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江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江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我们是一家  全部分类
  回复:万载公小传(综合) 第 6 楼

所以,当江氏三古荣耀为世人所羡慕时,附近州县凡姓江氏之人,无不自认是三古世系的亲族近族,而当蒙元大兵压境,万载公举兵抗元之时,却又纷纷走避,及至万里公举家殉国,昔日荣耀显赫之三古江氏家族大厦倾塌,树倒猢狲散,当时在饶州都昌之江氏,除三古一支外,必然故多,然而未闻其对三古家惨剧有任何抚慰帮助之举,而三古之剩余亲族,此时正与蒙元激烈对战,少数也正在宦居外地,所以,家族惨剧之后事,全赖以伟器公为首的几个万里公的门人来处理,则后来自称三古族裔的都昌江氏宗亲的先祖何在呢,所以,笔者早几年听宗亲们说都昌江氏乃三古万里公族裔时,很是高兴庆幸一阵,后来听闻福建江氏宗亲与都昌宗亲就谁是万里公真正族裔发生争议,开始时还是以为都昌谱较为准确,近几年来读了一些蒙元历史资料,原来,蒙古铁骑乃是世界史上最为野蛮凶残的军队,怱必烈即汗位后,虽然多取汉族士人为官,也实行一些汉化政策,但是其军队对稍有反抗之郡城或邦国实行屠城或屠族屠国之事还是多有记载,三古家族先是万载公举兵抗元,后有万里公率家殉宋,这对蒙元来讲岂能容忍,既然江氏三古一族铁意要站在残宋一边,必然会成为蒙元的追杀对象,而南宋投降蒙元的大批官吏中,又多有三古的旧同僚,连万里公家乡饶州通判万道同也投降了蒙古,蒙元岂会不追杀到万里公家居之所,三古昆仲也不是蠢钝愚昧之人,无可能把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遗族留在家乡等蒙元来追杀凌辱或者借以要胁本身的抗元斗争,三房万顷公父子因当时并不知饶州已失陷,在万里公举家殉国一个月后冒险前往饶州探视,他们的被俘并被残忍地肢解就可证明蒙元的残暴,和江家抗元到底的坚强决心,因为万载公此时统帅的义军已近万人,虽然终难挡二十万的汹涌的蒙古铁骑,可还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元力量,蒙元完全可以以万顷父子的生命来要胁万载公举兵投降,可是族史和国史均无双方交易的记载,可见双方都并不肯妥协,由此也可知三古之亲近遗族已举族撤离了饶州更接历史的真实,而其他与三古支系关系较疏的江氏支族,因害怕累及自身家族的安全,所以即使三古支系遭逢如此之大的劫难,也不敢施以援手,所以万里公及180多江之身后事,江氏无论是亲族还是疏族,均无人在场,而180多人的后事,莫讲当时之凶险环境,即或在今天和平环境下,也诸多不易,笔者在此代江氏后人向陈伟器公等万里公门人及其后人致谢。
原来,刘整在宋朝时也很敬重万里公的为人,其从金归宋初曾做过万载公的下属官吏,而且元世祖怱必烈当蒙古可汗后,由于怱必烈颇俱雄才大略,极力拉弄汉族知识分子,江氏三古昆仲就是其指名要招揽的第一对象,因为怱必烈认为,万里公虽然年纪偏大,但在南朝中是士大夫的领袖,而万载公虽然久不为官,但被民间江湖绿林视为首领,能招降到其二人,则南朝无论官员士大夫到民间宗派势力都会望风而降,大大缩短统一战争的进程,因此,总攻饶州之前,刘整就写信劝降过万载公,被拒绝后仍不死心,所以饶州城一破,蒙古兵虽凶性毕露,对百姓奸淫烧杀抢掠,但对江氏府第却被下令不得骚扰,而且战事稍为一稳定,刘整即要求万道同陪伴带一队亲兵去拜访万里公,打算劝万里公兄弟投降,而且是万载公等前脚刚走,刘整后脚就来,但迎接他的,只有江府堆积如叠的尸体;刘整神感震撼,将情况上报统帅伯颜,伯颜感其忠义,下令长江线蒙古兵缀兵三日;三日后,刘整约战义军,要求万载公阵前对话,欲再次劝降万载公,公之次子钲公性急不奈烦,举箭射中刘整左肩,刘整落马(不久箭伤复发而死),蒙元兵大乱,义军趁机掩杀,杀死杀伤大量元兵,但始终还是难挡元兵势大,只好退入鄱阳湖;几日后,张世杰接到谢太后带兵保卫临安的诏令,带所属三万兵马前往保卫南宋都城临安,在路过饶州时,依靠公所带义军的支持,收复了饶州城,张世杰并将万里公的事迹上报朝廷,满朝震动,谢太后及宋恭帝下令缀朝二日,追赠万里公及其父烨公以上三代(烨公、磷公、瑛公)为国公,并赐万里公谥号“文忠” ,赐坟十二以葬烈士,万载公本想趁此机会率子侄及成年孙辈留饶州处理家变后事,但宋恭帝及谢太后的一道诏令使江氏三古遗族尚未来得及将亲人尸体安葬,就举族撤离赣省,此后,终元、明两朝,再没有踏足祖宗之地。

