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湘黔两地亲人喜相逢

    中华全氏网 2012年7月20日 全彦霖


    自去年9月9日在广西贺州第二届全国全氏聚会上湖南与荔波宗亲30多人在主席台上相认相拥之后,湖南沅籍全氏族亲对迁徙荔波的族亲一直牵挂于心。荔波全姓是沅籍全氏第十五代叔祖奉贞公在湖南桑植病故后,湖南饥荒,奉贞妣钱氏携子如黔,士义,士学兄弟二人出仕云南,士宏,士禄,士富兄弟三人随母定居荔波洞塘。200多年了,这支族人生活的怎么样?繁衍了多少人?经济、文化现状如何?两地亲人必须得认祖归宗,加强联系,经常交往。2012年5月9日,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全彦霖、全邦君、怀化市沅陵县的全恒业、全承仓等7人怀着族人的重托和对荔波宗亲的眷眷思念,从张家界火车站出发,前往贵州荔波,对这支迁徙了200多年的沅籍全氏宗亲进行考察。
    寻亲路上

    经过1200公里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湖南全氏7人于次日到达贵州荔波,受到荔波宗亲的热情接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荔波全氏是念祖恩重宗族思乡切的沅籍优秀后裔,他们从沅陵涉桑植迁荔波,风俗语言大多早已随乡入俗,但对父亲最亲切的儿语称呼“伢”却一直“乡音无改”, 200多年了,荔波全氏对于乡音乡情的眷念,恐非他姓所莫及。

    保留至今具有沅陵风格的荔波全氏民居

    家家户户供奉的家神祖宗牌位

 

 

    湖南宗亲看望荔波全氏德高望重的长者

    湖南宗亲瞻仰荔波抗日民族英雄全正熹烈士

    从民国政府为全正熹烈士所写的事略可知,荔波全氏先世自湖南沅陵迁荔波,烈士事略中“延陵”属荔波地方语言口误。这份珍贵的历史史料是荔波全氏源自湖南沅陵的重要依据之一。湖南沅陵以前是辰州府属地,是大湘西沅籍全氏的发祥地,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桑植县全氏,湘西州的永顺县、龙山县全氏,都来自湖南沅陵。从这里迁徙出去的全氏后裔现在分布在全国大多数地方。

    在荔波宗亲的带领下,湖南全氏7人来到风光秀美的风水宝地拜谒了叔祖奉贞公夫人钱氏老太祖母。

 

    从荔波全氏始祖太钱氏碑记中清晰可见,“由湘徙居洞塘之始祖太钱氏,乃祖太公奉贞之配。康熙四十六年,生于湖南辰州府沅陵县马鞍村水沙坝。十八年于归,伺候翁姑,毕躬毕敬、甘旨之奉、不拈不进、半米寸薪、必珍必戒、内外赞之,娴熟也。生仕学、仕义、仕宏、仕禄、仕富等五子。中年祖太公病笃,禅忧极瘁,营治汤药,不离左右,衣不解带者四十余日。医罔灵亦不应。祖太公正寝,祖太孀居抚诸孤儿恩勤备至,督教有方,五子幸其成。乾隆四三岁(清乾隆四十三年为公元1778年,距今234年),大饥。祖太毅然挚家西徙,入黔,仕学、仕义出仕云南。仕宏三昆季辗转黔南,遂占籍于斯,经之营之,实非易易俟。家绪稍振,祖太积劳成疴,乾隆五十辞世,享年七十八岁,葬于尧所碧朵坪。迄今厉十一代,二百年有奇,繁衍子孙千计,全氏之昌大矣,祖太之庇萌也。”碑记“马鞍村水沙坝”就在今天沅陵县七甲坪镇街头,七甲坪镇上了年岁的人都知道有马鞍村水沙坝这个地名。

    从儿语乡音到民居建筑,从烈士史料到祖太碑记,无不佐证了荔波全氏与沅陵全氏同祖共宗,血脉相同,从湖南走到黔南,永远是一家人。

    洞塘乡甲乙村,其喀斯特锥峰密集呈丛状,中间为大面积洼地,洼地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这里便是荔波全氏集聚居住的风水宝地。几百年来,全氏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湖南宗亲一行人在沿途集聚而来的宗亲簇拥下,来到洞塘乡甲乙村—全氏集聚地。乡亲们听说祖籍地湖南老家亲人来了,都在村口等候。燃放鞭炮在这里过年才有,今天串串鞭炮噼里啪啦炸开了,墙上“热烈欢迎全氏宗族亲临甲乙”的标语格外醒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盼了几百年的亲人,今天终于来了,乡亲们早已经乐开了怀。

 

乡亲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款待远方来的亲人。

   

   

乡亲们向湖南亲人介绍老祖宗在甲乙定居的老屋场,老屋场断壁残垣至今依稀可见。

    两地亲人相聚合影留念。

 


分享按钮>>本网姓氏顾问庞大鹏会晤湖北宗亲庞乾坤先生
>>草根书法家常凤林老师《八骏》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