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费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费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寻根絮语 已阅:8774 / 回复:40(楼主)

絮语,脱了牙的老人罗唆之言,取其发音絮絮之状,既欠文饰,更不成章。厌烦者掩耳可也,闲着无事,姑妄听之。

作者:122.94.219.* (2009/4/5 18:48:23)   回复此贴
  回复:寻根絮语 第 1 楼

那还是我十岁前上小学时的事。那时我老是病,常缺课,小朋友里给我起了个绰号“小废物”。在我们吴语的口音里废费同音。一天病在床上,妈妈在床头打毛线陪我。我拉住她的手,很认真地问她:“为什么要我姓费?”妈妈大概认为我热度高了在说胡话,拍着我说:“姓费有什么不好呢?”我说:“那么为什么人家叫我小废物呢?”妈妈笑了,“姓费的都是废物,我也不会嫁给你爸爸了。你爸爸姓费,你也得姓费,这是规矩。”

作者:122.94.219.* (2009/4/5 19:17:19)   回复此贴
  回复:寻根絮语 第 2 楼

我至今还记得这段话,可以说是我上社会人类学的第一课。我这一代早期的社会人类学里亲属制度是个热门。妈妈所说是“规矩”,用课本上的话说,就是社会制度。她用中国传统的父系制度说明了我姓费的原因。但是当时我还是不满意这个答复。我想父亲的父亲,一代代推上去总有一个老祖宗挑定这个倒霉的姓,为什么他愿意他的子孙当废物呢?我没有把这个疑问说出口,怕妈妈又要说我老是“打碎罐头问到底”。——意思是问题里出问题没有个完。可是这个问题却一直留在脑子里,而且还常常会冒出来,成了伏在我心里的“寻根”的根源。

作者:122.94.219.* (2009/4/5 19:17:52)   回复此贴
  回复:寻根絮语 第 3 楼

我又还记得在中学里上学时,有个死啃书本的同学为了显示他知识多,高人一等,硬是当众说我连自己的姓也念错了,不应念“未”而应念“比”。吴语中费未同音。现在保存在苏州大学图书馆一九二九年“大学年鉴”里我的英文名字还拼成Vee。我那位同学从当时通用的字典《辞源》里查到了费姓音“秘”,他揭发我读错了自己的姓,不仅要挖苦我不学无术,而且在吴语里这个音是通俗粗话的构成部份。他既然有字典为证,我也只好认输了。后来我到北京上学,燕京大学的注册科把我填写的Vee改成了Fei。我当时想Vee改成Fei是方言之别,所以推想fei和bi也可能是方言之别。

作者:122.94.219.* (2009/4/5 19:18:31)   回复此贴
  回复:寻根絮语 第 4 楼

后来,我在朱熹注的《论语·雍也章》里见到在“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句下注中有“费音秘,为去声……费,季氏邑”。因而想到读为bi的费在孔子时代也许是个地名,姓从封地是有例可据的。查了分省地图,现在以费为地名的还有一个费县,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的费县可能就是当时孔子自己也想去当官而没有去成的鲁国季氏封邑的故地。

作者:122.94.219.* (2009/4/5 19:19:01)   回复此贴
  回复:寻根絮语 第 5 楼

去年五月我去访问沂蒙山区,便想顺便去费县看看。费县离临沂很近,又有公路相通。由于这次访问的日程安排得比较紧,费县之行只有一天,而主要参观对象是山区的扶贫成绩。我只在和当地主人闲谈时说起了寻根的意向。他们表示愿意替我查查地方志,找一找费县和费姓的来历,写份书面材料给我。在我离开临沂之前,果然收到了这份材料,给了我寻根的线索。

作者:122.94.219.* (2009/4/5 19:19:3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0 每页5条 当前1/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费氏论坛  执行时间:2,320.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费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