作者:吾乃过客矣 (2013/3/22 13:57:20)   回复此贴
  回复:万载公小传(综合) 第 7 楼

原来,鄂州失陷后,宋廷惊惶失措,诏令各州官员起兵勤王,带兵前去保卫京城临安,但由于当时各地守军已自顾不暇,响应者只有张世杰、文天祥、李芾(在德祐二年五月份的谭州即今湖南长沙保卫战中率兵抵抗到城陷后全家自焚)三人,其中只有张世杰的兵力多些,有几万人,文天祥虽然募得万人,但当时未经训练,且受贾似道、陈宜中排挤,未准他入卫南宋行在临安,而是调他去广东肇庆做守备,张世杰起兵时被元兵阻于郢州,而李芾只遣将带得三千州兵入卫,杯水车薪,万载公虽有五千经过训练且已有几个月战斗经验的义军,但由于他不肯复出担任朝廷的职务,是以不在诏令之列。
      其实在鄂州之战前,宋迋就曾派夏贵带七万厢兵驰援鄂州汉阳,预先已带义军前去支援的万载公也曾去信要求官军配合跟进,希望能收到击溃强虏之一路,挫诸路之锐气的效果,公并自领义军乘蒙元军前锋立足未稳一举击败蒙元前锋,但身为宋军主将的夏贵却畏敌不前,坐失良机,终使义军打败蒙元军前锋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而且使义军在撤退途中陷于蒙元水陆两路包围之中,幸夏贵之子夏松血气方刚,不满其父所作所为,不肯听从其调遣,私自带三千兵来援,才解得义军之围,但夏松却不幸战死以身殉国,夏贵得知夏松擅自行动,不得不率大队前往鄂州,但等其到达鄂州时,鄂州都统程鹏飞已举兵投降,蒙元兵已站稳脚跟,反而把夏贵打得大败,从此,夏贵更加畏敌如鼠,因为夏松战死,夏贵败迹不但无降官职反而更升一步,贾似道将全部禁军反交夏贵指挥。

