,皆具大规”。(兴化成氏家谱,家集,小传,)成铨生五子,其中二子为兵部尚书成琎。自此,成氏家族开始在兴化兴旺起来,家族也由民籍转为军籍,每年腊月送灶,兴化有“军三民四”的说法,成家老人至今保持二十三送灶的习惯。

《兴化成氏家谱》是兴化成氏家族繁衍发展的记录。随着人口的增加,家谱分“门”、“支”、“派”来记载世代承袭关系,从四世祖开始为门、支,因为成琎为次子,沿着成琎一门的后代称“老二门”,成琎,字公楷,就叫“老二门公楷公支”。到了七世祖又分“某某派”来记载,在成琎门下,七世祖有邦彦、邦干、邦能、邦达、邦本五兄弟,家谱中就有“老二门公楷公支邦彦公派”、“邦达公派”等分支,笔者一家就是“老二门邦达派”的,九世祖明威将军成谐就是“老二门邦干派”的。前面有长门的记载,后面还有老三门、老四门、老五门的记载。因此四世祖成琎以后,家谱记载十分繁杂,所以如此分为若干线索,便于查证检索,可见家族人口开始多了。

据说原先“老二门”这一派不少人居住地为兴化城区,其他各派散居在兴化农村。其实,从历史延续来看,成氏家族主要集中居住地为兴化东乡安丰、下圩一带。有资料记载,三世祖成铨后裔中有一支就迁到兴化东乡海河河畔成家舍定居。兴化东乡的成氏居住地以安丰的黄庄为中心。黄庄是安丰水上的门户,位于安丰镇的西南,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一条河将庄子分成河南、河北,一座桥又将两块陆地连接,自然环境十分优越。这里可能是兴化成氏较早的聚居地,因为兴化成氏家族的祠堂就建在这里。根据家谱记载,成氏宗祠有很大的规模,八字形的大门很气派,从大门进去,是一院子,然后是穿堂,走过穿堂,后面是正殿,正殿的院子很大。穿堂多为议事所用,正殿供奉列祖列宗的画像和牌位。在正殿的西侧,还有坐北朝南的厢房数间,作为辅助用房。厢房前面也是一个大院子,三个院子内有花台,均种有花草树木。家谱中有宗祠的绘图记载。以后兴化成氏人口多了,经二十一世祖成占春提议并捐资一千六百余缗银子,在兴化城买了储秀里赵氏的旧宅作为成氏的支祠,这样便于家族每年的春天的祭祀、议事等活动的开展。

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关于兴化成氏家谱的编修,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二十二世成文彬所写《续修谱序》有记载:“吾族成氏之有谱,始辑于九世祖文田公,续修于十三世祖睿明公。自睿明公后历若干年无人过问,先祖叔子青公、先考梅叔公及本生先考粟海公,均有志而未逮。迄今又历若干年,前后已二百余岁。旧谱散佚,微特文田公之初谱无存,即睿明公之续谱,求一完全无缺者,亦不可得。”这里如实记载了家谱编修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于是,于民国八年(1918年),由当时的族长瑞兰公邀集族人,提议修谱。修谱的工作十分繁重,“广询族人厘订讹误,时越廿年,稿凡三易。”于是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一本较完整的家谱。由此,也可见兴化成氏发展的足迹几乎遍及兴化全境,有些已经走向天南地北。

现在我们看到的成氏家谱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刊行,由兴化福云斋承印的版本,开始有《续编谱序》和《续订凡例》,接着是四世祖成琎、九世祖成谐的画像、成氏宗祠图、成氏奋忠祠图、成氏四世祖司马公墓道图,后面是目录及正式的内容,第一编为“外集”,除卷之首序言外,计六卷,分别为纶音、碑志、家集、赠言文、赠言诗、小传,第二编为“世系”,第三编为“年表”。主要内容在“外集”,序言有春林学士蔡杏写的序,有进士第魏曰祁、魏曰郁写的序,还有本族人士修编的序;纶音主要收集了历朝皇帝的诰命;碑志收集当时一些名流为成氏写的墓志铭、碑记等,有明宰相大学士高谷为成琎写的神道碑记,和高谷为伯奇公写的行状,有文林郎顾晏为成琎写的墓志铭,还有布政使司万云鹏为成氏重修先茔写的碑记等;家集主要收集成氏写的上奏奏议、和一些诗文;赠言文、赠言诗则是名流与成氏先祖来往的诗文,包括邑人大学士高谷、状元宰相李春芳,还有少傅杨荣、礼部员外陆颙、翰林院大学士高焯、探花崔桐等朝廷要员都有诗文收录于此;小传则是对家族一些人物做一些记述。至于第二编、第三编则是家族从一世祖到二十三世复杂的延续关系,记载成氏家族所有人名。

兴化成氏一世祖均绍“性纯厚仁义,德教垂重三吴”,素以“耕读为业”,历经近三十世的繁衍,“质朴雅素之风”一直是传家至宝,随着国家的兴盛,会有更多的兴化成氏后代健康成长,家族也会更加兴旺。

