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安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中华安氏宗亲总会 设置: 安氏宗亲分会 专.. 第 12 楼

长寿者多具心理优势
浏览次数:10 日期:2008年3月4日 16:31
  长寿者多具心理优势
  最近,日本医学家渡边,在对136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健康调查中得知,长寿的老人,大多数都具有,超于一般人的,心理优势。
  情绪稳定。长寿老人比较注重自己的情绪调适,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他们即使受到精神刺激或创伤,也能自我控制,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
  心境愉快。愉快标志着老年人身心活动协调。长寿老人大都精神愉悦,笑口常开。笑是一种简单而又愉快的运动,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脏器都得到有益的活动,神经、骨骼和肌肉得到放松,且可驱除忧愁烦恼,减轻精神压力,抒发健康的感情,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胸襟豁达。长寿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态度真诚和善,对同辈人尊重,对晚辈人慈爱,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处世。这种长者的情怀和气质,是健康的保证。杜峰
  老年人要注重心理免疫
  人老疾病缠身,与免疫力降低有关,诸如肿瘤、糖尿病、慢性肝肾等疾病等等。可见,增强免疫力对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多么重要。
  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是相互储存又相互制约的。神经系统通过各种神经对免疫器官起着支配作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可见,注重心理调节和心理免疫是重中之重。
  人们应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结,理应对各种刺激,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能管理延缓大脑和免疫系统的老化。
  研究显示幸福过犹不及
  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快乐是否越多越好呢?一项最新公布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获得太多的幸福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据英国《泰晤士报》1月31日报道,一个由3所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心理学研究小组对193名志愿者的行为做出了分析,结果发现那些感觉最幸福的被调查者不一定生活得非常成功,“知足常乐”的想法会使人们的进取欲望减弱。
  研究人员将对生活的满意度分为了10个等级让人们选择,选择级别越高的人其幸福感就越强烈。人们通常认为,生活最快乐的往往是那些成功人士,但这项调查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幸福程度为中等级别,在测试中选择了幸福指数为10的志愿者被证明并不如那些分数低的人们富有,参与测试的大学生中,选择了最高幸福指数的那些学生的成绩往往要低于幸福感为8级还有9级的同学,前者的上课缺席率也要高出后者。
  对于这种现象,研究小组成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迪耶内(EdDiener)表示:“因为某些原因,我们认为应当拥有超级幸福的生活,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负面的情绪。”
  迪耶内解释说,觉得幸福感为中等的人们往往会在生活中有点不安情绪,更倾向于经常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及时加以改正,这样也使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加突出,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要多。迪耶内教授指出:“也许恰到好处的不满足感会促使人们进取。”
  有点小烦恼反而更健康
  我们都知道快乐的人更健康。但据美国《心理学》杂志1月28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与无忧无虑的“乐天派”相比,有些小烦恼的人反而更健康更富有。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迪纳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96个国家对12万人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调查研究,内容包括他们的生活满意度(10分满分)和收入状况,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为8—9分之间的人比10分的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另一项调查,是针对美国,数所大学的学生,所展开的,结果表明,最开心快乐的人,虽然最善社交,但是,在学习成绩上,却低于适度快乐的人。研究还发现,在生活中,有些小烦恼、但是,依然保持乐观的人,健康状态更好,寿命也更长。
  迪纳博士表示,快乐的人,比易怒、低沉的人,更健康、更易成功,这是事实,但是,那些最快乐的人,容易满足现状,在学业和工作上的进取精神,会略显不足;盲目乐观,也会让人们,忽视对健康状况的关注;太过快乐的人,还会让人处于兴奋状态,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过度刺激;另外,盲目乐观的人,还喜欢寻求刺激和冒险,也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人员表示,生活中要学会,做个快乐的人,但也要存有忧患意识。
  不可忽视的七种病态心理
  人生活在世上,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 但是,不同的心态,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以下的7种病态心理,就是其中的病态原因。
  人生活在世上,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在社交中总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友没多久,朋友又离他而去,且平时和同事的关系也不融洽。
  究其原因,是这种人在社交中心理状态不佳,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而这种心理状态,实际上就是社交中的病态心理,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二、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其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三、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
  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五、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六、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光别人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七、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日常生活中如何制怒
