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仓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仓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仓姓人真的很少啊,全国不过千! 第 11 楼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颛顼帝的后裔仓舒,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八恺仓之后,汉有江夏太守仓英,望出武陵。”
昔高阳氏颛顼帝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阳氏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首领。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可是又有其他古书记载说他生在东方,或说他的后裔在南方,或说他的子孙在西方,也有说他是北方民族的祖先。
高辛氏有才子十六人,世谓之“八凯八元”。
据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於物也”。在史籍《旧唐书•韦凑传》中记载:“八凯、五臣,良佐也。举八恺,无不时序,地平天成。”
高辛氏的才子八人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高辛氏另外还有才子八人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
苍舒,为“八恺”之首,为人沉稳大度,智慧绝伦,曾指挥颛顼部落联盟在伊河岸边彻底击败共工,还发明了象棋。
苍舒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苍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仓氏、苍氏、舒氏等。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仓库官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朝时期,有仓人、仓吏,为姬姓王族亲族所当,隶属地官所辖,掌管谷物入藏,职如禀人。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仓人,掌粟之入藏。”其实九谷尽藏,以粟为主。
在仓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上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仓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库管理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执政时期设有仓部,以仓曹参军为首,掌管国家粮库,官位六品,秩四百石,兼管仓储、租赋、财货、市场等事,隶属于六尚部(汉朝初期设尚书、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部”。汉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晋升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
自汉文帝始,在各郡、州亦设有仓曹史,负责掌管各郡之官家仓库
在仓曹参军、仓曹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分别称仓氏、库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隋、唐时期官库管理官仓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隋朝时期开始,朝廷在各郡、县设有仓督一官,郡级仓库统领称“仓督”,县级仓库统领称“司仓”,专职负责掌管国库之县属仓库。其权责可越过郡、县之令而直接对中央王朝负责,因此,权力颇重。到唐朝时期,沿袭隋朝官制,不过改称“仓部侍郎”。
在仓督、司仓、仓部侍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仓氏、督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库管理官仓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金国时期,中央政府仿宋朝政制,在州、县各设仓使官位,正使官秩为正八品,副使官秩为正九品,负责掌管仓禀积粮、受纳租税、支给俸禄等事宜,其下属吏员有攒典、仓子等。仓使皆清一色的女真族人,由金国朝廷户部指派,各州、县之令不得干预其作业。
在仓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仓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苍马尔纪氏,满语为Tsangmargi Hala,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碧新(今俄罗斯比金西比金河口),后冠汉姓为仓氏、马氏、纪氏。
②满族萨克达氏,源出巴雅拉氏,属于觉罗氏的分支,后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四平)、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流域)、黑龙江等地,后冠汉姓多为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仓佳氏,满语为Tsanggiya Hala,世居松花江沿岸地区。后冠汉姓为仓氏。