     

三、成家大司马府

 

兴化成氏到兴化后落脚于南门沧浪河边,自三世祖成铨开始从沧浪迁居东城内大街。四世祖成琎诰赠兵部尚书后,按规制始将东城内大街旧宅第改建。因为汉代曾设“大司马”一职,为辅佐王子的兵部,所以后代就将兵部和兵部的主官称为“大司马”,兵部尚书的府第也就称为大司马府,成家旧宅改建后就有了这个新的名称。   

昔日成家大司马府规模宏大,北倚古城墙,南临东城内大街,西通韩公祠巷,东近东城门口。府内有火巷,两边原有东、西两组完整建筑,火巷为府内通道,后来拆除了东边房屋,连通大街,被叫成成家大司马巷。成家大司马府是典型的明代风格府第建筑,东西两组房屋,自南往北前后各八进,由一处大门楼、十处小门楼组成一个建筑群。主房包括穿堂、花厅、客厅、书斋、大厅、内室等,辅助用房包括听事房、轿房、厨房、马厩等,另外还有几处花园。府内厅堂皆雕梁画栋,花园则遍种名花异草。相传宅内大厅挂有金匾“锄经堂”,取“锄经堂”为大厅堂号,出于西汉倪宽(?—前103)“带经而锄”的典故,倪宽,西汉武帝时千乘人(即今广饶县石村乡倪家村人)。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无力供读,靠给他人做饭和为人佣工维持耕读生活。但他少有大志,每次下地劳动,总将《五经》挂于锄钩,休息即读,终为汉武帝赏识。由此,“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此堂号有“耕读世家”传世的意思,明代很多家族以“锄经堂”为厅堂名,追求“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几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各厅堂内悬有若干匾额、楹联,宅内各厅悬挂的匾额有“两朝忠荩”、“吐凤凌云”、“作宾王家”等,显示了家族显赫的地位,同时也彰显了书香世家的文化气息。宅内还收藏有特殊的“诰命盒”,这种“诰命盒”收藏了明永乐皇帝、洪熙皇帝、宣德皇帝及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等历朝皇帝颁发的圣旨,这是一个家族的骄傲。

解放后,成家大司马府默默地淹没在一片破败的建筑中,成氏后人一直居住在这里。主体建筑因年久失修,木结构严重腐烂,有的甚至用木棍勉强支撑。砖泥砌筑的房屋内墙也早已风化,门楣、窗格脱落。部分房屋在计划经济时代已被改建或拆除,大门楼也已被占改作一门面作坊。近年来,随着兴化政府对“金东门”的整体改造,成家大司马府面临拆除的危险。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文化人、许多普通市民,特别是成氏后代奋起疾呼,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工人已经“上房揭瓦”的紧急关头修改了规划方案,使这座六百多年的建筑得以幸存。

2008年10月,兴化市政府决定按成家大司马府建筑群的原有形制和风格全面修复这座建筑。为使这座饱受沧桑的古建筑恢复往日风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家乡的能工巧匠参考对照原始资料认真组织施工,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2009年7月21日,改建的成家大司马府落成,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落成的成家大司马府有大小房屋13幢,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00平方米。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3道长廊和庭院,院外周围以小青砖侧铺路面。如今,走进修缮一新的大司马府,让人不由得赞叹它的气势恢宏:府内有东西两院,两个主轴,东轴有6进房屋,西轴有7进房屋,南北之间皆沟通串联。恢复了明代雕梁画栋,屋檐层叠的建筑风格。在大部分房屋用作兴化“非遗”文化展示外,部分做了“兵器” 展示,以此与成氏的英雄成谐联系起来,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

原东大街韩公祠巷的东侧为大司马府,西侧有一处建筑群叫“太史第”,规模与大司马府相当。旧时走进大门楼,有金字“太史第”的匾额,此处住宅不知成氏何时所建或何时为成氏所买,为什么叫“太史第”,未能考证。因为二十一世祖成占春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也有人称其翰林院编修,明清两朝常把翰林称为太史,成占春把住宅称为“太史第”也是有可能的。作为成氏住宅,成氏老二门一派后人一直有产权并居住在这里。解放后为兴化百货公司所在,今已不存。

与成家大司马府兴建的同时,马场基也成为成氏祖茔。位于兴化城西南隅,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距今近600年,安葬了兵部尚书成琎、户部云南司主事成伟、指挥佥事成谐等成氏先祖,是明洪熙皇帝御赐的成氏家族墓地。墓地是一处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块,由南往北,依次立有四柱三门牌坊、神道碑、石羊、石狮、石马、石人、石香炉、石供桌等。在石供桌以北,有高大坟墓六冢,家谱中有绘图记载。据报载,目前墓地仍保存有明洪熙皇帝“奉天敕命”石碑、石人、石马等文物,政府正准备恢复为一处主题公园。

 

四、兵部尚书成琎

 

据《兴化成氏家谱》记载,一世祖为成均绍,即几个兄弟到苏北后仍留在苏州的父亲,迁兴化的老二巌甫则为二世祖。二世祖生子成铨,成铨生有五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即成琎,字公楷,(1359-1408年)为兴化成氏四世祖。