  众所周知,发怒,不但在发怒对象的心里,埋下阴影,而且,对本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当你想发怒时,不妨使用以下方法制怒:
  一、充分认识发怒,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发怒时,可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思者的猝死。当要发怒时,首先,要想想于自己健康极为不利。
  二、有意躲开"触媒",有意识地撤火。人在愤怒时往往大脑皮层中,出现强烈的兴奋点,并且它还会向四周蔓延。为此,要在"怒发"尚未"冲冠"之际,善于运用理智有意识地去转移兴奋中心。比如,有意躲开一触即发的"触媒",即争吵的对象、发怒的现场,去到其它的地方干点别的事情。
  另外,还可以采用有意“撤火”办法,强制自己,忍着不作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劝人争吵时,舌尖在嘴里转十圈,等到心平气和时,气头过后再解决矛盾的“冷处理”,千万不能火上浇油。
  三、自我暗示、激励。就是给自己提出任务,自己做自己的司令官,坚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个人的感情。爱发怒的人也不妨搞个座右铭。如:“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仁爱产生仁爱”,“野蛮产生野蛮”,“发怒是没文化教养的”,“发怒是无能的软弱的表现”等等,通过这样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命令,便可以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战胜怒气的精神力量。
  四、宣泄法。摔打一些无关紧要的物品能够有效地宣泄或是对空大喊缓解一下自己的冲动。最好是跑到楼下,再爬上楼,每步登两个台阶,跑步上楼更好。还可以与别人聊聊。
  五、自我按摩。怒气会使你的颈部和肩部内的肌肉紧张引起头痛,自我按摩头部或太阳穴十秒钟左右,有助于减少怒气,缓解肌肉紧张。
  六、用冷水洗脸,冷水会降低你皮肤的温度,消除你的怒气。
  七、闭目深呼吸。把眼睛闭上几秒钟,再用力伸展身体,使心神慢慢安定下来。
  八、大声呼喊,必须是从腹部深处发出声音或高声唱歌,或大声朗诵。
  九、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 方法虽很多,但环境不同,不一定全都适用,但是认识发怒的危害,避开“触媒”和自我暗示激励是最重要的。
  适量吃豆腐可改善心情
  心理医师介绍说,如果你的心情很糟糕,那么你可以通过摄入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改善心情。
  比如全麦食品、燕麦、蔬菜、水果和糙米。“另外,可以吃些大豆蛋白,如豆腐等。”心理医师说:“蛋白质能够减缓血糖的波动,进而调节心情。鲍尔推荐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除豆腐外,瘦火腿、蛋清、花生酱等都可以。
  国外心理专家认为:坏心情还和不规律进餐息息相关。每隔4?D5小时吃一次饭,能够保证你的大脑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并且能防止血糖水平过低。
  适当焦虑“比无忧无虑好”
  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居安思危、适度快乐的人往往比满于现状、高度快乐的人学历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说,虽然乐观的人比经常生气、愤怒的人更健康、更成功,但与完全不焦虑相比,适度焦虑可带来更多好处。
  在一项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受访对象涉及来自96个国家的近12万人。结果显示,将生活满意度评为8分或9分的人普遍比自评生活满意度为满分10分的人收入更高。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中最快乐的学生最喜好交际,但学习成绩不如有适当焦虑情绪的同龄人。
  其他4项的调查,在快乐程度的调查结束后,数年开展。结果显示,高度快乐的人,比适度快乐的人,学历要低、收入也低。
  理解使你的晚年更幸福
  人天生像是一株脆弱的芦苇,渴望理解。森林里没有真正独立的树,每一棵树都盘根错节与其他的植物交织在一起;人世间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每个人都需要靠别人支撑和支撑着别人,而要交接,要支撑,就少不了相互理解。
  理解,是一种友善的换位思考。树上,没有两片形态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性情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修养和经历,要理解他人,就得从心理上,变换角色,设身处地的,为他人多想一想。每一棵小草,都有它自己的形态,每一个凡人,也都有他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尽管有时很偏激。
  理解,是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善良的。或许我们,曾默默地做了,许多扶弱助困的善事,可是,我们又付出过多少努力,去理解别人呢?我们总说别人,不理解自己,可自己又何尝更多地,理解了别人呢?很多时候,我们错过了,走近他人心灵的机会。
  理解是一份暖暖的宽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厚;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豁达者理解狭隘的人,所以才能从容地面对斤斤计较;仁者理解小人,所以才能以德报怨、以恩释仇。
  理解是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生活中,我们并不乞求别人的物质援助和金钱施舍,其实我们渴望的只是一点点理解。所以,不理解别人是一种缺憾,不被别人理解是一种痛苦。
  理解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分理解正如1克的镭,可以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宇宙这么浩大,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也只是无限中的一瞬。如果没有同类的理解,我们活得岂不是太孤独、太落寞了吗?
  一个人的阅历越广阔,社会经验就越丰富,感情体验也越细腻,他才更善于理解别人。一个善于理解别人的人也更有亲和力。
  理解无疑是培养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凡是理解的阳光普照的地方,就会有友善的鲜花盛开。
  正因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才协调地演奏出了和谐动听的乐章。因此,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和谐!
  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益寿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老年人而言,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以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以及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衰者和疾病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志民 (2016/8/9 19:31:32)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安氏宗亲总会 设置: 安氏宗亲分会 专.. 第 13 楼