作者:吾乃过客矣 (2013/3/22 13:58:49)   回复此贴
  回复:万载公小传(综合) 第 8 楼

到德祐元年二月饶州战役开始时,长江沿线州郡及军事重镇已基本被蒙元攻陷或者投降,屏障南宋都城(南宋统治者自称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军事重镇扬州被围,临安与南宋的两大军事基地淮东和维西的联系被切断,一但扬州失陷,临安无屏可依危在旦夕,此时,南宋朝野皆望理宗、度宗两朝的‘周公’ 师相贾似道督军出师以解扬州之围,贾似道避无可避,只得在临安开府,督夏贵所指挥的禁军及福建、浙江等入援临安的地方军共十三万大军应战元军,但开始因为惧怕刘整(本南宋骁将,被贾似道亲信吕文德陷害被迫投降蒙元,向元世祖献先取襄阳,中路突破的灭宋之计,并为元世祖训练了一支能战的水军,在以后的宋元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元统一中国的进程大大缩短,被文天祥公及后世史学界指为灭宋祸首),迟迟不肯帅兵起行,后来知道刘整被西调打饶州,(忽必烈1274年9月从襄樊出发展开灭宋战争时是由丞相伯颜为蒙元军最高统帅,分兵两路攻占长江沿岸州郡及军事据定,淮东路蒙元军主帅是副丞相博罗欢,淮西路蒙元军的主帅是刘整,也亏得钲公射伤刘整并使其退出蒙元西路军主帅的位置,才使得张世杰在几日后短暂收复了饶州城,万里公的事迹才得世杰公上报给朝廷,并使江氏三古家族剩余的人员最终被缚定在宋元战争这驾马车上直至厓门最后海战,而饶州在张世杰及万载公带军撤离后不一月即1275年3月又被蒙元军占领,万载公之弟万顷公即是被再次占领饶州的蒙元兵肢解的,各族谱及宋史、江西都昌地方志记万里、万顷公同于德祐元年二月遇难有误,万倾公父子是遇难于一个月后的三月份。),并被一义军首领射杀(实际上是钲公误打误撞将他射死,按万载公当时的意思是想利用旧谊劝他在关键时刻举兵反戈一击,但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江家军第一猛将钲公按奈不住,在其与万载公阵前对话时一箭将他射落马下,引至蒙元军大乱,刘整受箭伤后不得不交出在蒙元军队的指挥权回北方老家养伤,后来他听说另外几路元军将领博罗欢、阿术等在丁家洲大破宋军,宋军主力基本被歼,蒙元灭宋已成定局。刘整因自己提出的方案被别人拿去立功,气恼不已,因箭伤复发而死,并不是被钲公当场射死,可能当时人们最恨背叛之臣,所以误传他当场被义军首领射死了,想不到还替贾似道去了一块心病,这才敢督军出师)。

作者:吾乃过客矣 (2013/3/22 14:00:46)   回复此贴
  回复:万载公小传(综合) 第 9 楼

贾似道听说刘整己死才督夏贵、孙父臣第统领十三万宋军,战船2500艘西进到安徽芜湖,本来,宋军兵力和战船都占很大的优势,但贾似道却并不积极主动布置迎战工作,反而遣还蒙元战俘讨好元军统帅伯颜,想与伯颜讲和,被伯颜断然拒绝,贾似道无奈只好令步军指挥使孙虎臣领七万精兵进至丁家州沿长江两岸布阵,又命令淮西安抚制置使夏贵将2500艘战船横亘江中,贾自率后军驻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蒙元先攻击孙虎臣长江两岸宋兵,宋军前锋刚一接触蒙元兵,孙虎臣即弃阵而逃,至使岸上宋兵迅速崩溃,而蒙元水军也在另一蒙元军统帅阿术督促下,数千艘战船乘风急进,突入宋军阵中,撞击宋船,宋军水路军统帅夏贵同样不战而逃,贾似道在后军听到前军溃败,叫人鸣金收兵后贾自己也丟下大军,乘船逃往扬州(今属江苏)。宋三路大军均失去指挥,被打得死伤无数,尸体蔽江而下,十三万宋军几乎全军覆灭,2500艘战船大多数沉没,蒙元并缴获大批的军资器械;经过丁家洲之战,南宋正规军主力基本给消灭,只剩李庭芝(宋两淮制置使)、张世杰的兵力稍为完整一些,但蒙元破长江沿线州郡后,李庭芝被阻于淮西,扬州虽有重兵,但已被围困,丁家洲之战本来是宋廷为救扬州之围而组织的,结果贾似道全军覆没,扬州之围更紧,宋廷只得诏尚在饶州的张世杰火速入卫临安,并复任万载公为殿前禁军都指挥使,摄行中军事,公随军之子、侄、孙及侄孙皆授禁军都统将之职,火速率所部与张世杰入卫行在临安,此后的抗元斗争虽前后有数十万南宋军民参加,但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员与豪杰募集的义军,南宋海上流亡小朝廷的皇家卫队基本上是以万载公所募义军为班底,担负着保卫皇室家族成员、宫廷杂役人员、随驾文官大臣及其家眷等共达几万人的重任,掩护如此庞大的非战斗机关群体转移,即使有今天的飞机、火车和轮船,也不是轻宜易举的事,何况当时只有马匹、马车其他畜力车、人力车和帆船,而且要时时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具战力且最野蛮残暴的军队(蒙古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令很多欧州人至今心有余悸)的追杀,更是凶险万丈,而公能带领江氏子弟及义军士卒从临安一路冲凶出去,由陆地而至海上,直到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在广东广州湾(今雷州半岛雷州湾)附近为躲避元将刘深(刘整子)的追逐,公保护端宗登上海船,但又突然遇上台风,将宋端宗吹落海中,公跃入海里奋力救起了宋端宗,自己却不幸被飓风巨浪卷走这次意外外,其他整整三年多的时间里,直到崖门之战前,整个南宋“海上行在” 几万人的机构基本上都完好无损,厓门之战失败,才全部涛海殉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有兴趣的宗亲或其他朋友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或者对当今时代应付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有所帮助呢!