《兴化成氏家谱》对成琎有着这样的记载:“公楷少隽异,夙事天人之学,志虑才干,同序生咸让为不及,尝称之曰,遇大故当大任斯,足以见成。生绳趋尺步,则区区樊笼者事尔。府君亦时自负曰,久治长安之略非有济变之才者不能。”
(兴化成氏家谱,家集小传,四世)这段记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胸怀大志,聪明睿智而又规行矩步的少年成琎的形象。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成琎以贡生入仕。开始任山西代州学政,后任山西蔚州知州,以后又升任北平布政使司右参议。开始以太学生任山西代州学政,“以忠孝节义为训,由是诸生多所成就。”(兴化成氏家谱,碑志,兵部尚书成公神道碑)在山西蔚州当知州,平息滋事,保地方平安,千方百计鼓励民众生计。在任北平布政使司右参议时,“蚤夜尽职,期不负任使。”(兴化成氏家谱,碑志,兵部尚书成公神道碑)在此期间,成琎毅然追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以后又投入永乐新朝的政事。综合各种资料,成琎的功绩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为靖难大军筹集兵马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靖难之师庞大的队伍,首难在兵马粮草。成琎紧紧依靠朱棣,尽心治理,显示出出众的组织协调能力。史料载,他曾经参与盘点鲁家湾军饷,找出较多的盈余;他曾经整顿居庸、怀柔等关卡的粮食储备,确保战争需要;他曾经在通蓟地区诸州邑招募流民,劝其耕种,催并粮饷。兴化地方志记载:“其在代州随靖难师有功,在蔚州与守将修兵备”。靖难取胜,成琎的努力功不可没。

第二,协助太子坚守北平城。在北平任上,多次遭遇战争,靖难之时,朱棣率大军战斗,二儿子高熙作为一员猛将随父作战,北平城让腿有残疾的太子高炽留守。成琎在这期间,既要筹集粮草,又要协助太子守城。战争中,北平多次历险,成琎更是舍生忘死,调动一切力量终使“齐化、东直二门固守”。(兴化成氏家谱,碑志,兵部尚书成公神道碑)

第三,协助太子朱高炽监国。永乐年间,朱棣为抗击北方的入侵,曾五次亲自北征,另外朱棣经常外出都留太子朱高炽监国。朱棣诏命成琎到南京协助太子监国,主要是信任,但是责任重大。既有繁重的国家事务,还要照顾腿有残疾的太子,更重要的是太子的安全,要防备前建文帝留下的敌人,又要防止谋求太子位置的朱高炽的兄弟。所以,兴化地方志记载“太子监国南京,(琎)与(太子)同卧起者月余”。成琎以他的忠诚、勤苦、智慧赢得朱棣的信任,成了太子的好帮手。

第四,上书提出治国良策。成琎不仅有较强的办事才能,而且善于考虑国家大事,积极上书提出治国良策。永乐初年,成琎上书提出治国之策,计有四条。“一曰劝农桑以裕国用”,“二曰修兵备以慑虏心”,“三曰优盐商以实边储”,“四曰蒐士卒以严常规”。这四条从政治、军事、经济、国防诸多方面提出良策,上奏书文中不乏智慧之语,如谈到劝农桑一事,他提出“民者有邦之本,衣食者民之所天”,谈到治军之道,他说“其机在主兵之人,其要在恩威之用”。(兴化成氏家谱,家集,尚书公奏议)这些观点得到明成主的重视,受到同僚的好评。

正当成琎在为官道路上处于上升时期,不料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病逝。关于成琎的逝世地点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兴化家中急病病逝。《兴化成氏家谱》记载“因道经故里,省侍亲闱,偶以暴疾卒于家”,(兴化成氏家谱,碑志,兵部尚书成公墓志铭)时年四十九岁。一说成琎积劳成疾,卒于北平任上,以后由专使护送成琎灵柩到兴化安葬,这一说法可能依据方志有关记载。考察两种说法,如果确实是在北平任上病逝,家族可能忌讳“外死”,家谱改写是可能的;如果是在家中探亲时病逝,方志写成任上病逝,是不是溢美之词尚不敢肯定。目前,从我们手头的多种资料看,认定成琎卒于任上的可能性更大。

成琎病卒的消息令永乐大帝明成主朱棣扼腕称痛。“上闻而悼之曰:可惜可惜,正要用他,何天夺之。”(兴化成氏家谱,家集,小传)明永乐七年正月,(1409年)擢进嘉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同时,遣专使护送成琎灵柩回归故乡,安葬于兴化北城外毕家湾(今兴化昭阳镇金海池菜市场一带),《明成祖文皇帝谕葬吏部左侍郎诰命》中有这样的评价:“四备严城之守,三督挽运之需,致朕无北顾之忧,使基复中兴之盛。”(兴化成氏家谱,纶音)这四句话正是对成琎一生功绩的总结,守北平、筹粮草、助监国、献良策。永乐之初,正是用人之际,对于正值壮年的忠诚的大臣去世,朱棣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随后这位重情感的帝王决定“取嫡长男听用”,由于成琎长子成亿无志于此,家谱记载他“纯笃质实,不事狡诈,布衣糲饭,循循邑里,不问其名不知为尚书子也。”于是由次子成傑赴任,朱棣赐白金十锭、彩缎八表、里钞一百五十贯、还有鞍马各一,官授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务,后升陕西延安府同知。以后又让成琎三子成伟到京城内府做诸王的伴读,后任江西乐安知县,继而又升为工部都水司主事、户部云南司主事。

