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管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管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台湾管姓之部分与大陆福建永安石峰垇头村的.. 第 6 楼

男:2012年4月29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因此,石峰村成为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小陶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宣言第一镇。
女:石峰村四面环山,满目葱茏、是福建版的井冈山,在石峰盆地内,红军标语、红军漫画、红军指挥所、红军驻扎点、红军医院、红一军团战士剧社旧址、红军水碓(dui4)、红军战壕、红军野外宿营地。红军哨所、红军战场、红军墓、红军哨、原生态的红军路等成龙配套;并有四级天然瀑布和神农庙等绿色旅游资源,整个村庄就是一座原生态的红军纪念园。
男:2012年9月7日,永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在收到永安市小陶镇呈送的陶政〔2012〕105号文《关于请求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予以立项的申请》及有关附件后,作出了永发综[2012]158号《关于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该项目建议书,并同意以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牛益村、吴地村、垇头村等6个村庄为重点,通过保护红军标语、红军指挥所、红军医院、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领导人住址、战场遗址、红军路、红军庙、红军墓,建设纪念碑、雕塑群、步道、缆车、公厕、停车场、宾馆、纪念馆等,结合当地红军走过的名山、溪流瀑布,建立融红色、绿色、古色为一体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纪念园,履盖小陶全镇34个行政村。2012年11月,福建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地会,向社会推介民间投资项目474个,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项目也在其中,目前,石峰村两委已在网上公布了招商方案,并按《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积极争取建设以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红军纪念园为景区的红色旅游地。如需了解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暨小陶三年游击战红军纪念园的项目概况,请在百度搜索“永安红军纪念园”或“石峰村红色旅游招商”,即可找到相关资料。
插图:


石峰村两委定制的贺年卡
该帖子被gypsxl在2013-4-19 21:56:16编辑过

http://player.56.com/v_OTA1MTAxMTM.swf
台湾管姓沙县管姓梅州管姓南平管姓溯源

该帖子被gypsxl在2013-4-19 21:58:09编辑过

作者:gypsxl (2013/4/19 21:05:55)   回复此贴
  回复:台湾管姓之部分与大陆福建永安石峰垇头村的.. 第 7 楼

女:另外,在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管俞(yu4)在石峰村最早的居住地——寨栋下管姓祖厝里,其墙面上还保留着大幅文革标语。文革期间,这座祖厝曾作为石峰村的大队部。当时的下放干部——福建省京剧团副团长田子文,以及当时的下乡知情和稍后在石峰村任教多年的小学教师管其英等均在此居住。
男:田子文在石峰大队工作期间,曾组建了石峰大队文艺宣传队,组织社员演出《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至今,在石峰村还有管南兴、吴宝芹、管联汉、管培财等当年受过田子文亲传的石峰村村民能唱样板戏。
男:据百度百科记载,田子文,女,自幼在东北拜师学戏。因武功扎实,长靠短打戏兼演。在东北三省颇有名声。后拜著名老生唐韵笙为师,唐以擅演列国戏著称,田子文接过唐的衣钵,声誉益增。后闯入上海,剧场以“全国第—女武生”招徕观众,她首演锤功戏《螺蛳屿》而一炮打响,在上海立定脚跟。随后在江南各地演出。1949年,田子文参军并入福建省京剧团,任过艺委会副主任、副团长等职,1954年加入共产党,中年之后,少演武戏多演文武老生,尤其多以唱工老生为行当,擅演《斩韩信》、《二子乘舟》等列国戏,深受观众爱戴。
插图: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
http://player.56.com/v_OTA1MjA4Mjk.swf
台湾管姓沙县管姓梅州管姓南平管姓溯源
该帖子被gypsxl在2013-4-19 21:56:59编辑过

作者:gypsxl (2013/4/19 21:09:12)   回复此贴
  回复:台湾管姓之部分与大陆福建永安石峰垇头村的.. 第 8 楼

插图:

永安管姓在石峰村的祖厝


女:刚才,我们曾经介绍过,根据永安小陶镇的《管氏族谱》记载,北宋年间的1094年至1098年,二十七郎管俞(yu4)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再迁至现在的小陶镇垇头村,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郡望平昌。
男:那么永安管姓始祖管俞“自江西随征入闽,始居于汀州馆前里,后迁至现在的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之后,住在哪里呢?经过寻访当地老人,我们找到了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来到石峰村后,最早的居住地。
女:2011年11月20日,石峰村人管湖景娶新娘,这天,从永安赶回石峰村拍摄婚礼的永安管姓后裔、石峰村人管其乾,来到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yu4)在石峰村最早的居住地——寨栋下管姓祖厝时,远远地发现,这座老厝的整体构架还是比较完好,但是北侧厢房的墙体已经歪斜,其中北侧的小门边上原先已经裂开一个可容一人进出的大洞,好几处屋顶的瓦片已经掉落。管其乾回到永安后,曾分别致电石峰村委会主任管子建、支委管树本、石峰村老人管辉彩、管圣启等,经过发动当地管姓宗亲,于2011年冬,义务投工投劳,补上了这面墙,才避免了这座祖厝面临倒塌的危险。2012年(农历壬辰年)除夕的下午,管其乾再次来到这里时,远远地发现,当地人管树坤(kun1)正在这里祭祀祖先。再次观察,发现,由于居住在石峰村的管姓后裔人数相对较少,而且石峰村民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难以凑成更多的财力来维修这座永安管姓祖厝,因此,我们看到的这座永安管姓祖厝还相对较为破烂。
插图:



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yu4)在石峰村最早的居住地——寨栋下管姓祖北侧厢房的墙体已经歪斜,其中北侧的小门边上原先已经裂开一个可容一人进出的大洞,好几处屋顶的瓦片已经掉落。2011年冬,石峰村管姓后裔义务投工投劳,补上了这面墙,才避免了这座祖厝面临倒塌的危险。


作者:gypsxl (2013/4/19 21:11:54)   回复此贴
  回复:台湾管姓之部分与大陆福建永安石峰垇头村的.. 第 9 楼

男:2010年冬,石峰村人管其乾曾帮小陶镇吴地村张家山自然村的永兴殿制作发布了募捐视频《张四公显灵的故事》(永安管姓宗亲不妨在百度输入“2013版张四公显灵”,找到这个视频看看),当时,谁也不敢相信重修张家山永兴殿能够梦想成真,因此,从这个视频的制作成本到包括多数募集账号的银行卡等费用均由管其乾一人承担。2012年冬,张家山永兴殿收到了外地网友的捐款累计6万多元,这个消息提振了当地人的信心,当地张家山村民迅速成立了永兴殿重修理事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管理并使用好善款,同时在当地发起捐款活动,加上当地人的捐款4万元,如今张家山永兴殿已经实现了重修,原来的黑瓦片已经换上了彩色的琉璃瓦。受张家山永兴殿的启示,因此,管其乾很想用同样的方法来凝聚永安管姓宗亲的力量,共同修缮好,保护好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最早的居住地管姓祖厝。插图:

张家山永兴殿重修理事骨干成员蓝树仁形成的记录记载了深圳香港网友汇来的大笔捐款合计60900元,为保护捐款者隐私对其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了模糊化处理(管其乾 摄影)


作者:gypsxl (2013/4/19 21:16:15)   回复此贴
  回复:台湾管姓之部分与大陆福建永安石峰垇头村的.. 第 10 楼

女:走进这座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yu4)最早的居住地管姓祖厝,我们看到里面的大梁、天花板、三合土地板基本完好,但一些格子板、屋檐板和部分柱子已经腐烂,一些挡板已经掉落,虽然无需大修,但据在这里祭祀祖先的石峰村管姓后裔管树本粗略估算,仅补缺补漏和局部维修,也需要5、6万元。由于石峰村的这座管姓祖厝至目前还没成立理事会,平时,这栋房子就缺少正常管理的资金,而石峰村的村财也很薄弱,拿不出钱来支持这座祖厝的维修。因此,同样是永安管姓子孙的石峰村人管其乾,经与多数石峰村民信得过的石峰村村委会主任管子建、石峰村党支部支委管树本商量,决定制作这个视频,发起募捐,希望所有永安管姓子孙,也就是所有管俞的后代,无论是在永安,还是在尤溪县、沙县、建宁、漳平,或是在南平市,梅州市,或在台湾的台北、高雄等地,我们都希望他能为永安管姓开基始祖管俞(yu4)在石峰村的最早居住地管姓祖厝的修缮出点钱,出点力,捐款可以汇石峰村党支部支委管树本专门开辟的邮政储蓄账号。
插图:

文革期间,现已故的福建省京剧团副团长田子文曾在永安管姓石峰村祖厝居住

插图:


永安管姓在石峰村的祖厝现已十分破旧,文革期间,田子文就住这间。


作者:gypsxl (2013/4/19 21:48: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4 每页5条 当前2/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管氏论坛  执行时间:1,296.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管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