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文化古迹】土美箭伟——原平张村

    中华弓氏网 2014年5月13日 弓耀文


 

下这个标题,你会不解其意吧!其实,我只想让族人进一步了解我们世世代代生息之地的伟大,不为世俗所惑;了解我们古老姓氏的深刻涵义,为振兴弓族而奋力。

 

山西以其历史悠、物产丰富、文物荟萃著称于世。

 

山西地处黄河中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约一百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里。相传,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尧、舜、禹这三位史前名人也曾在山西南部建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正是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走上了历史舞台。北魏时,大同(古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兵起太原,继而夺取长安,李世民以“太原公子”之名登上帝位、统一中国,并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京”。元末明初,中原战乱连年,人口锐减,但是山西人口繁衍正常,由此引发的填补中原人口的七次大移民,皆出发自山西。所以有民谚云:“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可见,山西在历史上曾经是何等繁荣。

 

悠久的历史,赋予山西丰富的文化遗产,披山带河,四塞如天然屏障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又使这些遗产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形成了一个被外界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巨大宝藏。据统计,山西现在的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类建筑的72%;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全在山西境内。更有无数精美绝伦的石雕、彩塑、壁画等艺术珍品,令山西大地处处生辉。

 

在山西全境,纵横着奇特地貌和壮丽山川的自然景观往往又与悠久深厚的人文景观交结在一起,滔滔黄河,莽莽黄土高原与中华文明有着不尽的渊源,号称“华北屋脊”的五台山更是佛教圣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四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是道教圣地;“天下之脊”太行山不但有奇峻、雄险的山岳风光,更在近代抗日战争史上载入了壮烈的一页……

 

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种不可移动文物35000多处。其中古遗址6000余处,古墓葬1600余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8118处,石窟寺300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360处,石刻及其它6800余处,依附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有12000多尊,寺观壁画有23000多平方米。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西有5座。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00多处,其中国家级56处,省级412处。省内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可称为“中国之最”的约有60余处。如此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得山西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诱人的魅力。

 

今日山西新建了机场与新开辟了许多空中航线;新建了太旧与原太高速公路,陆、空交通四通八达。

 

山西以古建文化、佛教文化和黄河文化为特争。是一座丰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原平,旧称崞县,1958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原平县,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县改市。原平自西汉置县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位于东径113o43',北纬38o44',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是太原通向塞外古域的交通枢纽,是原京铁路的起点。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总面积为2538.21平方公里。人常说,原平东有摇钱树(梨果),西有聚宝盆(煤炭),中间是个福圪洞(良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张村,座落在原平旧城北五里处,与原平旧城以南梁相隔,村东之滹沱河源于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经代县流入原平境内,北起大芳乡下班政,南至王家庄乡界河铺,原平境内流程46公里,河床350—400米宽。村东南一里余是油篓山,因山状似油篓而得名,海拔842.8米,屹立于滹沱河西岸,独立山包,沙石结构,与河对岸之天涯山对峙,红旗大桥由山脚通过。天涯山位于旧城正东河东岸之了干乡停旨头村东,因山顶奇峰并列,状似东齿而名天牙山,后演变为天涯山,其主峰海拔1114米,“天涯岩际有石,形似鼓,风吹石窍,如闻鼓声”,故名天涯石鼓,山前建有石鼓神祠,名曰石鼓寺。

 

张村由原万家庄、张围堡演变而来。据史载:无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凡较大村庄均有元兵驻防。是年秋,朱元璋、徐达遣傅友德率步骑入境,元兵撤回崞州城固守,傅攻城,久不得下,乃退兵进驻于万家庄一带,按兵八日不动,元兵大惑,傅传令火烧万家庄,一时间,千家起火,万民遭动,州守派元兵出南门窥探,傅友德率重兵趁势从北门攻陷崞州城,万家庄一带民房残留无几,居民死伤大半。明洪武八年,洪洞部分移民迁入崞县万家庄屯田。

 

张村现全村1200余人,300余户,除约80%为弓姓外,尚有韩、杨、常、张、李、赵、尚、孟、聂、邢、田等姓。现有土地3000余亩,其中2880亩可耕地,以水浇地(井灌)为主,多种玉茭及杂粮,水稻田200─300亩,林木150亩。南梁上荒滩约1000亩。张村学校1─8年制共8个班,其中1─5年级小学5个班,6─8年级初中3个班,另外还有幼儿班1个,共有学生300人,其中本村学生200人。

 

弓氏,望出太原郡,元世祖弓胜定居原平张村,也就是说,山西是我们弓族世世代代生息之地,黄土高原养育了我们数千年。

 

“挥造弓,夷牟造矢”,我们弓氏一族又与“弓箭”的出现瓜葛难断。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弓箭,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28000年前制造出来的。

 

解放后,在山西省桑乾河的支流峙峪河与小泉河汇合的一块小丘地层中,发现一种加工精致的小石镞,是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的,有锋利的尖端,器身两侧的边缘也十分锋利。这种石镞明显地符合箭头的三要素:锋利、尖头适度、器型周正。由此可以说明它是箭头。在与尖头想对的另一端,左右两侧有点凹进去,成为一个形似镞桯的小把,显然是用来安装箭杆的。从这两点可以推知,当时的“峙峪人”已经使用石制的弓箭。这种石箭,在今天看来,虽然很不像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它更早的。

 

弓箭的出现,说明人类开始终使用复合工具,这是原始社会技术显著进步的一个标志。它射程远,命中率高,携带方便,大大加强了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留下了许多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世界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养育我们弓氏一族的土地是古老而灿烂的,弓氏之源既有史载确凿的商殷鲁国大夫叔弓之后,又有美丽传说的黄帝之子挥造弧矢受赐姓弓的故事。而据考古证实,世界上最早的弓箭的出现,也正在我们山西这片土地上,且较我们古老传说的要早两万多年。我们为华夏文化的熠熠生辉而自豪,为有个制造于数万年前的世界之最的“弓”作姓而无限荣耀。

                 

 

                 

 

                 


分享按钮>>【弓氏文化古迹】难以忘怀的家乡
>>【弓氏文化古迹】双 响 古 杨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