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氏家谱源流】唐朝名门望族《弓逸家族》

    中华弓氏网 2014年8月30日 云居搜集整理


弓秀定

   

    弓逸,唐朝陈仓县(今陕西宝鸡市区)的父母官,一县之长。史料记载是三国时期魏国弓翊的后代,《万姓统谱》记载,弓翊是三国时候,魏国中期的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太守,太守是一个地方最高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和省长。

    三国时的魏国建于公元220年灭于公元265年,共存在45年,弓翊是三国时魏国中期博陵的郡守,那就是公元243年左右在博陵为官,如果三十岁在博陵为官的话,估计生于公元210年左右。弓逸,我认为生于唐朝(公元618—907年)初期与隋朝末期之间,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一、弓逸的曾孙弓嗣初《登科记考》记载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如果嗣初三十岁中状元,弓逸三十岁为陈仓县令,按隔代三十年计算,已九十多年了,初步认为生于公元580年左右。二、另据《新唐书》记载弓逸的孙子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和曾孙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弓嗣明、陕州参军弓嗣古在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惨招武则天杀害,推算出来也已百年以上了。

    弓姓宗祠通用联两次提到弓翊:1、博陵名裔;御史清声。上联典指三国时人弓翊,官博陵太守,子孙众多,其中不少人做了官。2、光禄驰名汉代;太守著绩博陵。下联典指三国时魏中博陵郡守弓翊有治绩。足见我们弓家人一直以他为荣的,到弓逸的时候已相隔370年左右,通常按隔代三十年计算,已有十二代之多,根据多部史书关于人口的记载,三国时期3800万人,晋朝5000万人,隋朝人口峰值突破6000万,唐朝人口峰值达到8000万~9000万了,人口是递增的, 加之史料对于弓翊及弓逸的家族有详细的记载,说明弓翊的后代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弓逸的后代连续四代为官,儿子弓羲之德州刺史,孙子弓志弘陈州刺史、弓志元相州刺史、弓彭祖蒲州刺史,因唐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在唐代初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刺史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或省长,可见当时弓家的声望,说是望族一点也不为过吧。到曾孙辈达到鼎盛时期,出了个状元弓嗣初,他也是自从有科举以来第五个状元,也是弓家唯一的状元,按《万姓统谱》嗣初为雍州司功, 雍州司功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组织部长。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在扬州造反的徐敬业弟弟徐敬真避难到洛阳求助弓嗣业、弓嗣明,兄弟两人念及是朋友,给与方便和帮助,徐敬真在定州被逮捕,经过审问,他供出了弓嗣业和弓嗣明,而牵连家族。弓嗣初的父亲弓彭祖,叔叔弓志元,弓志元的儿子弓嗣业,弓嗣明、弓嗣古两人祖辈无记录,应是同宗兄弟,叔侄五人被杀害。当时正是武则天刚刚坐上皇帝宝座,武则天杀人是有目的的,上表可以看出,从光宅元年徐敬业叛乱,武则天杀裴炎起,主要杀戮阶段是在永昌元年至天授二年之间,这三年之前或后,杀戮都比较有节制,可见武则天是要用这些人的鲜血为她铺就女皇之路,当目的达到后,她基本上就慎刑了,很多人最重不过流放,而又大多赦回,甚至还有重新出将入相的机会。所以弓逸家族是被武则天为铺就女皇之路而惨招杀害,流放。      

    此后弓家人从唐朝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到明朝七百年左右的时间内,历史资料当中再无记载,再无官员、名人,只有一位宋代隐士弓敏中有过记录(网络中查不到弓敏中,未见史料) 。七百年太长,经历了二十五代之多,古语“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 一个家族七百年而不显,是悲哀的,是不幸的。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做到的呢?又为了什么呢?我们知道你们忍声吞气,心里一定在流泪,七百年时间太长。  


三国时期北魏弓翊

     