明成主第五次北征死于班师途中,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明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这位念旧重情的帝王刚即位就派礼部行人司专使刘浩专程到兴化,诰赠成琎资善大夫、兵部尚书,赐谥号“懿正”,诏令崇祀兴化文庙乡贤祠。并将成琎墓南移,赐南城外马场基郑家垛为“谕茔”,依礼改葬,并在成琎墓前致祭,由刘浩宣读了《谕祭诰命》。加封成琎为兵部尚书后,按规制重建大司马府。后来,“五朝元老”高谷撰《兵部尚书琎公神道碑文》,文林郎顾晏撰《墓志铭》。明福建布政使万云鹏撰《重修成氏先茔碑记》,都追溯了这段历史。(兴化成氏家谱,纶音)正是:昭阳山水秀且清,笃身才智超群英。

五、明威将军成谐

成谐(1516—1545),字和仲,号斗野,为兴化成氏九世祖。

相传成谐母亲陆氏怀孕时曾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母陆氏孕君时,梦伏波将军抵其室”,(兴化成氏家谱,碑志,赠指挥佥事成君墓志铭)另一处记载“陆氏梦马援入室,遂生将军”。(兴化成氏家谱,家集,小传)伏波将军本东汉人士马援(前14—后49),是一员征战沙场的武将,民间一直传颂他的故事。成谐母亲梦见伏波将军来到成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梦之所见,心之所想,实际是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家谱中有几处记载,应该不会有误,但是这一传奇事件,让成谐未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于是成谐 “幼有特识,意气轩豁”成了自然的事了。“君生而倜傥,时搦管为骈俪语。渊蓄泉涌,见者壮之。筑室东湖上,左图右史,星历纬象,六甲六壬,诸秘诀皆烛其奥,尤深于兵家者言。”(兴化成氏家谱,碑志,赠指挥佥事成君墓志铭)这是介绍成谐从小学习的情况,天资聪颖,天文历史都能学懂,尤其喜好兵书,研究兵法。方志还记载他从小“负奇气,好佩刀剑,喜孙吴兵法”,学习期间还著述《天文正误》、《车战说》、《孙子阵法新论》《海道一览》等书,于是成谐年少时就成了一个出众的青年,虽不能称为奇才,但是超群出众却是当之无愧的。

明嘉靖丁酉年(1537年),兵部尚书毛伯温为平息南方战事,路经扬州,听闻成谐的名气,于是招致幕下。成谐到了毛伯温门下“献议陈画,公多采录”,但是成谐的志向更为远大,并不安于献计画策的文职事务,于是他“竟谢毛公归”。有一天,成谐在家推演太乙,眼观星空,感慨万千,认为自己不能靠舞文弄墨、能言善辩成就事业,“当控边徼,事驰逐”,立志到边境战场建功立业。他曾师从太宰熊北原研究星象,每次都比较灵验,熊太宰的影响较大,因此,成谐的名气也就传开了。当时南方战事只是围剿串匪而已,而北方鞑靼诸部攻扰边境,狼烟四起,战事紧急。一次,熊公书信让他到京城的舍下见面,到了京城,当时好多官员向成谐提问各种问题,成谐都能根据星象作出回答,一点不虚诳,大家疑为奇人。这时,朝廷正招募“海内智勇之士立功边徼”,成谐于是咨访宣大总督翁万达,翁万达一见,“奇之曰,今之颇牧也,请置幕府。”将他招致幕下,“礼遇有加”。至此,兴化成氏的这位奇士终于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战场。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鞑靼军俺答攻扰山西大同地区,翁万达向成谐问计,成谐提出为了拒敌于城外,先用铁水浇灌城门,然后伏兵于敌人必经之路鹁鸪峪的策略,随后由成谐带兵三千前往迎战。那一日正是大雪过后的月半,十五的月色如白昼一样,成谐心想“雪月交辉,沟堑莫限,虏卒至且奈何?”于是他到各个军营巡查检视,下令“张炮垒石,布强弩塞诸隘口”。鞑靼知道明军有了准备,派了六百骑兵突然出现在一条山沟里,准备突然袭击。成谐偕同另一位大将王邦直合力歼敌,经过一番激战歼敌过半,首获大胜。十七日,敌人选择精兵从两边夹击我军,成谐奋勇当先,带领士兵左右拼杀,杀死了无数士卒,又杀死敌人一名首领,结果敌人大败,怀着仇恨抬着首领的尸体灰溜溜败走。到了当天傍晚,敌人从四面调动军队计数万人,把明军密密地包围了七层。大敌当前,成谐临危不惧,手紧紧按着剑把,对士兵大声呼喊:“捐身报国臣子职也,何退懦为哉!”于是鼓足勇气,奋力拼杀,成谐的英勇表现犹如伏波将军再现。在他的感召下,士兵勇气倍增,激战之后杀敌四百余人。夜幕降临了,鹁鸪峪听不到鹁鸪的叫声,只听到战士冲锋陷阵的呐喊声,战场上鏖战正急,而援兵迟迟不到,已经到了兵器短缺的时候,成谐带领众将士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赤手空拳,单凭勇气战斗,一时明军伤亡惨重。敌人见此状,围攻加剧,终于寡不敌众,成谐最后饮血沙场,成谐殉难时年仅三十。明翰林院编修崔桐写文记下了这段史实。(兴化成氏家谱,碑志,赠指挥佥事成君墓志铭)

