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文化古迹】【弓氏文化.小小说】老弓漫话“老弓”

    中华弓氏网 2014年5月22日 弓耀文


    人来到世间,都要有个姓和名,作为识别符号,以便彼此相识,便于交往,那便是呼名。

  说来也怪,听老一辈说,过去一些大户人家对起名看重得很,说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起好了,不但长命百岁,还会“官运”、“财运”俱到。听说现今世面上还有一本叫《姓名新编》的书流传,专研究起名的学问,说一个人的命运与其姓名的笔画数的凶吉有关,大有与“八卦”、“相面”诸“学说”相劲庭之势。

  话又说回来了,讲究“大名”也不过是“文人”和“财门”人家的事,老百姓历来是不懂这一套的。孩子一生下来,就顺口“猫”呀“狗”的随便叫起来,等孩子大一点了,也就不便更改了。至今我家乡还有人叫“狗娃”大爷、“丑妮”大娘的。与我一块儿耍大的就有生下来曾用锅扣过的叫了个“锅扣”,头上有两个旋窝的叫了个“二旋”,从炕上掉到过地下的叫了个“跌娃”……这种随机起名的也不少。

  起名管起名,人的一生中,倒不一定你起的名就叫得响,你周围“管闲事”的人大有人在!不知不觉中,周围人为你荐的名有时还能将你的原名取而代之。不信,赵树理小说里的“三仙姑”、“糊涂涂”、“惹不起”真名是啥?有几个人能记得起?

  在部队上呆过的人都晓得,军营里有个习惯,一般熟悉的人都呼其姓,前缀“老”或“小”,对那些大首长或不太熟惯的才称呼其官衔,而且正、副分明。有个笑话,我刚到部队时,后勤有位老领导姓胡,职务是副股长,为扣他本人的意愿,大家都呼其职务,可这“胡”、“副”、“股”三字连起来叫,实在拗口,总听不清楚,为了叫的顺口,人们便破例将那个“副”字省去呼其“胡股长”了。这仅是个例外。当然,现在地方上不论正、副,一律都以正职称呼之,这在部队是不允许的。

  我在部队期间,虽也有职务称呼,但都是在正式场合下用的,平日里,大家都“老弓”、“老弓”地呼着,朗朗上口,甚至那些高我几级的老首长和我的下级、小辈,也都叫我“老弓”,连同与我风雨同舟的老伴,也每天“老弓、老弓”不离口。

  谁知这个称呼也有时称出问题来。一次,我参加围海施工,住宿在渔民家中,吃饭时与百姓同阶而蹲,我的老战友们不时地喊着我的“名”,时间久了,老乡对我们也不见外了,一日,房东家的大姑娘也竟然叫起我“老弓”来了,这便遭到村婆娘们的笑议。原来此地管丈夫叫“老公”,这要让部队领导听见了,不就犯了“群众纪律”了啊!

  叫我老弓,其实我那时只不过二十七、八岁,是不够资格称“老”的。我的一位上司对这事就有点不服气,论年龄,我应是他的“小”字辈,他便带头叫起我“小弓”来了。但习惯势力是难以改变的,除了他外,同志们还是外甥打灯笼,照叫“老弓”不误,他也只好作罢。还有一位领导,听到众多战士叫我“老弓”,认为是对干部的不礼貌,便郑重其事地在点名会上宣布,今后无论任何人,对干部要称呼职务,不得再出现“老”、“小”之称。那些老战友、小老乡为难了,我说,咋叫的亲切、顺口、没距离就咋叫。

  转业下地方了,一些处于尊重,平时来往较少的人,也有叫“处长”的,不明身份的也有“老师”、“师傅”、“大夫”“主任”瞎叫的。但那些“老转”们是绝对不会改变“老弓”这个似乎俗成不变的称呼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电视剧等媒体的影响,“老公”已不再是南方及港、澳、台年轻一代语言的专利,大江南北的年轻一代,都在“老公”、“老婆”地时髦着。老伴对我的称呼,竟被初识之人羡慕为“老来还赶时髦”的“与时俱进”者。

  不要为呼你“狗蛋”、“赖娃”而烦恼,也不要因呼你“某某长”、“某某员”而沾沾自喜,凡名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以让人识别自己为妙。   (弓耀文)

      

 


分享按钮>>【弓氏名人楷模】弓裔寿阳缘
>>【敖氏网新闻】采访敖玉文叙述敖桂高祖碑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