     弓翊,三国时期北魏人,官博陵太守,后裔繁衍甚多,其中很多人步入仕途。按《万姓统谱》,翊,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太守【“太守”一职,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唐代弓逸家族

唐(公元618-907年):

     1、弓逸(yì ),按《万姓统谱》,逸,唐,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区】令【县一级的行政长官】,魏,弓翊的后代。
     2、弓羲之,按《万姓统谱》,逸,生羲之,德州【今河北德州市】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
     3、弓逵之,按《万姓统谱》,逸,生逵之。
     4、弓志和,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和。
     5、弓志弘,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弘,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刺史。
     6、弓志元,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志元,右金吾将军【京几地区的最高守备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长,可能还要大】,相州【今安阳市近郊,临漳县西】刺史。
     7、弓彭祖,按《万姓统谱》,羲之,生彭祖,扬府长史,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刺史。
     8、弓嗣宗,按《万姓统谱》,志弘,生嗣宗,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司长,司局级】。
     9、弓嗣业,按《万姓统谱》,志弘,生嗣业,洛州【今河南洛阳】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总参谋长】。

    10、弓嗣初,按《万姓统谱》,彭祖,生嗣初,雍州【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司功【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基本就是现在负责人事的官】。咸亨五年(公元674年)状元 。
    11、弓嗣说,按《万姓统谱》,彭祖,生嗣说。

唐朝弓逸后代惨招武则天杀戮:

《新唐书》记载: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正月乙卯,享于万象神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丁巳,舒王元名为司徒。戊午,布政于万象神宫,颁九条以训百官。己未,朗州雌鸡化为雄。二月丁酉,尊考太师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置崇先府官。戊戌,追谥妣杨氏曰周忠孝太后;太原郡王曰周安成王,妃赵氏为王妃;金城郡王曰魏义康王,妣宋氏为王妃;北平郡王曰赵肃恭王,妃刘氏为王妃;五代祖鲁国公曰太原靖王,夫人裴氏为王妃。三月甲子,张光辅守纳言。癸酉,天官尚书武承嗣为纳言,张光辅守内史。四月甲辰,杀汝南郡王玮、鄱阳郡公諲、广汉郡公谧、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广都郡公?,徙其家于巂州。己酉,杀天官侍郎邓玄挺。五月丙辰,韦待价及吐蕃战于寅识迦河,败绩。己巳,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七月丁巳,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为虺氏。丙子,流韦待价于绣州,杀阎温古。戊寅,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八月癸未,薛怀义为新平道中军大总管,以击突厥。甲申,杀张光辅、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弓嗣明、陕州参军弓嗣古、流人徐敬真。乙未,松州雌鸡化为雄。辛丑,杀陕州刺史郭正一。丁未,杀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监王令基。【译文:八月初三,薛怀义任新平道中军大总管,率军攻打突厥。初四,武后杀张光辅、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弓嗣明、陕州参军弓嗣古、被流放的徐敬真。十五日,松州有雌鸡变成雄鸡。二十一日,杀陕州刺史郭正一。二十七日,杀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监王令基。】九月庚戌,杀恒山郡王承乾之子厥。闰月甲午,杀魏玄同、夏官侍郎崔察。戊申,杀彭州长史刘易从。十月癸丑,杀凉州都督李光谊。丁巳,杀陕州刺史刘延景。戊午,杀右武威卫大将军黑齿常之、右鹰扬卫将军赵怀节。己未,杀嗣郑王璥。丁卯,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小说虚构:

徐敬真逃命入弓府 两兄弟助友反成囚


   洛阳司马弓嗣业傍晚办完公事回到家中。

  吃过晚饭,天已经全黑下来,他在书斋里闲拿起一本书来看,管家走进来了。

  管家说,有一个道士求见。他很奇怪,因为他向来不认识什么道士,更不要说与道士有什么来往。这个道士找他有什么事呢?