英雄为国捐躯的事震动朝野,嘉靖皇帝下诏赠封成谐为指挥佥事,一子世袭百户,并命千户彭厉等护送成谐灵柩回归家乡兴化安葬。在大同建祠曰“奋忠”,在兴化沧浪河边建祠曰“致身马革”以作旌表。不久朝廷又追赠成谐为明威将军,崇祀乡贤祠。

中府都督袁正闻知噩耗,悲痛万分,写下《弔成和仲死边》,全诗如下:

塞漠黄尘暗斗枢,秋风双剑立平胡,大星一夜军前落,留得云屏海月孤。

成谐的内人沈氏,为武昌同知沈致中的女儿,出身名门,深明大义,有德行,知书达理,善文墨。及成谐灵柩回归家乡,沈氏“哀泣几不自存”,亲自为文祭奠,她写的《祭将军谐公尽忠沙场文》全文如下:

邸报闻丧,我夫战死沙场。两泪千山隔,使我哭断肝肠,英灵有知来故乡。妻奠酒,子焚香,恸苦孤孀。恩封三品,贵荫袭,一枝芳,报国功勋在朔方。平生志节,万古纲常。呜呼哀哉!尚飨。(兴化成氏家谱,家集,祭将军谐公尽忠沙场文)

其文尽见大义大德,可谓一门忠节,可歌可泣。

 

六、“古之遗爱”成占春

 

兴化四牌楼有旌表兴化成氏家族的两块匾,一块是“两朝忠荩”,为表彰成琎、成谐以身许国,为明两朝献身的事。另一块是“古之遗爱”,这是为清代庶常成占春所立。(资料表明,还有一块“省阁名公”的匾与成琎有关)成占春(1849—1908)为兴化成氏二十一世祖,字梅叔,号萼仙。

成占春“幼聪慧”,清同治甲子年为乡试举人,辛未年(1871年)贡士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同治十三年(1874年),散馆任云南易门县知县,后调补蒙自县知县,署河阳县知县,以后又任石屏州知州、补镇雄州知州。历充光绪丙子、已卯、壬午云南乡试同考试官四品衔,诰授朝议大夫。

成占春初到云南易门,正是战乱之后,满眼萧条,一片荒芜。他作为父母官,一下车就了解民情,开始点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一是清查田亩,还田于民;二是招募流民,稳定人心;三是督促耕种,恢复生产。在此期间,他一方面抓好民生民计,另一方面抓好年轻人的培养。他十分关心当地书院的教学,每逢书院考试,学生的考卷,他都要亲自评改。于是他门下“受业者甚众”,从易门走出了许多人才。在易门知县十年,民情爱戴,政声蜚然。为了表示敬意,有人筹集资金提议为他建生祠,结果他不但不同意,反而提出修葺当地文庙的主张。他清查出庙田出租的欠款作为工程费用,结果易门的文庙、武庙及文昌祠、普济堂这些过去毁于战火的建筑都修葺一新,给易门带来了新的气象。

光绪十年(1884年)由于他在易门的政绩卓异,奉旨赴京城候命。当时正值中法战争期间,五月刚在天津签订了条约,六月法军却又开始大举进攻,清王朝被迫应战。当时率军作战的将领为越南兵警总督岑毓英,他督师出关,取道蒙自,士卒达数十营,成占春了解这一切,赞成反击战,因此迅速赶赴中越边境,任蒙自知县,为前线筹集粮饷,一度蒙自成了前方与后方粮饷的转运站。在蒙自县一年多,成占春组织有方,调度有力,粮草及时供应保证了战事的顺利进展,终于取得了谅山、镇南关大捷。后调河阳、石屏。在石屏时间不长,但他一上任就干了一件得民心的事。原来石屏州本来经济萧条,市民做一点小生意就会遭到州衙吏目、守城兵丁等的勒索,官吏扰民滋事,民怨沸腾。清光绪十年(1884年)十二月,成占春接任石屏知州,知道这事后调查属实,即出示布告,兴利除弊,使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又将告示刻于石碑上,勒石永存,希望“永杜恶习,不得再蹈前辙”。据《云南日报》报道,最近石屏异龙镇修缮民居时发现了这块“永远遵守”碑,碑质青石,全文580字,令当地媒体热议。这块石碑,展示了成占春为民的热心、爱民的情怀,对于今人仍有教益。

