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名人楷模】弓裔寿阳缘

    中华弓氏网 2014年5月22日 弓耀文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因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弓氏后裔之由,我于今夏有幸应邀来寿阳与弓姓后裔欢聚一堂,共同追根问祖,研讨弓氏祖系。

  寿阳,我儿时就耳熟能详的多年盼望一游之地,在我离开工作岗位之年终于实现了。其实,寿阳与原平相距并不遥远,只因缘分未到,一直“鸡犬之声相闻”而无往来。我与寿阳心心相印始于童年,还在孩提时代,父亲就曾多次提及我们弓姓的来由:山西洪洞圪针沟,弓姓兄弟二人由老槐树下分手,一个北迁静乐县,另一个来到寿阳。数百年的世事变迁,静乐弓姓后裔弓禄于元末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由柳子堰村因贸易迁居今原平市的轩岗、西镇。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弓禄之次子弓胜因西镇风大土薄、地势碛凉而举家迁往我的家乡——原平张村安居。从此,弓胜这一支便在这一带传衍至今。为此,我们这一带弓姓便尊弓胜为一世祖。水有源,树有根,为认祖归宗,静乐、寿阳这两个地名便牢牢地记在我的心中。自然,在我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只要与寿阳有牵连的人或事,我都十分在意,并有亲切之感。

  1951年我随父到省城太原,插班六完小结识的第一个要好同学便是寿阳籍的张锁维,他高挺的个头,黝黑的脸膛,很重的寿阳口音,与太原当地的孩子比起来,显得有点腼腆。但他对《中国历史》课的兴趣很浓,讲起历史人物故事来滔滔不绝,不但面带表情,还夹杂一些手舞足蹈的动作,实在让人喜爱。有时上课老师提问到他,他那说话的幽默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常常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俩形影不离,课间一同玩体育器械,下学一同在街头看小人书,但我们从来不互相走家串户,也只晓得他父亲在省团校工作,他家住在东陵里,可是事过境迁,太原城市大变迁,我在部队多年,我这第一个要好的寿阳同学就再也打听不到了。

    由于对寿阳的关切和向往,于是与寿阳籍同学、同事、邻居、街坊的交往也更胜一筹,这些寿阳人中,有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家庭主妇和自由职业者;有同辈老者,也有忘年交。不论男女老幼,对我的感觉不外乎忠厚,纯朴,守信誉,讲义气。虽他们大多不一定姓弓,但在寿阳这数百年的祖上的土地上,弓氏早已与各姓氏的乡亲们融为一体了,他们各自的血脉里早已互相交融,成为寿阳大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了,他们的共同点也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诸成员的共同点,他们的优良品质也就是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热爱寿阳人也就是热爱弓氏族裔,热爱中华民族。当我接到寿阳籍“远亲”弓国柱送我的《寿阳家》时,顿觉有“访亲”之感,我为远祖繁衍生息的这片宝土而自豪,为当今寿阳人祝福,愿《寿阳家》扎根寿阳,走向四方。       (弓耀文)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法院院长——弓建明
>>【弓氏文化古迹】【弓氏文化.小小说】老弓漫话“老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