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禽 2、鲁考公 3、鲁炀公4、鲁幽公5、鲁魏公6、鲁厉公 7、 鲁献公 8、鲁真公9、鲁武公10、鲁懿公11、伯御12、鲁孝公13、鲁惠公14、鲁隐公15、鲁桓公16、鲁庄公17、子般18、鲁闵公19、鲁僖公20、鲁文公21、鲁宣公22、鲁成公23、鲁襄公24、子野25、鲁昭公26鲁定公27、鲁哀公28、鲁悼公29、鲁元公30、鲁穆公 31 鲁共公32、鲁康公33、鲁景公34、鲁平公35、鲁文公36、鲁顷公
四、鲁穆公鲁穆公(?—前377年),即姬显,是鲁国第三十任君主(前415-388),他为鲁元公儿子,承袭鲁元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3年。在位期间实行改革,摆脱了哀、悼、元三代三桓大夫专政的问题,确立了鲁公室的权威,并与邻国齐国展开多次战争。元年(415),鲁穆公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从三桓收回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季孙氏据其封邑费、卞、东野成为独立小国。四年(前412年),齐国攻鲁的莒、安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命吴起为将,打败了齐军。五年(前411年),吴起奔魏。齐伐鲁取都(一作“取一城”)。八年(前408年),齐取鲁郕廿二年(前394年),齐伐鲁,取郕。韩救鲁。廿六年(前390年),鲁国打败齐国于平陆。鲁穆公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鲁穆公死后,谥号为“缪”,古代“缪”、“穆”同音,所以鲁缪公也写作鲁穆公,他的庶子以他的谥号“缪”为姓,称为缪姓。西浦缪姓世居山东曲阜,出自姬姓,是鲁缪公后代。鲁国国都山东曲阜,属东鲁郡辖地,其后琅琊刺史缪高,以琅琊称郡,兰陵刺史缪忠肃,以兰陵称郡。因此西浦缪祐公的后裔郡望有的称为东鲁郡、有的称为兰陵郡,东鲁分琅琊,东鲁分兰陵,即来源于此。北宋初年钱塘儒生所作的启蒙读物《百家姓》,一姓配一郡,缪姓配兰陵郡,于是自宋以后世人都以《百家姓》取郡,而把一姓多郡的历史忘了。在我国一姓多郡望堂号的姓比比皆是,郡望堂号越多,说明人口越多。如张姓,有43个郡望堂号,王姓也有32郡望堂号。 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 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百家姓》是启蒙读物,不可能把一姓多郡囊刮在内。 我国的不少姓氏只有一个郡望堂号,如丁氏只称济阳堂、于氏只称河南堂、并氏只称南阳堂、郑氏只称荥阳堂等等。至于宋元以后,人们对郡望、堂号的内容不再有所区分,把二者同样作为姓氏发祥地的代称。看了本文之后你就知道缪姓为什么分东鲁、琅琊、兰陵三个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