由于在蒙自保障有力,岑毓英以成占春“品端学邃,有守有为”向上举荐,不久,成占春任雄州知州。雄州地处滇、黔、蜀三地要冲,各地交往十分复杂。云南雄州李官营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个叫吴德光的老儒在川中刊印过《黄觉经》,时间过去很久了。有一天,四川某州的一位官员,不知怎么查到此书,看到有“德光”的名字,便牵强附会地以为是当时的反清农民组织“灯花教”的首领,立即一纸通缉文书到了云南的李官营,李官营的一位官员张冠李戴,认定一名叫吴树德的人就是吴德光,罗织罪名投入监狱,吴树德家在当地富甲一方,其实纠缠陷害吴树德的人是另有所图。成占春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庭审时准备为之昭雪,一件事一件事进行核实,结果社会上有了流言,说吴家家资盈万,有买通官府之嫌。人言可畏,暗箭伤人,成占春面对这样的局面,敢于担当,没有退缩,而是据理力争,伸张正义,终于使案件有了转机。以后四川那边的高级官员也认为,证据不确,叫停了通缉,于是一件冤案得到昭雪,成占春治理雄州苦心孤诣,爱民如子,赢得了雄州民众的爱戴。《家谱,小传》中记载:“公宦滇十余年无私,谒凡有关民生利弊者,必慷慨力争,侃直之气为上游所见重。”

在雄州十余年,政声蜚然。后因父丧乞归故里,不再复出,时龄不到五十岁。归居乡里,他“沈毅简穆,见义勇为”。有妨民之事找到他,他一点不推辞,总是力主正义,为民请命。当时在兴化,他为民请裁漕银,为民吁减典息。他知道县志年久失修,自已搜罗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在当时县令刘树德结束任期后,为不使县志修编工作中辍,他又独立承担起重任。他还关心地方育婴、书院诸事。清光绪癸卯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占春还会同几位名流以原昭阳书院为基础,创办了城区第一所初等小学堂,定名昭阳小学堂,就是今天的实验小学。这一年夏秋时节地处里下河腹地的兴化遭遇水灾,灾民无数。成占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日奔走,四处游说。九月初三,成占春邀集一些士绅商议“筹仓谷,济乡民”的事,由于连日来的劳累,他一下子倒下了,中风不治,时龄五十有九。家族老人传说,噩耗传出,灾民哭声连天。成占春一生为官有政声,即使辞官回乡,仍不忘为民办事,最终倒在为民劳累的繁忙事务上,乡邑父老为其立匾“古之遗爱”,高挂在四牌楼上,希望将他的仁爱遗爱百世。

 

七、明清两朝成家为官者

 

从明代初期,成氏开始到兴化落脚,到清代末期民国初年,兴化成氏家族经历了起家、发家、守家的发展过程。以一世祖均绍力主的“耕读为业”为家族之本、力行的“纯厚仁义”、“质朴素雅”为传世家风,二世祖巌甫公“一根扁担”在兴化沧浪起家,历经三世祖艰难地创业,兴化成氏“门第浸浸日盛”,这是一个起家的阶段。四世祖成琎以自已的忠心耿耿、勤谨敬业,获得朝廷上下的赞誉,以后又有九世祖成谐奋战沙场、忠勇报国,赢得民众百姓的敬仰,至此,兴化成氏到达发家的辉煌。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兴化成氏坚守家族的追求,守家发展,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他们继续怀着成琎般的忠心勤政为民;显出成谐般的勇猛为国家效力;带着成占春似的爱心为民操劳。即使身居乡野,也以一个百姓的良知造福乡里,以一个读书人的睿智惠泽四方。

《兴化成氏家谱》在“小传”中记载了成氏先祖近五十个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一世祖到二十二世祖,正值明清两朝,家谱记载先后有几百人在明清两朝为官。兴化成氏为官者,都是尽心为当地百姓谋事,甚至有多人卒于任上,捧读小传,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如在眼前。

成琎次子成傑赴任,开始官授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务,后升陕西延安府同知,在延安府得到“在任多善政”的政声。成琎三子成伟到京城开始在内府做诸王的伴读,后任江西乐安知县。大学士高谷在《工部主事成公行状》中较为具体地记载了成伟初到江西乐安的情况:“命初下,有谓公乐安刁梗难治者,公曰:民不难治,顾治之者何若尔。下车后一以宽和从事,未几政通俗变”。成伟还规劝当地的一些富人捐资,修复了坍塌的城墙,建起了“樵楼”及其他一些殿宇,后来当地民众千余人感念成伟公的倾心为民,“走当道,赴臬司保公廉能”,也即集体向按察使举贤荐能,终于成伟被评为江西“六十九县第一”,继而升为工部都水司主事、户部云南司主事。