作者:221.2.101.* (2008/2/25 17:09:59)   回复此贴
  回复:仓姓人真的很少啊,全国不过千! 第 12 楼

二、分布
    今山东省的临沭县,河南省的开封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江苏省宿迁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花莲县等地,均有仓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苍  葛:周朝时期阳樊人,襄王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与晋,阳樊不服,晋师围之。苍葛大呼道:“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
    苍  舒:又作仓舒,上古高阳氏八才子之一。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Tuí 颓)敳(ái 挨)、梼戭(Yǎn 演)、大临、尨(Máng 忙)降、庭坚、仲容、叔达。都是治世能臣,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亦称仓氏。
    苍  颉:又作“仓颉”,是古代神话人物,相传为黄帝史官,文字发明家,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以代结绳之政,后世奉为神。古籍亦有将苍颉作“仓颉”的,《汉书•艺文志》及东汉延熹五年这苍颉庙碑,均明书“苍颉”。壁画中苍颉形象为六目(传说为四目)老翁,浓眉深目,躬身谦和,使人感到智慧无穷。
    苍  英:汉代人,曾官江夏太守,后其子孙遂为江夏人。
    仓  慈:三国时期敦煌太守,百姓对他是清官还是贪官议论纷纷。一日,贫民王老汉状告当地一霸张财主,强买他的土地,强纳他女儿小兰为妾,小兰不堪受辱而跳河,至今下落不明。张财主在堂上百般抵赖,退堂后还指使同僚对仓慈行贿。仓慈为查明真相,微服私访,得知当地财主一贯欺压百姓,歧视胡人,强买、强卖,小兰原先已与胡人二虎相爱,张财主横刀夺爱,逼得小兰无奈投河的事实。第二次升堂,仓慈巧妙地惩治了张财主,把他行贿的钱用于二虎和被二虎所救的小兰的婚礼上,并且颁布了均田赋、保护工商的新法令,大快人心,使敦煌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仓  振:元朝人,他因为“谕降徭”,帖然向化,而著称,曾帮助瑶族百姓学习文化,并在驿道两旁种植松树、榕树,以便行者,为后人称颂。这样造福于民的好官,当然会被老百姓感念不已。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境内溆浦县南。
    2、堂号
    创文堂:出自上古时黄帝史官仓颉,据说仓颉出生时很奇特神圣,有四目能观鸟兽之迹,遂按鸟兽之形态而创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结绳记事的旧法。“仓颉造字”一说久而流传,仓姓人家遂以“创文”为堂号,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苍(仓)姓的主要堂号有:“武陵堂”、等。

五.字辈排行:
苍氏一支字辈:“显守监江敬怀奉天子国德灿涌涛文孟圣永南光生泉芳荣”。

六.家乘谱牒:
山西夏县西蓝族苍氏谱书一卷,(民国)苍恩洪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复制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瓦房店市档案馆。


作者:221.2.101.* (2008/2/25 17:13:43)   回复此贴
  回复:仓姓人真的很少啊,全国不过千! 第 13 楼

【苍(仓)姓宗祠通用对联】
〖苍(仓)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帝裔;
望出武陵。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苍(仓)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符分江夏;
字创轩辕。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人苍英,曾任江夏太守。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兵调将用的凭证。下联典指传说中黄帝轩辕氏的史官苍颉(又作“仓颉”),汉字的创造者。相传他生而神奇,有四只眼,观鸟兽之迹,而创制汉字。
符分江夏;
德被敦煌。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苍(仓)姓宗祠“创文堂”堂联。上联典指汉•苍英。下联典指三国敦煌太守仓慈。
-〖苍(仓)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名著千秋之后;
才推八恺之先。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上古高阳氏才子苍(仓)舒,为“八恺”之一。
万世文字之祖;
一时慈惠之良。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黄帝时左史仓颉,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文字。下联典指元代仓振,知新州,一郡向化。又于驿路夹植榕松,以便行人,人皆歌颂之。
万世文字之祖;
一时慈惠之家。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此联为苍(仓)姓宗祠“创文堂”堂联。
〖苍(仓)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明月达聪兆四体;
观天察地赞三才。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1),庙祀苍(仓)颉。白水苍王庙亦称仓颉庙,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庙史已有1800余年,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据民间传说,则可上溯到黄帝时代。白水仓颉庙内历代碑石众多,虽然战乱多有散失,现保存的仍有18通,陈列于前殿之内。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六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有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五胡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题写的匾额,对联等存于庙内殿堂之上。白水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为48米。庙东侧为史官乡至孙家山的公路,西边为一条宽10米,深约2米的沟壑。白水仓颉庙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苍(仓)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太守仁恩,数年布德;
高阳才子,八恺居先。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仓慈官敦煌太守,临政数年,抑强扶弱,民怀其德。尧时有八个才德之士,称做“八恺”,都是高阳氏的后代,苍舒即为“八恺”之一。
夫子既圣矣,为人臣史载笔;
后世有述焉,今天下书同文。
——王寿田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王寿田集句题仓颉庙联。
明四目,别六书,万世文字之祖;
运一心,赞两仪,千古士儒之题。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2)。今之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仓颉庙的建筑,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径匀体直,世所罕见。殿内原供泥胎粉身的仓颉像,四目灵光,有“雕塑史上一杰作”之誉,可惜“文革”时被毁。1991年民间聚资重塑。紧贴后殿为仓颉墓冢和墓园。仓颉墓,圆锥形,围以六角形砖砌花墙。登于墓顶四望,不远处的黄帝陵使人肃穆,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墓园围墙北端有民国时修建的窑洞一排十余孔。庙内现存建筑的年代多为元明清三朝代,其装饰华丽,地方色彩浓厚。仓颉庙的三门,它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作者:221.2.101.* (2008/2/25 17:15:15)   回复此贴
  回复:仓姓人真的很少啊,全国不过千! 第 14 楼