  管家说,天傍黑这道士就敲门求见,我说大人还没有回来,问他有什么事,他没有回答就走了。这不,现在又来了,而且死缠着非要我通报一声不可。

  嗣业说:

  “我从来不认识什么道士。不见。”

  管家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刺绣的荷包,说,这道士说无论如何要见大人。还说,大人如果见了这个荷包一定会接见他。

  弓嗣业拿起这个荷包,定睛一看,有些眼熟,想,这不是我以前用过的荷包吗?怎么跑到道士手里了?可是又想不起这荷包什么时候不在身边的了。

  这荷包是古人贴身之物,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是往往有些来历。

  弓嗣业突然想起来,这荷包好像是扬州一个有名的伎女绣了送给他的。他这种荷包本来不少,都是逢场作戏的小礼物,他本不把它放在心上。

  可是,这也怪了,风月场中的东西怎么跑到一个道士的手里,可真有些蹊跷。那么何不跟这道士见见面,权做饭后的消遣呢?

  于是,他就告诉管家,把道士让到小客厅来。

  当弓嗣业来到小客厅时,管家早已把道士引来站在那里等候了。弓嗣业先看到那道士清瘦的背影,又看到他的侧面,断定这是一位陌生人。于是随便说:

  “不知何方仙长,来到寒舍。请坐!请坐!”

  那道士深深一揖,道谢后就坐在椅子上。由于戴着道冠,脸上又长满了胡须,在暗淡的灯光下,弓嗣业看不清道士的脸。

  “仙长此来,不知有何见教?”弓嗣业问。

  “不敢。贫道此来倒是要请教大人一件事情。不过……”说到这里,道士用眼溜溜旁边站着看茶的仆人和管家。

  “好!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你们都退下,”弓嗣业向下人们吩咐着,下人们也就退出屋去。

  这时屋里只有弓嗣业和道士。道士突然摘掉了道冠,将脸凑到灯前,小声说道:

  “难道大人认不出故人了么?”

  弓嗣业突然认出来了。原来是以前在扬州认识的徐敬真呀!

  弓嗣业倒吸了一口凉气。

  徐敬真就是在扬州为首造反的徐敬业的弟弟呀!

  “噢,怪我眼拙,原来是敬真兄。仁兄又何时出家做了道士的呢?”

  弓嗣业装着热情和好奇,其实他脸上的肌肉并不听话,掩盖不了心里的惧怕。

  自从武太后在光宅元年镇压了徐敬业之乱之后,就在全国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整肃浪潮,多少与徐敬业乱党有点牵连的人均做了刀下之鬼。直到现在,一提起徐敬业的名字,人们都谈虎色变。现在,突然跑出了一个徐敬业的亲弟弟,能不让人惧怕吗?

  “大人不必惊慌。我今天登门来访,实在也是走投无路了。我只求大人一件事。这在大人讲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事情办完我立刻就走,绝不给大人添任何麻烦,”徐敬真小声地说。

  弓嗣业回忆起来了。

  这徐敬真是徐敬业的二弟。大弟徐敬猷与敬业一起在扬州起兵,后一起蒙难。

  徐敬真呢?可以说他没有参加任何的“阴谋”活动。他本来和大哥、二哥就不是一路人。他是个花花公子。凭着祖传的基业,一不读书,二不经商,只在扬州出入于烟花柳巷鬼混。

  只因前几年,弓嗣业在未作官时曾与二三友朋一起去扬州旅游。当然有钱的公子哥儿除了逛逛瘦西湖什么的,自然也到有名的妓院走走,结果就碰巧认识了徐敬真。

  正如老话说的: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徐敬真在扬州的烟花柳巷是个路路通,和弓嗣业一见如故,打得火热,于是带着弓嗣业在扬州美美地玩了个把月。那个妓女的荷包,还是在喝花酒时,因为罚酒,弓嗣业赖酒,让徐敬真当场抢去的呢。