成谐的儿子成嘉谟,家谱记载“袭百户,征倭有功,升千户,赐额:功隆保障。”原来,成嘉谟在父亲为国捐躯以后,世袭百户的职位,时值倭寇进犯东南沿海,祸及兴化以东地区,成嘉谟带领兵士奋勇杀敌,确保了盐城、兴化一带民众的平安,后来升为千户,得到“功隆保障”的嘉奖匾额。

二十二世祖成启运曾任陕西清涧知县,家谱记载“居官勤慎,廉洁自守,清民爱戴。”在清涧期间,正值陕西光复,匪徒蜂起,陕北危害尤甚。而清涧地居要冲,成启运指挥布置军民日夜巡防,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杀掉了匪首,“阖境遂大定”,百姓秋毫无犯,成启运受到同朝官员的好评,得到百姓的爱戴。

二十世祖成桂馨“性嗜学,早游邑庠”,“幼有机略,尚意气时,发匪猖獗,公奉当事命,督办团防,实心实力不辞劳”,后封朝议大夫。左都御使曾佩曾写了一篇《成公善政记》,具体记载了八世祖成美任江西府判的政绩。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居官的成家人都是仁义慈爱,济世为民的好官。明清两朝兴化成氏家族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朝廷的十二道诰命敕封的荣誉。

据家谱中小传的记载,成氏家族不少先祖为官为民的同时热衷于“课徒兴学”。

成谐的弟弟成詠,字养仲,号文田,“性仁厚”,“初授溧阳训导,升沛县教谕,历任泽州、泗州学正,所至整饬学校,每捐俸助之,得士心”,据资料载,他在沛县,初到时学校破败不堪,他取出自己的俸金二两修缮,祭祀时看到盛放祭品的“笾豆”是用“瓦缶”代替的,又拿出自己的俸金添置了百来个笾豆。到了月考,看到学生考试拿着笔墨都站着,等了好久桌子凳子才由地方提供来,于是他又用自己的俸金买了四十张大桌和四十张凳子。月考时学生往往要自备聚餐“会馔”,他发现不少穷学生不来,于是他又用“学租银”支助,让穷学生也来聚餐,保证顺利考试。教谕是一个管教育的官员,不惜自己捐俸,可以想见此境界不可多得,而学生的功课却是亲自过问,逐一品评,前后四年,培养了一批人才。有门生感念于此写成《文田成师去思记》一文并勒石纪念。后来成詠升任广东广州府通判,在任上又为民办了许多好事。

二十二世祖成启运“少颖悟,弱冠入邑庠”,后来“游学日本,卒业宏文师范学校。逾岁归,创办师范传习所”。由于他热心办学,在赴陕西上任前回家乡的间隙,“邑众留办文正学校”。他亲身考察了日本的办学经验,懂得教师教育的重要,可以说是兴化师范教育最早的创办者,也是兴化文正学校最早的创办人之一。成启运在山西为官回归后,“历任本邑县视学,凡遇地方重要事无不悉心擘画。”

爱好诗文也是成氏为官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热衷诗文是为了追求一种思想的境界。由于耕读传家,兴化成氏家族文人较多,可惜成就大学问者少。家谱记载的诗文多是官场唱酬,文人结社及自我抒怀的作品。最早结社的是四世祖成琳,他“酷嗜诗文,脱略世故”,与乡人“结社里中”。十八世祖成儒,“平生善诗画,尤工书法。曾绘一梅菊图,其题句云:梅与松篁一处栽,图成三友画屏开,而今松竹交情淡,又入陶家径里来。”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作话题,以梅菊作画,实际上记录了自己的心迹。

二十一世祖成占春为官的同时好诗文,在任遇有大事必动笔记述,家谱中收录了他多篇文章,重修云南易门县文庙、重修镇雄州双龙桥、整修兴化泮池及恢复水路、捐建成氏支祠等大事,他都写了碑记。二十二世祖成祖勲,善丹青,尤善人物。家族传说,他失去结发妻子后,非常悲痛,于是凭记忆画出了妻子的肖像。凤冠霞帔自然逼真,尤其是人物的眉眼神情,更是栩栩如生,令观者称奇。

九世祖成誉,字孚仲,善诗。尝游兴化胜景拱极台,留诗记念,可作欣赏:

絃管春城度,新城宿雾收,池花纷繍圃,星剑跃霜骝,严警还终夜,安居异六州,长风遡千古,吹散五湖愁。池分青海涨,楼结白云扉,细草还春色,归禽自夕晖,心旌开日月,笔阵落珠玑,祠屋兵戈后,传香意不违。

今天吟诵这首诗歌,朗朗上口,满眼春色如在目前,满心志向尤在耳旁。诗人写景尚美,抒情唯真,写出了一个名门之后的心声。

家谱记载很多兴化成家人与名流文人的唱和的诗文,其中不乏传世佳作。

 

八、成家众多后人的生存

 