多数美国人不想活到120岁
浏览次数:8 日期:2013年9月24日 22:49

多数美国人不想活到120岁
超过一半被调查者认为这对社会不利

  如果能活到120岁,你愿意吗?这是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调查提出的问题。调查发现,美国人对此持矛盾与怀疑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确希望更长寿一些,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活到120岁对社会可能并非好事,并对此说“不”。
  一些未来学家认为,新的医疗技术可能会延缓人类的衰老过程,有望使人类寿命发生根本变化,普通人也能活到120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今年3月到4月就这一问题对2000多名18岁以上美国人进行了电话调查。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称,当被问到是否愿意接受医学治疗以延缓衰老并活到120岁以上时,56%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不”。不过矛盾的是,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其他人应该愿意活到120岁。
  美国人对享受医学进步的公平性也持怀疑态度,约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相信,实际上只有富人才能通过医疗延长寿命。
  对活到120岁对整个社会的可能影响,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这对社会不利,41%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调查报告写道:“许多美国人对活得更长看上去并不乐观。他们从生物医学进步中看到希望,也看到危险。更多的美国人认为,如果人们能比现在多活几十年,那对社会是一件坏事而非好事。”
  那么,美国人到底想活多久呢?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回答是79岁至100岁之间。理想的中位数为90岁,比目前的平均寿命高出约11岁。只有9%的被调查者选择想活到100岁以上。
  随着出生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美国人口结构正在迅速老化。目前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100万,占总人口的13%,而1900年这一数字只有4%。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0%,届时估计至少40万美国人超过100岁。
  (新华社)

作者:安志民 (2016/8/9 19:39:17)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安氏宗亲总会 设置: 安氏宗亲分会 专.. 第 14 楼

七位百岁老人 公开长寿秘诀
浏览次数:8 日期:2013年12月19日 23:16

七位百岁老人 公开长寿秘诀

  生活习惯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美国媒体近日载文,请7位身体健康、精神良好的百岁老人介绍他们保持长寿的秘诀。
  露丝·施密特·克莱默(103岁):
  每天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露丝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体育老师,坚持运动,有时还喜欢打打牌练练脑。她每天都坚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感到精神焕发。她喜欢与人交往,通过邮件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饮食方面,她从不挑食,什么都喜欢吃一点,偶尔喝点葡萄酒,最爱吃花生酱。
  弗兰·戴斯尼格·马奎斯(101岁):
  从来无憾事。
  她的人生信条是,“相信一切会更好”,珍惜时光,忘记不愉快,从来不会让自己有遗憾。她每天忙忙碌碌,坚持运动,爱做家务,爱跳舞。饮食方面,平时爱喝牛奶、咖啡,午餐吃高蛋白食物,晚餐喜欢喝鸡汤。
  道娜·罗莎(103岁):
  学会宽恕,力求心静。
  这就是她的长寿秘诀,原谅他人就是原谅自己。道娜目前生活离不开轮椅,但这阻止不了她成为一个棒球迷。她虽然腿脚不利索,看比赛时还是会通过大声欢呼来表达她对体育的热情。
  饮食方面,平时只喝低糖咖啡,最爱喝西红柿汤。
  露易丝·斯利(102岁):
  80岁也要戒烟。
  露易丝表示,应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遇事多往好处想,知足常乐。露易丝80岁时意识到吸烟会伤害自己和家人,坚持戒掉了烟瘾,她认为,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从来就不怕晚。
  比尔·法兰克(103岁):
  听医生的话。
  比尔现在每天都会到健身房锻炼身体,经常看书读报,关注股市。
  他认为,想长命百岁就应该有一位好医生,听从医生的话,“谨慎”饮食、多运动、不吸烟。他偶尔会喝一杯红葡萄酒,从来不吃不利健康的加工肉制品。
  凯蒂·莫斯利(103岁):
  帮助别人能忘掉自己的痛苦。
  凯蒂在医院做志愿者长达50年之久。她认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能帮助自己忘掉痛苦,没有了不愉快,整个人很轻松。忙碌的生活还能让她“吃什么食物都是香的”。
  多丽丝·欧黛尔(102岁):
  夫妻恩爱,婚姻幸福。
  多丽丝认为,失去亲人是一生中最难过的事,但她不会因为这些遗憾的事情过于忧心忡忡,她会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享受拥有的一切。她的感受是,夫妻恩爱,婚姻幸福对自身和后代的长寿都非常关键。她喜欢办家庭聚会、跳舞,家庭、邻里和睦才能有舒适的生活。 (环球)