首韧生风,飞雾精华,光照日月;
宏开纬地,经天事业,勋满乾坤。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3)。
明四目而制六书,万世文字之祖;
运一心以赞两仪,千古士儒之师。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4),比(2)联仅多一字。
苍天写葬生躬于阳武,俾传六书字法;
黄帝赤葵仙骨于利乡,命享万代香坛。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5)。
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清•彭玉麟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为联清彭玉麟题浙江省杭州市吴山仓(颉)圣庙联。
上古结绳,惟轩辕史官,察见帝迹,克继庖牺而圣;
新祠释奠,愿湖湘辟彦,搜罗钟鼎,勤研洨长之书。
——佚名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苍王庙联(6)。仓颉庙院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仓颉庙里有48棵古柏树,树龄均已上了千年。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这里的古柏论起年龄来,可比山东曲阜孔庙、黄帝陵的古柏都长寿,居我国三大古柏群之首。48珠古柏都有漂亮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以年龄最大的仓颉手植柏“奎星点元”为首,从庙门口的“惊贼柏”,西北角围墙外的“不进柏”,到庙里面的喜鹊柏、柏抱槐、青龙柏、白虎柏、猴头柏、蛇身柏、凤鸣柏、孔雀开屏、二龙戏珠、干枝梅、宝莲灯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庙内石碑多座,皆是书法史上名贵宝物。今存碑16通,尤以《仓圣鸟迹书碑》最为珍贵。该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1754年)。碑面所镌28字由白水知县梁善长摹写。立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冬,共28字,重现了象形文字的原貌,这28字相传为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形。字形若图若画,不易辨认。好在上海书店1984年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已经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其中《广武将军碑》曾失落千年。于右任先生于1920年得见其碑拓,喜曰:“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挥毫大书《文化祖庙》四字并让刻成大匾,悬于庙中。
古文仰作家,论周孔神灵,也当瞻拜门墙,于此同来问字;
大笔惊雄鬼,除梵卢伯仲,可以别开径术,其他未敢抗衡。
——清•陈桐阶撰苍(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末湖南省大庸县人陈桐阶题仓颉庙联。
上溯羲皇画八卦时,文字权舆,秦而篆,汉而隶;任后来缣素流传,不外六书体例;
高踞吴山第一峰顶,川原环抱,江为襟,湖为带;看从此菁华大启,振兴两浙人材。
——清•俞樾题浙江省杭州市吴山仓[颉]圣庙(31+31=62字)
    仓颉庙在杭州吴山第一峰,是祭祀我国古代传说的汉字创造者仓颉的。该庙始建于隋唐以前,明清两代都曾重新修建。今已不存。上联“羲皇”,即伏羲,我国传说中的古皇帝。“八卦”,《周易》中的八种符号,相传为伏羲所作。“权舆”,起始。“缣素”,白绢,供作书画用。“六书”,汉代学者许慎分析小篆的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条例: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下联“江为襟”,江,指钱塘江,钱塘江如吴山的衣襟。“湖为带”,湖,指西湖。西湖如吴山的衣带。以“襟”、“带”作比,形象之极。

作者:221.2.101.* (2008/2/25 17:15:37)   回复此贴
  回复:仓姓人真的很少啊,全国不过千! 第 15 楼

真是瞎说,江苏宿迁就会10几万人

作者:222.49.231.* (2008/3/22 0:00:0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42 每页5条 当前3/9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仓氏论坛  执行时间:4,976.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仓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