  后来弓嗣业作了官,和徐敬真也就断了联系。其实是弓嗣业早把徐敬真忘得一干二净了。

  徐敬真在乱平之后,家破人亡,可是总算朝廷开恩没有杀他,将他流放到几千里地之遥的蛮荒之地绣州(在今广西境内)。

  徐敬真是一个纨绔子弟,可谓锦衣玉食惯了,一下子发落到那么艰苦的地方生活,每天不但要干很累的活儿,还要受到当地官员的监视,真像是掉进了十八层地狱。几次想自杀,都因在最后关头自己下不去手而没有死。不过严酷的环境倒是把他的身体锻炼得结实些了,也有了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看到被流放的人中,有的累死了,有的染上瘴气病死了,还有的不明不白地死去了,他就想,如果在这里呆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萌发了逃跑的念头。

  终于,他逃跑了。

  他知道无论逃到哪里,只要发现是流放犯,一定会被处死。可是已经跑出来了,就是现在回到原处,监管的官员早已发现,也不会饶恕的。所以只有逃,也许还有活路。

  可是往哪里逃呢?古语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里也难逃朝廷的法网呀。

  除非离开中国。对,除非离开中国。逃到一个和中国为敌的国家,向他们投诚。如果人家愿意收留,那就有了人身安全了。

  他知道北方的突厥经常进犯,何不投奔突厥去?

  他知道突厥在大北方,距离绣州少说也有几万里,但他已背水一战,不能再回头了。

  为了遮人耳目,他不知从哪里搞到一套道士的服装,留起了胡须,加之受了几年折磨,变得又黑又瘦,这模样连熟人也难认出来了。

  于是他就辗转北上。

  好在他现在已是一个游方的道士,走到哪里,有道观,他总能有得吃,有得住。碰到好心的道教徒,也能得到些周济。开始走得还算顺利。

  可是越往北走,情势越紧。他碰到几次官兵的盘查,险些没有露了馅。他身上什么证明文件都没有,要是还这样不顾一切地走下去,不知哪一天被发现、收容,那就太危险了。

  有一回,他无意中打听到,现在任洛阳令的正是他小时奶妈的儿子,叫弓嗣明。嗣明小时就寄住在他家里。敬真的父亲一直对他不错,把他从小供到大。先是让他免费上家里的私塾,后来又供他上乡学,终于中了科举,作了官。敬真跟他一起长大,曾经兄弟相称了一场。嗣明对于徐家总是感恩戴德的。

  他想如果找到嗣明,或许凭他的身份可以弄到一张游方的度牒。有了这张度牒,他在北上的途中就会少遇到麻烦了。

  于是,他就大胆地混进了洛阳城。

  可是嗣明的官邸是不好进的。他就在洛阳郊外的一个小店里住了下来。

  好像是天无绝人之路。他又意外地打听到,洛州司马弓嗣业的府邸就在附近。他想何不找到弓嗣业取得一些资助,再去找嗣明呢。

  这就是现在他拜访嗣业的缘由。

  敬真当然不可能告诉他真实情况,编了一些谎话。嗣业呢,想立即打发他离开,可是又不能做得太露骨,于是敷衍了一下。留他当晚住下,第二天没等天亮,就给了他几十两银子,推说他要到外地出差,不便留他,就把他支走了。

  后来敬真总算找到了嗣明。嗣明也感到为难,不过还没有忘了徐家对他的好处,总算给他弄到了一张游方道士的度牒,也给了他一些银两,打发他上路。

  这下子敬真觉得可以放心北上了。

  殊不知当时官府缉拿他的文书已经发到全国各地,绘影图形,张贴在各交通要道、关隘、城门,无数双眼睛在搜索他。

  终于在定州的一个小店里,他被官方发现后逮捕了。

  经过审问,他供出了弓嗣业和弓嗣明。

  弓嗣业捕前畏罪自杀,弓嗣明被肃政台逮捕,和徐敬真一起下到了由来俊臣负责的丽景门大狱。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侯氏文化古迹】团结侯氏联谊 弘扬上谷家风
>>【季氏网新闻】季氏宗祠"立木堂"竖柱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