作者:安志民 (2016/8/9 19:41:34)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安氏宗亲总会 设置: 安氏宗亲分会 专.. 第 15 楼

“癌症候鸟人”的环境救赎
浏览次数:10 日期:2014年2月15日 21:12

“癌症候鸟人”的环境救赎

长寿之乡巴马县百魔屯身隐商业浪潮

  ▲百魔洞每天都迎来到此养生的游客和“癌症候鸟人”
  广西巴马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县内的坡月村百魔屯因境内的百魔洞更被称为寿乡中的宝地。
  这个被群山围绕的小村落,每年都吸引上百万游客,很多身患癌症的病人也纷纷涌入。这些在医学上被判了死刑的绝症病人,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无力承担,转而把身体的康复寄望于百魔屯。他们告诉记者,这里自然环境优越,水土好、空气好,在这里休养可以驱走身体里的病魔。
  长寿之乡
  向“村中城”演变
  百魔屯辖区的百魔洞内,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2万个,地磁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流淌的盘阳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人们认为喝了能治病,称之为“神水”。
  这个被群山围绕的小村落,每年都吸引上百万游客,很多身患癌症的病人也纷纷涌入,他们认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可以驱走身体里的病魔,而且节省下了高昂的医疗费用。
  随着商业开发,常住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长寿之乡也有了另一个称呼——“癌症村”。
  从北京来此养病的小雪(化名)今年32岁,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她不喜欢“癌症村”这个称呼,在她看来,百魔屯的自然环境好,任何人都可以来此养生,病人同样具有这个权利,而这个称呼隐含着一丝歧视。
  现实沉重 不能承受的病痛之轻
  问起小雪为何要从北京来百魔屯做“癌症候鸟人”,她自言,“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医院,花费太大了,不管病能否治好,钱都是最大的问题”。
  2010年,小雪患病,巨额的医药费让一家人陷入困境,每去医院检查一次,费用就要4万多。
  她下定决心来百魔屯,还因为一件事——一位病友因无钱治病而放弃治疗,对她触动颇大。
  “那位大姐听大夫说治疗最少要花几十万后,第二天她就出院了。她说,自己是农民,根本治不起”,她感慨道,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注射何塞丁针剂很有效,但一针要2万,还不能报销,“癌症是绝症,比治绝症更难的是筹钱”。
  小雪算了一笔账,在百魔屯每月的房租加上伙食费,一个月下来不到2000元,比在北京的医院里治病省了一大笔,“这是‘纯天然省钱治病法’,空气、水、磁疗,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一分钱都不用花”。这也是一批又一批的癌症患者把这里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缘由。
  河中“神水” 癌症候鸟人“争饮”
  每天清晨6点,百魔屯的喧闹就已经开始。此刻,盘阳河上游已排起了上百人的长队,他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在河边取水。取水的长队中,“癌症候鸟人”有一半之多。
  很多癌症患者都把盘阳河的水视作天然汤药。一些游客为了让“神水”滋养身体,还会下河游泳。
  小雪和来自新疆的杨建国都是取水者中的一员。今年49岁的杨建国来自新疆,在2010年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恶性肿瘤直径达14.5厘米,当时医生就给他判了死刑。
  因高昂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承担,他没有接受化疗。
  杨建国告诉记者,现在他的肿瘤直径只有4厘米了,“是这里的水救了我的命,说它是‘神水’一点都不夸张”。
  小雪却并不把它当做“神水”,“关键还是个人心态,心态好,病就好得快”。
  在本地村民们看来,百魔屯和盘阳河早已经变了,河水没有以前清甜了,各种污水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盘阳河中,“人和车多了,污染了,水没有以前干净了,我们都不怎么喝了”。