兴化成氏历经六百多年的发展,各门各派家道兴衰是自然的,应该说家族中为官者毕竟少数,大多数芸芸众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也是自然的。但是成氏家族即使居家,仍然保持一份读书人的济世的胸怀。

家谱多次提到成氏先祖性格,有的“为人勤俭和信”,有的“赋性端恪,不事浮靡,慎交寡合”,还有的“喜潜退,不屑势利,绝迹公门,郊居一圃,栽花艺蔬”,“暇即壶觞自适,人未见其有戚戚色。”如八世祖成物“操行勤敏,耻干权贵,乡人多敬惮之。”

家谱中记载这样一件事,六世祖成湊,“性甘淡薄,耻以非义干人,与人为善孜孜若不及。”在这种性格下,他“诛茅结屋,地僻而邃。环植柏竹,间莳与菊。聚童子数人,躬授句读,日吟咏其中,将终老焉,时语人曰,吾兹一庵华堂,广厦不易也,由是人称一庵先生。”这可以说是成家不少后代的选择,甘于淡泊的生活,粗茶淡饭,远离世俗,与世无争,但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追求精神的高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柏、竹、菊是不可少的,读书更是须臾不离。

在漫长的岁月里,即使家道中落,自己的生活很困难,不少成氏家族的人仍乐于助人,家谱记载很多。七世祖邦达公成就,慷慨恭敬,善待邻里。“每岁暮,偏以薪米餽亲友之,不给者家法严饬。”家族中至今都有馈赠、施舍的习惯,如送腊八粥、济贫捐赠等。更有十八世祖成均“性慷慨,好施与。每值隆冬,恒以布缝袋貯钱米,深夜抛至贫家,不令人知。”这种做法真正让人感动,为了不让接受施舍的人尴尬,照顾穷人的脸面,宁可自己多麻烦,做了好事还隐姓埋名。这就是成家人。

成家也有生意人,家谱记载,十七世祖成鹤,“幼孤寒,弃儒就贾。初营布业,继兼业钱米,为人诚笃不欺人,信仰之,以是业渐盛,家境亦渐裕。厥后子孙读书有貲,得以文章科第光耀门庭。”做生意诚信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发达。而成家人发达后不忘的是让后人读书进取,这是具有一定远见的。

成家人乐于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为家乡办事,众多先祖较多的事迹都已涉及,家谱小传中在十三世祖成慧的名下,只有这样一行文字:“性忠直,县大夫屡辟为乡饮大宾,学问深邃,当道器之,曾致匾曰:熙朝硕彦。”短短一行字,包容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我们无法知道在取得如此声誉的路上,先祖都做了什么,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见这一块匾额的含金量。

家谱还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十世祖成大观,“性英烈,耻以下人”,“以诗酒著乡里”。有一天,他听说他弟弟大弼把自己名下的旧屋卖给了李姓,看到尚书府的部分房产遗留卖给外姓,他内心很是难过,于是在李家门上写了一首诗:

声色潇潇减物华,百年世事等浮槎,昔时原是尚书府,今日翻为学士家。黄阁丝纶朝跨鹤,彩云甲第暮栖鸦,长江后浪催前浪,吩咐儿郎莫要誇。

诗句有悲伤、有不平,同时还隐隐地怀有对后代的希望,不失一种志气,为文抒怀,这是家道中落时一个文人无奈的呻吟。(以上引文均出自兴化成氏家谱)

漫漫长夜,成氏后代就这样生存着。在兴化这片热土上,他们生根发芽,开出过艳丽的奇葩,吐露过浓烈的芳香,但是更多的是枝繁叶茂地活着,装点着水乡的大地。

可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兴化成家人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翻身做主,投入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有的在国家机关任职,有的献身科学研究,有的在农村建设家园,在祖国众多的英雄人物中也有兴化成氏后代的身影。改革开放更是给成家人带来发展的机遇,走出兴化,走出国门,更多的兴化成家人崭露头角,家族一派兴旺。

兴化成氏发展的历史就是兴化人民发展的见证,就是国家民族发展的见证,追溯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研究家族是为了激励后坤,“成”字有着吉祥美好的内涵和寓意,相信兴化成氏后代会和其他家族一样奋发进取,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兴化作出努力。

 

后记:作为兴化成氏的后代,对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充满研究的好奇心。前不久得到家谱一套,研读之后,按捺不住写点什么的念头,于是就仓促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由于研究家族史并不是本人的专业,加上古文阅读的障碍,手头资料缺乏,长期不生活在兴化,因此文章肯定存有谬误,只是想达到交流的目的罢了,希望得到批评。行文过程中参考了郭宝康等家乡学者的文章、网上一些零星文章,未能一一注明,仅致谢意。写作中还曾得到兴化张炳嘉、张培元等专家的指点,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成授昌,兴化成氏二十四世孙,省特级教师,扬州教育学院教授)

 

 (文章已在2011.2.25——2011.4.15《泰州日报》每周五“文谭”版连载)

 


分享按钮>>【成氏文化古迹】山东邹平码头镇成集村概况
>>【庞氏名人楷模】中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之-------庞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