作者:吾乃过客矣 (2013/3/22 14:02:37)   回复此贴
  回复:万载公小传(综合) 第 10 楼

上贴说到刘整欲趁万载公遭遇家庭剧变,江家义军士气较为低落之际约战万载公,并想于阵前劝说万载公举家率军投降,谁知反被钲公一箭射落马下,蒙元征宋军统帅伯颜趁刘整受伤,借机撤销了刘整蒙元征宋军西路军统帅的职务,让他回北方养伤,致使刘整含恨而死。而万载公率领义军趁蒙元军换帅之乱,与率军入卫临安路过饶州的张世杰部宋官军合作,一举收复了饶州城。
    原来,这张世杰也和刘整一样是金朝将领,其经历和刘整有些相似,不同之处是刘整先投降南宋后投降蒙元,最终成为灭宋方案的设计者;而张世杰先投降蒙元后投奔南宋,最后成为抗元统帅及汉民族之民族英雄。
金朝灭亡以后,张世杰的上司张柔投降了蒙古,他仰慕江氏三古之名,不久就和张柔分道扬骠,投奔南宋,开始时也刚好做过万载公的下属,不过,他投宋的时间要比刘整迟五、六年。到史弥远、贾似道弄权误国,排斥异己时,万载公被迫辞官侍母。后来,贾似道为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不肯依附自己的领兵武将利用“计算法”排挤打击,刘整就是遭到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是贾似道的亲信吕文德的陷害,才举自己所镇守的六州二十郡投降蒙元的,张本来也不属贾的势力范围,本来也是贾的打击对象,可能是张当时的官职较小,才没有受到贾的陷害,最终为未来南宋保留了一位抗元统帅,尽管其军事才能虽然不如刘整,但其民族气节却比其高千万倍而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到度宗朝末期,宋各地领兵武将,除了李庭芝与张世杰,基本上举兵举城投降,使整个南宋的防御体系土崩瓦解,加速了南宋的灭亡。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些为贾似道辩解的文章,所以加了以上这段说明,贾是否误国,让网友们自己辩别吧。我还是把万载公的事间单介绍完吧。
      张世杰虽然在入城前已经从自己的旧上司万载公哪里知道自己一向尊敬的万里公已经殉国,但万载公并没有告诉他江氏其他家人殉国的惨况,所以一入城,就要到江府里打算慰问江氏其他家人,当他从伟器公(一直留在江家处理善后事,到这时距离饶州第一次被蒙元兵攻占已过去十来天,依然还有尸体被打捞上来,)口里知道江家之惨烈情况时,他也惊呆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随之将情况派快马通报给朝廷,万里公举家殉宋的的事迹才迅速为抗元区人民所知晓,宋地州郡望风投降的情况才有所减少,万里公的精神此后鼓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土前赴后继地进行不屈不挠的反抗异族入侵和压迫的斗争,宋末三杰及厓山二十万南宋军民,之所以谱写出一首首民族壮歌,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万里精神的鼓舞。76年后(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的一句“休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终于点燃了汉民族反抗外族入侵压迫和残暴统治的熊熊烈火(红巾军起义领袖刘福通宣称韩山童、韩林儿父子乃宋徽宗赵氏后裔,明王转世,刘则自称是南宋名将刘光世的后裔,刘并扶立韩林儿为小明王,重建“大宋”政权,把宋又延续了十三年,其册封的南方“左丞相” 朱元璋在红巾军的基础上终于在1368年把蒙元统治者赶回了漠北草原。)此后,从300多年后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直接延续到近700年后,无论是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还是孙中山的“驱除鞑掳、恢复中华”,还是万众一心,重铸血肉长城的伟大抗日战争,无不内耀出万里精神的光辉之处。

作者:吾乃过客矣 (2013/3/22 14:05:0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1 每页5条 当前2/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江氏论坛  执行时间:910.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江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