作者:安志民 (2016/8/9 19:43:35)   回复此贴
  回复:中华安氏宗亲总会 设置: 安氏宗亲分会 专.. 第 16 楼

远离癌症
浏览次数:6 日期:2014年4月5日 16:02

远离癌症

责编:朱捷 组版:陈荣华 远离癌症 三大癌症跟坏习惯有关
  【重点关注】
  日前,成都市卫生局发布成都市2013年肿瘤发病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成都平均每天新增62名癌症患者,平均每天有72人死于癌症。虽然男女癌症的患病种类较2011年数据有所变化(结肠直肠肛门癌数量被排出前5,肠癌取而代之),但肺癌仍旧排名首位。
  喝豆浆
  常喝豆浆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豆浆中有一种很像雌激素的物质,叫“大豆异黄酮”,和抗癌药物的机理非常相像,能起到以假乱真的作用。它对所有和雌激素有关的癌症都有预防作用,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不过,已经患有这些癌症的人,最好不要喝豆浆,以免对癌细胞形成刺激。
  多喝水
  世界上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克)的男性,患膀胱癌风险将减少一半,女性患结肠癌风险将降低45%。这是因为喝水可以增加排尿、排便次数,把其中可能刺激膀胱黏膜、结肠的有害物质,如尿素、尿酸等排出体外。
  吃葱蒜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葱蒜种植大省山东。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放在凉拌菜中。
  常饮茶
  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有关专家对茶叶的防癌作用进行过17年研究,发现乌龙茶、绿茶、红茶对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错的预防作用。其中,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在内的绿茶效果最显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叶的5倍。不过,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浓太烫的,否则会影响其防癌效果。
  多咀嚼
  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风险。此外,美国佐治亚大学实验发现,唾液有很强的“灭毒”作用,能让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钟咀嚼一次来计算,一口饭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睡够觉
  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47%。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此外,德国睡眠专家指出,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打个小盹,也能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跃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晒太阳
  晒太阳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每天只要晒15分钟就够了。
  少吃糖
  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糖。
  日本《怎样防治癌症》一书中指出,当血液流过肿瘤时,其中约57%的血糖都会被癌细胞消耗掉,成为滋养它的营养成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国际上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50克内。
  喝红酒
  用来酿造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种物质叫白藜芦醇,对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预防作用。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由于红肉吃得过多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但如果吃肉的时候喝杯红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里分解为有害物质。
  多步行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告诉大家,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这是因为胰腺癌和身体热量过高有关,走路可以消耗热量,可直接预防胰腺癌。此外,运动后出汗可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常开窗
  很少有人知道,装修污染除了甲醛外,还有一种很强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它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诱发肺癌。其实,只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氡的浓度就可以降低到与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气燃烧后也会产生氡,所以厨房烧水时,最好打开窗户,关闭与居室连接的门。
  癌症认知六个误区
  日前,中国抗癌协会盘点了人们对癌症的“成见和误解”,希望公众能够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误区一:得肿瘤无征兆  真相:许多肿瘤都有预警的症状和体征。
  不是所有的肿瘤早期临床表现都容易识别,但很多肿瘤,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口腔癌、结直肠癌和一些儿童肿瘤,如果早发现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误区二:肿瘤无法预防  真相:三分之一常见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肿瘤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71%的肺癌死亡病例与其有关。酗酒也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肠道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酗酒还会增加女性肝癌和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外,研究还表明,超重和肥胖与肠道癌、乳腺癌、子宫癌、胰腺癌、食管癌、肾癌及胆囊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
  误区三:治癌症全靠医术  真相: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也很重要。
  在临床中,往往是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才会使得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带病延长生命,保证生活质量。
  误区四:癌症全来自遗传  真相:80%以上是因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
  癌的家族倾向有两种表现:一是多人患不同种癌;二是一个家族中存在某些特定癌的聚集。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大约5%是遗传的,80%以上的癌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癌症不仅取决于其遗传因素,还要取决于受到多少致癌物和促癌物的作用。
  即使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只要注意防范,做好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也可将癌症拒之门外。
  误区五:饥饿疗法治癌  真相:饥饿疗法会使免疫力下降。
  有人认为不吃东西可以让肿瘤细胞没有能量生长,继而“饿死”癌细胞,这是错误的观点。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它们异常地快速分裂、生长,并“窃取”体内正常细胞的营养。“饥饿疗法”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足,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生长和保护作用,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误区六:患者喝汤最补  真相: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至10%。
  有人认为营养在汤里,要给患者吃,所以医生们经常看到患者喝汤,家属吃渣的奇怪情景。事实上据科学测试,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至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渣里了。因此,医生建议患者能吃的尽量汤和渣一起吃。
  (贾晓宏)


作者:安志民 (2016/8/9 19:45:25)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7 每页5条 当前3/6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安氏论坛  执行时间:1,950.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